例谈阅读教学中的品性教育
2024-01-23王霞李得武
王霞 李得武
王蔷为解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表了一篇题为《从外语教学走向外语教育:新时代中小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建构》的文章,文章强调,新时代的英语教学要从“教知识”向“育全人”转型。为实现上述目标,要挖掘英语课程中的“育人”资源,然后重构课程序列,将“增智”和“育人”目标融合。英语学科自身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多元性为学生品性教育提供了条件,将 “品性”培育融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是实现“育全人”教育的有效尝试。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同文本中的优秀“品性”对话,随着其对优秀品性认可度的增长,其习得这些优秀品性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课例文本同品性教育融合的重要事件
本课是一节阅读课,语篇题目是《南极探险》,选自北师大版初中英语教材九年级第七单元。作者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作者本人和他所在的探险团队在南极探险45天的探险经历,他们在途中遇到了重重困难,但是,他们优秀的个人和团队品性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确保了本次南极探险的成功。
重要事件一:探险团队在出发前对天气和路线进行了充分了解,预判了可能出现的种种困难,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以降低风险。重要事件二:在向南极行进的路上,探险队员们发现烹饪好的食物会因为低温瞬间冷却。为了补充热量,保持体力,队员们选择食用坚果类的高热量食物。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让探险队如期抵达目的地。重要事件三:探险队员们在低温情况下长途跋涉导致队员受伤,幸亏探险队随队医生及时治疗或处理伤痛,才确保了团队按计划行进。重要事件四:南极探险之路艰苦,当作者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想到了第一位南极探险家罗尔德· 阿蒙森。他是一位百年前的探险家,当时他在探险设备极其落后,又没有任何前人的探险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依靠强大的意志力到达南极。因此,阿蒙森被全世界探险爱好者视为心中的英雄。作者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以阿蒙森为榜样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才坚持下来。重要事件五:作者在日记收尾处表达了这次探险给他带来喜悦与人生感悟,在成功之前要克服各种困难,面对困难,永远不要放弃。本课例的主题是“南极探险”,依据文本中的五个重要事件,“战胜困难”主题的关键品性包括规划、坚守信念、坚持、协作、反思等。第一个重要事件中,规划品性能对可能的困难有相对准确的预判,充分的准备能降低“困难”的难度。第二、三、四个事件是探险过程,团队和个体坚守信念的品性对于团队战胜困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坚守信念并以榜样为“信念”之灯塔,能激发个体运用自我激励来不断坚持,团队协作和团队归属感又能反哺个体的坚持和合作品性。反思是个体经历事件的总结,是对成功事件的归因,是经验增长不可或缺的品性。
寓品性教育于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是根据阅读文本的主题定位品性教育主题。记叙文的阅读文本通常以真实生活为场景,展示人与人、人与自然相处中背后的品性。本课例的主要事件是“南极探险”,挖掘探险前、中、后行为背后的品性,能构成“战胜困难”的主题品性。将品性与主题结合有利于学生理解不同品性在“做事”不同阶段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置身情景并通过换位来“战胜困难”,“体验”品性对于做事的重要性。二是准确的目标定位能确保“阅读目标”同“品性教育”的目标融合。本课中,学生不仅要了解探险队经历的主要事件,还要知晓规划、坚守信念、坚持、协作、反思等品性是这些事件得以发生的原因。“阅读理解目标”和“品性认知目标”两个目标同构能让学生将阅读视作间接经验的积累过程,认可规划、坚守信念、坚持、协作、反思等品性是成功做事的前提,激发学生发展上述品性的意愿。三是恰当的阅读活动设计能确保“育人”融于阅读教学过程。根据不同阅读活动目的,设计不同的活动,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能引导学生知事、懂人、晓理。将上述过程同品性教育融合,就是要学生能动情、共情,以情促知。
品性教育与阅读教学的融合设计
创设情景来引发思考 活动:带领学生观看一段南极探险的视频,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经验与语篇文本之间的关联,导入阅读语境,并用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设计意图:提出“南极探险”主题,创设“战胜困难”情景。问题1:在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问题2:关于南极和南极探险你还知道些什么?
活动效果:多数学生用“极其寒冷”和 “冰天雪地”等词汇形容南极天气和自然环境的恶劣程度,还有学生讲述了他所了解的南极考察的故事,另外还有同学表示自己也有去南极探险的梦想。
读文本来理解品性对成功做事的重要性 活动1:自上而下阅读。设计意图:学生纵览文章,概括文章主旨。问题: 探险队员经历的主要事件有哪些?活动效果:学生读出文中探险队员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措施”。
活动2:表达阅读的初成果,画出文章的语义结构图。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语篇的意义主线,体会“外在困难”和“内在困难”对探险队的挑战,运用语义结构图梳理文本“重要事件”的逻辑关系。活动效果:学生知晓了寒冷、长途跋涉、冻伤等“外在困难”给队员造成的困难,但是最大的困难是来自探险队员内心的“内在困难”,“放弃、失望、痛苦”等情感奔袭而来,会摧残意志,导致探险的失败。
活动3:访谈。访谈主题是探险过程经历的困难,学生根据语篇内容分角色做一次关于南极探险的采访,学生每两个人分为一组,其中一名学生扮演记者,另外一名学生扮演本文的作者,同时也是探险队的成员。设计意图:通过访谈活动形式,学生要深刻体会探险带给队员的“内心矛盾”和“情感冲入”,引导学生超越语篇来探究 “人的内心世界”。活动效果:学生关注到了探险成功的深层原因,意识到了一个事实:任何一次“事件”的成功都是人的成功,是人不断自我认识自己的成功,是人战胜自我的成功。
活动4:讨论语义结构图。设计意图:学生内化语义结构图的逻辑联系,从内心独白等关键语言体会作者内心世界,探究探险队员成功到达南极的根源原因。问题:探险队能够成功到达南极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如果遇到同样的情景,你会用哪些办法来战胜自己的消极情感?任何品性的养成需要时间来固化,你希望做哪些事情来促进你所认可“品性”的生长?活动效果:学生经过讨论逐步得出结论,探险队员们的规划、坚守信念、坚持、协作、反思等品性是支撑探险成功的重要原因。学生完善语义结构图,将“意义+情感+认同”融入新的语义结构图,形成“阅讀+成长”的阅读成果。
从阅读到生活实践 活动:从意愿到行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从南极探险队员身上学到的优秀品性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任务:请大家在周末想出一个“挑战自我”的活动,以探险队员“战胜困难”的行动历程为指南,践行这个活动并用海报方式表达“活动”和“心路”历程。活动效果:学生用“海报”形式表达了自己的学习成果。
阅读教学中融入品性教育的思考
阅读是对话,引领深度对话是品性教育的重要策略。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同文本中的事件对话,还要感悟事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感悟首先要学会站位于“主人公”的角度,学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能让读者对隐含于文本中美的事物认可和赞许,会厌恶、批评丑的东西。阅读是学生学习和学会生活的重要方式,阅读过程中,价值判断会伴随阅读的全过程,将正向价值观教育融于阅读能将阅读教学转化成阅读教育。学生通过对比、批判、遴选等方式将文本中正向的价值观提取出来,习得价值观的过程也是培养“对比、批判、遴选”等思维方式的过程。品性习得是选择过程,正确的价值判断是学生习得优秀品性的前提,而思维方式对于情感转化成行动至关重要。阅读过程既要关注正向的价值引领,也要关注思维教学,两者相得益彰方能让主动行动发生。知、情、意、行协同的育人策略能促进行为同价值判断的互动,正向思维和正向的价值判断能引导行为持续地发生,内与外融通的品性培育机制能让学生尝试改变行为。阅读教学设计中,设计“行为”作业能让正向“行为变化”真正发生,阅读就能成为学生学会生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