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双新”背景下的作业改革探索
2024-01-23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和推进,如何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体现素养导向的作业,如何依托作业赋能教学质量再提升,如何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实现课内外一体化育人目标,是一线教师聚焦作业改革的关键点。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兴南校区立足学科特点和“双新”背景,开设了作业设计研究主题论坛。
◎ “双减”遇“双新”,数学作业如何变革
“双减”政策的落地,对学生和家长来说是一种“减负”。然而,新课标的实施和新教材的推行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面对“双减”和“双新”,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和创新潜力无疑将受到一系列挑战,在作业布置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实践和摸索,我重新认识了作业的教学价值,更新了作业观。在充分考虑作业的育人价值,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前提下,我对数学作业如何变革有如下几点思考。
作业的“精准定位”
为了实现作业的“精准定位”,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更加透彻地理解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布置作业时,应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选择适合的题目类型和难度,进行分层布置。这种分层作业的方式既有保底目标,又有弹性目标,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个体差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层,在分组时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标准,确保每一组学生都能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会根据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需求,布置不同的作业任务。同时,我也会设置一些选做题目,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可以完成自己的任务,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增强自信心。
作业的“吸收内化”
大量的同类习题训练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数学的兴趣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反复练习的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计算算理、算法或解决问题的策略,将知识和策略真正内化。同时,无论是在学校与同学间的互相讲解,还是回家后给家长讲一讲,都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和坚持性。通过这种日积月累的坚持,学生能够逐渐体会到学习需要付出努力和时间,从而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业的“结构构建”
每一课时的学习都会有独立的知识点,但这些知识点之间又有着紧密的关联。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教师需要将每课时内容、每单元内容的散点化练习改变为将知识结构化梳理。例如,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知识树等,帮助他们巩固、深化和拓展已经学过的知识。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業的“丰富有趣”
多样化的、有趣的作业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将数学作业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设计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和游戏,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可以让学生通过购物活动计算找零钱的过程、制作几何模型等活动来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班级气氛也变得活跃了起来。
虽然我们的课堂教学受限于40分钟的时长,但作业的时空要比教学更宽广。我们要抓住作业设计这个好机会,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数学素养。“双减”遇到“双新”,我将迎难而上,不断挑战自己,不断尝试新方法,完善正确的作业观念,努力拓宽作业的积极功能,提高作业设计能力,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做出积极的贡献。
(文/杨扬)
◎ 落实“双减”政策 优化作业设计
国家为了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从这开始,“双减”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主要话题,更变成了教师的工作指南针,每位教师都肩负起“双减提质”的研究任务。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采取多种作业方式,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优发展,真正让作业适合每个学生并且发挥其最大的效益。下面谈谈“双减”背景下我对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的几点体会:
一是知识点选择。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选择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知识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二是合理难度设置。作业的难度应该适中,既不能过于简单以致无挑战性,也不能过于复杂以致学生无法完成。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三是多样化题型。多样化的题型可以培养学生的不同语文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四是开放性问题。适当设置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创造性表达。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五是注重实践与应用。作业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让学生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六是提供反馈和指导。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可以给予学生及时、具体的反馈和指导。鼓励学生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并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参考资料,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语文水平。七是培养阅读习惯。作业可以包括阅读理解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和分析。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多读好书,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总之,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合理选择知识点、设置适当难度、多样化题型、开放性问题、实践与应用、提供反馈和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
“双减”政策的出台,是学生的福音,更是未来教育的方向。在教学内容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如何智慧地设计作业,作业设计完成后如何依托作业赋能教学质量再提升,这是教师当下所面临的全新课题。因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一是个性化反馈。通过作业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作业表现,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弥补知识漏洞,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二是深度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设计作业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通过开放性问题、探究性任务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三是合作与交流。作业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性的作业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四是拓展学习空间。作业可以拓展学习的空间,超越课堂教学的限制。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实地观察、实践操作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五是提高学习动力。作业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设计有趣、具有挑战性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六是教学反思与调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作业的表现,及时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七是培养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通过布置适量、有规律的作业,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以上方法,作业可以成为教学的延伸和辅助,赋能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应充分利用作业这一教学工具,发挥其潜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学生们的礼物,它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表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使教学的影响延续到全部的生活之中。优化作业设计,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更深入地研究学生,研究作业,为每一个学生送上适合他们“口味”、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精美“礼物”。
(文/高添)
◎ 基于单元整体视角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原则
背景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作业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通过作业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水平,为教师检验教学的效果、发现和诊断学生学习的问题、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依据。有效的作业设计应该在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从学生的兴趣、认知特点、生活体验出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实践、体验、合作等方式,完成语言内化,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然而在实践中,很多教师还在采取“一抄、二背、三练习”的传统作业模式。这样的作业设计内容统一、形式单一、过程封闭,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没有落实国家的“双减”政策,也难以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优质的作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还可以通过思考探究完成单元内容的巩固强化,加深对单元主题的深层理解。通过丰富的作业类型,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单元整体视角的英语作业设计原则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要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兼顾个体差异,整体设计单元作业和课时作业,把握好作业的内容、难度和数量,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自我效能感。
单元是提供主题语境、进行主题意义建构的基本教学单位。单元教学承载了完整的课程内容六要素,承载着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而有所侧重的目标任务,是通过英语课程学习促进学生成长的比较完整的课程周期,学生在课堂上围绕主题意义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作业内容对语言文化知识进行内化、巩固和输出。作业不仅能起到评价学习过程的作用,同时也是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整合的抓手。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优化作业设计,基于单元视角,依据学生不同个性特点,不同知识类型,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作业。具体来讲,作业设计可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整体性原则。教师要以单元教学目标为统领,组织各语篇教学内容,规划系列教学活动,实施单元持续性评价,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建构对单元主题的认知,发展能力,形成素养。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的设计同样要整合单元教学内容,突出单元主题意义,设置帮助学生整体把握主题意义下的语言知识及语用知识。二是层级性原则。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同一班级学生水平不一的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便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水平难度的作业,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成就感,从而提升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在单元整体作业设计中,也应注重不同课时作业的难度层级,各课时作业应该是螺旋上升的,随着各课时的学习,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逐步提升。因此,作业设计要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梯度和层次性。三是育人性原则。主题语境为学科育人提供了话题和语境。英语语篇作为文化的载体,教师在单元教学中要时刻牢记学科育人的使命,关注单元主题和语篇主题意义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德育价值。教师在设置作业时要引导学生思考探讨主题意义相关的元素,批判性看待所学内容及自我成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基于单元整体视角的初中英语作业,是从单元主题意义出发,依据学生不同学情,结合真实情境,检测学生单元学习的成效。未来,教师还需要进一步细化作业设置、开展综合性评价,借助信息化手段增加作业反馈渠道,从而让学生在真实的语用情境中巩固运用语言知识。科学的作业设计可以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信息,充分体现作业的评价作用,更好地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文/石增燕)
◎ 减负增效背景下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策略
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初中英語作业需要进行改进和变革,减少重复性、机械性的作业内容,增加生活化、现代化的作业内容,让学生通过作业更好地认识英语、运用英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应明确英语育人目标,理清教学思路和底层逻辑,设计层层递进的英语活动,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所以,初中英语教师要重视作业,在设计和批改上更加用心,既要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还要将英语的文化特色展示出来,突破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高效。
基于“双减”政策设计课程作业的原则
一是突出主体原则。在设计英语课程作业时,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据主体性原则,结合当前学生的学情进行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优化与创新,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设计新颖有趣的英语作业,以调动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进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二是因材施教原则。初中英语教师需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进行作业设计。受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不同,教师需要根据差异化教育理念,依据因材施教原则,对作业内容进行合理优化,突出作业任务的层次性,利用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习题减轻学生的复习压力,满足其不同的认知需求,从而改善班级整体的作业完成效果。三是理论联系实践原则。对于英语学科而言,学生只学习基础知识、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及知识运用能力。为实现教学目标,初中英语教师需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设计应用性、实践性作业,使学生在口语表达、语言运用过程中增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提高英语知识运用能力。
结合“双减”政策优化作业设计的具体措施
一是作业设计要有趣味性和实践性。英语作业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质量和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其中,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是英语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有趣味性的英语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实践性作业则能够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为了实现英语作业设计的有益效果,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点,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和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英语作业。富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英语作业不仅能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是作业设计要有层次针对性。每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初中英语教师需要根据实际学情设计层次性英语作业,如基础知识练习、能力提升练习、知识拓展练习等,满足班级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此种作业设计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又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知识拓展和能力提升需求,从而使作业真正起到减负增效的作用。
三是作业设计要有思维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教师应设计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融语言、文化、思维为一体的活动,发展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作业布置中要重视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如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工具, 学生通过完成绘制思维导图作业任务, 既可以加深对单元重难点知识的记忆,提高绘图类作业的完成效率,还能借此提升知识梳理与整合能力。
在初中英语教学体系中,作业始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既关系着课堂教学,也影响着学生课下学习。“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应提高对英语作业设计的重视程度,根据新课改提出的各类要求,立足于初中英语教学现状,优化英语作业设计,减少作业量,丰富作业形式,深化作业内容,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张娟)
◎ “双新”背景下作业设计原则与目标
在“双新”背景下,随着“双减”和新课程方案的深入推进,作业设计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作业作为学生课外巩固知识、拓展思维和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体现素养导向的作业,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实现课内外一体化育人目标,成为教育改革中的关键点。
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一是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设计作业。避免过早引入抽象和抽离的知识内容。在小学阶段,作业设计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兴趣,鼓励他们进行实践和观察,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可以适度增加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是合理安排作业的难度和数量。在“双减”和新课程方案的推进下,作业设计要注重减负,要合理安排作业的难度和数量。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教师在作业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设置任务和要求,不能过高或过低,避免过多的重复与机械性作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作业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不能过于繁重,避免给学生带来过大的压力。例如,小学生在作业中可以加入一些游戏元素,通过互动和趣味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是选择适合学生的作业形式。作业形式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来选择。对于小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游戏性强、有趣味性的作业形式,比如在学习了数学四则运算后可以和学生玩24点擂台赛游戏,通过扑克牌抽4张牌,通过四则运算让最后结果等于24,以数学游戏为载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眼、脑、手、口、耳等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培养学生快捷的心算能力和反应能力。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亲和力,提高学生的數感和符号意识,提高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驾驭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同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项目式、探究式或创造性的作业形式,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知识的巩固和应用,提高学习效果。比如制作钟表、设计图案探究面积、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等等。
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实现课内外一体化育人目标
一是将作业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作业设计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既能够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内容,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作业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一种手段,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的载体。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素养。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作业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业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还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的作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发现,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好奇心。三是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实践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实践活动的作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例如,可以设计一些社区服务项目,让学生亲身参与,了解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所学的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双新”背景下,作业设计成为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和发挥作业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作业环境和任务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文/索佳阳)
◎ “双减”背景下,如何合理设计作业
“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中明确强调了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同时也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因此,在“双减”的大背景下,身为教师的我们,给学生布置作业时一定要多思考,为学生设计合理且高效的作业内容。
第一,作业的布置要遵循适量性原则,设计好完成作业的时间。有研究表明,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的时间越长,学习效果越好。但是,当写作业的时间超过一个拐点后,随着时间的加长,学习效果反而逐渐变差。一旦作业量过多,超过预设时间,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做作业时就会变得毛躁烦闷,学习效果也会大幅下降。以初中数学为例,在学习有理数的运算时,布置的计算题数量应该不超过5道,并将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严格控制在15分钟以内。
第二,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全面周到,照顾到不同学生的情况。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通常会低估学生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这表明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在日常积累、预习、复习以及错题整理等方面需要花费的额外时间。这些琐碎的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差异,要把作业布置得精细到每一名学生身上。
第三,作业的设计要遵循差异化原则,即可以设置分层作业。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反馈效果,将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大类。让有能力的学生把选做题作为自己的个性化目标作业,完成目标即完成作业。这种因人而异、精准教学、科学设计的作业,既保证了学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也兼顾了不同学生自主学习的不同需求。以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为例,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以及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来设计分层作业,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整式的加减这一内容时,可以布置一些整式加减的基础性作业,还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利用整式的加减解应用题的作业,达到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课堂目标。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第四,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需要遵循针对性原则。选择典型性题目,做到精选精练。例如,对于不会整理错题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整理性质的作业,帮助他们学会有效整理错题。同时,作业应该具有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作用,围绕课堂内容来完成。
第五,设计作业时还要注重作业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不要只布置固定答案类型的作业,要巧妙设计开放性题目,吸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知识的热情。在作业形式上,要遵循多样化原则,让作业富有趣味性、拓展性、整合性。无论是选择题、理解题、简答题、运用题,都可以让题目新颖有趣、好理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六,设计实践类作业。通过实践类的作业,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可以布置数学手抄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理解总结这一个月所学的新知识,在理解和运用知识的层面上得到新的提高。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可以提前为学生布置一项实践性作業。让学生去商场看一看衣服或者其他物品的售价,做详细记录。等商场进行打折促销活动时再去看一看物品此时的售价,对比此时买是否真的划算。完成调查之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递交一份调查报告。这样的实践性作业,可以把枯燥难懂的数学“打折方程”与日常生活中的商品促销相结合,从自己身边的生活实例中理解题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作业的设计应坚持以书面作业为主,实践作业为辅的模式,合理安排实践探究性作业的数量。作业的设计要关注学生发展、关注学习内容、关注学生基础,细心思考,潜心研究,才能发挥作业在教育教学中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注重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一致性,既要做到设计科学,又要做到设计合理。
总之,作业只是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手段,让学生在课后得到知识的巩固和加深才是最终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作业,做到时间合理,内容精练、科学、高效,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获得巩固,获得延伸,从而增强在“双减”背景下作业的有效性。
(文/金莹)
◎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多元化作业设计
多元化作业设计的重要性
多元化作业设计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它能够促进个性化学习,根据每位学生的需求和水平,提供适合他们的作业,减少了学习焦虑感,增加了学习动力。其次,多元化作业设计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不仅强调数学知识的传授,还关注创造力、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等多方面的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机会。最重要的是,多元化作业设计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通过有趣、具挑战性的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更专注于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多元化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是适应学生年龄特点的原则。多元化作业设计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设计。难度适中,具有启发性、渐进性,并多样化类型和形式,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二是考虑认知规律的原则。多元化作业设计需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确保有序学习。渐进性作业设计有助于掌握概念和技能,鼓励思维活跃性,培养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可视化、具体化的作业元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数学概念,提高学习效果。三是强调素养导向的原则。多元化作业设计不仅传授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通过作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沟通合作能力等。实际案例和应用任务等作业要求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培养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鼓励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提出观点和解决问题。
多元化作业设计的实施策略
一是设计多元化作业。作业设计应适应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设计简单的加减法练习或游戏化的作业,帮助他们建立基本的数学概念。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设计涉及复杂问题的作业,如多步骤的数学问题或实际应用问题,挑战他们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设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缜密性,鼓励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此外,作业设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帮助他们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鼓励创造性作业。创造性作业可以包括开放性问题、设计性问题、探究性问题等,这些作业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可以设计一个数学游戏,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来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比较找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此外,创造性作业也可以与实际应用相关联,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以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整合课内外资源作业。整合课内外资源作业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和价值。例如,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与所学数学知识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时的价格比较、旅游行程规划等,通过实地考察、调查和研究等方式来收集数据、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是定制个性化作业。定制个性化作业是一种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和需求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和理解程度,为他们量身定制适合的作业难度和类型。对于高水平的学生,可以设计更具挑战性的作业,如综合性更强的题目或拓展性任务等;对于低水平的学生,则可以设计注重知识性的作业,如基础概念复习、简单计算练习等。这种个性化定制的方式可以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机会。
总之,多元化作业设计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透过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认知规律和强调素养导向的原则,以及实施任务型、创造性、整合课内外资源和个性化定制的策略,我们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思维发展、培养综合素养,从而实现更全面的数学教育目标。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多元化作业设计将引领小学数学教育走向更具吸引力和实际意义的未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成长和发展机会。
(文/徐崇然)
◎ “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作业设计反思与探索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教育领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初中地理学科而言,如何优化作业设计,以适应新政策的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教育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的反思与再设计进行探讨。
初中地理作业的现状
一是地理作业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教师主要根据考试考点和练习册来布置地理作业,以落实知识点。然而,部分练习册题目难度较大,学生无法完整解答。二是地理作业总量过大,导致学生负担加重。为了提高考试成绩,教师采用题海战术,未经过系统分类和筛选,导致重复考查知识点,增加学生负担。过量的作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部分学生开始抄袭或不做作业,使得作业目的无法实现。三是地理作业缺少实践类内容。初中生希望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但受升学压力和安全考虑影响,书面作业成为主流。这导致学生只会书面考试,缺乏动手实践能力,不利于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四是地理作業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当前地理作业大多采用统一的练习册,导致针对性差,无法考虑学生的差异。统一布置的作业要求所有学生完成,但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基础好的学生浪费时间完成简单题目,而基础差的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这种缺乏针对性、层次性的作业不利于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能力,也无法实现作业目标。五是地理作业缺乏生活性和时代性。作为课外延伸的重要部分,地理作业未能从学生生活中出发,也没有融入学生的生活,只是一项简单的机械记忆任务。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的重要理念,但地理作业未能体现这一理念。
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策略
一是考虑学生差异布置地理作业。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角度和高度来布置作业,把握作业的难易程度,体现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利用分层作业,让学生在自己能接受的学习高度、强度范围内学习知识,感受到学习的获得感,提升地理学习的兴趣。二是提供实践探究平台。在“双减”背景下,教育教学更加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探究的机会,如制作地球仪模型、绘地图、地理野外实践与观察、社会调查与统计等。通过多样的地理实践作业,学生积极参与,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收集和处理信息,提升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三是有效筛选书面作业,减少数量提高质量。学生的书面作业能真实地体现学生学习基本情况。通过查阅学生书面作业,教师准确地汇总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并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再讲解。在此基础上,应适当减少书面作业的数量,选择适合的内容提高书面作业的质量。
初中地理作业设计流程
一是确定作业目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学习情况确定作业目标,同时分析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巩固教学重难点,布置前置探究性作业,注意教师与学生的分工,并根据学生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二是选择作业类型。减少重复抄写类作业,增加动手实践类作业,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三是选择作业内容。根据课上的授课内容、学生学习情况选择作业内容,可以巩固前面的知识、针对当堂讲课内容进行练习,也可以将作业前置,提前预习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四是评价作业质量。教师需评定学生的作业,给予相应的成绩,并根据“双减”要求,采用定性评价,减少定量评价的方式,如口头表述、书面标注等,减少定量评价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打击。
“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要重视地理作业的思考与再设计,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增加实践探究类的地理作业,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对作业内容进行有效筛选,减少作业数量,提高书面作业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文/张彬)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兴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