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图书装帧设计中的色彩表达研究
2024-01-23张萌河南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
张萌/河南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
0 引言
民族图书的装帧设计包括书的形态设计、用料选择以及封面、书籍、开本、版式、插图、封底、书函、扉页等内容的设计。为了使民族图书有更好的销售效果,使民族图书中传递出的观念能够被读者接受,民族图书需要优化自身的装帧设计,在设计中应用良好的色彩表达来提升消费者对图书的关注度。设计师在对民族图书进行装帧设计的时候不仅需要考虑到设计的美观性,还需要根据民族特性、思想观念对色彩进行正确的选择,通过色彩的象征手法应用增强民族图书思想的统一性,用合适的色彩突出民族性格。
1 民族图书装帧设计中色彩表达的特性
1.1 指向性
每个人对美的认知不同,但在色彩的应用过程中,大部分的色彩都具有理解含义上的共性,虽然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色彩搭配,但是在大众理解色彩的时候会对色彩进行联想。在美学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大众对色彩的情感表达理解产生了统一性,这也意味着民族图书装帧设计在进行色彩表达的时候,可以运用色彩指向性的特点增强色彩表达的指向性,用特定的色彩表达特定的情绪,让消费者在看到民族图书的第一时间能够产生同样的情绪,使民族图书的感染力得到提升。比如:红色往往会被代表火焰、热情、欢快、喜悦,在民族图书在装帧设计中应用红色作为主色调时,消费者看到图书的第一时间也会将民族图书中的内容定义为积极、正向、乐观、欢快的内容。再比如:绿色往往会让大众联想到植物、环保、希望、生命的概念,在民族图书装帧设计中以绿色为主色调时,消费者也会将民族图书的内容与绿色的指向性含义进行关联,潜移默化地牵引着读者转变情感,使民族图书的整体情感价值得到提升[1]。
1.2 复杂性
在民族图书装帧设计中,设计师能够应用的色彩有千万种,色彩色调具有的差异性使色彩的搭配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在进行色彩表达的时候,设计师需要根据色彩的联想价值、美学价值进行选择,当色彩深浅不一时,色彩传递出的视觉效果也会具备差异性。因此,民族图书装帧设计中的色彩表达还具有复杂性。并且从联想价值的角度上来说,色彩能够传递出来的思想、情感具有差异性,不同人对不同色彩的认知也具有差异性。比如:红色可以代表热情、积极、欢乐,也可以代表鲜血、恐怖、悲哀,在特定的环境内还可以代表典雅、端庄。无论是色彩的种类,还是色彩的含义表达都具备的复杂性,因此,设计师在进行色彩表达应用的时候可以依托于民族图书的思想、环境、背景,对色彩的价值进行充分地应用,通过色彩进行情感表达,让受众群体将色彩与民族图书的书名、内容进行关联理解。
1.3 美观性
根据图书市场销售状况可以了解到,同一类型、同一题材的图书,当其封面设计更具有美观性、哲学性时,更容易吸引消费者关注,也使图书的销售效果在同类型图书中脱颖而出。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群众重视精神需求的满足,色彩冲击力能够给予读者良好的视觉体验,在民族图书优化自身色彩表达的同时,读者能够感受到色彩传递出的情感与思想,并对民族图书有更高的认可度,在阅读民族图书的过程中也能够将色彩价值与图书内涵进行关联理解,优化对民族图书的阅读效果。
1.4 创新性
在我国国民文化素养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定期阅读的良好习惯推动了我国图书出版事业的良好发展。在市场图书种类越来越多的状况下,民族图书在进行装帧设计色彩表达的过程中需要秉持着创新性原则,让色彩表达具备创新特性,通过大胆的色彩应用与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读者在看到民族图书的第一时间就被民族图书吸引,从而关注民族图书的内容。因此,设计师需要在图书装帧设计中保持创新性思想,对色彩的应用进行创新,从规范性的追求转变为艺术性、思想性的追求,让民族图书的内涵传递更加明确[2]。
2 民族图书装帧设计中色彩表达手法
2.1 对比法
对比能够增强视觉冲击力。从封面设计的角度上来说,封面的设计必然存在着重点内容,在色彩对比应用时可以将重点性内容应用于重点色突出,无论重点内容是图片还是文字都可以在底色的衬托下,让读者第一时间看到,这种对比手法的应用能够使民族图书的主要内容传递得更加清晰。另外,在强烈色彩的影响下,图书本身也会具备更强的吸引力,能够在一群同类型图书中脱颖而出,抓住消费者的眼球,使读者更加关注民族图书的内容与内涵[3]。
2.2 互补法
互补法与对比法都是应用色彩之间的差异形成更好的视觉效果,但不同点在于:对比法应用的是色彩对比强烈的颜色进行拼接,在色调不同的色彩影响下,画面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而互补法则是应用相近的色彩,通过互补的方式使画面更加饱满、充实,也使民族图书封面传递出的情感具有更强的统一性,能够用平和、和谐的方式进行思想、情感的传递,在部分理论性强、学术性强的图书中,互补法是最常应用的色彩表达方式之一。比如:对比法在应用的时候会采用黑色与白色进行对比,强烈的色彩反差能够突出画面内的部分内容,也能够让受众快速地找到画面中的重点性内容。而在互补法应用时,设计师则会采用黑色与灰色互补的方式,保障整体画面的色调统一性,在互补性色彩的运用下,画面的和谐性会更强,封面传递出的情感也会更加柔和。当民族图书自身不具备情感色彩时,设计师常常会应用互补法来协调整体画面,使封面的观看具有更强的舒适性。
2.3 象征法
色彩具有情感传递的价值,在色彩长期应用的过程中,群众对色彩的理解存在着定式化思想,部分色彩传递出的情感具有统一性,设计师在进行民族图书装帧设计的时候可以采用象征法的方式将色彩的内涵进行充分应用,突出色彩的应用价值。将色彩的设计与民族图书的内涵进行深度关联,使民族图书的阅读具有更强的情感感染力。在运用象征法的时候,设计师会对自然界中不同物品的色彩进行抽象性提炼,在精准性提炼与优化应用的状况下,色彩的象征意义会更加明确,读者在观看民族图书的时候能够受到封面色彩的感染,对图书内容产生基础性联想,大致了解到民族图书中讲解的内容方向,加快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效率。在应用象征法的过程中,民族图书的装帧设计人员不仅需要充分了解图书内部构造及内容、内涵,还需要对色彩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清楚地了解到大众对色彩的认知价值发展方向,通过大众认知对色彩进行合理化的应用,保障群众在看到民族图书的时候能够对色彩应用产生统一化、正确的联想[4]。
2.4 烘托法
烘托法是运用色彩进行情感烘托的方式,在民族图书封面设计中,背景色、辅助色、图案填充色都能够进行情感的烘托。在同一个画面中,不同色彩的搭配产生出的情感烘托效果也具有差异性。因此,民族图书装帧设计师在应用烘托法进行装帧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保障色彩搭配具有美观性,并优化自身的用色技巧,采用正确的颜色、色调烘托出特定的情感。在应用红色传递热情、喜悦的情感时,设计师可以同步应用黄色、橙色等鲜艳的色调作为辅助色,而在设计师想要传递出暴力、鲜血的观点时,可以采用黑色作为辅助色。烘托法的应用要求设计师能够保障色彩情感的正确把握与辅助色的正确选择,使民族图书色彩传递与内容情感传递具备统一性[5]。
3 民族图书装帧设计中色彩表达策略
3.1 突出民族图书装帧中的色彩温度与视觉张力
色彩产生的感受具有主观性,但是色彩能够传递的情感具有共性。每个人对色彩的理解都存在着情感的认知,虽然情感的发展方向不能被色彩应用的人完全掌控,但是,民族图书装帧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对色调进行把控,通过暖色调或冷色调的应用彰显色彩温度,进一步保障色彩情感传递的正确性与准确性。并且,在增强色彩温度与视觉张力的过程中,装帧设计师还可以运用辅助色对色彩的情感传递进行准确性的表达,使读者对情感的认知产生统一性的观念。比如:在《首届中国畲族发展济宁论坛—畲族文化研究》这本书中,装帧设计师在进行封面设计的时候以红色为主色调,为了确保红色传递出喜悦、热情的情感,设计师同步运用了黄色作为辅助色,将封面设计为红黄渐变的颜色,使封面具有温暖、炙热的情感,色彩表达更加精准,也使色彩具备了更有感染力的温度,增强了图书的视觉张力。另外,同一个颜色在不同的色调下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及视觉情感也存在着差异性,比如:《延安精神》使用的封面色调为纯度较高的明红色(图1),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但是色调偏冷调;而《福建民族研究文集》采用的封面主色调为酱红色(图2),增加了深色调的红色会具有更暖的视觉效果,酱红色作为暖色调存在于读者的眼中,这种色调的差异能够使情感的传递更加明确,也能够使书的内涵价值更加精准地传递给读者[6]。
图1 《延安精神》封面
图2 《福建民族研究文集》封面
3.2 用民族图书装帧设计中的色彩表达彰显民族性格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不同的民族认同感,传递出的民族性格、个性也具有差异性,在进行民族图书装帧的过程中,装帧设计师可以应用色彩表达来彰显民族性格,对民族的特性、习俗、生活习性进行展示,通过心理效应的暗示,使民族图书的情感,传递效果得到提升。群众对色彩的认知产生了定式化的思想,这也意味着设计师在应用色彩的时候能够更加精准地传递出对应的内涵、观点,使视觉意象具备统一性。通过共情效应的应用,让读者在阅读民族图书之前能够与民族图书的作者、民族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增加书籍的亲和性,使书籍能够满足读者的心理预期。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审美观念,民族图书的服务对象常常被定性为本民族的群众,这也意味着只有在进行装帧设计的过程中采用符合民族审美观念的色调搭配,才能够提高该民族群众对书籍的选择率,将民族文化特征与文化形式进行完全地展示。当销售者利用新媒体平台或传统渠道进行书籍宣传的时候,书籍的封面能够快速抓住民族群众的眼球,让民族群众对民族图书产生良好的印象。
3.3 保障民族图书装帧设计色彩表达与文化的统一
在民族图书装帧设计中,设计师为了突出书籍的民族性,需要在封面设计、色彩应用、文字设计、图像应用、扉页等多个环节中进行整体构思,将民族性元素进行完整融入,通过元素的渗透性来增强民族图书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在色彩的应用上也会对不同的色彩赋予不同的情感,只有设计师能够充分了解民族特性,并对民族群众的色彩喜好进行全面地了解,才能够在构图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色彩运用,通过色彩应用传递出民族文化与民族情感。在进行图书装帧设计之前,设计师需要完整阅读民族图书内容,并通过走访、大数据库检索等方式了解各民族的生活习性、喜好,在对比色、反差色色彩搭配应用的时候,根据各民族群众原有的喜好进行色彩搭配,以此来增强群众对民族图书的亲切感,让民族图书在封面能够看到自身民族特有的符号、色彩搭配象征,使图书的民族特性与民族原有文化得到更好地彰显[7]。
4 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图书的装帧设计与其他普通图书的装帧设计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他图书只需要考虑到装帧设计的美观性、合理性、设计元素与内容的统一性,而民族图书还需要考虑到民族文化、民族特色在装帧设计中的融入。设计师需要通过先进装帧技术的应用、新型装帧材料的选择来优化民族图书的呈现效果,提升民族图书的吸引力,推进民族图书销售效果的提升。在民族图书的装帧设计中,设计师需要通过色彩表达民族图书传递出的思想情感与民族个性,这便需要设计师对色彩的应用及色彩的内涵进行深入调研,通过色彩的协调、互补、搭配应用增强民族图书的视觉冲击力,让消费者能够在看到图书的第一时间就被图书吸引,接受民族图书传递出的理念与信息,为民族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与国家民族凝聚力的提升作出微薄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