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安壳子棍:最初的武艺

2024-01-23沈雅妮张乐荣

大学生 2024年1期
关键词:壳子秦安秦安县

沈雅妮 张乐荣

秦安是陇东南久负盛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相传伏羲、女娲就诞生在秦安,素有“羲里娲乡”之称。这次,我们采访小分队走进秦安,探寻秦安壳子棍这门古老技击术。

侧步单扫、雪花盖顶、单龙摆尾……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文化馆中庭,我们看见一身白衣黑裤的胡文军手持长棍,在一招一式中向人们展示壳子棍的魅力。

壳子棍是一门原始、古老的武术技艺,没有可供表演的套路,几乎没有受到外来武术的干扰,保持了它最初的样貌。通过壳子棍,可以知道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克敌制胜的。

壳子棍总体上是以66个成形的壳子(壳子即组合)108个棍法组成。每个壳子都是由几个棍法组成,最多的壳子有13个动作,一般3至4个或5至6个动作组成一个壳子。练习时,每个壳子可单独练,也可把几个壳子串起来练。

壳子棍分为单头棍和双头棍,单头棍适合远距离和大场面作战,双头棍适合近距离和小范围格斗。壳子棍重实用、重打法,攻守兼备、变化多端,实战时的效果堪称一绝。2011年,壳子棍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据秦安本地的民间说法,清朝乾隆年间,一位少林寺和尚在秦安被高家先祖高五太爷所救,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和尚传授了高家人壳子棍棍法,经过代代相传,慢慢流传开来。秦安县文化馆也采用此说法。

壳子棍的传授十分保守,在高家屲一直延续着非“高”姓不传的习俗。即使迫不得已外传,也只是口传而不以身教,或者只传“壳子”而不传其中的技击诀窍和破解之法。因此,虽然壳子棍的威名在外,高家屲练习壳子棍的人也不少,但真正精通其法并掌握格斗要领的人却寥寥无几。

随着时代的改变,高家屲壳子棍传人的思想也在改变,他们打破了壳子棍非“高”姓不传的传统习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高世定,已经开始传授外人壳子棍。年逾80的高增伯,也收了一位外姓徒弟——胡文军。

为了更好地发扬壳子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高晓东在高家屲开设了武馆。高晓东作为壳子棍的嫡系传人,从10岁开始便跟随爷爷高世定练习壳子棍技艺。今年33岁的高晓东紧跟时代潮流,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宣传壳子棍,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粉丝。

来自贵州省贵阳市的谢明宇,偶然在网络上看到了壳子棍的相关视频,便特意来到高家屲向高晓东请教。“秦安是羲里娲乡,来学习的同时,也想体会一下西北的风土人情。”谢明宇说。

除了新媒体平台的宣传,高晓东还曾外出授艺,脚印踏遍广东、福建等地,积极参与全国各地的武术邀请赛,由此传承和弘扬壳子棍。“秦安当地学习和传承壳子棍的人越来越少了,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能让它失传了,这些年我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西棍南传,去广东等地教学,那边很多人对壳子棍都很感兴趣。”高晓东说。

“我的父亲曾经也是练壳子棍的,后来为了生活就放弃了。有时候,我的武馆一两个月都没人光顾,那我就基本没了收入。”高晓东说,“但是,我的父亲一直有武林梦,我的爷爷也嘱托我要将壳子棍发扬光大,有他们的支持,我就这么坚持下来了。”

2018年以来,秦安县文化馆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壳子棍也在其中。壳子棍作为一门古老的技击术,不仅具备文化传承价值,也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单从壳子棍的训练方法来看,有不少现代体育训练值得借鉴的地方,比方说其招式的训练和身体部位的训练,以及二人拆招对练时的试探、防守及攻击,对于习练者的身体素质、对抗意识,以及耐力、意志力的磨砺都很有帮助。

郭俊阳是胡文军的学生之一。他3岁左右就开始跟随胡文军学习壳子棍,如今已经两年多了。俊阳妈妈丁霞说:“传统武术对孩子的发展很有益处,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拼搏精神,训练他的专注力。”丁霞还带着俊阳朗诵了武德训:“手中有兵,心中有礼。尚武崇德,止戈为武。”

(作者简介:沈雅妮、张乐荣,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指导教师:周玉桥、张华,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责任编輯:丁莉莎

猜你喜欢

壳子秦安秦安县
省直及中央在甘单位在秦安县召开帮扶衔接会
省直及中央在甘单位帮扶秦安县工作推进会召开
四川话里的“冲壳子”
甘肃省秦安县桥楠初级中学学生书画作品选登
壳子棍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困境研究
答案在风中飘荡(一)
走进天水市秦安县王窑初级中学——大山上最美是坚守
On Ben’s lost in self—identification
各自远去,各自长大
结巴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