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与优化: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的新探索
2024-01-23任梅
任 梅
(浙江工业大学 政策研究室,浙江 杭州 310014)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要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强化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开展多类型多形式的职工继续教育[1]。继续教育已成为国家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做出了部署,更加强调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要在服务国家战略、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上凝聚合力,共同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做出新贡献,为人才队伍提供新力量,这为高校继续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2]。
一、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的时代意蕴
深化产教融合是国家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举措。2017 年,国办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将产教融合的范围延伸到以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并重的整个教育体系。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等环节的合作育人,在交叉融合中实现创新发展。
(一)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是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创新共同体
进入新时代,教育与产业进入一种深度融合的状态。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创新性、实践性需求强烈,要求教育培养模式、组织形态和服务供给等方面都能加快协同育人。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作为新时代产教融合育人的重要实现路径,积极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深化校企合作,引导产业需求融入人才供给,推进产教融合供需双方的对接,实现校企协同开展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滕尼斯认为,共同体是大家共同期待的某种积极关系建构而形成的群体,一致对内对外施加影响的结合关系[3]。在这个共同体中,产业和教育在履行传统的角色功能的同时,还要尝试“共同体”内的新角色行为,不断强化有效治理[4]。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中高校和企业以共同的合作目标为纽带,不断突破教育与产业之间的藩篱,贯通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之间的联系,有效集聚各方创新要素,有效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和实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各自的优势而进行的互利互惠、互补互促的联合与协作关系[5],发展为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创新共同体。在创新共同体发展中,高等院校和行业企业根据各自新的角色定位,进行多元主体资源配置重构,以系统观念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现共融共赢的创新[6]。因此,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为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共同体,将在彰显校企合作价值功能、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和实效;促进教育与产业统筹融合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是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7]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国家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方针一直在不断深入。高等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作为高等教育、科技进步、人才培养的三维交汇点,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最高追求,不断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合作模式、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产业发展培养更多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撑作用,是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近年来,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推动校企合作深度发展,呈现出鲜明性、针对性、多样性等特点。鲜明性,即与时俱进,突出特色,提升教学的现实价值真正满足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针对性,即根据不同行业企业、岗位类别,设置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进行针对性培养,切实提升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样性,即不断拓展继续教育合作范围,提供灵活多样的培训教育服务项目等。如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中铁四局集团深入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助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发展。与中铁四局构建了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学习共同体,即服务中央企业的创新,聚焦实际问题,完善升级教学环节,对接企业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在人才培养、科研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度合作,丰富了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的模式[8]。
(三)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实践路径
习近平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校企合作作为新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发展、人才创新培养的“助推器”,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着力点。要进一步发挥校企合作对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支撑和促进功能,为实现共同富裕凝聚力量。随着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增速下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仍然存在“两张皮”问题[9]。流于浅层的校企合作已难以为行业企业和生产一线培养出高素质技能人才。只有深化校企合作助推深层次的教育改革,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对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10]。同时,高等级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作为区域产业与教育发展的创新共同体,不断激发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科技主体的创新活力,提升产业技术变革的创新质量;加快创新力向产业竞争力转换,有效缩短成果转化链条,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使科技成果造福人民,使校企合作成为拉动共同富裕的“马车”。近年来,在国家积极的政策推动下,高校继续教育充分利用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等多种方式与企业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多内容的校企合作,使得产业劳动力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提升能够快速适应高速变化的环境,为共同富裕提供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
二、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的现实困境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将高校教学、科研资源与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形成了协同育人、科技服务、成果转化的合作模式,实现了两者耦合发展的态势。但因为高校、企业之间因为目标定位的差异性、运行机制的复杂性、品牌效应的特殊性等原因使得两者校企合作实际运转中产生了实效性不强、融合度不高、创新性不足等问题,值得我们需要去关注这些问题,去打破这种现实困境。
(一)校企合作的目标定位模糊,实效性不强
从系统视角来看,高校继续教育与企业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两者虽然有着共同的合作出发点,但也存在不少的差异性。处于社会的大系统中,有效的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还有待完善的情况下,小部分校企合作还处于自发性状态[11]。大部分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始终以经营目标为主要的目标定位,而忽视共同主动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缺少共同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谐发展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的目标定位[12],同时仅将继续教育作为企业学历或者技能的提升途径,并没有将校企合作作为其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造成角色定位的模糊,从而导致各自为战,效率低下。因此,高校与企业作为产教融合共同育人中的双主体,双方没有形成一致的共同诉求点,无法形成浑然一体的合作办学模式,造成实效性不强[13]。
(二)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受阻,融合度不高
当前,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受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一是相关政策法规的缺失与滞后。目前,国家及地方对于推动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不够健全与完善,没有发挥相应的指导作用,多数是短期的、靠人脉关系来维系的低层次的合作,尚未形成统一协调的整体行动,造成校企合作不深入、不稳定[14]。二是缺乏系统的设计和深度融合。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各种资源共享融合不足,比如两者的师资共享度不高,企业的师资没有得到充分挖掘,高校双师型师资和课程数量偏少;两者的优势互补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高校对企业的技术咨询功能不强,产学研互动对高校教学反哺效果不明显,导致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往往流于学历补偿的合作窘境[11]。三是企业对校企合作评价存在偏差。企业始终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将直接或间接的利益损失作为其衡量参与继续教育合作的重要指标,局限于眼前的管理成本增加等费用问题,而忽视将其作为拓展和提升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导致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
(三)校企合作的品牌效应有限,创新性不足
具有品牌效应的校企合作项目,可以发挥校企双方优质资源的巨大优势,能产生更大层面、更大领域、更大影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的“金品牌”不多,品牌效应有限。一是从已有的实践经验来看,主要是企业缺少从战略发展的视角看待校企合作的品牌优势,不少企业仅仅将校企合作停留在合作办学联合完成各类培训的层面上,没有将校企合作项目打造成为企业借助高校的优势资源获得优质人才资源和实现技术技能更新的重要途径和实现自身的战略转型的发展道路。二是高校同样没有从校企合作的品牌资源中得到积极的正向反馈,通过双方有效的产学研合作实现反哺教学和科研的形式、途径有限。因此,停留在联合办学层面上的高校继续教育的校企合作由于缺乏形式、层次、内容等方面的创新突破,较难形成具有辨识度的品牌项目,导致由品牌带来的各种资源集聚的连锁效应不明显,成为影响双方更深入更全面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路径的优化探索
当前,我国继续教育蓬勃发展。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继续教育规模基本是“三分天下”,共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进入普及化,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继续教育为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2]。新时代新的发展环境既赋予了继续教育新的时代特征和历史使命,又提出了新时代发展模式的改革需求。高校继续教育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出发点,不断创新继续教育实践路径,着力构建适合新时代的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继续教育培养体系。我们要勇于打破已有的制约校企合作的困境,从聚焦共性新诉求、优化系统新机制、打造特色新品牌等方面进行新探索,才能切实地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要求落到实处。
(一)聚焦共性新诉求,同频同振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旧知识及技术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国家着力构建更加开放、多元、共享的终身学习体系来满足社会需求,这为继续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构建更加开放畅通的人才成长通道,完善招生入学、弹性学习及继续教育制度,畅通转换渠道。一是建立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环境,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工作机制和专业化支持体系。高校继续教育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培训服务等职能,是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的创新发展将为继续教育插上“金翅膀”。二是校企合作只有在政府统筹协调下,才能建立有效的新合作模式与机制,实现互利共赢。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和学习成果认证制度,推动高校继续教育进一步密切与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和水平,强化产教融合育人,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15],不断提升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三是在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下,高校与企业要增强使命意识,克服两者的本体属性,聚焦共性新诉求、同频同振,实现高质量发展。双方要以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推动技术转化、实现优势互补为办学目的,积极开展多类型多形式的职工继续教育,使其成为服务社会的窗口和纽带。高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推进继续教育“管办分离”,实现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优化协同新机制,同心同力
高校继续教育与企业在共同战略目标下,通过搭建各种资源融通的合作平台,优化内在联动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协同新机制。进一步优化协同机制,关键要落在人才培养上,落在师资队伍上,落在科技成果转化上。
依托高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构建适合新发展格局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必须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不断满足学员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重新定位适合新发展格局的人才培养新目标。一是结合职业能力标准,以基本模块和动态模块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并随市场和行业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突出职业能力培养。通过强化思政把关、推动课程思政等方式,确保继续教育课程教材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作用;将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机衔接,岗位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等多种类型的非学历教育课程(项目)与学历教育课程互认,推行学分银行的课程管理机制[16]。二是主动适应“互联网+”“智能+”时代要求,打造人技融合的新型教学环境,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建立基于信息化环境的评价方式,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切实保障信息化网络教学的培养质量[17]。三是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师结构多元化和持续学习机制,如英国继续教育学院中超过一半的教师来自其他行业,能够向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知识和经验;要求教师每年必须保证不低于30小时的企业学习时间,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18]。鼓励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以及技术服务中介、金融中介等网络化创新模式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生根,实现创新成果共享反哺教学和科研。
(三)打造特色新品牌,同向同行
高校继续教育面对社会转型升级中,产业结构调整及市场经济的自发性调控,需要认清一个重要事实,即继续学历教育的市场呈现萎靡趋势,而非学历的培训需求却呈持续上升的态势[19]。因此,高校继续教育在做好学历教育的基础上,要深度挖掘非学历教育的各类培训项目,为学员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产品。高校继续教育必须具备强烈品牌意识,依托高校和名企的优势资源积极打造品牌效益,形成品牌辐射网,才能在新一轮的非学历教育培训中占有一席之地,实现继续教育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校企合作项目作为满足高校继续教育非学历培训需求的重要合作形式之一,需要紧紧抓住携手名企打造品牌效应的“成长通道”。一是重在高校与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师资团队、教学评价等体系的建设;推行校企学分互换制,通过研修企业的课程,可以获得相应学校学分,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将企业的实践认证课程和人力资源需求嵌入高校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重在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依托高校学术产出能力帮助企业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新技术的引进以及设备的技术改造等,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通过生产技术开发平台、场景教学等途径深度参与设置和整合培训课程,从而有效反哺高校教科研究。三是重在科研成果转化,高校要推动科技工作从问题导向转变为问题和市场相结合导向,对接企业重大科技创新,推动关键技术转变为先进生产力,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进一步发挥高校在科技管理、教育管理和知识产权等领域的优势和支撑作用,联合企业发挥资本、人才、服务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催化作用;共同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模式,打造具有品牌新特色的产教融合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