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溯源
2024-01-23刘晓霞
刘晓霞
一、古代“大一统”思想政治理念的形成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可以说,一部厚重的中国史,就是一部承载着中国各民族共存共荣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升华的历史。自秦朝建立第一个统一王朝以来,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执掌的中央王朝,始终以建立统一的政权为首要的政治任务。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推动了文字的统一,文书管理制度的建立为统一的国家结构提供了文化上的支撑。汉字体系的形成为中华文化的世代传承创造了稳定的条件,也是产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秦朝为了治理辽阔的疆域,在疆域的边缘地区采取差异化的治理方式,这种治理方式就是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设立郡县直接管辖,而对于较大差异性的区域,则通过“典客”“典属国”等方式进行治理。自此,我国封建王朝治疆拓疆的实践由此开始。汉朝延续了秦朝的治边方略,坚持“守中治边”的方针,着力建设中原地区,增强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实力,维护中央政府整体上对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绝对优势,从而达到“治安中国,则四夷自服”的治理效果。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分裂,时局动荡,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建立了无数的政权。但是,各民族之间频繁的交往和交流,产生了“华夷皆是”的正统思想。隋唐时期,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是推动边疆各族较快发展的重要原因。唐太宗视华夷如一家的民族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各民族的歧视,改善了唐朝与各民族的关系。回纥与唐朝关系长期友好,唐朝与吐蕃和亲,唐朝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普遍设置羁縻府州,对于巩固国家统一,加强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自身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分裂和动乱,直到元朝,中国历史上再次实现了“大一统”。元朝创立者来自于蒙古高原,本身从边境地区来的,入主中原后,自然很重视边境的治理,也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它有两个重要政策,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一是在全国推行行省制度,二是边疆地区实行类似当今少数民族自治的制度,这两个政策有效地巩固了国家统一,维护了边境安全,改变了历朝历代对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形式管理多于实质管理的现象。明清时期,统治阶级坚持使用“华夷一统观”来处理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元清两代虽然都是少数民族政权,但统治者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也慢慢接受了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中华民族文化。从秦汉到清中后期的两千多年间,历代封建王朝的边疆治理活动都以处理民族关系为重点,往往涉及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政治交往、经济交往、文化互鉴等,这也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封建王朝的边疆治理实践,不仅开辟了各民族共同的家园,也促进了各民族在中华大地上的交流与融合,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实体。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中国各民族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共同参与国家治理,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创造中华文化,也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二、近代边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觉醒
1840 年,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打开了。自此之后,中国传统思想的地位被西学所冲击,中国也陷入了饱受侵略的屈辱历史。在这段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史中,一批受西学影响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重新审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寻找救亡图存的路径。与此同时,西方民族思想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的觉醒。1901 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1902 年,梁启超在“中国民族”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辛亥革命期间,中国内部的政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帝国主义国家采用各种侵略手段,不断地在我国的边疆地区培植所谓的代理人,图谋使民族地区和中央形成政权分离的局面,想要从内部瓦解中国。武昌起义后,更是扶持原本的旧贵族发起叛乱。从新疆到西藏再到内蒙古,中国的版图完整性在列强的恶意挑拨之下变得岌岌可危。就在边疆民族危机发生的同时,立宪派和革命党人决定发起一场反帝运动,其中就有人提出了五族联合的想法。其实,“五族共和”思想是孕育在辛亥革命之前的,但是其真正形成口号被正式提出却是在辛亥革命过程之中的。这一思想虽然在当时没有发展成为完整的理论学说,但在当时却深刻把握了社会变革时期的两个关键问题,即维护民族团结和维护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共同体。可以说,“五族共和”思想既是辛亥革命的舆论先导,又构成了中华民国建国的基本原则,是古代帝制大一统国家向近代多民族国家转型的历史枢纽。
“五四运动”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全面自觉的真正开端。“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自“五四运动”之后,“中华民族”一词也逐渐流行起来,几乎达到了人人皆知的程度。致力于研究“中华民族”历史的著作不断涌现,反对外国侵略和争取民族独立的爱国运动也不断兴起。在此之后,无论是自发的群众运动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斗争都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在不断加强民族团结的同时,也增强了民族力量。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带来的危机,迫使中国人民一致对外的爱国热情爆发出来,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在辐射无限智慧和力量的过程中,融入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最终形成了包括中国境内各个民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得中国抗战力量的阶级组成和群众动员的规模更加广泛,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性的作用。这个时候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得到全面的升华,各民族人民在饱受战争的苦难中开始了大规模的联合,形成了一个相依为命的民族共同体。同时也巩固了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团结友爱关系,进一步加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进程。
三、当代边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
1949 年新中国的成立,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成可以说是一个政治实践的结果。由于帝国主义的干涉和挑衅,以及国民党政权的同化和压迫政策,边疆地区的民族关系仍然比较紧张。为此,中国共产党从边疆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一系列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和方针。新中国第一部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提出按照中国国情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共和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区域自治。同时,还全面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纲领性原则。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关系方针和政策的制定,为建国初期我国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保证了国家工作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另外针对边疆民族关系的特殊性,中国共产党实施了一系列有效的边疆治理措施,主要包括:积极筹建民族事务机构;清剿边疆匪徒,维护边疆社会和谐稳定;充实边防力量,保卫国家利益;在民族地区积极推进民族区域自治;解决边境遗留问题,稳定我国边境形势安全;改善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加强对口支援工作等。通过以上各方面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巩固了边疆民族地区共同体意识的构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始终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巩固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边疆治理的主线,不仅积极加强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还通过以上的政策措施的落实使得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壁垒得以弥合,为边疆建设和发展创造了稳定团结的环境,各族人民都有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边疆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了有效的巩固。
祖国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边疆民族工作,先后召开了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每次会议都对边疆地区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化“五个认同”。“五个认同”即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是加强民族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同时在报告中还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这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对民族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为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疆,这里的“疆”就是边疆民族地区,新疆和西藏作为主要的边疆民族地区,在党和国家大局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边疆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对国家统一和安全的重大意义上。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边疆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放在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来,把实现社会的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作为一项硬任务来啃。对边疆治理的各方面工作优先谋划、综合发力,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的主动权,推动边疆民族团结基础不断夯实,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深入人心。
从以上回溯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梳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强化巩固的过程,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正是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我国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不断的交往交流交融中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民族团结之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逐步形成并不断得到加强,成为了边疆治理强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