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社区理论契合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构建
2024-01-22余兰张富庄
余兰,张富庄
(1.信阳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2.马来西亚北方大学 教育与现代语言学院,马来西亚吉打州 新笃镇06010)
混合式教学和课程思政是近年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聚焦点。202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正式印发标志着“课程思政”在我国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在重视“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大格局”下,各学科要真正做到以全员、全过程、全课程、全要素、全方位的形式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20年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将混合式教学作为后疫情时代教育转型的重要方略。《2021地平线报告》预测混合式教学会是未来10年被广泛采用的教学模式。相应地,在我国混合式教学也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2020年混合式一流课程在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中共计868门。混合式教学作为教育变革的内生力量,正在深刻改变着教育形态。为了更好地服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结合对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的认识和理解以及现行实际,探究两者在理论内涵和教学实践的契合性可能十分必要。
1 核心概念
1.1 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中的“思政”是活的元素,是历史积淀、民族传承、文化厚植,更是常学常新的知识、观念、价值等,是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需要做到古为今用、今为现用、现为时用、触类旁通、以点击面、润物无声、教为未来的点睛。思政元素是多元丰富的,是有信仰内涵的核心要素。既要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也要了解环保意识,生态文明,健康中国;明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国家重大科技进步;讲好中国故事,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创意设计能力;感悟和弘扬劳模精神;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关注社会热点等。
1.2 探究社区理论
探究社区理论框架(Community of Inquiry Framework,简称CoI Framework)产生于20世纪末在线教育初兴之时,是由兰迪·加里森、特里·安德森和沃尔特·阿切尔三位加拿大学者共同创建的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混合式教学的理论框架。该理论框架,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杜威的著作《社区与探究》及其批判反思理论为基础,凝练出社会存在(Social Presence)、认知存在(Cognitive Presence)和教学存在(Teaching Presence)三大核心要素,并将其理论模型和实践框架延伸到在线学习和混合式学习之中,旨在关注学生如何有效建构知识的条件和过程[1]。社会存在是指参与者认同小组或课程学习的能力,在一个彼此信任的环境中进行交流,并通过投射个人性格的方式逐步发展个人和情感的关系[2]。社会存在包括社会情感表达、公开交流和团体凝聚力等方面,情感和人际交往可以促进学习的产生和维持。认知存在被定义为学习者能够在批判性的探究社区中通过持续的反思和讨论来构建和确认意义的程度[3]。认知存在是在一个环境中建立的。在这个环境中,参与者通过参与对话和协商,在合作中构建知识,形成个人意义和价值。认知存在包括触发事件、探索、整合和解决等类别。教学存在是通过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组织来建立的,需要促进对话和有目的的集中合作探究,从而帮助参与者达成教育目标。教学存在通过设计、促进和指导认知和社会过程,从而实现对个人有意义、在教育上有价值的学习结果[4]。
2 探究社区理论和课程思政的契合性
混合式教学倡导教学新理念和新思维,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理念、方式和路径、教学活动设计的创新这四个方面。混合式教学环境下的探究社区所倡导的目标与“以德树人”的人才培养观相一致,理念与“三全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相契合,教学活动设计与课程思政体现的因材施教、探究协商、合作共赢、包容并蓄的人才培养方式和路径异曲同工[5]。
2.1 育人理念与目标的趋同性
混合式教学成为新时代教育教学的“新常态”已经是学界的共识。混合式教学的灵活性既为教师提供了灵活的授课方式,也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混合式教学的赋权性不仅能够赋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更能够赋权学生个性化学习、深度思考和全面发展。“大思政”观的背景下,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和教学要素的变化都指向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的创新。思政元素为课程设计提供了常学常新的源头活水以及润物无声的内容载体。具体而言,思政元素的融合使教师和学生以世界公民的身份参与到全球治理,投身到国家的发展建设之中。在天下大同思想的价值引领下,凸显批判性和包容性思维;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指引下,突出开拓精神和责任担当、思想品德和人格魅力的塑造[6]。混合式教学环境下的探究社区冲破了传统课堂封闭有限的资源环境,置身于信息资源海洋之中。资源的获取不再是静态的,在教学过程中创生的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学习成果、经验、活动等均可以转化为课程资源,并在不断地流动、变化、碰撞、整合、提炼中,推动网络课堂生成演化,最终形成极具生命力的学习共同体[7]。这不仅在主观方面代表了教师期待的课堂形态,更在客观方面体现了教学范式变革下“三全育人”教育本质的回归。见图1。
图1 探究社区理论契合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型
2.2 育人环境与路径的一致性
混合式教学环境下的探究社区和课程思政在育人环境与路径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可以克服传统教学理念与方法导致的路径依赖和历史依赖[8]。社会存在、教学存在、认知存在三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发挥出整体效应,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支架。桑新民[9]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来描述、理解混合式教学中“虚拟与现实两个时空运动规律”的互动关系。赵春和刘福刚[10]通过融合联通主义与新建构主义两种学习观,构建CRI(Combine, Resign &Independent)混合式教学模式,其核心特征概括为“一个结合(线上教学、线下翻转),两个再造(教学过程再造、教学内容再造),三个自主(自主联通、自主构建和自主创生能力)”。混合式教学环境下的探究社区基于“目标性、开放性和专业性”这三个基本原则。目标性和开放性是基本前提,专业性是基本保障。目标性是指社区成员为了相同的学习目标或愿景而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开放性是指在社区内可以自由谈论和表达自己的想法;专业性是指社区内的成员之间开展批判性和反思性的思考和信息交流,不断构建和创造新知识,从而创设全过程育人的教学环境。
3 探究社区理论契合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特征与过程
英语专业的课程思政以语言文化学习为基本内容。如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实现课程知识、文化内涵、情感价值等综合教学目标“入耳、入脑、入心”,需要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语言教学各环节,落实到各类语言学习活动,对应到不同层级思辨能力训练。“大思政”背景下,混合式教学被赋予新的含义;混合式教学环境下的探究社区是通过思政元素这一粘合剂对课堂教学系统(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各个要素的优化配置,演绎着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
3.1 探究社区理论契合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特征
探究社区理论融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具有双向性、重构性和兼容性的特征。首先,双向性特征表现在无论是哪种内容形态的混合都体现了一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均被凸显。学生自主的、合作的、探究式的学习占据主要的教学时间和空间。其次,重构性特征。探究社区的最大魅力在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意愿,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最佳匹配,引导学生探究质疑、讨论交流、合作共享和解决问题,从而能够在实施的动态过程中持续改进,最终帮助学生达成目标。再次,兼容性特征。混合式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而这种变革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动态变化的。技术创新也在扩大可能的混合式教学内容的范围。无论我们主要是增加学习机会、获取知识的灵活性,还是创造更有效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率,亦或是促成深度学习、增强育人质量,混合式教学环境下的探究社区融合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都能实现“软硬兼施”。“软内容”即知识要与“硬环境”即技术支持同向同行,相得益彰。如此高度的兼容性特征能够促进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自觉学习、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3.2 探究社区理论契合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
以英语专业主干课程《综合英语》教学实践中探究社区理论契合课程思政为例。《综合英语》课程集文本性、融合性、文学性、思辨性为一体,融“文本情节、故事人生、社会哲理、思想道义”等单元主题,具有渐进性、社会性、历史性和时代性的内涵特征。任课教师作为知识传播的中介者、引领者、探究者和研究者,用心解读文本,博采众长,因材施教,启迪和帮助学生多角度、多维度、多层面去发现问题,以增强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力和思辨力。《综合英语》文本解读层层渲染,课堂节奏层层递进,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语言能力,促使学生拥有“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成就感,以此培养学生的语言力和融通力。情感目标培养根植爱国主义为第一位;学贯中西,展现中华文化元素;内外兼修,凸显课程思政元素。跟进时代,关注时事,立德树人,弘扬正能量,让学生在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怀中不断地形成更强的文化力和学习力。
在混合式教学环境的探究社区中,将《综合英语》课程大一、大二年级四册文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类解读,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能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思政元素题材与内容,有意、有机、有效地与综合英语教学专业发展教育相融合。可以说“思政”元素会为英语专业教学带来更多源头活水,让课程设计更符合“两性一度”金课的标准。思政元素主题与综合英语课程教材的单元主题“交相辉映”,这给综合英语教学改革带来非常大的空间。以往综合英语教学虽然在理念、方式和手段等方面不断的革新,但总感觉缺乏一个“关键根基”,也就是说难免有时“高屋建瓴”、有时“空中楼阁”、有时“海市蜃楼”,即知识与价值以及与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贯通不足。比如在大学二年级下《综合英语》课程第三单元Groundless Beliefs(毫无根据的观点),学生对天文学家这个词做头脑风暴时,给出的全都是外国科学家;当提到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的时候,同学们表现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同时,将第一单元Thinking as Hobby(思考是一种习惯)与该单元作为“思辨”训练的姊妹篇,让学生展开辩论,讨论疫情期间的新闻言论,中国担当以及外交关系等。再比如大学二年级上、下第五单元分别是Silent Spring(寂静的春天)和For Want of Water(因为缺水),这两单元都与环境、生态、资源主题相关;以往的教学中虽然能够做到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以及思维的培养,但加入“环保意识,生态文明,健康中国”思政元素,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和网络资源,线上线下引领学生去感知习近平总书记2020山西之行生态环保“大文章”的深意;去了解中国水利工程的伟大建设,去欣赏航拍中国等纪录片中祖国的大好河山,去赞叹“绿”了全世界的中国人种树有多出色,去体会《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大会中“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已成”的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中国智慧。这些教学设计会使课程内容更丰富,也更能产生共情,落实立德树人、三全育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的教学目标。
4 结论与展望
探究社区理论与课程思政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是落实“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的有效实现载体。其社会存在、认知存在和教学存在维度所注重的意识和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与世界优秀文化所倡导的道德品质追求,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容的文明观具有内在一致性。探究社区理论框架是动态、过程导向的;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共同体可以促进和最大化其成员的个人和共同学习。在混合式教学环境的探究社区中,知识的共享、思想的聚合能够实现专业知识的不断反思和发展,能够激发教师、学生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动机,解决影响教育质量的结构性障碍,为个人和学校的发展带来重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