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大学生精准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
2024-01-22胡楠常雪瑞周凤瑾
胡楠,常雪瑞,周凤瑾
(南阳理工学院 招生就业处,河南 南阳 473000)
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趋势转变。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这就必然要求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就业优先战略一直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年来,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到十九大号召“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再到二十大强调“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就业优先战略不断丰富和发展[1]。
就业优先工作的全盘要做好,其重点和关键就是抓好重点群体的就业,这是整个就业工作的“牛鼻子”。而在重点群体中,大学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其就业不仅事关千万家庭的幸福,更对释放新时期人力资源红利、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新形势
1.1 就业总量压力仍较大,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
近年来,劳动力市场发生了一些新变化,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在数量和比重上均呈下降趋势,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已进入负增长时代。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劳动年龄人口为8.9亿人,占比63.35%,与“六普”相比,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了4500万人,下降了6.79个百分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预估,“十四五”期间,这种情况还将持续,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减少3500万人。但即使如此,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到2025年,预计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还是会维持在8.45亿这样的高位,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每年大约2400万人。这表明,我国就业的总量性矛盾虽有所缓解,但就业的总量压力还是很大。
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人数呈上升趋势。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每十万人中持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达到15467人,拥有高中和中专学历的人数为15088人;2010年这两个数据分别为8930、14032。而在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这些数据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我国正逐步由人口红利型向人才红利型社会转型;另一方面也表明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竞争在不断加剧。
1.2 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结构性和规模性失业并存
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贯彻实施,部分行业和区域会受到冲击,面临规模性失业;同时也存在劳动力资本不足、很难快速适应转岗要求等问题,从而导致出现结构性失业。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除了有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之类的共同原因外,也由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矛盾引起。从“供给侧”分析,大学生的专业结构、就业观念、就业能力等因素影响劳动力的供给,而从“需求侧”分析,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规模、对劳动者的要求(如学历、技能、经验)等因素则影响了劳动力的需求。因此,随着国家经济改革的持续推进,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将会继续存在。
1.3 大学生慢就业在加剧,毕业生摩擦性失业仍凸显
随着中国经济常态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告别传统的“毕业即就业”模式,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没有继续深造的规划,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陪伴父母或者创业考察,成为一支逐渐壮大的“慢就业”家族。而在另外一些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群体中,由于劳动力市场自有的动态属性,再加上劳动力市场主体(企业、求职者等)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就业信息不能充分、有效地传递,供需双方均不能快速获悉相关的职位和劳动力空缺信息,从而耗费双方大量的人岗搜寻成本,造成人职不能很好匹配,摩擦性失业凸显[2]。
1.4 总体就业数量在扩大,大学生就业质量有待提高
我国的城镇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城镇就业人数增至46773万人,城镇就业新增年均超过1300万人。但是,正如前文所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愈发严峻,这固然与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居高不下有关,还由于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不能有效衔接以及学生价值观等因素,导致一些毕业生要么无法找到与专业对口或者相关的工作,要么不能很好胜任工作,要么对工作不满意,频繁跳槽,出现离职率高等一系列就业质量问题。
1.5 新形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就业领域亦面临诸多难题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兴起,以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为方向,经产业要素重构融合而形成的大量新就业形态与新模式不断涌现,无论是在疫情防控、稳定就业,还是在缓解行业压力、促进经济复苏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生代的高校毕业生也纷纷投身这些领域。据麦可思研究院统计,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选择灵活就业的占比4.2%,其中近三成是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新就业形态,如全媒体运营、主播等。但这些就业时间、就业场所,甚至就业内容也不确定的就业群体的出现,使劳动力市场面临了新的挑战。我国现行的许多劳动力市场相关制度,一方面难以真正有效覆盖这些非正规就业群体,同时也不适应数字经济、分享经济发展所涌现的新就业形态。因此,有效保障这些劳动者的就业权益难度较大。
2 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常态化轨道,更高质量发展和更充分就业就成为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愈发受到重视。但在实践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使得就业指导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就业育人的功能大打折扣。
2.1 组织机构整合不力,专就融合度较低
高校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机构,有的是招生就业处,有的是学生处,有的是教务处,有的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不一而足。这些机构既承担了就业指导的一些行政功能(如学校就业政策的制定、就业信息的发布、就业手续的办理等),又承担着全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虽然解决了就业指导课程有专职教师授课的问题,但全校不分专业统一授课的模式使得就业指导与专业的融合度较低,就业指导的效果难以保证。
还有一部分高校,是由二级学院的学工队伍教师(如辅导员等)兼职负责就业指导工作,但大量的行政工作占据了辅导员工作的主要精力,且很多辅导员并不是本专业出身,也造成了就业与专业不能很好地融合,影响了就业指导的效果。
2.2 师资专业化程度低,职业发展不清晰
就业指导涵盖了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而高校又甚少有就业指导专业的教师,这就导致了任何专业毕业的教师经过短短的培训(甚至有些连培训都没参加)都可以教授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又都讲解不精、把握不透。
另一方面,虽然目前在职称评聘上,就业指导已经有了自己的序列,但并没有单列,也没有倾斜政策,造成了一部分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不愿意在就业指导上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2.3 教学内容形式单一,课程实践性不强
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形式一般都是大班授课,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形式。实践教学中诸如生涯人物访谈、企业行业调研等流于形式,学生无法获得真正的职场体验,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求职能力大赛等第二课堂由于实操性不强,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难以真正地提升。
2.4 育人功能发挥不佳,指导精准性不够
在教育部下发的相关文件中,建议就业指导课程不少于38学时,但由于只是建议,导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部分高校由于专业课设置等诸多问题,并没有达到建议学时规定,且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从学校到学院再到学生个人,思想上并未真正重视,很难做到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育人。而且,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无论是在指导内容、指导方法,还是在指导渠道等方面都缺乏精准性。
3 精准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建设高质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面加强就业指导。高校要健全完善分阶段、全覆盖的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体系,确保有需要的学生都能获得有效的就业指导。”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如图1。
图1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结构图
3.1 全员育人——打造“5+1”精准化就业指导师资队伍[3]
国家高度重视就业队伍建设,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22〕13号)中首次在国务院文件中明确就业指导教师的职业发展:“高校要按一定比例配齐配强就业指导教师,就业指导教师可参加相关职称评审。”11月,教育部发文《关于做好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22〕5号)指出要加强就业队伍建设:“各高校要配齐配强就业指导人员,鼓励就业指导人员按要求参加相关职称评审。组织开展毕业班辅导员、就业工作人员全员培训,加大资源供给和培训保障力度。”在国家政策的指引和倾斜下,就业指导大有可为,建立一支就业指导全员育人的师资队伍刻不容缓。
基于就业工作的内容和特色,要实现全员育人,必须整合各方资源,遵循OBE理念,以提高大学毕业生求职成功率和就业技能水平为核心,打造“5+1”精准化就业指导师资队伍:“5”即就业专职教师、以辅导员为主的学工队伍、专职就业工作人员、专业课教师、校友等力量,“1”即企业导师。“5+1”精准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组织机构整合不力,专就融合度较低的问题,实现对毕业生精准就业指导服务,从而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3.1.1 就业专职教师 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实践,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发挥就业指导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科规律,引导学生认知自我、了解职业,科学决策、高效行动,最终能够把国家社会需要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实现人职匹配。就业指导本质上就是一门思政课。教师是无法离开高质量发展这个大背景去指导学生的。如:要科学精准指导学生选择就业地域,必须结合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四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结合占全国70%人口、85%GDP的19个城市群的现状,对学生进行因地制宜的引导。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也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二十大报告中相关论述: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等战略,以及在这些战略中各类单位的发展情况和区域分布情况。然后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意向单位。
3.1.2 以辅导员为主的学工队伍 与学生学习生活接触最多,可以利用自身工作的便利,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就业观念:如积极主动地做好就业准备各项工作;择业中胜不骄败不馁,合理调适就业心态;了解多渠道择业机会,正确看待基层就业,把自身发展与国家需要相结合。
3.1.3 专职就业工作人员 做好就业信息的发布、各类招聘会的组织、就业手续的办理等就业服务之外,充分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定期不定期举行讲座,分享就业信息的搜集渠道与技巧、面试注意的问题、就业手续办理注意事项等内容,延展、强化就业服务功能。
3.1.4 专业课教师 专业课教师是专业教育与就业教育融合的中坚力量。一方面在专业教育中有机渗透行业最新资讯和最新技能,做好就业技能提升的引导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开设专题讲座,通过专业与行业的职业发展前景分析,加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激发其主动探索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提升就业技能。以机械制造专业为例,专业课教师要向学生分析清楚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制造强国”战略,以及在制造业行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领域,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3.1.5 校友 高校借力校友资源优势,开展走访、交流、讲座、招聘、建立实习基地等方式,与用人单位达成咨询招聘意向,然后按专业、企业和岗位性质进行分门别类,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活动。把校友企业纳入访企拓岗的名录中,实现学生与企业之间需求的有效精准对接,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实现校企双赢。
3.1.6 企业导师[4]由于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相脱节,引进企业导师就成为扭转此局面的关键一环。根据专业开设情况,一方面聘请企业家、HR、技术人员、生涯规划师等兼任就业指导教师,精心设计主题讲座、参观见习等实践活动,并邀请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将其掌握的前沿技术和工作经验与高校的理论教学相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与之共同开展就业相关课题研究,使就业指导工作更具精准性和实效性。
3.2 全过程育人——设计“1-8”精准化就业指导授课内容[3]
根据“5+1”精准化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中每支队伍的职能匹配相对应的教学环节和任务,“健全完善分阶段、全覆盖的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体系”,改变学生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质量,实现全过程育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可从1-8学期进行课程内容精准设计,具体如表1。
表1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1-8学期教学内容设计
表1(续)
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解决教学内容形式单一、课程实践性不强的问题,同时还能增强就业育人功能,实现精准就业指导。
3.3 全方位育人——畅通“1+4”多方联动协同育人渠道[5]
“1+4”多方联动协同育人渠道是指以高校为主导,政府、用人单位、第三方就业服务机构、家庭等各方协作,实现“全方位育人”。
高等学校的根本目标就是立德树人,要全面提高自身的培养水平,充分整合职能部门资源,确保每一个教学主体都负有就业教育的责任及义务。如前所述,高校实施就业一把手工程,充分发挥“5+1”就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作用,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同时,还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一是要加强与企业沟通,通过校企合作,把企业用工需求和学生求职需求充分对接,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二是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通过家庭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积极的就业观,督促、指导学生的求职行为,提升就业质量。
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政府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的优越性,监督、促进、保障就业服务。一方面顺应市场规律,出台相关经济政策,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就给中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政府还可以利用国家力量强化网络信息服务功能,如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和各种新媒体平台的建设,更好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另一方面,顺应社会需求制定相关政策,给毕业生创造公正的就业大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同时,加强职业指导专业教育的发展,出台相关职称政策向就业指导序列倾斜,解决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程度低,职业发展不清晰的问题。
用人单位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调整、完善人才招聘服务机制,合理拟定选聘环节,真实全面宣讲企业,科学遴选与岗位匹配的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而且,校企合作是促进毕业生就业、提高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这不仅保障了学生实习训练的场地,也引进了企业先进技术,让学生在校即可了解企业文化与行业前沿技术与发展,进而有计划地提升自身职业技能。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正式工作前就能相互了解,大大缩短了各自的适应期,有效地缓解了结构性就业矛盾。
第三方就业服务机构类似于中介组织,主要指由政府部门成立的就业指导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和就业协会等机构。他们监督、落实就业政策,推动就业市场正常运转,是整个就业工作中的非常重要的一支补给力量。第三方就业服务机构是高校、大学生以及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加强这几方的沟通和联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招聘信息和求职信息不对称的摩擦性失业问题。而且,随着专业化就业服务程度的加深,其功能必定会更多,在整个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必将会更重要[6]。
家庭是大学生职业性格、就业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重视家庭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首先要完善学校与家长的联络机制。高校可以通过开辟家长云课堂或座谈会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学校、专业及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并从新媒体等社交平台不断跟进反馈学生情况。通过家庭的影响,促使学生树立科学、积极的就业观。其次,家庭可以通过自己特有的人脉和资源,给学生提供实习、见习机会,推动毕业生顺利和高质量就业[6]。
就业工作事关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只有举全社会之力,统筹布局,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和服务体系,才能缓解当前就业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实现精准化就业指导,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