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酒时作凌云游
2024-01-22周德平
周德平
少年不愿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
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
虚名无用今白首,梦中却到龙泓口。
……
笑谈万事真何有,一时付与东岩酒。
归来还受一大钱,好意莫违黄发叟。
苏轼对乐山(古称嘉州)一往情深,集中体现于这首《送张嘉州》。今天的乐山人依然以此为傲,尤其是1997 年眉山地区分设后很长一段时间,仍有意无意地把他视作同乡,珍视、爱戴、传扬。
翻拣史料,苏轼一生到乐山3 次。一是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父子三人赴京赶考,乘船路过。二是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母亲丁忧结束,苏轼和父亲、弟弟循水路出川途径嘉州,曾登岸游览。三是宋英宗治年三年(1066)苏洵去世,兄弟俩扶柩回乡。丁忧期满,苏轼兄弟携家眷游峨眉,之后取道陆路返回开封。
(一)
前两次,父子三人同行同题赋诗,风格旨趣各异,对照而读,别有味道,比如《初发嘉州》。
苏洵的《初发嘉州》——
托家舟航千里速,心期京国十年还。
乌牛山下水如箭,忽失峨眉枕席间。
苏轼的《初发嘉州》——
初发鼓阗阗,西风猎画旃。
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
锦水细不见,蛮江清更鲜。
奔腾过佛脚,旷荡造平川。
野市有禅客,钓台寻暮烟。
相期定先到,久立水潺潺。
苏辙的《初发嘉州》——
放舟沫江滨,往意念荆楚。
擊鼓树两旗,势如远征戍。
纷纷上船人,橹急不容语。
余生虽江阳,未省至嘉树。
……
云有古郭生,此地苦笺注。
区区辨虫鱼,尔雅细分缕。
洗砚去残墨,遍水如黑雾。
至今江上鱼,顶有遗墨处。
……
谁能居深山,永与禽兽伍。
此事谁是非,行行重回顾。
相比之下,父亲苏洵求取功名的压力甚大、心思沉重,大哥苏轼则营造出一幅旷荡悠然的美妙意境,小弟苏辙呢?滔滔不绝,使劲“吊书袋”,展现学识才华,唯恐被人小视……登峨眉山的那年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冬天,苏氏兄弟取道陆路返回开封,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峨眉山”和故乡的山水云月却一直活跃在苏轼诗词中,作为乡思的代言,作为失意情绪倾吐的角落,作为快意人生的情感承载,随着他人生境遇变化或高昂或低沉或欢快或忧郁,最终成为百转千回的精神家园,一生相依相随。
(二)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春末,苏轼回到京城。此时政治气候已发生变化。王安石开始崭露头角,推行新政。大批朝廷元老因反对新法,被移离京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苏轼不识时务地上书指斥新法弊端,被贬为杭州通判。路过颍川,拜会恩师欧阳修,在其石屏风上题诗一首,倾吐心中荡激难平之气——
何人遗公石屏风,上有水墨希微踪。
不画长林与巨植,
独画峨眉山西雪岭上万寿不老之孤松。
崖崩涧裂可望不可到,孤烟落日相溟蒙。
……
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
愿公作诗慰不遇,无使二子含愤泣幽宫。
大约从此始,嘉州峨眉就成了苏轼诗情中伟岸圣洁意向的象征物。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冬,他拜访杭州本觉寺住持、老乡文长老和尚后写道——
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渐已变儿童。
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
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无功。
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
峨眉山,被他赋予了解脱人生之苦的新内涵。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秋,闰之夫人从老家捎来了当年的春茶“峨眉白芽”——
……
我今贫病常苦饥,分无玉碗捧峨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
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虽无名贵茶具,但只要有一盏“乡茶”,便会文思飞扬。峨眉山,又成为他的灵感之源。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春,苏轼到杭州法惠寺游览——
……
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悲秋春更悲。
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
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欲老。
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
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
这份乡思,像“峨眉横翠”那般高起深沉,充满沧桑感,抬眼“便见”。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春,苏轼调任山东密州知州。心境已平和许多,有首小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
长安自不远,蜀客苦思归。
莫教名障日,唤作小峨眉。
眼前的障日峰啊,请允许我唤你一声小峨眉吧,以慰我这游子的漂泊之苦。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退休,苏轼心情好了许多,兴奋地写下一诗寄给眉州知州黎希声——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他邀约黎希声,哪天不当官了,咱哥俩一定要在故乡、要在诗酒中共度流年。
(三)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轼接到转任湖州知州的调令,想到虽然王安石已离任,但朝廷仍是“新进”小人当道,自己仍是落拓江湖,难免有些愤懑不平,无处发泄,便跟杭州法惠寺中那座假雪山较起劲来——
君不见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
春风百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如冻蚁。
纷纷市人争夺中,谁信言公似赞公。
人间热闹无处洗,故向西斋作雪峰。
我梦扁舟入吴越,长廊静院灯如月。
开门不见人与牛,惟见空庭满山雪。
那座白雪般的假山算什么,我家乡银装素裹的峨眉山那才是值得夸耀的,那才是佛经所说能消除一切烦恼的清凉世界。
诸如此类的情绪宣泄牢骚,不仅进了诗,而且写进了奏章,最终惹恼了那些“新进”权臣,酿成了“乌台诗案”。
一百多天后,从御史台监狱出来,苏轼被贬到黄州去劳动改造。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三月,调任河南汝州团练副使,仍“不得签书公事”。即将启程,写下一首词——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词起笔便是无奈漂泊的苦涩凄楚,但“峨眉山”仍为他撑起一片爽朗豪放的天空。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幼的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恢复旧法,苏轼似乎是熬出了头,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以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跻身朝廷中枢后,面对复杂的人事关系、官场的勾心斗角,苏轼才懂了这一切“其实非我所愿”,心绪愁烦,渴求外放。这段时间,只几首送别诗里有峨眉意象。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在高太后的关照下,苏轼得偿所愿,以龙图阁大学士身份任杭州太守,疏浚西湖,构筑“苏堤”,赈济灾民,办了许多实事,百姓交口称赞,他自我感觉不错,诗作也豪放而舒畅,那首著名的《送张嘉州》即作于此时。“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苏轼心目中的快意人生也需要通过“汉嘉山水”来承载啊!
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苏轼被召回朝。不久后因为政见不合,先后调任颍州、扬州知州。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八月,苏轼以兵部尚书召还,其部分政见被高太后采纳施行,心情轻松愉悦,一连写下7 首《送运判朱朝奉入蜀》——
霭霭青城云,娟娟峨眉月。
随我西北来,照我光不灭。
我在尘土中,白云呼我还。
我游江湖上,明月湿我衣。
岷峨天一方,云月在我侧。
谓是山中人,相望了不隔。
……
全诗节奏轻快,故乡的峨眉云月反复出现,形成密集的乡思鼓点,连绵切切,动人肺腑。
(四)
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秋,高太后病故,新党卷土重来。苏轼的厄运再次降临,出知定州,又贬居惠州。前往惠州,过江西南康,作《南康望湖亭》——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
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
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报国之志、匡时之术,皆无从施展。年届六旬,还远谪异乡,不知到何时才能重返峨眉山下的家园?“峨眉”再度支撑着他一路走下去。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已经62 岁的苏轼再贬为琼州别驾,安置在海南岛上的蛮荒之地儋州——
我少即多难,邅回一生中。
百年不易满,寸寸弯强弓。
……
还乡日何有?暂假壶公龙。
峨眉向我笑,锦水为君容。
……
苏轼认为自己尽了最大努力,但人生还是沉沦到如此地步,让人实在想不通。“峨眉向我笑,锦水为君容”,还是故乡好啊!然而,归期在何时?!
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正月,宋哲宗病逝,宋徽宗即位,朝廷随即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次年七月,苏轼北归途中病逝于常州,終年66 岁。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春,遵照苏轼生前遗愿,家人将其遗体迁葬于河南郏城的峨眉山上。
“峨眉山”就这样伴随一代大文豪走完了一生。
(五)
乐山的苏轼遗迹主要集中在凌云山上。
一是清音亭。
清音亭位于乐山大佛头部左侧临崖处,鸟瞰大江,远眺三峨,景象万千。
据南宋邵博《清音亭记》载,苏轼曾手书亭额,后被一官员改为“横山堂”,足见当时党争之厉害,也可见苏轼被后人广泛认同是经历了一个比较、积淀过程的。今清音亭题额是1986 年重刻的东坡手书。
二是东坡楼。
东坡楼坐落在大佛头部后的栖鸾峰上。始建于宋,原名“载酒堂”,明代天启年间曾作为魏忠贤生祠,后改今名并塑苏东坡父子三人像于楼上。楼正面“东坡楼”三字,是集黄庭坚手书而成。楼两侧墙壁上,有清代道光年间所刻苏东坡画的梅菊4 幅以及苏东坡戴笠著屐的画像。
东坡楼是历代文人墨客最喜一游的地方,诗文题刻极多。
著名楹联一——
江上此台高,问坡颍而还,千载读书人几个;
蜀中游迹遍,信嘉峨特秀,扁舟载酒我重来。
著名楹联二——
嬉笑怒骂皆文章,问当年所读何书,笔底江山助磅礴;
城郭人民几代谢,胜地此清游载酒,楼前风月自春秋。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作赋《凌云山东坡读书楼怀古》——
挽不住大江东复东,铜琶铁板何英雄。唤不醒读书万卷之坡公,青山依旧夕阳红。山势凌云天半镇,危楼四角云飞峻。楼中当日读何书,志凌青云高隐居……__伛H_@x_东坡先生今再逢,我亦追随侍几杖。
三是洗墨池。
在东坡楼前,池栏上刻有苏东坡说洗墨池故事连环浮雕图。相传为苏轼洗砚处,洗墨水流进江中,被一种鲤鱼吃了,变得颜色深浓,后成为乐山特产“东坡墨鱼”。另外,“凌云山后有钓鱼台,东坡钓游处也”。清嘉庆十二年(1807)夏,有人在此处修建一坟墓,凌云寺僧人于是告到乐山县衙,知县袁凤孙立即命令迁坟。当年冬,邑人有感于此,立碑纪之,并说“夫东坡以一代大儒,此台宜为山灵阿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