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 冠状动脉CTA 在冠心病诊疗中的价值
2024-01-22陈斌钱自念
陈斌,钱自念
1.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浙江湖州 313000;2.湖州市浙北明州医院特检科,浙江湖州 313000
随着居民生活形式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患病率持续升高[1]。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腔狭窄或闭塞所致的缺血性心脏病[2-3]。依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4]显示,国内有约3 亿人患有心血管疾病,其中冠心病患者1139 万,并且该病患病后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其他心脑血管疾病,中国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率为121.59/10 万,农村为130.14/10 万。冠心病的发作常隐匿且突发,患病后如果不及时对疾病展开控制,就会错失最好的治疗时间,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5]。故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冠状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是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标准[6]。但是此检查是侵入性检查,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存在近2/10000 的致死率及1.33%的并发症发生率,需要患者机体耐受,且费用较高,中小型医院不具备DSA 设备,临床应用受限[7]。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特别是64 层以上CT 的广泛应用,以及现代计算机3D 重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冠状动脉CT 成像上有了较大的突破[8]。临床上采用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CTA),是一种非侵入性诊断[9]。有着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价格低廉、对患者影响较小、检出率较高等优点[10]。本研究通过明确双源冠脉CTA 与DSA 冠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结果是否有统计学差异,来研究双源CT 冠状动脉CTA 在冠心病诊疗中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和浙北明州医院在2019 年6 月至2022 年10 月收治的57 例冠心病患者为对比分析对象。其中男性39 例,女性18 例,年龄23~84 岁,平均年龄为59.78 岁。本研究经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号:2023-035),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查方法
1.2.1 双源冠脉CTA 检查 检查前一天患者充分休息,空腹4h 以上,检查开始前2h 患者处于静息状态,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心率>75 次/min 者给予美托洛尔25~75mg口服,控制心率在50~75次/min。患者仰卧位,双臂上举过头,连接心电监护,使用西门子双源64 排CT 机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A 扫描,扫描范围自气管隆突以下2cm 至心膈面以下2cm屏气扫描。电压为120kV、管电流500mA,层厚为0.5mm,造影剂选择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60ml,经肘静脉使用高压注射器以4.0ml/s 的速率注入。扫描结束后将数据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要求清晰显示右冠、左冠主干、前降支、回旋支,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容积显影等三维重建方式进行图像后处理[11]。
1.2.2 DSA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在对患者局部麻醉后,经股动脉用Seldinger法穿刺,置入6F 导管鞘,注入对比剂,依次进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12]。
1.3 观察标准
由至少2 位诊断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独立阅片,如果出现诊断结果不一致,则请求更高年资医师阅片,共同协商得到一致诊断结果[13]。以DSA 检查作为金标准,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联合发布的2021 年指南,将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分为:<50%为轻度狭窄;50%~75%为中度狭窄;76%~99%为重度狭窄;100%为完整闭塞。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57 例患者的228 支血管进行检查,冠状动脉CTA 检出89 支血管发生狭窄,139 支血管无狭窄,见图1;DSA 冠状动脉造影检出96 支血管发生狭窄,132 支血管无狭窄,见图2。两种检查方式均有狭窄87 支血管,均无狭窄130 支血管;以DSA 检查作为金标准,双源CTA 诊断敏感度为90.63%,准确度为95.18%,特异性为98.48%,阳性预测值为97.75%,阴性预测值为93.53%,两种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4),见表1。
图1 双源CT 冠状动脉CTA
图2 DSA 冠状动脉造影
表1 双源冠状动脉CTA 与DSA 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对比(支)
两种检出方法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狭窄部位的检出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双源冠状动脉CTA 与DSA 冠状动脉造影冠脉狭窄程度对比[n(%)]
表3 双源冠状动脉CTA 与DSA 冠状动脉造影检出血管对比[n(%)]
3 讨论
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是心脏的血液供养动脉,起始于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窦,走行于心脏表面[14]。当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会导致急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临床上最严重且较常见的心血管急症[15]。患者发病早期就选择迅速有效、准确的检查方式,可以提高患者诊疗效果。
目前,临床中除了进行临床症状诊断、心电图检查外,还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16]。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确定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位置及程度,DSA是诊断冠心病最直接、特异性最高的检查方法,可以清晰显示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及病变血管的血流情况等,在冠心病的定性、定位和程度判断上居主导地位,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指导,但是为侵入性检查,可以导致血管损伤、血栓栓塞、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并发症,极少数患者在检查中意外死亡,且费用较高,具有局限性,患者不容易接受,因此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17]。而CTA 是一种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有效的预防的血管的损伤及血栓的形成,还可以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容积显影等三维重建方式重建靶血管[18]。多角度立体直观的显示血管形态及起源,不仅可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程度、部位、范围等情况,还可对斑块的性质进行准确判断,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双源冠状动脉CTA 能够更加准确评估病变[19]。同时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受限因素较少[20]。虽然双源冠状动脉CTA 对分支血管及细小血管病变的筛查诊断稍有不足,且检查时容易受患者呼吸频率、心率等因素影响,可出现伪影,但并不影响其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21]。这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了全面的信息,有效的降低的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认可[22]。
在本次研究中显示,以DSA 检查作为金标准,双源CTA 诊断敏感度为90.63%,准确度为95.18%,特异性为98.48%,阳性预测值为97.75%,阴性预值为93.53%,两种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双源冠状动脉CTA 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中有较高的敏感度、准确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金标准DSA 冠状动脉造影具有显著的一致性,且无创伤血管成像技术减少许多并发症的产生,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价格低廉,对冠心病的防治起到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