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坚持敢于斗争”的三重逻辑

2024-01-22王宇阳王丽颖

关键词:斗争中国共产党

王宇阳,王丽颖

(1.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办公室,成都 610100;2.哈尔滨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01)

一、引 言

2021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总结出十条宝贵历史经验,其中第八条概括为“坚持敢于斗争”[1]。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就号召全党同志务必要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2]1,足见“坚持敢于斗争”这一历史经验的重要地位。近年来,学术界对于“坚持敢于斗争”历史经验的研究已经产出一系列成果,特别是涉及斗争的历史沿革和实践经验的著述颇多,已经形成了具有梯度和层次的研究成果(1)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下:董振华的《斗争》一书从“斗争”主题出发,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斗争精神的重视和弘扬,概括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继续斗争的必要性及实践要求[3]。张浩的专著《坚持敢于斗争》从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两个维度阐释了新时代坚持敢于斗争的重大意义,并总结了党坚持敢于斗争的经验教训[4]。辛向阳在《深刻把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时代意蕴》一文中立足中国共产党坚持敢于斗争的时代意蕴,提出从四个角度来理解和把握新时代继续斗争的现实意义[5]。洪向华等在《用好敢于斗争的历史经验,夺取新的伟大斗争的胜利》一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党史就是一部党为了人民和民族利益斗争的历史,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的财富[6]。。但在深度挖掘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的逻辑理路,尤其是探讨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方面还有较大研究空间。

中国共产党“坚持敢于斗争”这一历史经验有着深刻的学理逻辑,这一逻辑发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根,熔铸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魂。所谓“逻辑”,是指事物之间在因果机理上所具有的本质联系。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者来说,全部使命体现在通过感性的、对象性的活动完成对现存世界的革命性批判。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的斗争既包括处于一定历史框架内的阶级斗争,还包含实在主体在展开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意蕴。在这一点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斗争意蕴高度契合。中国古人从天地万物运行中总结出主动变革与斗争的智慧,例如儒家坚定捍卫正道的斗争原则、道家“不争是争”的斗争策略等,支撑着中华民族走过了同各种复杂挑战、深重苦难进行斗争的数千年岁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诞生之时就面临着复杂残酷的挑战,只能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百年党史的实践证明:敢于斗争、善战能胜是党的制胜法宝和成功密码。

二、中国共产党坚持敢于斗争的理论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的斗争基因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理论,会依据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不断进行自我更新、自我完善。马克思指出:“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7]94他的辩证法思想受到黑格尔理论的重大启发,在不断的批判与重构中完成体系建构。在马克思看来,辩证法意味着事物在自我否定中实现螺旋式上升和曲折式发展。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指出的,辩证法所研究的无非是由人类实践活动组成的既定社会的自我运动,这样的自我运动的进程并不依循抽象普遍性的原则。在此本体论意义上,与其说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天然地包含斗争性,毋宁说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从问题的出发点上就要求斗争,这样的斗争是主体展开过程中历史性地反对自身的过程,阶级斗争理论只是马克思主义斗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是在斗争中前进的,正是对于马克思的辩证法的丰富和拓展。立足于实践活动的辩证法意味着事物在展开过程中不断否定自身。因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具有抽象普遍性的结论要根据变化着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而不断与时俱进、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之一般规律的表述,阐明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由矛盾推动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既然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斗争也就没有止境。正如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所指出的,“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8]。矛盾的斗争性在展开过程中意味着旧事物不断代替新事物,由此构成了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演进的过程。

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9]9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彻底说服群众,从而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改变世界的斗争过程中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不仅仅表现在它的内容是科学的,而且表现在它不断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上。恩格斯曾明确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10]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批判性不仅仅是针对别的理论或别的事物的,而且指向自身。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两个行”[2]16的重要论断,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它为中国的历史性实践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理论框架,只有不断根据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的变化来变革自身,与自身进行斗争,深入到具体的社会现实当中,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7]2马克思的辩证法立足于社会生活生产和再生产的基础之上,即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就必须生产满足自身生活条件的一切物质资料。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作为研究现实的人及其发展的历史,唯物辩证法同时也就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第一次立足于现实历史,从客观的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出发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彼此制约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物质生产是人类历史展开的前提,进而产生了交换形式,并由此构建了市民社会的阶级基础。按照这样的理解,他们认为资产阶级社会架构中必然存在阶级斗争。邓小平曾说过:“有人说,剥削阶级消灭了,怎么还有阶级斗争?现在我们看到,这两方面都是客观事实。”[11]尽管新中国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改造消灭了剥削阶级,但还没有消灭一切阶级,并没有进入无阶级的社会。因此,马克思的斗争理论完全没有过时。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不断地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从“革命”的性质来看,“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党定位桴鼓相应”[12]。人类历史不是理念自我活动的圆圈,而是全部具体斗争实践展开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历史中经历了无数失败却最终走向成功,所取得的全部成就不是靠命运的恩赐或者别人的施舍,而是在坚持不断革命斗争中获得的。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斗争意蕴

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自我革新、自我创造中前进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尽各种艰难和挑战,迎战过肆虐大地的自然灾害,治理过洪水滔天的大江大河,平息过暗流汹涌的内忧外患。磨难和沧桑铸就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13]正是这种面对困难不放弃、遇到阻力不气馁的精神,使得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从未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先贤教导我们要志存高远,以苍生为己任,并为之不懈奋斗;树立了宏伟远大的目标就要排除万难,竭尽全力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强大的斗争变革精神和丰富的斗争智慧,在近代社会的沧桑剧变中,中华文明的斗争意志与唯物辩证法的斗争思维深度契合,汇聚为当今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核。

第一,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于塑造中华文明和民族性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儒家在社会领域主张变革和斗争。《荀子·礼论》有云“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14],万事万物都时刻发生变化,要使其达到或者保持一种和谐的状态,必须通过斗争的方式实现动态的平衡。《礼记·大学》篇记载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可见,儒家承认客观世界的变化性,主张人类在社会治理领域采取变革和斗争的方式。

儒家追求的“和”也是依靠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得来的。在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中,孔子强调的“和而不同”如何实现?只有在承认差异和矛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和”的境域,“和”是动态的平衡,而非机械单调的一致。在做人的行为准则上,儒家倡导践行仁、义、礼、忠、信等价值观,并坚决同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做斗争。当面对外族入侵或野蛮欺压时,儒家倡导要知廉耻、行大义。在儒家看来,敢于除暴安良、伸张正义的人即使牺牲了也是舍生取义、死得其所,值得后世学习和歌颂。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天祥被俘后面对威逼利诱从容就义,其事迹为后人所歌颂。由此可见,儒家思想以强烈的斗争意识捍卫心中的正道。

第二,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主张事物矛盾的双方既相互依存又相反相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15],天地万物是由阴阳结合而不断创生,它们之所以能和谐共存是因为阴阳两极的相反相成。据此,事物之间的矛盾所引发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事物存在的具体方式。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通过分析矛盾双方的性质与变化阐释了斗争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独特的实践策略和手段。《道德经》第十六章讲道:“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意思是如果想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把握它运动发展的规律。只有行事符合“道”的规律,事物才会长久,人身才不会遭遇危险,遵循既有规律,才不会招致灾祸。《道德经》第三十六章提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在具体实践中,应该清醒地认识规律,正确合理地运用规律,使矛盾朝着对事物发展有利的一面转化。为此,要保持自身头脑的清醒,克制欲望,做到不夸耀、不骄傲、不逞强,顺应规律推动工作局面向好发展。

道家讲求的“斗争”与今天所提倡的斗争,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而做出应有的积极努力。老子强调“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并不是让人们消极遁世、无所作为,而是一种更高级的战略思维,通过“不自见”而达到明,通过“不争”达到“争”。今天的中国在世界舞台正创造性地践行着“不争”的哲学智慧,绝不走西方某些国家恃强凌弱的老路,而是克己求生,用智慧的斗争方式赢得自身发展空间,取得世界舞台上的主动权。

三、中国共产党坚持敢于斗争的历史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16]225一部中国共产党党史,就是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勇于担当、顽强斗争、奋力拼搏、攻坚克难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坚持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17],依靠这股毫不畏惧、决不退缩的“坚持敢于斗争”精神从弱小走向强大,从失败走向胜利。

(一)中国共产党通过斗争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曾经为人类发展做出了诸多杰出贡献,但1840年以后,由于晚清政府的腐朽不堪和“无远弗届”的现代性力量的共同作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拯救民族于危亡之际,无数仁人志士竭尽各种方案和办法,但都以失败告终。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条路走通了、走对了,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这条路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复杂艰难的斗争和无数优秀中华儿女的牺牲。

大革命时期,党虽然成立不久,却已然具备了敢于斗争的精神。党确立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远大理想,敢于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即使在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的艰难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仍然不断恢复和重建地下党组织,坚持不懈领导革命群众前赴后继,以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统治。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革命形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国民党企图通过疯狂的屠杀政策来扑灭红色革命的烈火,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在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在城市斗争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探索革命道路,选择了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作为斗争方向,继续依靠武装斗争对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党的活动转入农村后,大量农民无产者和半无产者涌进党内,导致党和红军队伍中存在许多错误的、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为适应武装斗争的发展和根据地党的建设的需要,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反对本本主义》《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著作中强调,对党员加强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进行正确路线的教育,同非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坚决斗争。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都进入了新的阶段。在全民族抗战时期,党的斗争实践所面临的局面极其复杂:不仅要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政治和军事斗争,同时要同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政策做斗争,而且还必须同党内错误思想做斗争。党在斗争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观察、分析时局的变化,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来调整斗争的策略和方法。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大规模内战,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解放战争,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了解放全中国斗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中国共产党通过斗争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党开展武装斗争的能力和智慧已经在革命战争的伟大实践中得到充分彰显,但是在执政后的和平环境下领导一个大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工作,对党而言是一个全新考验。面对经济基础薄弱以及外部势力的封锁打压等制约和影响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克服种种困难,为争取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进行了一系列不屈不挠的斗争。

1950年,正当全国人民满怀热情投身生产建设时,朝鲜内战爆发,刚刚诞生的共和国面临着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的武装挑衅和侵略威胁。在危机险重的重要关头,党以非凡气魄和胆略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赢得事业发展新天地的英勇决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8]。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彻底洗刷了近代以后任人宰割的百年耻辱,为新中国争取到长期的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环境。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带领人民努力开展建设重工业的伟大斗争。从1957年至1965年,我国新建和扩建了武钢和包钢等十大钢铁厂、有色金属冶炼厂、几十个煤炭企业和发电厂等一大批重要企业,发展了原子能、航天等新兴工业部门。其中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油田工人、科技人员和干部坚持同不利因素做斗争,喊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口号。“大庆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担当、敢于斗争的集中彰显。新中国成立之初,各项科学研究事业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科学家甘于奉献、艰苦奋斗,以敢于斗争的精神克服极为不利的客观条件,勇攀科学研究的高峰。前进道路上没有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共和国取得震撼世界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与以大庆油田工人、“两弹一星”科研工作者们为代表的这种不畏困难、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有着直接的逻辑关系。

“文化大革命”期间,以周恩来和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与林彪、江青等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坚定捍卫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共和国的发展成果。1966年2月中旬,在周恩来主持、有许多政治局委员参加的怀仁堂中央碰头会上,以陈毅、聂荣臻、徐向前、李先念等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围绕“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党的领导和军队的稳定等根本问题,对江青、陈伯达等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接连质问。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邓小平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支持下逐步开始全面主持国务院的工作,他强调安定团结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但由于“四人帮”的诬告和破坏,整顿被迫中断。1976年9月9日,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逝世,“四人帮”开始加速密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华国锋和叶剑英等代表党和人民对“四人帮”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斗争,最终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乱。

(三)中国共产党坚持斗争推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十年内乱结束后,中国共产党继续秉持斗争精神,打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推动思想大解放,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果断同过去的错误思想和路线进行斗争,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推动中国实现了从以意识形态斗争为主到以现代化和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转型。

邓小平认为:“实现和平的手段,就是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19]面对风云变幻的内外形势,党毫不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排除各种干扰,灵活运用斗争策略,从容应对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风险考验。同时,党勇于担当、不惧挑战,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伟大斗争胜利,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勇气和智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发展,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不断斗争中进行的。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形势风云变幻,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遭受严峻打击。一时间“历史终结论”甚嚣尘上,认为西方的自由民主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终点,并宣告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的结论最终破产。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德里达反对这种论调,他认为马克思的理论的灵魂还存在,并不断批判和警醒着当代世界。但即使博学多闻如德里达,同样也没有意识到在当时已经有一支正在形成的、活生生的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经过改革开放与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这样的历史性实践的马克思主义。

面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后现代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入侵,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紧紧把握住和平与发展这两大时代主题,与敌对势力展开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壮大自身、坚持维护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取得了没有硝烟的意识形态斗争的胜利,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四)中国共产党坚持斗争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破浪前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开启了一场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全方位伟大斗争。

第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客观评估反腐败形势,有力领导了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截至2022年10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464.8万余件,其中,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553人[20]。党中央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加大惩治力度,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腐败预期大大降低,党的纪律成为长牙的“带电的高压线”。

第二,精准扶贫脱贫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2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让中国百姓能过上经济文化富足的生活。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时提出了“小康之家”的概念。经过几十年的接力奋斗,伴随着贵州宣布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中华民族实现了千年梦想——小康社会。

第三,抗击新冠疫情打赢世纪之战。2020年初爆发新冠疫情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直面挑战,勇敢担当、顽强不屈地与疫情做斗争,迎战了一场艰苦卓绝的世纪大考,并最终取得了抗击新冠疫情的胜利,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历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我们能够创造人类成功抗击重大疫情的巨大奇迹,离不开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精神力量。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保持着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拼劲和干劲。抗击疫情的三年多时间,中国共产党以勇于担当的斗争精神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强烈的使命担当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四、中国共产党坚持敢于斗争的实践逻辑

2023年4月,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提振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22]。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斗争理论应用到生动具体的斗争实践当中,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取得了无数成功。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共产党仍然需要继续坚持敢于斗争,才能不断带领中国人民赢得更多胜利、创造更多奇迹,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理想。

(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然要求

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23],因此必须依靠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作为世界人口第二的社会主义大国,我国的现代化过程必然具备一般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同时又具有中国具体国情特点。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特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是人口规模巨大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人口规模巨大决定了中国要实现全体人民的现代化,一个老乡都不能掉队,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据统计,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现代化的总人口不超过10亿人,国家总数不过30个,中国实现现代化将直接导致现代化人口的翻倍,这将是改写历史的、具有重大世界影响的事件。同时,中国实现现代化将直接改写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进一步强化经济版图东升西降的局势,也将对众多发展中国家产生“头雁效应”,从而带动群体性崛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之所以群起而攻击中国、抹黑中国,叫嚣“脱钩断链”,与中国打贸易战、外交战、信息战、舆论战等,其根本原因就是不希望看到中国顺利实现现代化,顺利实现伟大复兴,他们不希望失去对全球的控制权和掠夺权。面对西方霸权主义思维和强权主义政治,最有力的回应唯有坚持斗争。

同理可知,我国要想走出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同样需要敢于斗争,我们不是为了斗争而主动地制造对立,而是通过斗争维护和平发展。中国共产党敢于进行的“斗争”是战胜一切阻挠我们前进的困难挑战这样一种行动力量,是在竞争与合作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之下的斗争。例如,面对美国等国家发起的“科技战”,就必须在科研领域敢于同“卡脖子”难题进行斗争;面对西方对我国进行的各种抹黑谩骂和攻击,同样要以坚决斗争去回应,同时加强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唯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在丛林法则盛行的国际社会站稳和战赢。

(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

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斗争方向和策略不同,但宗旨都是为了人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27。

人民群众是党和国家成就一切伟大事业的源泉和力量所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过一个经典的论断:“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9]134马克思的新世界观以人类实践活动为本体,树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人民群众是物质文明发展的主体力量和精神文明发展的现实主体,更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这是历史展开的深刻逻辑。

党坚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宗旨是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现实,为此党在解决民生问题、增进民生福祉的领域需要坚持做到敢于斗争。斗争并不是诉诸武力争斗,更不是发动阶级斗争,而是与一切阻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的力量做斗争,与一切损害中国人民切身利益的事物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发挥着整体效能,为创造美好生活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中国共产党努力奋斗的目标,是14亿多中国人民齐头并进步入现代化的美好图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人口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面对着特殊的国情实际。人口规模巨大,一方面可以塑造现代化建设的规模优势,另一方面也会带来现代化发展中的效率与公平的难题。难题从来不是一成不变地等着我们去解决,而是在动态发展过程中演化。因此,中国共产党理应做好迎接新挑战、新阻力的准备,以新的伟大斗争手段满足更多人民的共同富裕需求。在中国人民由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和矛盾问题,必须坚持敢于斗争。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25]作为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为全世界人民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胸怀天下的价值取向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是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具体展开和实现的。

新时代以来,中国提出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理念和倡议丰富和细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体现了中国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郑重承诺和责任担当。当前,世界面临多极化与单边主义、和平稳定与战争冲突、技术革命与技术垄断等多个方面的冲突和对抗,因此迫切需要全新的发展路径,需要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中国共产党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自身使命,积极解决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现有全球化及其治理体系基础上对世界秩序结构的全面改造与提升,是真正站在历史、时代、人类发展高度思考全球化未来走向的“建构性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16]436在此意义上,中国共产党坚持敢于斗争不仅要继续和某些拼命鼓噪“脱钩断链”、鼓动全球投资撤出中国的西方国家政客做斗争,而且要突出强调作为大国的一种使命担当,一种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努力奋斗的拼搏势头。保持斗争主动的中国,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的中国,必将在坚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间正道上行稳致远。

五、结 语

“坚持敢于斗争”作为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奋斗,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所总结出来的一条珍贵历史经验,告诫全党要明晰使命担当,不畏风险挑战,从容化解危难。新的征程上,为了实现伟大梦想、站稳人民立场,必须继续坚持敢于斗争。从理论逻辑来看,变革性与斗争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一个重要接榫。唯物辩证法所内蕴的革命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的差异变化为中国共产党“坚持敢于斗争”构建了哲学基础。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一百多年时间,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今正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党和人民所取得的这些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其他什么人施舍赐予的,而是依靠坚持敢于斗争得来的。从实践逻辑来看,未来在实现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一定会面临难以想象的风险考验和困难阻力,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坚持敢于斗争”历史经验的逻辑理路,可以明晰其丰富内涵,确证其重要意义,同时坚定未来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继续坚持敢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猜你喜欢

斗争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与谎言斗争到底
穿越时空的设问——观看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