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

2024-01-21干旭敏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摘   要: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人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从此找到了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除了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高度的契合性。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依托、彼此融通、彼此成就,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实现中国化,并取得主导地位的重要条件。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思想高度契合,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大同社会的价值目标高度契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思想高度契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性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3.06.011

文章编号:1009-6922(2023)06-78-0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1]18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同各种政治力量的斗争中,在同各种困难挑战的较量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创新理论、形成新思想。“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原创性贡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2]7。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性的认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刻理解,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及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其在彻底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超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和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力量。尽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生背景不同,但二者的理想信念、价值目标等高度契合,比如:“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社会追求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相通,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与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相融,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担当与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相合”[2]7。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实现中国化,并取得主导地位的重要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思想高度契合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对立性和统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对立性即矛盾的斗争性,统一性即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就是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吸引,彼此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处于一个共同体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相互否定。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没有同一性就谈不上斗争性,没有斗争性也无所谓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同时,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总之,矛盾对事物发展的推动作用只有在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3]。

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华民族很早就认识到了一些矛盾现象,并逐渐形成如美丑、正反、大小、高低等概念来反映矛盾的对立性,“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否极泰来”“乐极生悲”“物极必反”等成语也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辩证思维方式。中华传统文化的辩证思维方法在《周易》《道德经》等经典著作中有着突出的表现。比如《周易》中的“天尊地卑”“动静有常”体现了天与地、贵与贱、动与静对立的两极;“阴阳消长”的辩证思想则蕴涵着“生生不息”发展变化的观点,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道德经》中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以阴阳、有无两两相对的概念阐述两个对立面之间的联系与变化,认为万物都是从对立中产生的,并在对立中存在和发展。这些辩证思维方法熔铸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中。

以对立统一规律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与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高度契合性使得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其辩证法思想就和渗透着辩证智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中国共产党人的辩证法思想,两者结合的具体成果之一就是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4]299《矛盾论》以矛盾关系为基础,以中国革命大量事实为佐证,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对立统一规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习近平总书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以及中国共产党人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不懈的理论思考和探索,明确提出了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新的概念,进一步赋予了辩证法新的时代内涵[5]。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1]21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机遇与新挑战并存。要运用好辩证思维和辩证方法,抓住新的机遇,应对新的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共产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大同社会的价值目标高度契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和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未来理想的社会形态,也是人类解放、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大量的现实材料为依据,对19世纪诸多问题进行思考,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指出只有彻底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才能使人类彻底解放,无产阶级的最终目标是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认为,只有达到“人自身的解放”,才能实现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类命运的哲学思考。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著作中提出,在未来社会中,人只有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其他著作中,也多次论述了同样的观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他们奋斗的最高理想和最高价值目标。

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始终相伴随。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集中体现在对“天下为公”大同社会的追求上。天下为公、天下大同表明天下不是私人财产,而为天下之人共同拥有。在这样的理想社会中,政治上平等参与,经济上普遍富裕,观念上公而忘私,伦理上扶老携幼。《礼记》写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它把大同世界描绘为一幅天下为公、不分彼此、人人为公的美好图景[7]。虽然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观念反映出了中华民族对安居乐业、自由平等、天下为公等美好社会的向往。这种价值追求逐渐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观念,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的思想基础,并对后世中国乃至全人类追求理想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思想都认为人类未来要建立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平等、公平正义的理想社会,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者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之后,很快被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国古代大同世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思想有机结合,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目标和方法。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彻底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追求的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1]23,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就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个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是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更有精神层面获得感和幸福体验的需求。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行合一”思想高度契合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揭示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认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首先,实践是人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它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把人的目的、知识、能力等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了一个对象世界。因此,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特征。其次,实践是人存在的方式。马克思认为动物的存在方式是其本能活动,是由它们的生理结构决定的,是在消极适应自然中维持自身的生存;而人是在利用工具过程中积极改造自然来维持自身的生存。人类要生存和生活,必然先进行物质实践,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因此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必须互换他们的活动,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所以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具有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特点。正是在人的实践过程中,世界成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统一。实践观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理论环节。

在中华民族思想史上,历来重视对“知行”关系的探讨。《左传》提到“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尚书》提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知行”关系在这里被提出并认为是知易行难。老子提出“不行而知”,是一种排斥感性认识的直觉认识方法;孔子主张做人做事要言行一致,提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认为行重于知,重视学思结合,因此也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行”,提出“行而余力,则以学文”;荀子重视“行”的作用,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不仅强调“行”的重要性,更提出了闻、见、知、行的认识规律,其中把“行”作为最重要的范畴。到了宋代,程颐认为“知”是“行”的前提;而朱熹提出了“格物致知”的理论,认为“行”比“知”重要。在此基础上,明代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既重视道德意识的主观性,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知行不分先后。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治国平天下理念提出“学而优则仕”,其最高理想境界是“内圣外王”,“知行合一”的最终目的就是强调在对国家、百姓关系中实现人生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与历来强调“知行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高度契合,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的思想也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提供了一种中国式的思维方式。尤其当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遭受危难,中华民族在西方坚船利炮下风雨飘摇之时,无数仁人志士苦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虽然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但却从未停止过奋斗。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以实践为基础,联系中国革命实际,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及其规律的观点,构筑起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4]296-297《实践论》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一大理论成果,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不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得到了检验,而且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建设实践中继续发挥指导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知行合一。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列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元素时,明确提出了“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2]5,丰富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也是对中国传统知行合一观念的传承,表明我们党对思想路线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的思想绘制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路线图,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四、结语

外来文化要得到认可并被接受,必须与当地传统文化相适应,并融入其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观、价值目标等方面都有很多相通点,表现出高度契合性,二者才有可能相互结合,彼此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2]7,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

[3]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第5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80.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吴瀚飛.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形成发展的特点[J].人民论坛,2023(11):6.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2.

[7]曹润青.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N].学习时报,2023-09-04(3).

责任编辑:康   璇

[收稿日期]2023-10-17

[作者简介]干旭敏(1977—),女,四川夹江人,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