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探究
2024-01-21何佳乐
何佳乐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推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为基础,紧密新时代中国生态国情,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2]等基本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大学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后备军,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引导大学生成为新时代生态保护前锋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
(一)培育生态新人的必然选择
当前生态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工业废气、废水和废渣严重影响区域环境发展,这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产业链,对比其他国家我国经济生产总量较高,但这背后是以极高环境污染为代价,单位GDP产生的二氧化硫是美国的60倍。这些问题存在既有制度、政策和经济原因,也是思想意识落后导致,其中就有缺乏生态文明思想。另一方面,在当前社会中,消费主义、金钱逐利和人类凌驾于自然等思想意识影响下,大学生在生态道德、生态法治以及生态行为方面缺乏了解。高校思政课旨在全面发展的人才,生态文明素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时代发展趋势和人的全面发展都要求培育生态新人,大学生是民族复兴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关于生态文明思想和素质高低关系到“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能否实现。因此,必须加快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重点学习和掌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培育生态新人。
(二)思政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高校思政课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3],其中,涉及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有“原理”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容,“思修”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建设美好中国的内容,“概论”中些许生态相关思想。从总体上而言,生态文明思想在高校思政课程中内容较少,浅显,使得生态文明理念在大学生众多专业课程教育中属于空缺的状态。加快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高校思政课相结合,使之成为高校思政课创新点,传播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塑造正确价值导向,实现铸魂育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高校思政课的深度耦合在于政治引导、学理阐释和价值塑造三个方面。在政治引导中,高校思政课切合国家发展需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民族复兴为目标,二者之间存在共同价值趋向,思政课堂自觉引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守政治引导,努力塑造生态新人;在学理阐释中,善于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和观点解决现实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基础,高校思政课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透,有助于真正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价值塑造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高校思政课都是国家意识形态,强化价值塑造是主要目的,前者传播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提升生态文明素质,后者铸魂育人,引导大学生树立真善美的价值理念,大学生全面发展必然离不开生态文明素质培育。
(三)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
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大肆使用自然资源,过度浪费,造成不可挽回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直接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开垦森林,乱砍滥伐,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遍布,这些情景触目惊心。只顾眼前利益,破坏环境生态平衡的现象,已达到必须要治理程度。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资源和环境承载量难以维持高速的经济发展,加之人民迫切需要更加美好生活,包括环境标准,这些都急切需要国家加大对环境和生态采取保护性措施。而最为首先的是改变人们的生态观念,重点是在教育,从大学生开始。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生态文明重视达到新的高峰,人民对美好环境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应运而生。这一科学理论紧密结合本国生态建设实践形成,将生态文明思想提升到新的阶段,提出许多新内容,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只有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通过融入教育教学,转变价值观念,形成健康、绿色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大学生作为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的重任。思政课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就包括生态道德观念。在思政教育理论课融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塑造科学的生态理念,引导热爱自然的生态观,这也是美丽中国目标所趋。只有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保护环境意识,人人充分认识到生态平衡重要性,健康美丽中国才能可持续发展,否则无从谈起。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内容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而产生的科学的价值观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提出了“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的关系”[4],自然界是人类产生的基础。早期人类来自大自然,生存与生产活动依赖自然界,在自然中不断发展,因此,在现代社会中不能忘本,对大自然始终持有敬畏之心。当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时,人类首先做到的是尊重自然的本性,充分认识自然在人类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价值,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积极承担起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与义务,建立起良好的生命共同体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人改变环境,环境也影响着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指出,人与自然不仅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达到共生共荣,成为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提出:“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伤害自然最终将伤及人类。”[5]生态环境优美,人类朝着美好未来发展;反之,一损俱损。“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方面创造更多经验。”[6]明确指明了共生共荣,这也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目标指向,强调人类要以“共生”为追求,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整体。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习近平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要坚持绿色发展的生态经济理念,推动生产和生活方式要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必须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科学解读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绿色发展理念是在2005年首次提出,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从“承认自然价值(生态价值)和自然资本(生态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7]来深入探讨。第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人类在生产生活中要着重保护生态环境这一潜在生产力,生态环境的价值不仅是表面意义上的自然资源即矿产资源、林木资源、水资源等,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内在的生态价值,生态环境影响着生产力的结构、布局,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因此,建设美丽的生态环境就是在保护生产力。第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对此,习近平明确提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这对我们正确处理生产力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开拓了新思路,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对立又或者此消彼长的关系,生态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促进生产力发展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将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潜在发展动力。这一科学理念突破了过去“唯生产力”错误思想,也标志了党对自然规律与经济发展的深刻认识和全面掌握,大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治理观
生态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共同体,需要从全局、系统的角度出发,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应该坚持正确的生态治理观念。习近平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指出:“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8]党的二十大报告将这一思想发展成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内在要求。首先,尊重自然是人类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学会因地制宜,根据地势和周围田草湖分布,恰当地、切合实际地开发,与自然、生物共同生存,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尊重动植物应有的生存权利,达到人类与生态系统和谐共生存;其次,顺应自然是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比如:洼地开发鱼塘,山坡开垦梯田,山上的树林用于涵养水源等,这更是一种方法论指导,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自然变化来调整实际行动,顺应时节更迭组织人类生产活动;最后,保护自然是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保护环境,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或手段来实现人与生物平衡发展,保护生态系统,比如生物栖息地、三江保护区的建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思想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基础,我们在尊重自然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时因地开发自然,构建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保护和发展同等重要,在现今经济发展中,提倡保护性开发,保护生态平衡,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和水净的美丽家园。
(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为民理念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最根源是如何满足人民对环境的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要求,形成了为民的生态文明思想。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都是为了造福人民,经济水平高是生产力的体现,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则是用更高品质的生活惠及群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出,人作为实践主体具有主体性和客体性特征,这表现为能动性和受动性。因此,要“以合乎人性的方式去造就环境”,真正做到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首先,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人民,坚持以人为本,时刻关注人民需求,为人民提供更优美、更宜居、更高质量的居住环境。生态环境保护得好不好,绿水青山能否守得住,关键在能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环境发展好,人民生活质量更高。其次,生态文明建设依靠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适合自己的生态保护之路,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发达国家老路,更不能走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作,不能只靠政府实施政策、采取措施,更重要的是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入心践行,自觉承担保护生态的责任。这正与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出发点相呼应,生态文明需要依靠宣传教育、理论引导。最后,生态文明成果由人民共享,将生态资源转化成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点,习近平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9]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探析
(一)加强学术研究,提升教师的素质与能力
在高校思政课中,教师是教育者,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离不开教师这一重要支撑。这对思政课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生态文明思想掌握要透彻,深刻认识,这关系到二者之间的融合程度。因此,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中,需要加强学术研究,增强师资建设,形成一支业务精湛、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第一,加强学理研究,提升融入思政课程的理论性。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课堂,教师要深刻领会思想的内在逻辑和科学内涵,研读经典文献,提升自身素养。第二,增强讲授针对性,提高融入的意识。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树立融入意识,在传授过程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精准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思想,培养生态新人。同时,思政理论课改革要求结合社会实际案例,可探讨不同社会时期的生态理念的形成、发展和特点,有利于结合实际,提高教学效果。第三,强化知识交叉性,增进与其他学科、不同主体的交流沟通。一方面,通过不同专业之间的学术交流,增加讲授的不同知识的融合,扎实理论基础,在课程中结合不同学科背景来解读生态文明知识;另一方面,积极利用不同主体的优势,开设社会实践课程,促进学生与政府、社区、企业的交流,在实践中思考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寓教于行。
(二)营造生态氛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作为受教育者,学生要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用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意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需要从两方面展开。其一,内省,增强青年使命担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1],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思政课中宣传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促使青年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让学生清楚认识到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责任与义务。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影响着社会主要矛盾,对建成美丽中国的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每个人的行动,要求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之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思政课程,不仅在于理论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激发内心,拔高思想,增强责任意识。其二,外修,形成自我教育。理论能够指引方向、凝聚力量,是在于是否掌握理论的“彻底性”。正确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思政理论课学习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科学内容和时代价值。通过思政课讲好,讲清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大学生的生态素养建设中一座灯塔。同样,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并不是单方面的问题,其解决方法也不是一方面的作用就可以实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不是仅停留在思政课,更为相通的是通过大学生专业知识来解读。比如:生态系统可以结合生物与技术专业展开分析,生物圈和人类社会是同一个生命共同体,由此来引入生态共同体文明思想[10]。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成自我教育,以实践方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上发起与生态文明相关的辩论赛、校园宣传日、地球一小时活动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促成自身发展。
(三)充实课程内容,促进全过程融入
思政课是大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阵地,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更是实现全过程的育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拥有深刻的内涵,蕴含丰富的哲学底蕴,这就更加需要将其融入到思政课的课程内容之中,结合教学目标,整合课程设计。首先,在“思修”课程道德教育专题中引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提升大学生生态素养,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的义务。在法律基础中延伸关于生态保护法律,强化有关生态法律的法治教育,了解中国生态环境的禁区和底线,践行生态环境的保护行为,树立大学生法律意识。其次,在“纲要”中引入历史发展中生态环境变化及观念转变,因为在这本课程中涉及的生态知识几乎没有,而“纲要”特有的历史发展逻辑更吸引大学生,教师可在新中国史教学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历程,从宏观角度全面地掌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然后,在“原理”引入习近平生态语录,侧重运用矛盾的观点来分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中的辩证关系,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视角分析以人为本的生态价值观中蕴含的人民立场等,让学生认识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具有丰富的哲学蕴意。最后,在“概论”课程中可以直接引入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因为此课程教学更多的是关于马克思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对现阶段实践的总结,是与时俱进的。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课程的学习。
(四)创新课堂教学,实现立体融入
首先,线上与线下联动。在思政课融入中,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每种课程融入的切入点并不相同,恰当运用案例教学法、视频教学法、文献阅读法和专题教学法,创建思政线上课程,运用榜样示范,社会热点生态文明话题来吸引同学们参与。其次,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这也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规律。在课内,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示生态文明思想成果,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调整教学方法,设置专题讨论、演讲等活动,引导参与教学;在课外,利用校园内部资源,塑造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保护学校的花草树木、设置警示标语,还可以通过实践和研究活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积极开展“最美家园”、绿色志愿服务以及将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结合开展“三下乡”暑假实践等活动,既可以让学生锻炼实践和科研能力,又将生态文明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日常行为。最后,从点滴小事做起。生态文明思想的树立要从身边小事做起,行动高于一切,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榜样示范,从自身做起,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