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研究
——以Z学院为例
2024-01-21张长江
张长江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经济贸易学院,河南 郑州450044)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近年来,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的新常态和新时代的新背景,都要求我国要大力提高国家创新力和竞争力,打造创新型国家,发展创业型经济,实现这些转变需要大量创新创业型人才。毫无疑问,大学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作为主阵地的高校,人才、资金、环境等资源有限,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兄弟院校等组织的大力协同以及学生本人的积极参与,各方之间形成合力,从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等维度构建政府、行业、企业、高校和大学生“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推进机制。
一、相关概念及内涵
(一)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不仅仅是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更是要面向全社会,针对那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本文重点研究的是大学生群体的创新创业教育。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始于20世纪末。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首届创业计划大赛,成为第一所将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引入亚洲的高校。2002年,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正式启动,教育部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院校确定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20余年来,创新创业教育逐步引起了各高校的重视,一些高校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二)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亦称“协同学”或“协和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多学科研究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其创立者是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Hermann Haken)。1971年他提出协同的概念,1976年系统地论述了协同理论,发表了《协同学导论》,还著有《高等协同学》等。
协同理论是指在一个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各要素主体通过相互协调、互相作用,发挥各自优势特色,推动系统不断地正向演变,实现系统设定的共同目标。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建设完善的创新创业培育体系,就要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系统。这个系统包括高校、政府、企业、家庭、学生等多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支撑,构成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育体系。
(三)协同机制
所谓机制,是指协调事物各部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作用和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具体运行方式。具体来说,协同机制是指以切实可行的运行方式,协调各主体或要素向着同一既定目标,最终实现整体优化和效应发挥。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重在剖析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协同机制机理,搭建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和资源,激发外部和内部动力等,进而构建协同机制的运行保障。
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协同机制机理
(一)协同机制建构的必要性
1.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国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对高等教育影响深远,要求高校在关注社会需求端和企业用人端的同时,必须要关注学校供给端和人才培养端,而协同育人机制有助于高校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办学优势,主动对接企业,了解企业的岗位设置和用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和课程体系,逐步调整人才供给侧结构,最终实现与需求侧的良性互动。
2.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基于协同育人理念下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充分体现了育人主体的多元化,且不是以往校政、校企、校校之间的浅层合作,而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保障、企业的深度参与和主动协同、兄弟高校的合作交流与资源共享,各方形成合力,并深度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
3.促进学生素质能力提升
协同机制的建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改革,办好高水平、有特色、有深度的现代化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切实构建协同育人体系可以发挥高校资源禀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动校内外各方力量,搭建各类孵化培育实践平台,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促进学生素质能力提升,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
(二)协同机制的驱动机理
1.外部动力因素
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外部生态环境中,政府与企业是最重要的创新主体,也是协同育人机制中与高校合作的重要主体,是协同育人机制得以建构的外部动力因素。
作为产业与高校的中间机构,政府以引导、协调、激励、监督等方式影响着高校协同育人机制的运行过程。因此,要构建常态化的沟通交流机制,协同企业、产业、其他创新主体与高校之间人才、信息、资金、平台等资源的流动和共享,有力保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外部运行环境。
作为将科研成果实现转化的有效载体,企业希望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吸引更多优秀高素质人才,利用高校的实验设备、人才资源、平台技术等优势,降低独立研发的风险,提升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效率,与高校实现合作共赢,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发展动力。
2.内部驱力因素
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学校通过开设各门专业和通识课程、课堂讲授和专家报告等,还需要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和舆论氛围上的积极引导,企业创新平台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兄弟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式的互相学习等,整合优势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分摊创新创业风险。协同机制的引入,使得培养主体多方性、培养过程协同性、培养模式多元性、培养路径多样性,因此,培养过程也面临着一定的不确定性。作为协同机制的各方主体,要根据自身职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分摊协同育人和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风险,以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效益最大化。
三是降低高校育人成本。诸多创新主体的深度参与,让高校集中精力开展创新创业理论环节的教学与服务工作,大大降低了高校的育人成本,也加强了高校与各方创新主体的沟通与交流,使所培养的人才更易于与社会需求充分衔接。
三、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协同机制的构建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行业、高校、企业、学生等多方统筹、协同配合。将协同育人理念引入创新业创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各创新主体的深度协同,加强校校、校企、校地以及国际之间的协同育人,构建“五位一体三保障四贯通”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才能为党和国家输送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
(一)校校协同育人机制
即建构起高校与高校之间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机制。我国高校之间的校园文化、特色学科、开设专业等各不相同,人才培养特色、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也参差不齐,应该改变以往趋同模仿的方式,充分发挥优势互补作用,加强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沟通、互动与合作。
协同方式上,兄弟高校之间,尤其是地处同一区域或相邻区域的高校,可通过学分互认、课程互选、教师互派、学生互换、比赛互动、资源互享等方式,大力拓宽合作领域。一方面,整合共享兄弟高校在教育教学、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资源,提升本校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随着校校之间的深度合作,促使高校进一步提炼发展特色、明确发展方向,推进本校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和协同互动,探索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路径。
(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措施。该机制即建立和完善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协同,将双方的优势资源集中高效利用起来。高校可与企业共享科研攻关、知识创新、仪器设备等资源,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企业可以在资金、环境、技术转移和科研成果应用方面发挥自身优势,促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此外,还可以搭建起学生创新创业和实习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校企协同需要转变育人观念、融合校企文化、完善协同渠道、设定评价标准,逐步建立起校企双方有效协同的长效机制。通过校企及时对接相关需求、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实现技术成果转化等方式,并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推动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
(三)校地协同育人机制
即建构起高校与所在区域之间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机制。首先,高校要加强与当地政府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使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区域战略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步同频。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政策引导、人才引进、资金保障等方面提供支持。其次,要加强高校与行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使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发挥其协调各方的桥梁纽带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工作合力,高质量推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
建议政府、行业、高校三方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达到加强沟通、促进合作、协调事务、解决问题的目的和作用,协调各方资源要素,共同助力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国际协同育人机制
即建构起我国高校与国际社会之间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机制。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已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协同机制、融资渠道、教育体系等方面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借鉴,因此,进一步加强我国高校与国外高校、企业及其他创新主体的协同合作,拓宽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和渠道,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具体做法上,我国高校可通过与国外高校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教师互派、留学生互换、学分互认等多种形式,提升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国际视野。另外,还可通过参与国际性创新创业大赛等,全面提高学生的国际化水平。
四、Z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及机制障碍分析
(一)Z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
Z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19年5月,正式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下设双创实践基地服务部、双创竞赛部、双创教育部、大创计划项目部、创新创业协会指导管理部,是学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服务机构。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拥有30余名专兼职创新创业导师,已建成“众创空间”“大学城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媒体特色众创空间”“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等双创实训基地和平台4个,这些双创实践平台已经成为Z学院各专业大学生开展双创教育与实践系列活动的重要场所和前沿阵地。
Z学院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开设“互联网创新与创业”“创业基础”等课程,制订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办法,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特色模式,开展“Z学院创新创业政策宣传暨师生创业项目展示周”“创客沙龙”“创客集体生日趴”“创客项目路演”“大学生新创企业产品展销会”等系列活动,鼓励大学生携手开展创业行动。先后荣获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首批大数据双创基地”,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众创空间”等荣誉称号。
Z学院于2016年成立众创空间,目前入住创业团队20余家,每年开展新增待孵化项目10个,并在每个班级中设立了创新创业委员,积极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定期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每年吸引100多个项目参赛,支持立项50项,每个立项项目给予5000—10000元的扶持资金。近年来,在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4个团队获得二等奖,4个团队获得三等奖;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4项、省级53项、市级20项。其中,2022年,推荐20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个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其中10个项目获得国家级立项, 20个项目获得省级立项,9个项目获得市级立项。积极组织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河南选拔赛,参赛项目538项,历年最多。
(二)Z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障碍分析
1.协同育人机制不够健全
当前,Z学院主要通过开设课程、举办赛事、举行报告会、开展项目孵化培育等形式来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总体来说,还处在探索阶段,协同育人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停留在仅仅依靠高校,缺少其他创新创业主体,诸如行业协会、风投机构、企业等的参与,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定向。只有构建并逐步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加强与各创新创业主体的沟通交流与深度合作,将协同效应发挥出来,才能够实现教学、科研、设备、技术、人才等资源的互利共享,为高校培养具有开放视野、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供重要保障。
2.校内外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机制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政、行、企、校多方主动协同,以利于将各方资源进行有序重组和融合创新,才能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强大作用。经过40余年的发展和沉淀,Z学院在教科研、实验设备、人力资源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掌握着主动权,企业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条件优越,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在协调优势资源、搭建合作平台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因此,作为一所主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校,需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及各创新创业主体的合作,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促进各方各取所长,合力共为。
3.教师培训管理体系不健全
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要求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外,还要拥有一定的创新创业实践背景和经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指导和启发学生。但是,目前Z学院创新创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专任教师数量有限,大多没有创业实践经验,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等实践机会较少,更缺乏支持力度和鼓励机制,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能力很难得到实质性提升。
4.保障和激励机制不够到位
近年来,随着“双创”氛围的不断提升,很多学校相继成立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学院等平台,Z学院也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但学校的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仅仅出台了宏观政策,没有相应配套,不利于创新创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更不能充分调动创业者的主观能动性。再加上支持引进优秀创新创业教师或成功企业家的力度不够,难以吸引到优秀人才,导致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难以改变。
5.教育管理体制有待优化
高校的教育管理体制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在国家的号召下,Z学院虽也建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等常设机构,但教育管理体制有待优化完善,对内在隶属关系、业务范围、组织架构、权责界限等方面尚不规范,对外与行业企业的育人理念各自为政、育人方式各不相谋、育人机制各行其是。
五、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协同机制运行的保障
(一)体制机制保障
1.思想保障
一方面,政府要高度重视,积极发挥引领作用,从制度、资金等方面制定一系列鼓励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孵化和培育的政策。另一方面,高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从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充分认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引导,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2.组织保障
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服务机构,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问题。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设立校企合作机构,改变以往高校关门教学、企业闭门生产的落后局面,充分调动高校的创新创业学院和研究中心、校内外各种孵化器和科技园、风险投资机构等,形成高校、社会、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3.制度保障
一是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之间的沟通合作制度,通过联席工作会议,及时反馈问题,协调解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中的难题;二是建立兄弟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制度,通过多种渠道的合作,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健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人才共培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是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服务制度保障,如新媒体平台服务制度、创业团队登记注册一站式服务制度、创业辅导服务制度等。
(二)资金环境保障
1.资金保障
政府层面。一方面要从政策和资金方面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另一方面要营造全社会积极支持和参与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鼓励银行、风投机构、企业等主体加大对高校和学生的资助,畅通融资渠道。
高校层面。一方面要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资金的投入及合理高效使用;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通过设立基金会等形式,吸引社会组织、合作企业、校友等的积极参与。
2.环境保障
社会环境方面。要大力鼓励创新、支持创业,为大学生这个有着满腔创业热情但经验相对不足的群体提供一个宽松的创业环境和包容的社会氛围。鼓励大学生勇于试错、敢为人先,培养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和勇往直前的创业品质。
舆论环境方面。政府要利用本地主流媒体,大力宣传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弘扬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内涵;高校要利用校内外立体化宣传平台特别是官微官博等各类新媒体资源,宣传创新创业成功人士、精英人物和典型企业,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热情。
(三)人力物力保障
1.师资保障
一方面,加强创新创业专兼职教师的理论培训,并定期组织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观摩学习、实践实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引进创新创业高端人才,聘请行业精英、业务能手等到校执教,组建多层次、有梯队、高水平的师资团队,讲述他们的创业历程,分享他们的实践经历,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2.课程保障
第一,不同年级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有着不同的需求,高校不能同一而论,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分层次设置针对性课程。具体来说,低年级重创新意识培养,中年级重实习实践指导,高年级重创业项目孵化。第二,高校要专创融合,即将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教学互相渗透、有机融合,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第三,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将敢闯的素质、会创的本领和家国的情怀融入高质量高品质创新创业教育中,引导学生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实践创新活动中敢闯、会创、有为。
3.平台保障
协同机制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依靠高校的理论教学平台,还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搭建起多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一是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从项目孵化到培育落地等一系列的指导和帮助。二是要搭建技能大赛平台,政府相关部门要作为主办方定期组织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平台。三是加强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平台,双方均建立校企合作常设机构,形成长效培养机制,不断拓展校企合作领域,实现双方共赢格局。
六、结束语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不仅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创业型经济的内在生成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企、校等多方共同参与,因此,构建协同育人机制,让各方通力合作,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展望未来,还需要对协同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加强各创新主体的主动协同和深度合作,通过建立起长效机制,为党和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