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的路径
2024-01-21王颖
王 颖
(沈阳音乐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8)
面对新时代国内形势和国际局势的新变化,当代大学生学习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和多元化趋向,对于高校育人工作而言,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思政课应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指导方针,深入剖析高校思政课育人功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形成思政课的内生力量,最大限度发挥自身育人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优势[1]。办好有温度的思政教育,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教学能力,助推思政课产生稳定长久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同化力。在此基础上,高校还需以提升思政课话语亲和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课程育人有情有义、有滋有味,确保思政课建设保持人文性和关怀性,由此推动思政课实现“润物细无声”的铸魂育人效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一、高校思政教育话语亲和力提升的意义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而立德树人则以最简明扼要的四字方针为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出路和方向。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既体现了对党的优良传统的一脉传承,又发挥了思政课教学铸魂育人职能,是时代的必然选择。高校思政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不仅需要在构建具有专业性、科学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知识体系上下功夫,还需要在方式方法上着重培育和提升话语亲和力。从根本上来说,思政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是将外在形成的成熟道德和价值标准内化为受教育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思政教育不仅是知识和理论的灌输,而应是春风化雨、极具亲和力式的交流和教诲,使大学生在自觉不自觉的过程中主动接受思政教育涵养,将思政教育所传达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绳作为引以自律的人生信条,从而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因此,高校思政课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着力在提升话语亲和力上下功夫。这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弥合学生对思政课认知“鸿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思政教育话语亲和力的结构特征
高校思政教育话语亲和力由五大要素组成,分别为主体、内容、方式、载体和语境。研究五者的关联与作用,并将其用于指导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不仅能够形成思政教育合力,提升思政育人质量,还可以有效整合相关教育资源,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参与感和获得感,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一)话语主体凸显感召性
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话语主体由两部分组成,即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承担着为国家培养时代新人的艰巨使命,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力军。为此,一方面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科学引领和正确示范的能力,发挥自身正向辐射带动作用,确保言传与身教保持协同;另一方面新时代的大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化思维强烈,敢于创新并热衷于追求时尚与潮流,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多元的需求特征。他们虽然身心相对成熟,但是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方面时常会出现波动或茫然。特别是在互联网信息爆发式传播的年代,如果学生思想得不到及时、正确引导,则容易出现思想走偏的现象。为此,高校思政教育话语主体的作为直接影响着话语感召性和影响力。
(二)话语内容彰显引领性
思政教育话语内容是育人的核心。教师通过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提升思想认知,实现行为自觉,在解惑中不断强化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2]。话语内容,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等,应最大限度彰显引领性。通过提升亲和力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性,这就要求话语内容应是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应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全面弘扬时代主旋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简而言之,高校思政教育内容需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现实生活,充分做好引领带动,善于用真理力量引导学生。
(三)话语表达具有生动性
思政教育表达是诠释话语亲和力的重要途径,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传递教育内容所采取的交流方式。话语表达方式的应用是否科学精准,对于思政教育质量、成效具有很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中,话语表达方式不断创新衍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易接受和吸收。话语表达既要做到凝练、深刻于一身,还应凸显形象化、活泼化、幽默化的色彩,切实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这样才能够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为此,高校思政教师应采取生动有趣且独具生活元素的形式传递话语内容,摆脱以往单一、枯燥、生硬的话语方式,最大限度彰显思政教育话语的表达魅力。
(四)话语载体极具贴合性
思政教育话语需要依附一定的载体和媒介,将其作为师生间交互的桥梁和纽带,从而有效承载并精准传递既定目标的教育内容。话语载体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需要得到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长期以来,在思政教育中,话语载体不断得到丰富,有效实现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对接,例如教材等文本话语载体、网络话语载体、实践活动载体以及大众话语载体等等。通过选取极具贴合性且符合大学生群体的载体,致力于为思政教育活动保驾护航,从而全面激发学生在思政教育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感与积极性。
(五)话语环境保持和谐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当中,话语环境需要处处保持和谐,构建符合德育总体要求的良好氛围,由此为师生创设最佳的育人环境。作为话语亲和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语境无时无刻不在推动或是制约着高校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发挥其正向优势、抑制其不利影响,需要思政教师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营建有效互动、亲和愉悦的话语环境,兼顾物质环境与精神文化环境的平衡,确保线下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协同。由此,全面增强师生间的良性互动,达到预期的话语效果。
三、提升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的路径
高校思政课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应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以培养时代新人为出发点,以提升学生道德素质水平为着力点,以培养堪当时代重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落脚点,充分把握话语亲和力的结构特征,针对当前话语亲和力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寻求切实的解决路径,以期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
(一)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着力推进话语引领力
提升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绝不是依靠教师单方所能够实现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建话语逻辑,同时保持协同互动的交流关系,确保师生之间能够平等沟通。通过营造互促共生的氛围,促进话语亲和力稳步提升,使“德”能够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立得住、站得牢。然而,在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一些教师仍延续灌输式教学,教育教学成效不显著。提升思政课话语亲和力,需要教育者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着力推进话语引领力[3]。
1.关注学生所思、所虑、所求。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顺应潮流动向,立足于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侧重关注学生的个性化热点需求,掌握学生所思、所虑、所求的动态变化,最大限度保障学生的话语主体权利,充分给予学生话语表达空间,不断优化思政教育供给侧[4]。在此基础上,思政课教师结合自身知识储备形成独具感染力的教育方式,为学生解疑释惑并指出前进的方向、提供正确的导向,做到悉心指导、关爱有加,从而赢得学生的喜爱,让学生对思政课程重新产生认知,逐渐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认可。
2.营造平等对话交流氛围。思政课教师需要实时掌握班级差异化学情的特点,密切关注学生思想认知等方面的波动性变化,维护学生人格尊严,对学生存在的缺点要秉承包容的理念。通过着力打造和谐平等的对话交流环境,使学生能够敞开心扉地与教师进行互动,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热点议题,一来提升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和主动性,二来促进话语主体间平等沟通,使学生敢于、乐于在课上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或意见建议。由此,充分解答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疑虑和困惑,正确解决思想症结,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和确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深度透彻了解学生需求,全面提升话语说服力
思政课教学要以理服人,这样才能全面提升话语说服力,使学生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以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师生的情感黏度。思政课教师应深度透彻了解学生需求,既要保障思政教育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提升话语的解释力,还要通过整合和创新多样话语资源,极大彰显话语的多元性和时代性[5]。当然话语资源和形式的创新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通过守正创新实现话语资源的优化整合,确保话语与思政课发展趋向协调一致,有效满足新时代学生的成长期盼。
1.话语资源的整合。思政课的话语资源需要坚持在完善中求发展,但首要前提是不能脱离主流意识形态,不能违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不能背离立德树人的教育导向。既要积极传承优秀、经典的思政课话语资源,还要引入新时代、新征程当中涌现的典型话语资源,在坚持一切有益于思政课话语亲和力提升的前提上,通过不断选择独具代表性的话语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其教育价值和影响力。
2.话语资源的创新。首先,思政话语除了来源于学科、学术和教材之外,还源自现实生活。生活是酝酿话语的沃土。为此,在思政话语资源创新过程中,需要用生活话语加以呈现,从日常生活中挖掘接地气的话语资源,提升话语的幽默感、趣味性和感染力,让学生产生亲近感。其次,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思政课能够引人入胜、深入人心,还需要教师选取优质网络话语资源[7]。通过巧用幽默风趣的网络话语、活用富含哲理的网络话语、妙用新奇潮流的网络话语、善用蕴含正能量的网络话语,激发大学生的兴趣点,打破沉寂的课堂,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潜移默化地激扬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斗志。最后,在社会生活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应精准把脉国内外局势走向,掌握最新时代潮流、科技趋势,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规律,以时代化话语资源创新为抓手,做到思维要新、视野要广。找准学生的情感激发点,为学生创设新时代话语语境,引导大学生科学解读国内外热点或网红事件,使学生学会理性辨析各类事件本源,提高辨别是非能力,自觉抵御错误思潮的侵袭,从而促进自身内涵式发展[6]。
(三)立足时代,汲取鲜活案例,优化增强话语认同力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中仍存在亲和力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语言生硬、话语感召力不强、话语内容抽象、话语表达方式缺乏感染力、话语载体吸引力不够以及话语环境现实感较弱等,导致课堂吸引力不足。为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需要教师立足时代,汲取鲜活案例,借鉴多元多样的语言艺术,着力打造妙趣横生的话语风格,从而有效增强学生对思政话语的认同力。
1.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为了使思政课能够让大学生全身心地认可和喜爱,要求教师从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入手,摒弃过去权威式、主导式、控制式的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创新和应用平等、民主、和谐的沟通模式。大学生是思政课教学的主体,教师能否为学生提供亲和力的话语体系,直接决定了育人的效果成败。因此,为实现思政育人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的目标,教师需要摆脱以往高高在上的形象,打破长久以来教师不容置疑的局面,确保师生在平等互动中实现双向交流。
2.提高话语体系的艺术性。为了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亲和力,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坚持新颖教学,善于创设与学生需求贴合的话语内容与形式,做到贴近大学生生活,包括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古典诗词、日常俗语等,由此增强话语形式简约之美,带给学生回味悠长的感受,使学生感悟到深刻隽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教育话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思政教育还应以课堂、活动和网络为载体,提高话语体系的艺术性,从而激励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和领悟。
3.善用思想政治教育鲜活案例。为更好地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思政课教师应善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鲜活案例,做到会讲故事、讲好故事,不断提升自己的“讲故事”能力,侧重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通过柔性的教学话语方式,对故事情节进行“有情有意”“有滋有味”讲解,并注重运用生活化的话语表达方式,由此触动学生的心灵。
(四)健全话语评价体系,有效挖掘话语的内聚力
话语评价体系是反馈思政课教学话语亲和力质量与成效的核心保障。针对当前思政课教学话语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要求教师应立足于高校思政课的时代使命,不断健全话语评价体系,有效挖掘话语的内聚力,构筑科学规范的评价机制。
1.话语主体协同参与。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打造师生协同参与的评价体系,确保在同一评价目标下,结合不同角色、期待要求的异同,将话语亲和力的相关因素有机融入评价内容机制。通过做好显性和隐性因素评价的统一平衡,确保教学语境、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质量得到有效评价。
2.评价流程力求相辅相成。话语亲和力评价流程需要保持相辅相成的关系,确保评价准备、组织以及反馈三个环节能够相互联系且各自独立,为反馈评价结果夯实基础。
一方面,要求高校在思政课话语亲和力评价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为评价项目提供必要数据信息;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强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的合作,对现有评价原则开展系统化升级。
3.提升评价结果的精确度。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高校思政课话语评价应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赋能,掌握多模态数据,从而与时俱进地改进个性化学习系统。依托动态化的学情数据,通过整合研判、反馈调适等手段,全面提升评价的适切性和精确度。
总而言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思政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必须不断提升话语亲和力。面对新时代国内形势和国际局势的新变化,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责无旁贷且任重道远。学生是思政课教育的主体,话语亲和力是思政课教学的支撑点和助推力,只有不断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同化力,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潜能,并且在打造和谐课堂、畅通师生交互、强化育人质量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升思政课话语亲和力要求思政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教学能力,尊重学生成长发展规律。通过基于主体性话语权利、整合和创新多样话语资源、借鉴和融通多元话语风格、构建科学的话语评价机制,承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为国家培育出更多优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