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直”的词汇化探索

2024-01-21张雨昊

关键词:视窗状位中段

张雨昊

(陕西理工大学 人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一直”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时间副词,它有三种用法:一表示顺着一个方向不变。二表示动作始终不间断或状态始终不变。三强调所指的范围[1]。例如:

(1)一直往东,就到了。(《现代汉语词典》)

(2)我们发现从幼儿园起,一直到大学,男孩学业成绩全线溃败。

(3)其工作范围由政治界一直到生物学界。

邓小宁从语义、句法的角度系统地考察了“一直”和“一向”的差异[2];邹海清则逐一分析了“一向”和“一直”在时、体、态功能上的差异[3]14。这些研究都很有说服力,但均是在共时层面将“一直”同其他副词进行对比分析,未从历时角度分析“一直”的历史演变及其动因。因此,“一直”词汇化的具体过程及其词汇化的动因与机制等问题,仍值得我们进一步讨论。本文拟对“一直”的词汇化历程加以梳理,再从认知的角度分析其词汇化的动因与机制。

如无特殊说明,本文所引例句均来自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不再一一注明出处。

一、“一直”的词汇化历程

“直”甲骨字形为目上有一直笔,表示正视。人在正视的时候,由于光沿直线传播,人的视线,即人眼和目标物之间的路径,一定是一条直线,因此“直”可以用来表示不弯曲,笔直。后“直”产生的大部分意义,都和这一意义有关,如人的性格不弯曲就是正直;做事情不弯曲,即为直接。

“一”和“直”并用构成“一直”最晚在汉朝就已出现。根据“直”的不同意义,又可细分为三种不同的“一直”。例如:

(4)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尔雅》)

(5)五月,更造货:错刀,一直五千;契刀,一直五百;大钱,一直五十,与五铢钱并行。

(6)然上为字者,一画也,中央复画一直,上行复抱一,一而上得三一,上行而不止,不复下行也,故名为上者,乃其字无复上也。

例(4)中,“直”是形容词,与“曲”相对,表示不弯曲,“一直”表示河流的一段河道笔直;例(5)中,“直”为动词,后写作“值”,表示物和价相当,“一直”表示一枚错刀币相当于五千;例(6)中,“直”是名词,汉字的笔形之一,即竖,“一直”表示“一竖”。

从魏晋至隋朝,随着“直”意义的增多,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同形的“一直”结构,但其内部仍十分松散,没有发生词汇化的迹象。例如:

(7)于东西两省,文武闲职,公府散佐,无事冗官,或数旬方应一直,或朔望止于暂朝。

(8)日旁有一直,敌在一旁欲自立,从直所击者胜。

例(7)中,“直”为动词,表示“值班,值守”,“一直”表示值一次班;例(8)中,“直”根据上下文,表示“青赤气长而立日旁。”是名词。

唐朝时,除了新出现同形的“一直”结构,在文献中也开始有了内部比较紧密的“一直”。例如:

(9)百人无一直,百直无一遇。

(10)人心不及水,一直去不回。

(11)一直不知疲,唯闻至省台。

(12)一直亦有巧,不肯至蓬莱。

例(9)中的“直”表示正直或正直的人;例(10)开始,“一直”的内部变得相对紧凑,在句中处于状位,意义也相对虚化了,表示“顺着一个方向不停歇”。这一时期可以看作“一直”词汇化的开始,关于“一直”词义虚化的原因,后文将详述。

宋朝时,处于状位的“一直”用例大大增加,特别是在《朱子语类》中。例如:

(13)这一条心路只是一直去,更无他歧。

(14)如操舟,寻得大港水脉,便一直溜去,不问三尺船也去得,五尺船也去得,一丈二丈船也去得。

(15)若尽东其亩,则无纵横相衔,但一直向东,戎马可以长驱而来矣。

以上三例均表示“顺着一个方向不停歇”,且均是在空间领域的“不停歇”。

元明时期,“一直”可以开始用来表示时间领域的“不停歇”,并且有了一些特殊的用法。例如:

(16)声声是佛,口口是经,一直念到这早晚,已自是二更上下。

(17)却也嗫嗫嚅嚅,未敢一直说失去小衙内的事。

(18)武松走了一直,焦热起来。

例(16)中,“一直”表示时间领域的“动作始终不间断”;例(17)中的“一直”表示“直接”;例(18)中的“一直”不在状位,表示“一段路程”。

清朝时,表示“立刻”的“一直”数量减少,并且“一直”多处于状位,且出现了用来表示范围的用法,但这一时期的范围还比较实在。例如:

(19)我老人家带了多少年兵,顶子一直是红的。

(20)更觉得一阵心酸,从肚子底下一直透到心窝里来。

例(19)中的“一直”表示动作或状态始终不变。例(20)中的“一直”表示从“肚子底下”到“心窝”的范围。

直到民国时期,“一直”可以用来表示意义比较虚的范围,这时的“一直”已经和现代汉语中的词义没有太大的区别,可以视作“一直”词汇化的完成。例如:

(21)从极小的虫儿起,一直到我们人类。

二、“一直”的词汇化机制分析

就名、动、形三类实词虚化成副词的句法位置而言,充当状语——或者说进入状位,无疑是一条极为重要的途径[4]。早期的“一直”虽然种类较多,但大多都不处于状位,没有虚化的条件。再通过语义上的逻辑关系,我们能够发现发生词汇化的“一直”是“一曲一直”中的“一直”,它最早表示河流的河道笔直。而在例(10)中我们能够看到河流的另一个特点,即河流是顺着河道不停歇地流淌的。这一特点包含了三个方面:一是动作的不间断;二是动作方向的一致性;三是动作有一条路径。这三个方面的特点是“一直”能够发生词汇化的基础。

隐喻通过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认知另一领域的经验。这样,就为人们利用相对熟悉或相对容易把握的经验领域来组织相对不熟悉或较难把握的领域的经验,形成某种态度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提供了可能[5]。早期“一直”意义的虚化和使用领域的变化与隐喻机制有很大的关系。

(一)动作的不间断

河流的流淌是不会停止的,这种特点使得例(10)中的“一直”有了重新分析的条件,可以从“(河流)顺着一条直路”重新分析为“去不回”的“不间断”。后来的“一直”可能在使用领域上有所差别,但表示“不间断”的语义总是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明朝时期表示“立刻”的“一直”和这种“不间断”的关系比较小,更多地是由于“直”的“笔直”意义:做某事时不转弯抹角,即“立刻”做某事,现代汉语中的这种用法已经不再使用“一”如“直说”而不是“一直说”。

(二)动作方向的一致性

河流总是顺着一个方向流淌,这种特点使得“一直”在表示“不间断”的这种连续性时,总是有着一个方向,如例(15)中的“东”。

河流方向上的一致性反过来说即河流不会复返,时间也是如此,一去不复返。《长歌行》中就有“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名句用来劝勉人们珍惜光阴。正是这种方向上的一致性使得“一直”在隐喻机制的作用下,从空间领域发展到了时间领域。

(三)动作的路径

使用“一直”的句子中,总是包含着一条路径,例(18)中“一直”的特殊用法就和这一特点有关。而在“一直”词汇化过程的不同阶段,其所表示路径的差异是比较有特点的。

1.例(10)至例(12)中,“一直”都是和河流连用。由于此时河流的终点即路径的终点超出了说话人的感知范围(scope of perception),对说话人来说是不可见的,因此,句中所包含的路径是没有终点的,可以表示为一条以说话人为起点,以河道为中段,没有终点的路径;或一条没有起点,以河道为中段,没有终点的路径。

2.元明时期,“一直”可以在时间领域中使用,并且句中所包含的路径也开始有了终点,如例(16)中的路径可以表示为:没有起点,以时间的流动为中段,以二更为终点。

3.清朝时期,句中所包含的路径在有了终点的基础上,也有了起点,如例(20)可描述为以肚子为起点,以心窝为终点,以两者之间的连线为中段的路径。

4.不论是空间领域的路径还是时间领域的路径;路径有终点或是没有终点,民国以前使用“一直”的句中包含的路径都是相对比较实在的。而例(21)中的路径则以虫儿为起点,以人类为终点。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十分实在的连线,因此这一句中的“一直”只能表示一种范围。这种虚拟路径的出现体现了“一直”的进一步虚化。

综上所述,使用“一直”的句中所体现的路径有两个变化的趋势:一是路径的不断虚化,从空间领域发展到时间领域再到意义更为虚的范围领域;二是路径从没有终点发展为有终点,再到既有终点也有起点。我们认为这两种趋势和注意视窗开启(windowing of attention)有关。

伦纳德·泰尔米(Leonard Talmy)曾运用认知语义学的视角及方法提出一种认知系统,“在该系统中,语言通过对一部分连续所指场景的显化,把该部分置于注意的前景位置,而通过隐现其余部分将其置于注意的背景位置。这里所运用的认知过程可用术语注意视窗开启(windowing of attention)表示。”[6]

使用“一直”的句子可以构成一个路径事件框架(path event frame),与之相关的视窗开启过程可以称之为路径视窗开启(path windowing)。如例(10)至例(12)中的视窗开启模式为:终端视窗闭合=初始视窗开启+中间视窗开启或中间视窗开启=初始视窗闭合+终端视窗闭合。例(16)中的视窗开启模式为:初始视窗闭合=中间视窗开启+终端视窗闭合。而例(20)中,既有起点也有终点,即视窗在整条路径之上进行最大开启。

这种视窗的开启和关闭也反映在了语义上:例(10)至例(12)中的路径,虽然路径的终点对说话人来说是不可见的,但这不对语义构成影响,因为在关闭终端视窗的同时,注意能够最大限度地转到中间视窗,即注意不在河流流动的终点而在于河流运动本身的特点“不停歇”,这也是“一直”词汇化过程中最初的意义;例(16)则不同,关闭了初始视窗,而开启了中间视窗和终端视窗,即“经”一直念并且念到了“二更”,和例(10)至例(12)相同,中间视窗的开启使得“一直”在句中表示动作的“不停歇”,而由于终端视窗的开启,注意还可以放在终点,一个很晚的时间点“二更”上,这使得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句中所含路径距离的长,即动作所持续时间很长;例(21)中,视窗在整条路径上达到最大开启,使注意放在了整个路径所指的范围上,而“虫儿”到“人类”作为一个范围,也一定是有起点、有终点也有中间的路径的。因此,句中的“一直”在这里可以被用来强调范围。

正是有路径事件框架的存在,使用“一直”的句中所包含的路径才能够被作为单一的事件同周围的时、空或其他的定性维度区别开来。起点、中段和终点只是这一框架的不同方面,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只开启中间视窗强调动作的连续性,也可以进行最大开启来表明范围。这一认知特点造成了“一直”语义的进一步变化。

三、现代汉语中的“一直”

通过这种认知角度的分析,我们不但能够分析“一直”在历时演变中的语义变化,也能够解释“一直”在现代汉语中表现出的一些特点。

(一)时功能

“一直”不具有时功能,能够在过去、现在和将来时态上通用。例如:

(22)过去一直遭受冷落。

(23)现在一直待在京都。

(24)这个贫困钟将一直放在公共大厅里。[3]15

例(22)中,说话人现在所处的时间是句中所包含路径的终点,此时初始视窗关闭,即没有开始“冷落”的确切时间点,注意给到中间视窗和终端视窗,即“冷落”的不间断至今,表示了受冷落的时间之长;例(23)中,只开启了中段视窗,注意全部在动作的中段,即“待”动作的“不间断”;而例(24)中,则关闭了终端视窗,注意都在初始和中段视窗,即“钟”从现在开始,将“不间断”地放到公共大厅里。通过开启和关闭不同的视窗,使得“一直”既能够使用在过去时态,也能够使用在现在和将来时态。

(二)体功能

在体功能上,“一直”既能表示静态也能表示动态情状。例如:

(25)他一直在这条河里游泳。

(26)昨天上午,他一直在这条河里游泳。[3]16

例(25)中,只开启了中段视窗,表示“在这条河里游泳”的“不停歇、始终不变”;而例(26)中,路径为“昨天上午”这一时间范围,注意视窗在这条路径上最大开启,表示了“游泳”这一动作在这一范围内的“不停歇”。这两句中所含的路径事件框架的差异,造成了“一直”在表义上的差异。

(三)态功能

在态功能上,“一直”不但能够接受“不”的否定,而且几乎可以与所有否定词共现,且位置比较灵活。例如:

(27)她说过一两天就来看我,可是一直没来。

(28)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并不一直贯串着合乎理性与人道的发展精神。

(29)别一直傻愣着呀!赶紧想个法子才是呀!

例(27)中,否定词“没”没有和“一直”直接发生作用。路径的起点为“她说来看我”的那一瞬间,路径的终点为说话人说话的当下,注意视窗在这一路径上最大开启,表示“没来”这一状态在这一范围内的“始终不变”;例(28)中,只开启了中段视窗,表示“贯串着合乎理性与人道的发展精神”的“不间断”,否定词“不”的出现则否定了这种连续性,即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并没有不间断地贯串着合乎理性与人道的发展精神;例(29)中,则关闭了初始视窗,注意给到了中段和终端视窗,即“傻愣着”这一状态的持续至今,否定词“别”的出现否定了这种不间断,即说话人希望在说话的当下,听话人停止“傻愣着”这一状态,“赶紧想个法子。”

在与否定词共现时,通过注意视窗的开启和关闭,“一直”能够表示某一否定状态的持续和不间断如例(27)。否定词也能够直接和“一直”发生作用,否定“一直”所表示的这种持续和不间断如例(28)。因此,在和否定词共现时,“一直”的位置比较灵活。

四、结语

朱德熙先生曾经有一句名言:“讲形式的时候能够得到意义方面的验证,讲意义的时候能够得到形式方面的验证。”[7]

这句话也体现在了“一直”的词汇化过程中。早期的“一直”种类虽然较为丰富,但大多数都不处于状语位置,因而没有发生词汇化的条件。只有与河流有关的“一直”处在了状位,有了重新分析的可能,在这个基础上,隐喻机制才能够发挥作用。在唐朝时期使河流“顺着一个方向不停歇”的特点成为了“一直”的语义,在元明时期使“一直”的使用范围从空间领域到了时间领域。

“一直”之后的语义变化总是没有离开“不停歇”的连续性和路径事件框架,注意视窗开启的本质就是注意可以在概念复合体中选择性分布,而路径的起点、中段和终点作为路径事件的三个组成部分,它们可以被同时注意到,也可以只注意其中的一部分,因此,“一直”的语义变化是符合认知的。

猜你喜欢

视窗状位中段
视窗
视窗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失衡及椎旁肌退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东天山中段晚古生代剪切带叠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
前交叉韧带前内侧束及后外侧束薄层斜矢状位质子密度加权像MRI研究
正常成人脊柱-骨盆矢状位影像学参数的关系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视窗
颈椎矢状位形态与颈椎退变性疾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