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零容忍反腐败的成就与经验
--学习习近平关于“零容忍”反腐败的重要论述

2024-01-21徐铜柱

社会主义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零容忍腐败从严治党

徐铜柱

“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是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成果。2 014 年1月,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394页。这是总书记第一次使用“零容忍”的表述,随后在不同场合多次论述:“惩治腐败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态度决不改变”2王昊魁等:《惩治腐败力度决不减弱 零容忍态度决不改变》,《光明日报》,2017年01月07日。;“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3姜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人民日报》,2017年01月07日。等等,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4《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6页。。可以说,对腐败的“零容忍”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败斗争的鲜明态度和突出特点,是区别于以往不同时期反腐倡廉的显著标识。学术界对“零容忍态度”的研究代表性的观点有:一是“‘零容忍’就是对各种腐败犯罪行为一律采取严厉打击的态度”5倪寿明:《“零容忍”成为反腐治贪新战略》,载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年第3期。。二是“零容忍”的核心是要对各种反社会行为和犯罪,哪怕是轻微犯罪,都采取严厉打击的态度。6参见王世洲等:《零容忍政策探析》,载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三是认为“零容忍”是对过分行为和现象的不宽容不忍受的态度。7参见廖晓明等:《“零容忍”反腐败:内涵、特征与进路》,载于《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1期。可见,“零容忍态度”既表明了对待腐败的立场,又能体现出惩治腐败的方法论意义。本研究认为,“零容忍态度”包括两个要素:一是表达对待事物的“程度”,“零容忍”就是要呈现“无”“没有”的意思;二是“态度”,表达对待事物的一种“状态”,“状态”的呈现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因此,“零容忍态度”就体现出让某事物“零的状态”,即“无”或“没有的状态”。这一目标诉求在实践中必然产生一系列相对应的效果,如深刻的反腐认识、坚定的反腐态度、高效的反腐举措等经验性结论和突出性表现,也即新时代零容忍反腐败的成就和经验。

一、新时代零容忍反腐败的主要成就

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是新时代从严治党的一项系统工程。新时代以来,基于零容忍态度的反腐败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达成了更广泛的反腐败共识

零容忍反腐态度必然要求最深刻的反腐认知,这是新时代形成反腐认知的思想成果。一方面,从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习近平指出:“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必须决战决胜”;“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4 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账”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507页。。这充分表明反腐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国家的兴衰成败、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另一方面,从最彻底自我革命的高度凝聚反腐败斗争的共识。要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除了要“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外力作用外,更需要内在“自我革命”的革命性锻造,做到内外结合,更好发挥内因的决定性作用,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人民群众最可靠的主心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从严治党的道路上牢牢抓住反腐败这个自我革命的着力点,不断总结经验,科学把握反腐败斗争新的特点,开展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在新征程上,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自觉的自我革命不动摇,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始终成为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主心骨。

(二)形成了更加坚定的反腐败决心

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对腐败零容忍的坚定态度,是新时代反腐败的重要成就。态度决定反腐的程度、深度和广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旗帜鲜明地“打虎”“拍蝇”“猎狐”,对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绝不手软,彰显出前所未有的政治智慧和勇气。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69页。。这既是过去十年淬火锻造的精神品质,又是新时代坚定反腐决心推进自我革命的政治宣言。过去十年,我们党经受住了疾风暴雨、惊涛骇浪的考验,在反腐实践中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治腐方略,反腐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面对成绩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新的发展阶段依然会面临急流险滩,腐败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四个任重道远”告诉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腐败和反腐败较量还在激烈进行。新征程上,必须始终坚持反腐败的政治定力,始终保持零容忍的态度、清醒、力度,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有逃必追,让腐败分子无处遁形3参见徐铜柱:《坚持最彻底自我革命的力量源泉》,荆楚网(http://news.cnhubei.com/content/2022-11/03/content_15191080.html.),以坚定的反腐决心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迈向新高度。

(三)锻造了更系统、更有效的反腐败制度体系

健全的反腐制度、完善的反腐体系是新时代零容忍惩治腐败的重要成果。一方面,我们党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权力之所以变异,一个重要原因是权力不受制约或制约有限。而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因此,规范和制约权力是治理腐败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围绕建立有效管用的制度不断开拓新思路新方法,让制度在防腐治腐中发挥关键作用,不断健全完善纪检监察法规制度体系,形成独具中国特色高效反腐败的制度序列。如制定实施八项规定;修改完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2 013)和《刑法修正案(九)》(2 015)、制定实施《监察法》(2 018);颁布《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 015);创新监督巡视制度,实现对中央和地方各地各部门巡视全覆盖;建立完善重大事项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纪法衔接、常态化教育等系列监督管理制度。各项制度有的放矢,对公权力的运行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督管理,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最大限度降低权力越轨的机会。另一方面,我们党不断创新反腐败体制机制,一体推进“三不腐”取得显著成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1参见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65-66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把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规律,剖析腐败根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从战略高度构建起“三不腐”的治腐方略。这种治腐方略的形成与运用,从根本上建构起标本兼治的“三不腐”体制机制,成为党反腐治腐的重大创新成就。该体制机制分别从高压震慑、建章立制、教育转化等维度综合发力,全方位构建起反腐防腐治腐的铜墙铁壁,切实落实“零容忍”反腐败要求。同时,创新反腐败的领导体制,构建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的“两个责任”新体制,为有效反腐提供了根本政治保障。

(四)创新了法治化反腐败方式

坚持以法治方式反腐败是新时代零容忍态度反腐的重要特点。体现法治精神、坚守法治原则、运用法治方式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的鲜明特色。2参见蒋来用:《高质量一体推进“三不腐”的目标与策略研究》,载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在党的历史上,反腐败的方式经历了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制度(包括法制)反腐、法治反腐等主要方式,每一种方式都与具体的历史条件相适应并产生了积极成效。新时代随着环境的变化和腐败问题的严峻性复杂性增强,若过多依赖传统方式反腐败,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这就对治理腐败提出了时代要求,即如何保持反腐败的彻底性和持久性。实践证明,在众多治理腐败的方式中,唯有法治方式能更彻底更持久地增强反腐败的有效性。一方面,法治反腐更具公信力。习近平多次指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公信力建设在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各个环节都得到增强,人民群众信仰法治、相信法治、运用法治的风尚已形成。法治思维的公信力主要源于其内在的特征:“法治思维是受规范和程序约束、指引的思维”;“法治思维在现阶段主要是指限制、约束权力任意行使的思维”;“法治思维在价值追求上是一种趋于实现公平、正义,保护权利、自由的思维”;“法治思维是理性思维,是讲究逻辑推理、修辞论辩和解释技术的思维方式”。3陈金钊:《对“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诠释》,载于《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始终坚持零容忍态度,以法治方式惩治腐败成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成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显著标志,具有高度的公信力。另一方面,法治反腐更具稳定性和规范性。法律的稳定性是指法律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的属性,这种属性是由法律所调整的对象(社会关系)所决定的。由于社会关系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法律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规则必然要保持相对稳定。法律的稳定性为法治方式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带来预期,能有效避免运动式、权力式方式的弊端。同时,法律的精髓和法治方式的运行更加注重程序,其规范性更加严格,从而确保相关行政行为的合理合法高效。总之,法治方式反腐败自然成为零容忍态度所蕴含的必然结果。

(五)达到了良好的反腐败效果

过去十年党开创了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新时代,形成了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格局,保持了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的态势,坚决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据统计,十年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4 6 4.8万余件,其中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553人,处分厅局级干部2.5万多人、县处级干部18.2万多人。”4吴储岐:《一体推进“三不腐” 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人民日报》,2023年01月08日。腐败存量大幅削减、腐败增量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可以说,十年反腐波澜壮阔、成就显著、人民满意。有研究调查显示:“对当前反腐败工作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的领导干部从2016年的96.4%上升至2021年的97.92%,普通干部由2013年的76.7%上升至2021年的91.89%,专业技术人员从2 013年的47.5%上升到2 0 21年的9 2.5%,企业管理人员由2 014 年的76.1%上升到了2 0 21年的93.5%,城乡居民也从2016 年61.9% 快速上升至20 21年的91.6%。”1蒋来用:《高质量一体推进“三不腐”的目标与策略研究》,载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中央纪委和国家统计局20 22年民意调查结果显示:9 7.4%的群众认为全面从严治党卓有成效;9 9%的群众认为,党中央反腐的举措体现了我们党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2徐铜柱:《坚持最彻底自我革命的力量源泉》,荆楚网(http://news.cnhubei.com/content/2022-11/03/content_15191080.html.)十年实践证明,坚持零容忍惩治腐败是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抓手,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关键举措,是党开展最彻底自我革命的根本方略。不仅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度”的持续快速提升,而且进一步纯洁了党的肌体,提升了党的执政公信力,夯实了党的执政根基。同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决心和大党独有的成熟风范。

二、新时代零容忍反腐败的成功经验

一种有效的反腐败经验既要体现普遍性价值,又要兼顾历史和当下的特殊性,“零容忍态度”反腐的成功经验同样也不例外。经验不是现象的简单列举,而是透过现象彰显本质。新时代党能够实现零容忍反腐败目标,得益于反腐方略的创新性和有效性。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在政治保障、目的、层次、领域等方面积累了零容忍反腐败的成功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维护中央权威相统一

零容忍态度反腐败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维护中央权威的高度统一,这是取得反腐成功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指出,“构建起党全面领导的反腐败工作格局”3《构建起党全面领导的反腐败工作格局》,《人民日报》,2022年06月29日。是新时代反腐败取得成功的根本经验。零容忍态度反腐败是一场最艰巨最彻底的革命,需要巨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中国共产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最有能力领导反腐败斗争并实现零容忍反腐目标。首先,党的领导是全面的、具体的。实现“零容忍”反腐目标必须从组织形式、职能定位、决策程序等方面将党的领导具体化、完整化、链条化,进一步完善党领导反腐败的工作体制、决策机制和实施举措,真正把“党是领导一切的”政治要求落到实处,使党的意志更加坚定、力量更加坚强、主张更加有效。其次,坚持党的领导必须维护中央权威。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当前做到“两个维护”是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是维护中央领导权威、确保零容忍反腐成功的必然要求。必须认识到,新时代治理腐败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形势和极其严峻的风险挑战,要有效应对这些难题,必须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从而才能有效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形成反腐合力,才能确保反腐败斗争的完全胜利。

(二)实现反腐败和维护人民利益相统一

零容忍态度要求在反腐目的上始终维护人民利益,这是实现反腐价值的根本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维护人民利益是党坚持零容忍反腐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既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也是由党的初心、使命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代表人民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指出:“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4《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5页。这一重要论述诠释了反腐为民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坚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腐败问题抓起,以零容忍态度持续惩治医疗、养老、教育等民生领域的腐败问题,坚决斩断伸向群众利益的“黑手”,坚决惩处涉黑涉恶“保护伞”,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真正做到反腐为民、反腐惠民,让反腐成果更广泛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实践证明,坚持零容忍反腐和维护人民利益的有机统一,不仅彰显了党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而且提升了党保障人民利益的领导能力和维护能力。

(三)坚持高层反腐与基层反腐同时进行

零容忍态度要求在反腐层次上上下同步,坚持高层反腐和基层反腐同步实施是提升反腐公信力的重要经验。既打“老虎”又拍“苍蝇”是坚持高层反腐和基层反腐同步实施的具体体现。首先,新时代反腐败坚持无论什么人,不论其级别、职位、权力多高,只要有腐败,一律查办。习近平指出:“党风廉政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首先要从中央领导做起。正所谓己不正,焉能正人。”1张洋、赵成:《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人民日报》,2021年11月08日。据统计,党的十九大至二十大的五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2 61人”2《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8日。。其次,上下结合,以上率下是零容忍反腐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指出,“我们坚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以上带下,发挥了表率作用。”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393页。中央带头强力反腐充分彰显“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政治勇气,传递出强烈反腐信号,在坚持高层反腐的同时,不忘群众身边的腐败。一些“蝇贪”腐败直接损害的是老百姓利益,间接侵蚀的是人民对党的信任和党的执政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老虎”“苍蝇” 一起打,以上率下,上下联动,让反腐效力统一适用腐败的所有对象,进一步提升了零容忍反腐的公信力,这是新时代零容忍反腐败的成功之道。

(四)坚持内部反腐与外部反腐同步推进

零容忍态度要求在反腐领域上实行全覆盖,把内部反腐与外部反腐协同推进是增强反腐有效性的重要举措。坚持内外结合的反腐经验,主要指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国内反腐与国际反腐相结合两个方面。所谓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是从规范权力运行的角度来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零容忍态度对公权力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全覆盖、无缝隙。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化内部监督力量,拓宽外部监督渠道,形成内外结合的监督合力。在内部监督方面,成立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以自我革命精神坚决防止“灯下黑”。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负责监督检查纪检监察系统干部遵守和执行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遵守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国家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情况;受理对有关纪检监察领导干部涉嫌违反党纪、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等问题的举报,并提出处置意见。在外部监督方面,拓展党外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促进各类监督力量整合、增强监督合力,实现对权力监督的全覆盖,提高监督质效。国内反腐与国际合作有机衔接是从反腐视野的角度来实现零容忍目标。国内反腐是主战场,国际合作是国内反腐的延伸。国家成立专门机构国际合作局,开展反腐败国际合作,实施“猎狐”行动,让外逃者无处藏身,让企图外逃的丢掉幻想。“零容忍”亦不容许腐败分子有国外“避风港”。实践证明,反腐败坚持内外结合,可增强反腐实效和国际影响力。

(五)坚持整体推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零容忍态度要求在反腐对象上突出重点和整体推进相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也是新时代零容忍反腐败的实践要求。所谓重点,代表“关键少数”;所谓整体,就是指一般,代表“绝大多数”。所以,坚持突出重点和整体推进,其实质就是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习近平指出,提高全面从严治党实效,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既讲“两点论”,又讲“重点论”,在兼顾一般的同时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破解重点难题。4《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2021年版)》,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34页。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代表“关键少数”的主要指高级领导干部和各级主要领导干部,他们是党和政府的核心力量,决定着执政的方向。习近平指出,“坚持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5《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人民日报》,2023年02月01日。只有管好“关键少数”,全面从严治党才有震慑力和说服力,反腐倡廉建设才有公信力。代表“绝大多数”的广大党员,他们是党的队伍的主体,管好“绝大多数”,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在抓好“关键少数”的同时,对广大党员提出普遍性要求,用严格教育、严明纪律、先进示范管住“绝大多数”,从而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向基层延伸,以严的措施、标准约束党员、干部,确保党永葆先锋队的政治本色。

(六)坚持治标与治本协同推进

零容忍态度要求在反腐策略上坚持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三不腐”。习近平强调,要深化标本兼治,夯实治本基础,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1《取得全面从严治党更大战略性成果 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人民日报》,2019年01月12日。这表明,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既要夯实治本的基础,又要敢于用治标的利器;既要抓惩治,又要抓预防,二者协同推进,是夺取反腐败新胜利的制胜之道。新时代以来反腐成效证明,坚持标本兼治是零容忍态度的内在要求,是确保廉政生态长期向好的根本举措。一方面,基于零容忍态度反腐的标本兼治经验集中体现在“三不腐”体制机制的形成与运用。该体制机制蕴含着“惩、治、防”相结合的辩证统一关系,内含着纪律、法律、思想、文化等多方面要求,贯通内因和外因、自律和他律、目标与路径、治标与治本。2参见《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 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载于《中国纪检监察》2022年第13期。另一方面,通过一体推进“三不腐”提升标本兼治的能力和水平,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在强力治腐态势下,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从治标入手,把治本寓于治标之中,让行使公权力的党员干部因敬畏而“不敢”、因制度而“不能”、因觉悟而“不想”,从政治上、制度上、思想上对公权力行使者产生压力,不断提升治理腐败的综合效能。

(七)坚持 “硬约束”与“软约束”共同发力

零容忍态度要求在反腐手段上坚持“硬约束”和“软约束”相结合。实现零容忍态度反腐目标,既要制度法律“硬约束”的效力,也要初心使命等教育“软约束”的浸润引领。首先,制度“硬约束”是治理腐败的根本手段。习近平指出:“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3《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完善治理体系 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人民日报》,2020年04月28日。这表明制度建设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硬约束”包括执行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两方面。一是健全党内法规制度。2 016 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确定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1+4”基本框架,即党章之下分为党的组织法规制度、领导法规制度、自身建设法规制度、监督保障法规制度。同时,党中央及时修订14 6 部中央党内法规,“占现行有效中央党内法规总数的6 9.5%,实现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党内法规制度的全覆盖”,“截至2 0 21年5月,中央党内法规210 部,部委党内法规共162 部,地方党内法规共3210 部”。4中共中央办公厅法规局:《开辟新时代依规治党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成就综述》,《人民日报》,2021年06月17日。零容忍态度反腐要求党内法规制度落地生效,真正让“铁规”发力。二是健全法制,发挥法治反腐威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继续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5参见《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5页。新时代有效推进纪法衔接,让制度法律无缝隙监督公权力,是零容忍反腐的一大创新成果,彰显制度法律的硬约束力。

其次,“软约束”是治理腐败的必要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全国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等活动,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对形成“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发挥显著功效。实践证明,以教育为主的“软约束”这个方式要经常用、反复用,是保持党员干部先进性纯洁性的有效手段,是实施零容忍政策的锐利武器。

(八)坚持“经常抓”与“长期抓”同时并举

零容忍态度要求在反腐态势上保持“经常抓”和“长期抓”相结合,这是从环境、氛围、时效等方面确保反腐成效的实践经验。习近平指出:“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386页。所谓“常”,从有效性方面强调反腐败常态化状态,就是经常抓、成常态,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以整治“四风”问题为突破口,持续推逾十年,彻底击碎了一些人当初认为的“一阵风”“搞运动”的侥幸心理。十年磨剑,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彰显了零容忍的常态化效果。例如,2 013年至2 018年,在各级人民法院审结的腐败案件中,被告人原为省部级以上干部119人,厅局级干部114 9人;检察机关在关涉民生领域查办“蝇贪”62715人。1参见赵秉志、詹奇玮:《新时代反腐败刑事政策视野下的刑事司法论纲》,载于《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22年第1期。所谓“长”,从时效性方面强调反腐败持之以恒,就是长期抓、一直抓,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存在任何“软着陆”“退休保险箱”的侥幸时期。零容忍对腐败行为不设期限,要让党员干部明确“干部任职有期限,惩治腐败无时限”,行使公权力的全时段都属于监督问责范围。不管身在一线还是退休离职,只要有腐败都一律惩处。坚持“长期抓”意味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是“反腐永远在路上”的直接要求。坚持“经常抓”和“长期抓”同时并举,有利于塑造廉洁生态和巩固反腐败成果。

三、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2《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2页。反腐败作为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必然在新征程上继续坚持和弘扬已取得的宝贵经验,以应对前进道路上的不确定性因素。正如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遏制增量、清除存量的任务依然艰巨。必须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治理,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3《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人民日报》,2023年01月10日。。上述重要论述彰显了我们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标志着党对反腐斗争规律性认识迈上新高度,充分体现了解决大党面对的独有难题的清醒与执着、敢于直面问题的自信与担当。在新征程中,我们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始终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保持零容忍的态度、警醒、力度,统筹推进反腐败斗争,把反腐败进行到底,更好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猜你喜欢

零容忍腐败从严治党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国外警察腐败控制与启示
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腐败至死怎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