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小衔接双向协同教研的实践与探索*

2024-01-20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实验幼儿园

幼儿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入学双向整理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实验幼儿园 连 胜

为了实现幼小科学衔接,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建立联合教研制度”,笔者所任职的幼儿园——福州市晋安区实验幼儿园,联合周边小学,分阶段定主题,开展双向协同教研活动,在实践中收获了一些经验。

一、建立双向教研共同体,开展双向协同调研活动

双向教研共同体的成员以幼儿园中、大班教师和小学低年级教师为主。双向教研共同体的领导机构由幼儿园业务副园长、教研组组长、中班和大班年段长及小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组长组成。

双向教研共同体制订双向教研年度计划,按月安排幼儿园和小学共同开展具体的双向协同教研活动,并将每次研讨结果与反思,作为推进下一阶段活动的主要依据,在各自教学实践中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落实。

双向教研共同体组织、开展双向协同调研活动,为双向协同教研主题的选择提供依据。调研对象系随机整群抽取出的晋安区13所公立小学低年段教师310人、13所幼儿园教师139人;调查方法以问卷法为主,辅以随机访谈法;调查内容依据《指导意见》附件《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与《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中“身心准备(适应)”“生活准备(适应)”“社会准备(适应)”“学习准备(适应)”的要求,调查教师对儿童准备(适应)能力与习惯的期望、教师关注的儿童在入学准备(适应)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在双向协同教研活动中希望优先研讨的话题。

双向协同调研活动历时一个多月。调研结果表明,小学、幼儿园双方教师对开展幼小衔接协同教研活动具有共同的需求,但双方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

第一,小学教师及幼儿园教师对儿童准备(适应)能力与习惯的期望存在差异 (见表1)。

表1

从个别访谈中得知:有的小学教师认为新生应培养学习适应方面的能力,才能很快适应以课堂集中教学为主的学习活动,以保证课堂学习的质量;有的小学教师认为学习适应应是新生四个方面适应的核心,期望幼儿园重点培养。有的幼儿园教师认为应帮助大班幼儿做好入小学的身心准备和生活准备,为他们入小学后专心投入学习活动、适应小学生活提供保障,反对过分强调培养幼儿的学习适应能力,因为幼儿在幼儿园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明显有别于小学生以课堂集中教学为主的学习方式;有的幼儿园教师认为幼儿学习适应能力的培养,应由小学方面承担。

第二,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共同关注的儿童在入学准备(适应)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下:身心方面,双方共同关注儿童因情绪不稳定而影响入学适应的问题;生活方面,双方共同关注儿童因整理学习用品能力差而影响学习的问题;社会方面,双方共同关注儿童因不遵守纪律而影响学习的问题;学习方面,双方共同关注儿童因上课不专心听讲、听课理解能力差而影响学习效果的问题。

第三,双方教师在双向协同教研活动中希望优先研讨的话题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儿童喜欢上小学的积极情绪的培养;重视儿童主动整理学习用品能力与集体服务性劳动能力的培养;强化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如专心倾听、持续倾听、遵守规则、大胆发言、做事(包括做作业)认真、乐于合作等。

二、分阶段确定研讨专题,开展双向协同教研活动

(一)第一阶段:围绕儿童积极情绪的培养,开展专题协同教研活动

协同教研专题:如何让儿童从喜欢上幼儿园自然过渡到喜欢上小学?

双方教师在研讨中认识到:向往入学、喜欢上学、情绪良好、快乐向上,这是儿童积极、健康情绪的主要表现。

双方教师在专题研讨中达成了共识:幼儿园方面,教师在家长配合下,运用生动的故事讲述、有趣的绘本阅读等方式,引导幼儿(尤其是大班幼儿)感知、了解小学丰富多彩的校园环境与学习活动;在大班下学期,教师组织幼儿参观小学,支持幼儿“零距离”接触小学,并在大班下学期春游活动时与小学联合开展“大带小”(一年级学生带大班幼儿)春游活动,进一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向往小学、喜欢上小学的积极情感,从心理层面为上小学做充分准备。小学方面,一年级新生入学后,教师精心设计生动活泼的、有趣的开学式活动;上好开学第一周课,让新生逐渐适应小学的课堂教学方式;开展好开学第一个月的新生行为规范教育,尤其是学习常规教育,并进行一次新生入学“满月”的表彰活动,稳定一年级新生积极向上、愉快自信的学习情绪,让他们真正适应小学生活。

(二)第二阶段:围绕整理学习用品、自我服务等能力的培养,开展专题协同教研活动

协同教研专题:如何让儿童从幼儿园以生活用品及游戏用品为主的整理,向小学以学习用品为主的整理过渡?

双方教师在研讨和观摩中认识到:良好的整理能力与习惯培养,应贯穿于幼儿园与小学生活的全过程。幼儿园以整理生活用品和游戏用品为主,小学以整理学习用品为主,整理的内容不同,但整理的方法是一致的,如一一对应收纳整理、归类对应收纳整理、有序存放整理等。

双方教师在专题研讨中达成了共识:整理能力与习惯的培养,虽是生活准备(适应)方面的要求,但与其他三方面的准备(适应)息息相关。因此双方均应加以重视,可适当开展专项整理竞赛、评比“整理之星”等活动,培养儿童的整理习惯。

(三)第三阶段:围绕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的培养,开展专题协同教研活动。

协同教研专题:如何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双方教师在研讨中认识到: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比获取知识更重要。

双方教师在专题研讨中达成了共识:大班阶段应在集中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专心听讲、举手发言、积极思考等;小学一年级阶段应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方式吸引新生的注意力,培养新生专心听讲、善于思考、举手发言和大胆提问等学习习惯。

三、反思双向协同教研活动,梳理科学衔接教育策略

幼儿园管理层根据教研结果,针对入学准备教育做出明确规划:小班年段重在入学身心准备和生活准备的研讨与实践;中班年段重在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的研讨与实践;大班年段则重在学习准备的研讨与实践,并将每年6月作为大班入学准备主题活动月。

幼儿园教师根据教研结果,梳理了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策略(见表2)。

表2

小学教师梳理了小学入学适应教育策略:第一,加强新生入学环境适应教育。引导新生尽快熟悉小学的校园环境,提升新生在小学不同环境中行为的适应性和情感的愉悦性。同时,注意新生以整理为主的生活自理能力与集体服务性劳动能力的培养。第二,强化新生对学习规则的适应性教育。班队活动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主,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小学各种教育活动的行为规范,要求新生尽快从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方式向小学以课堂集中教学为主的学习方式过渡。第三,增强课堂集中教学的吸引力。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中有关低年段学习方式为依据,探讨增强低年级教学游戏性、趣味性的有效方法。第四,重视家校配合。鼓励家长及时反馈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进步等。教师要引导家长发现孩子学习上的点滴进步,不断增强孩子的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

幼小衔接双向协同教研取得的共识和初步成果,正逐步落实在幼小衔接教育实践之中,并在幼小衔接教育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以期取得显著的成效。

猜你喜欢

入学双向整理
双向度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入学面试
入学第一天
一种软开关的交错并联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一种工作频率可变的双向DC-DC变换器
基于双向预测的图像去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