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快餐式”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4-01-20王诗妤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3年11期
关键词:学习过程高中物理教学

王诗妤

摘  要:“快餐式”教学表现为:轻构建过程重知识结论、轻新知教学重刷题应用、轻通识方法重解题技巧、轻学科育人重考试分数等,其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知识构建、思考过程、训练思维、感悟过程、方法领悟,不能掌握知识的本质。基于此,文章提出充分经历知识构建过程、充分经历知识运用过程、重视通识方法解决问题三种从源头上优化教学设计、避免“快餐式”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学习过程;“快餐式”教学;高中物理

“快餐式”教学影响学生掌握知识本质、提升思维品质、领悟物理方法等,对提升学生物理学习效率和学科核心素养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影响物理学科育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要避免“快餐式”教学,就需要教师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将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从问题产生的根源上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改进教学,对物理教学过程正本清源,夯实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经历知识的运用过程,重视应用通识的一般方法解决问题。

一、物理教学中的“快餐式”教学现象

(一)轻构建过程,重知识结论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讲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更谈不上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其次,教师教授大量的“二级结论”,例如电路动态分析中的“串反并同”,选择内外接法时的“内大大外小小”,教师期望学生能够通过“二级结论”快速解题,但这种略去了物理本质的分析过程,会导致学生即使记住了“二级结论”,也无法正确运用。由于知识教学是肤浅的,因此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往往只停留在浅层,不能灵活自如地应用知识,只要条件、情境、问题发生变化,学生就会不知所措,由此教学承载的发展学生、培养学生素养的目标就不能实现。

(二)轻新知教学,重刷题应用

刷题是广大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法宝,针对新课之后的习题课、单元小结、期末复习、高三复习,教师都会让学生做一定数量的习题,学生才能巩固、深化、活化对知识的理解,才能在解决习题的过程中提升建模能力、思维水平、知识整合能力。但并非学生做的习题越多越好,习题课比重越大越好,过度刷题会导致以习题训练代替知识学习,以习题教学代替知识教学,最终导致新知识构建缺位。甚至某些教师为了节约时间让学生进行刷题,追求短、平、快的知识教学,在课堂上没有充分展开知识点,因此学生没有足够的思考机会和时间,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硬塞的结论,然后通过习题进行重复训练。

(三)轻通识方法,重解题技巧

总结解题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也是学生提炼、优化知识与方法的过程,是学生认知、思维迈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但是,总结的行为应该建立在学生充分经历知识构建、应用过程的基础上,建立在学生丰富的解题经验基础上,建立在学生能够利用通识方法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如果上课初,教师就给学生传授解题技巧,将导致学生以题论题,难以融会贯通迁移技巧解决新问题。

例如,教师在教授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时,先让学生按照“局部到整体再到局部”的思路,利用串并联、欧姆定律等知识分析某一支路中的电阻发生变化,从而应用了电路中的总电路、路端电压、部分电阻两端的电压、功率,即按照图1分析问题。学生多次经历了上述分析过程之后,再归纳总结出电源内阻时“串反并同”的解题规律,即按照图2快速得出结论。

(四)轻学科育人,重考试分数

物理作为高中的重要课程,在立德树人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设计的教学应高瞻远瞩,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放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现实中存在“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就不教”,如此取舍教学内容,过于功利,不利于充分展现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虽然有一些题型高考不常考,但这些高考要求较低的内容往往具有较高的育人价值。次要知识虽然在考试中不常涉及,但教材编写这部分内容绝非应景而为,一线教师必须深刻认识、理解其价值,并在教学中有效地挖掘出来,才能落实课标要求,使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

例如,多用电表的使用要求在2017年新课标后发生了较大变化。2003年版课标的要求为:“初步了解多用电表的原理。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多用电表”“以多用电表代替学生用电表进行各种电学实验”和“以多用电表为测量工具,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大容量电容器是否短路或者漏电”,并在附录1的实验专题中给出“把电流表改装成多量程电流表、电压表或多用电表”。

2020年版的课标要求是“观察并能识别常见的电路元器件,了解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会使用多用电表”,在学生必做的实验中,列出了“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学中的物理量”。

由上可知,课标对多用电表的原理、电表的改装要求已大幅降低,且2019年新编人教版物理教材的必修3中,已经没有了电表改装的相关内容,对多用电表内容的编排只是要求能够使用,不要求掌握原理。但是电表的改装对学生复习巩固欧姆定律、串并联等相关知识,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不考就不教、不学,其实是对物理学科教育教学价值的矮化,是对物理学科育人价值的窄化。

新课标、新教材已经降低了相关要求,学生学有余力,因此教师应适度拓展,让学生掌握原理:一方面,掌握多用电表的原理,对学生使用多用电表有促进作用,只有掌握原理,学生才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理解实验过程为何要这样操作;另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提升了思维,对电学创新实验有所帮助。

二、“快餐式”教学导致的不良后果与相应应对案例

(一)缺失知識构建,不能掌握本质

“快餐式”教学往往采用“短平快”的策略,节奏较快,学生跟不上,不能及时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对知识的理解一知半解,这会增加物理基础不好、学习能力不强学生的学习障碍,导致学生不能掌握知识本质,不能迁移应用知识与方法。在缺乏掌握知识本质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刷题、教学生解题技巧等都是徒劳的,学生往往听起来精彩,自己做起来却无从下手。以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为例,学生只有掌握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等方面的知识,才能熟练分析电路的动态变化,准确地利用“串反并同”实现巧解。

(二)缺失思考过程和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使命。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一方面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科学思维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科学思维本质就是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提高学生的思考辨析能力,以及分析、推理、质疑、判断、创新等能力。“短平快”的“快餐式”教学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充分、思考过程缺失、失去训练思维,无法提升思维水平。

以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为例。学生不仅要掌握物理量间满足什么规律,还要根据从局部到整体再到局部的思维顺序分析问题。在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变化时,电阻和电压也会变大,此时学生便不知如何入手分析。如果学生夯实分析过程,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I=I1+I2,抓住电阻不变支路电流的变化和总电流的变化,就能得到电阻值变化支路电流的变化情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感悟到,在分析问题时,可以先分析定值电阻后分析变化电阻,体验到在物理问题解决过程中抓住不变量分析问题的重要性。

(三)缺失感悟过程,失去方法领悟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学生领悟、掌握方法,才能促进学生知识、经验的正向迁移。学生只有经历了完整的知识学习过程和知识运用过程,才能掌握方法。

以电路的动态分析为例。通过详细的分析过程,学生除了能够掌握前述“局部到整体再到局部”的程序法,还可以习得等效电源法和极限分析法。如图3所示,当滑动头P向右移动时,分析四盏灯亮度的变化情况。极限分析法是分析物理问题时一直常用的思维模式,对学生的思维水平要求相对较高。它能够使变化的量到极大或极小,从而使问题显露出来、学生的分析思路更清晰。在本题中,学生分析L1时,可以利用极限分析法:假设P移动到最右端,RP=0,I1=0,L1变暗;分析L2时,可以利用等效电源法,将L3、L4和电池等效为新电源,L1为滑动变阻器、L2为负载,当RP为0时,外电路电阻R变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即L2电流变大,L2变亮。同理,可得L3、L4亮度的变化情况。

三、避免“快餐式”教学的建议

(一)充分经历知识构建过程

只有充分经历知识构建过程,避免新课成为“快餐式”的教学,学生才能习得有意义的知识、方法,才能由知识点的短时记忆转变成长时记忆。这要求新课教学设计要详细,充分考虑各种细节,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放慢教学节奏,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机会,以及预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消化。只有教学环节完备、扎实,学生的基础掌握才能牢靠,方法领悟才能透彻。例如,在电路动态分析之前的新课教学中,教师要想开展串并联电路规律的教学,应让学生知道某一电阻变化总电阻如何变化。只有夯实学生的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基础,学生才能分析总电流如何变化,以及路端电压、部分电路的电压、电流的变化。

(二)充分经历知识运用过程

知识运用是学生升华知识理解、习得方法的重要契机。要想夯实知识运用过程,避免“快餐式”习题教学,首先,教师对习题的讲解要充分,要解读清楚习题条件,分清楚物理状态、物理过程,讲清楚为什么,这样学生才能明白正确解答的来龙去脉。教师需要慎用二级结论解题,即使用口诀等二级结论得出正确答案,也应该用常规方法分析、理解二级结论得到的结果。如前述闭合电路动态分析用程序法、极限分析法、等效电源法等理解“串反并同”得到的结论。其次,对学生的典型错误,还要分析清楚错在何处,错因是什么(是知识有缺陷还是思维停顿),应如何改正。再次,在知识运用过程中,教师还应给学生时间进行思考,给学生提问的机会,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疑问、困难。最后,夯实知识运用过程,还应适当开展变式教学。

高中物理的不少习题有多种解法,不同解法运用的物理知识、分析问题的思路等一般不同,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变式教学,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思考、分析问题,升华了学生对知识、方法的理解。

(三)重视通过通识方法解决问题

夯实知识,需要学生经历条件解读、情境理解、模型构建、规律选择、布列方程、数学求解、反思小结等思维过程。而采用二級结论解决问题,则跳过了分析的过程,学生虽然能够巧解某一个试题,但其解题技巧往往难以迁移,就题论题不是习题解决的高效模式。

对此教师应重视教会学生用一般性的通识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构建解决问题的一般性套路;学生在累积了一定的解题经验后,再探讨特殊技巧的解法。学生只有掌握了通识方法,才能更好地迁移运用知识、方法、经验,避免运用特殊方法巧解时不会出错。

参考文献:

[1]晏廷飞. 高中物理“次要知识”的育人价值与实现策略——以“力学单位制”为例[J]. 中小学教材教学,2020(06):45-47.

[2]晏廷飞. 在习题教学中精准设问提升学生思维水平[J]. 课程教学研究,2021(04):74-78.

[3]廖伯琴. 基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修订版高中物理教材解读[J]. 福建教育,2020(19):28-33.

[4]施东. 物理教学切勿“快餐化”[J]. 内蒙古教育,2015(03):41.

[5]张清兄. 关于高中物理电场解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分析[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8):16-18.

[6]郭向刚. 利用解题后的反思来提高高中物理解题实效性[A]∥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2022未来教育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七[C]. 2022:6.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学习过程高中物理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职日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方式探讨
基于学习过程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调查与分析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