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背景下天津产业创新发展研究
2024-01-20陈光郭彦雪
陈光 郭彦雪
【摘要】大力推进我国军民融合是实现现代强国和强军目标的重要途径。天津作为我国重要的直辖城市,立足自身实际,充分整合各类资源,探索出了一条别致的军民融合路子。本文在分析军民融合要素支撑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天津在军民融合实践中的一些有益经验和做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未来军民融合实践潮流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今后天津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军民融合∣天津∣高新技术产业
一、引言
当前世界所广泛使用的互联网、GPS等在早期属于军事技术的范畴。在随后的发展中由于各个产业发展对上述技术的渴求,因此越来越多的军事技术、设备等被应用于民用产业中。当然,在具体的发展中,一些民间的技术、工艺、设备等也广泛应用于军事设施设备中,两者完成了一个互补。这种状况在我国被称之为军民融合,军民融合主要指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科技工业之间的融合问题,我国学者将军民融合定义为:将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科技工业融为一体,成为国防科技工业基础的过程[1]。
天津作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拥有完善的基础工业设施,工业门类齐全,多项产品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在我国愈发重视军民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天津充分整合各方资源,积极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本文尝试着就军民融合背景下的天津产业创新发展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勾勒了天津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二、军民融合下的要素支撑
(一)政策支撑
推进军民融合,既要畅通军事和民营科技转化的渠道,也要理顺体制机制以及人才等方面的障碍。这些障碍的消除远非个人、企业所能左右,更离不开相应政策要素的有力支撑。同时,军民融合涉及到的众多领域由于较为敏感,无疑需要政策层面的有力支撑。天津市在众多产业的军民融合进程中,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军民融合的落实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
(二)科技支撑
科技支撑说到底就是人才支撑。在军民融合的进程中,涉足的产业或是产品普遍有着较高的技术含量,因此离不开科技层面的支撑。一是要有相应的科研人才作为支撑,人才在技术研发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无论是军事产品转化为民用产品,亦或是民用产品转化为军事产品,背后主要靠科技说话,而这是需要有大量研发人员的辛勤付出来作为支撑的[2]。二是要有足够的科研院所(机构)作为支撑,高校、科研院所等是重要的科研机构。科研所需的资金、设备以及种种条件都需要科研院所、机构来进行整合。三是要有大量的企业作为支撑,军民融合归根到底是要拿出过硬、精致的产品,而这就需要众多能研发、设计、生产的企业来提供有效的支撑。
(三)土地和资金要素支撑
推进军民融合,除了要有政策和科技层面的支撑外,同样也需要土地和资金等资源要素的支撑。一是需要土地资源要素的支撑,以便开展研发、生产、组装等一系列军民融合活动。天津东丽区建设军民融合新材料产业园区、天津武清区与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联盟签署合作协议,一系列活动的背后都展示着天津对推进军民融合的不遗余力。二是需要足量的资金要素作为支撑。在推进军民融合的过程中,离不开足量资金的保障,否则两者的融合是难以取得预期目标的。
(四)其他保障要素支撑
除了上述的政策、科技、土地和资金要素等方面的支撑外,要有效地推动军民融合,还离不开其他一系列保障要素的有效构建。一是要有认知层面的支撑。要将军民融合落到实处并取得显著成效,自然需要有关机构和个人從思想层面树立起正确的认知,加大重视的力度。二是为了推动军民融合的有效融合,在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等方面同样需要同步跟进,以此确保其融合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清除。
三、天津积极推进军民融合的具体实践与举措
(一)加强领导树立正确的认知
对于军民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以及会议上做出了重要指示与要求。天津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依托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建构起了对军民融合的正确认知。一是天津市委、市政府数次召开军民融合专题工作会议,就军民融合的重要性、紧迫性等进行统一思想。二是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天津市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矩阵,在广大市民以及机构中开展创新宣传,有效提高了大家对军民融合重要性的认知。
(二)建构起军民融合的有效保障机制
树立起正确的认知并加大重视力度是推进军民有效融合的第一步,但要取得有效成果,还需要加快建构起一整套的保障机制。一是从顶层设计层面为天津地区军民融合保驾护航。《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加强军民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促进军民技术相互支撑等方面对天津军民融合快速的发展做出了顶层设计和安排。该意见自2018年颁布实施以来,军民融合的效果初显,相关机构推进军民融合的动力、积极性显著增强。二是军民融合,共赢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天津市滨海新区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作为近年成立的一个军民融合机构,在其不懈努力和积极创新下,飞腾芯片、麒麟系统、北斗短消息等一系列军事技术成功转化为民用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而诸如电子标签等一系列民用技术也在军事产品中得以广泛使用。三是军民融合的交流、研究机制初步形成。共享军民融合成果,建构起有效的研究机制对军民融合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非常重要。借助天津市军民融合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征集、天津军民融合发展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的举办,助推了更多军民融合成果的不断涌现。
(三)建立产业园使军民融合落到实处
天津在积极推动军民融合的进程中,除了举办相关论坛吸引全社会关注军民融合强化学术研究外,还积极通过建立产业园的方式让军民融合真正落到实处。一是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初具雏形,有78家企业落户在滨海新区、东丽区的军民融合产业园,年创造产值超过100亿元。二是积极搭建军民融合成果孵化平台,天津在推进军民融合的进程中通过不断创新,在全国范围内较早成立了军民融合产业研究院,整合各类资源,集中力量攻关关键技术。三是军民融合产业园呈现出多点开花、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天津市现有的各个园区之间分工协作,专注于若干领域进行集体攻关发展,进而促进了军民融合的健康发展。
四、天津地区军民融合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成果转化机制不够健全
实现军民有效融合,关键是要在成果转化机制上下功夫。天津在积极推动军民融合的进程中,还存在有成果转化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一是类似军民融合研究院这样的创新机构数量还很少。长期以来,军用以及民间研发机构在具体的科研过程中长期将关注点放在各自领域,缺乏融合创新视角,因此有类似军民融合研究院这样的创新机构无疑能够更好地提升军民融合创新效率,目前天津这方面的研究机构数量无法满足军民融合发展的客观需要。二是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无论是军转民还是民转军,都离不开一整套激励机制的效能。但就现阶段而言,天津在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还较为明显。三是成果的市场化开发机制不是很健全。现阶段在天津的军民融合实践中,还存在着对市场需求把握不准,知识产权体系不够健全,市场开发和推广渠道不够畅通等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军民融合成果的相互转化。
(二)高素质人才流通渠道不够通畅
人才始终是制约军民融合的第一要素,在大力推进军民融合的进程中,既需要有相应的高技术人才作为支撑,也离不开足量、优秀的管理人才来保障,目前在这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人才流通渠道不很通畅。军队研发以及管理长期依赖于军事院校和相关科研院所,地方高校在其中缺位现象较为明显。天津市有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全国重点高等院校。南开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被列为B级学科。天津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等被评为A类学科,这些学科与军事科技发展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但对于这些高等院校的有关人才而言,其要为军事科技服务还存在着众多的体制机制障碍;而军事科研院所、高校的人才要为民间学科发展同样面临着诸多阻碍。二是人才的联合培养机制不够健全。在天津的军民融合中,军事机构、院校与地方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的横向沟通较少,联合培养机制还很不健全,直接影响到了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国防技术创新对民口依赖性不强。由于军工行业壁垒、军地科研资源分配机制的局限性,以及分类评价体系不够完善,造成基础研究、装备研制主体定位尚不清晰,地方高等院校在人才聚集、人才引进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在军地人才合作中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三)军民融合金融支持不足
军民融合主要集中在科技产品领域,资金需求量较大、风险较高。天津市在积极推进军民融合的进程中,始终面临着军民融合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一是金融机构扶持军民融合的积极性不高。近年来,天津市的金融机构对军民融合所涉及的众多领域所给予的扶持力度较小,主动扶持的积极性不高。二是税收扶持力度较少,政策的有效性有待提高。天津市已就军民融合出台了一整套的税收优惠和扶持政策,例如从事高科技材料研发生产的,企业营业税享受25%的返还,但总体而言其申请条件较为严苛,且返还有一定的金额限制。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高新材料领域,对其他领域则涉足较少。三是专项发展基金设立较少,资金规模难以满足军民融合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天津市通过整合资源,设立了军民融合专项发展基金,但该基金规模仅为3.5亿元,但对旺盛的军民融合需求来说可谓是杯水车薪。
五、创新举措大力推进天津军民融合产业转型升级
(一)建构起更加有效的成果转化机制
推进军民融合,以军民融合为契机推动天津产业转型升级,关键在于建构起有效的成果转化机制,具体的成果转化包括民转军、军转民两个部分。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不断创新具体的成果转化机制。一是要创新成果的研发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军民科技的转化渠道尚不够畅通,在天津地区大力推动军民融合的过程中也突出存在着这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在研发层面其单一性较为明显。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着力改变这种现状。要充分发挥好军民融合研究院这样机构的作用,利用其技术和体制优势,做好相关研发工作。二是要创新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对于军事科技转化为民用科技,可给与当事人及机构一定奖励的方式来提高其积极性;对于民用科技转化为军用科技,则是要国家从顶层设计層面做好帮扶和奖励,借此进一步提升我国军事科技水平。当然无论是其科研成果的转化机制如何创新,都必须坚持自主研发,掌握核心科技的原则。三是要创新军民融合成果的市场化开发机制。通过前期研发、中期成果转化,在配合后期市场化的开发和推广机制的建立,从而让更多的成果惠及百姓以及推动现代国防事业的发展。
(二)畅通军民融合人才流通渠道
人才在21世纪将成为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最为重要的核心资源,当前正处于军民深度融合阶段,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求度在进一步上升。应当着力畅通军民融合人才流通的渠道:一是要打破现有机制的阻隔。政府以及军事管理机构等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国家层面也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和机制保障。在此基础上要从编制、待遇、户口等实际问题上加以解决,消除人才流动的后顾之忧。二是要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加强各个人才培养机构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共同探索新型联动、联合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三是要强化对民间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支持与合作。有关军事部门要加强与有关民间机构的沟通与协作,不断建立健全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作机制。
(三)加强军民融合的金融支持
实现军民有效融合,离不开有力的金融支持。面对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政府通过担保、贴息、设置专项贷款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开展军民融合贷款业务,着力解决相关机构在研发、生产、销售当中的资金需求。了解金融机构不愿意提供军民融合专项贷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逐一解决问题。二是要调整优化税收政策,提高税收扶持的精准性和效果。要对现有的税收优惠范围进行适当修改,税收优惠的幅度和年限进行适当扩大。可以通过设置专项税收返还的方式来提高相关企业、机构的参与积极性。
六、结论
推进军民融合是建设现代强军,实现国防强国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路径。天津市依托自身优势,在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整合资源、加强顶层设计、注重保障机制建设等举措为军民融合推进夯实了基础。但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其后续的军民融合进程。对此本文主要从科学的成果转化机制、人才流通渠道的畅通、军民融合的金融支持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力求通过这些举措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天津军民融合的深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1]Sun Wu-bin,Li Zheng-qi.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Military and Civil Techn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Integration[J].Value Engineering,2017(13).
[2]程春生,《营造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体制环境》[J].中国市场,2020(02):172-176.
[3]张凯,《国外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09):197-198.
(作者简介:陈光,天津城建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区域投资与区域建设;郭彦雪,天津城建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产业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