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网络舆情现状与应对研究
2024-01-20吉晨晓宋金辉
吉晨晓 宋金辉
【摘要】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上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新闻传播活动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局面。在此基础上,做好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显得尤为重要。军事网络舆情有着特殊性,文章具体结合军事网络舆情的发展现状,展开分析,探究当下军事网络舆情处理与应对中的不足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军事网络舆情∣现状∣应对∣策略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媒介传播形式的快速变化,人们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方式经历了较大的变更。新媒体平台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普及,极大地拓宽了公众舆论的传播渠道,拓展了公众舆情的活动空间。军事网络舆论作为社会网络舆论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在传播方式、传播形态上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加上军事网络舆情相较于其他领域的社会舆论更具敏感性、战略性和政治性的特点,在新时代背景下,军事网络舆情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1]。对此,需要提高对军事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视,做好舆情监控和危机处理,发挥军事网络舆情的正能量作用,掌握军事网络舆情斗争的主动权。
一、军事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
(一)网络舆情的特点
从网络舆情的特点来看,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复杂性的特点,互联网海量的信息和开放便捷的信息传播方式,充分满足了受众多元化的需求。在网络平台上,受众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借助各类新媒体平台,受众能够实时就热点事件发表自己的建议意见,其中建议无论合理与否,都能够被第一时间展示出来,这也反映出网络舆情的多元化特点。在网络中,人们表达的观点可以借助交互式平台实现快速传播,在彼此的观点讨论,态度表达中,网络舆情能够彼此交汇碰撞,并自发地扩散。网络话题内容极为宽泛,话题参与者来自各个阶层、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在网络平台上,小到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大到文化、军事、经济等相关话题都能被讨论传播,这也表现出网络舆情具有较强的汇聚性和放大效应。一些热点问题一经传播,能够被网民快速围观、转载、跟踪,这也使得网络舆论的监督和引导难度更大,容易滋生一些谣言和偏激言论[2]。
(二)军事网络舆情特殊的放大作用
军事网络舆论具有特殊性,尤其是一些关于重大军事活动的相关事件,本身信息具有敏感性,在网络平台一经发酵会快速吸引大批网民注意。并且,伴隨着讨论人数的持续增加,讨论范围的逐步扩大,话题会层层放大,逐渐深入,实现裂变式传播。军事网络舆情的特殊性体现在军事信息的特殊性,一些重大的军事活动,本身是循序渐进的,例如,阅兵式军事演习等是经过长期酝酿组织的,可以是周期性的,例如,国庆阅兵,也可以是按照具体计划执行的[3]。经由前期的铺垫,在消息发布时,往往能够掀起受众的期待感,在这种期待感的驱使下,受众对于事件的好奇度和讨论度能够极大地提升,进而加剧军事网络舆情的放大效应。
(三)当前我国军事网络舆情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国防事业和军队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国内外民众对于中国军事信息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同时,伴随着网络平台媒体的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内互联网用户人数持续激增,各种军事信息相关的敏感新闻,一经传播会快速引起广大网民的围观,进而形成网络热点。加上普通民众对于军队事务军事新闻往往抱有较强的好奇感,对相关舆论内容的关注度更高。这种对军事网络信息较高的关注度,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提高国民对我国军事实力、科技水平、航天工程等方面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别有用心的分子会借助人们的猎奇心理,在网络肆意传播一些歪曲事实、抹黑军队形象的谣言或不实信息,这些内容更能满足互联网中具有猎奇心理的网民,如果不及时干预和制止,会引起较大的负面效果[4]。
二、当下我国军事网络舆情处理中的主要问题
(一)军事网络舆情处理理论稍显落后
当下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变更了以往的信息传播模式,也加剧了网络舆情管理和监控的复杂性。当下我国在军事网络舆情处置方面还存在着反应缓慢的问题。一些单位缺乏主动引导舆论的意识,错失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二)在舆情处理上速度较慢
一些单位在处理军事网络舆情时,存在着“鸵鸟”心理,对网络中的军事舆情信息不回应、不理睬、不解释。这种鸵鸟政策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单位的网络舆情应对理念较为滞后,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舆情危机反应机制不健全。事实上,网络时代下对于舆情应对工作,如果只采用“沉默维稳”的方式,不及时回应更容易使得谣言滋生,甚至使一些原本普通的事件在网络平台上放大化,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5]。
(三)在军事网络舆情处理方式上单一滞后
许多单位在面对军事网络舆情时,不习惯于主动地进行信息公开,在舆情处理上,由于害怕言多必失,只会埋头处理工作,秉承着谣言不攻自破的思想进行舆情处理。事实上,这种观念在当下网络舆情处理中是较为滞后的,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纷繁复杂,受众如果不能从官方平台获取权威信息,就会出于好奇心的驱使,而选择其他渠道了解信息。当人们在综合各渠道的信息后,就逐渐形成了对事件的认识,这时官方即使再出面解释或发布相应的辟谣视频,也难以彻底改变人们心中的固有观念,甚至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进而使官方在舆情处理中陷于被动[6]。
三、新时代下处理军事网络舆情的优化路径
(一)做好舆情的研判与分析识别
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军事网络舆情的处理工作需要发挥主动性,要充分认识当下军事网络舆情的特点,加强对军事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对此相关工作人员要认识到新媒体平台的特殊性,认识到信息传播的低门槛性,也要结合军事网络舆情的放大特点。近年来,国内外民众对于中国军队、中国军事信息的关注度明显提高,任何有关的军事网络舆情都会引起社会舆论乃至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有关部门需要积极开展军事网络舆情研判分析。要结合专门的军事网络舆情机构,进行军事网络舆情的跟踪分析、研判和预警。例如。在军事活动开始前,需要结合前期的网络舆情,做好分析研判,识别现阶段网络舆情中哪些是正面的,哪些是负面的,哪些信息是需要及时澄清的,哪些信息是可以被忽视的。做好军事网络舆情的跟踪分析、研判和预警。能够为后续的舆情应对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不打无准备之仗,能够为潜在的舆情危机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案和积极应对,有利于提升舆情引导效果。
(二)创新舆情应对措施与处理方法
在应对军事网络舆情时,需要引用多种方式结合前沿的舆情分析办法,例如,采用网络问卷调查,了解当下网民对于我国军事、对于我国军队,以及相关军事事件的看法态度;结合访谈分析,了解不同对象对于我国军事网络舆情的观点以及工作建议。也可以结合一些重大的军事活动开展舆情专题分析,加强军事网络舆情监测和研究,为军事网络舆情应对和处理提供必要的支持。
(三)发挥意见领袖的舆情引导作用
意见领袖在舆情引导和干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军事网络舆情引导来说,结合中央军事频道网、国防部网、中国军网等权威的媒体,发挥官方意见领袖的作用,能够更好地在军事信息的发布方面突出权威优势、专业优势。意见领袖要借助正面的军事宣传报道,起到引导人、教化人的作用。此外,在面对一些负面的舆论舆情时,要注意疏堵并举,不能一味的屏蔽封锁。在传统媒体时期,由于媒介形态单一,官方媒体对于军事网络舆情有着绝对的掌控力。然而,在网络化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中,军事舆情的信息来源日益增多,信息内容更加海量。在舆情应对时,仅凭封堵屏蔽,难以与军事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竞争,甚至会造成舆情事件的扩大化。对此,在军事网络舆情应对上,要能够积极引导,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要第一时间做好干预。
(四)突出首因效应提前剖析对方图谋
在面对信息时,人们往往存在先入为主的首因效应,一般来说,在面对一个事件时,人们最先接触到的信息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这一事件的认知。对于初次接受的信息,人们的记忆效果也会更加深刻,这种首因效应在舆论传播领域也形成了刻板印象和固有认知。对此,在处理和应对军事网络舆情时,需要发挥舆论的首因效应。官方媒体要能第一时间发生抢占舆情设置的主动权,为自己的行动定性定调,这能够直接影响受众对舆情事件的直观认知和心理定势,也能够抢占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四、结语
在网络媒体时代下。军事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相关部门和舆情监管人员提高重视,要建立健全军事网络舆情的预警和危机应对机制,强化对网络舆情工作机制的基础研究,做好舆论引导。要抢占舆论工作的主动权,使舆论引导发挥正能量,在面对军事网络舆情时,及时澄清事实,化解矛盾安抚民心,树立人民军队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魏超,朱萍,林洁.军事网络舆情现狀与应对研究[J].科技传播,2020,12(19):110-112.
[2]石明.浅析涉军网络舆情的放大效应[J].青春岁月,2018(17):39.
[3]陈畅. 涉军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策略研究[D].芜湖:安徽工程大学,2018.
[4]彭明辉. 基于军事领域本体的舆情倾向性分析[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8.
[5]王兰成,娄国哲.大数据环境下涉军网络舆情的知识图谱服务研究[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8,27(4):1-6.
[6]王乐萍.军事网络舆情的影响模式探析[J].新闻世界,2016(12):88-91.
(作者简介:吉晨晓,海军航空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政治理论教学、新闻传播;宋金辉,海军航空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