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视角下中国画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
2024-01-20王伟
王伟
摘 要:中国画作为东方艺术的瑰宝,具有灿烂辉煌的艺术成就,独特的笔法与审美,彰显着中国文化、美学思想,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含义。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实现美育育人的教育目标,美术校本课程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中。在大单元视角下,校本课程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实际学情与发展水平等各方面展开,主要围绕办学特色,学生的兴趣、特长,教师的专业特点等,规范性、全面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制订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对美术知识有新的探索和体会,激发学生对中国画的热爱,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个人修养,使学生能够受益终身。
关键词:大单元;初中美术;中国画;校本课程
国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文化、审美、特色、情怀等,学习国画能够更好地感知其包含的表现美、创造美、理解美,是义务教育阶段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中国画校本课程的开发,将学校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国画兴趣,使其对艺术审美有一个全新的认知,还有利于学校全面稳定的发展。
事实上,学习国画并不是临摹的一个过程,而是艺术创作的过程,能够牵动学生精神,陶冶艺术情操,构建一个完整的人格,这对初中生有极大的助推作用。国画校本课程并非美术课程,国画与美术、语文、人文、历史等学科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学习国画理论知识,学生可以了解各个名家名作,了解国画材料、背景、人文等,对国画有更好的理解,并且课程将核心素养贯穿教学始终,有利于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一、中国画和校本课程概念阐述
(一)中国画
所谓中国画通常情况下指的是中国传统民族绘画的统称,也可称之为国画和水墨画。主要以墨为绘画颜料,采用水来进行调和,毛笔作为绘画的主要工具,在宣纸、绢帛等上面作画,体现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画种。中国画又简称“国画”,按照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主要手法表现于笔墨之间,主要借助毛笔、水墨以及相关的国画颜料,还有特质的宣纸进行绘画,在绘画工具上非常讲究,划分也非常详细。如毛笔,毛笔是中国所创,同时分为硬毫、软毫、兼毫,其中毛笔又划分为诸多型号,不同的笔会挥洒出不同的画感;宣纸主要分为生宣和熟宣,熟宣是经过加工过的,使用起来不容易渗透,可以反复上色,而生宣是没有经过加工的,使用时水墨非常容易渗透,非常考验绘画功底,落笔为定、无从更改,通常情况下写意画用生宣居多。中国历代画家都非常重视国画的笔法和墨法以及艺术修养。
(二)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之一,根據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等相关要求开发的,充分满足学校的发展需求,设置相关的课程。其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展现出了课程多样化的一面。学校在开展校本课程过程中,可以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学生实际发展,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及优化,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培养学生特长、兴趣、爱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简单而言,校本课程可以理解以学校为本开发的课程,载体为学校,主体为师生,所需的教材内容是由教师根据学校具体情况来编排,形成的属于一套学校自己的校本教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有较大的选择性,可以放大学生的兴趣点和优势,对学生积极引导,自由制订学习方案,有效促进学生自主性、全面性、综合性的发展。
二、开发初中美术中国画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已全面推进,美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彰显了学校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创作技巧,还能在学校内营造出浓郁的艺术气息,极大程度地助推学校打造艺术特色,实现美育育人的目标。如果把美育方面的教学内容渗透在课堂之上,仅有的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无法达到精益求精的育人效果。因此,学校应当开设美术中国画校本课程,给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空间和平台,让一些具有美术天赋的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展示自己的创作,不断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
(一)感知形式美
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要想了解中国画的特点与异同,仅根据教师的讲授,教材内容的理解,作品的赏析是远远不够的。在中国画校本课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式,把西方的优秀作品和东方的著名国画进行对比分析,在对比的过程中通过对内容细化,引导学生逐渐领会作品,感受作品的整体布局、色彩、线条等方面的美感,了解国画点、线勾勒出的层次感、线条感。中国画基本上是由点、线、面组成的,水墨的点与线作为造型,线与线之间主要是依靠面所表现的。点、线、面的结合可以说是国画形式中一种最具特点的美的展现,把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感知意境美
在中国画校本课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作品,精准把握作品的整体格调,要求学生提前搜集作品相关的资料,从各方面了解,丰富内涵,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在资料搜集后,教师应要求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并将其分类、筛选,以了解作品的背景、作者的感情等;在欣赏作品时,要让学生能够尝试感受作者的情怀,对作品产生不一样的想法,拥有自身深刻的心得体会,对作者的创作意图、思想感情有整体把握,加强学生对意境美的感知。要知道,无论任何一件艺术品都会沉淀在历史长河中,与某种文化、时代息息相关,彰显着历史特征和文化思想,通过艺术创作的方式来表达情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对作品背景了解通透,感受作品的风格、情调,感受艺术创作的意境美。
由于中国画所描绘的内容有一种抽象感,需要认真欣赏和品读,以达到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但初中阶段的大部分学生并不具备这一能力。美术教师应当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来改善这一现状,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当然,审美素养并不是单纯的欣赏美术作品,而是需要不断地去感受、体会、实践,根据自身发展,不断挖掘作品内涵,从而对生活、对自然更加热爱。
三、大单元视角下中国画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
大单元是教学中的新方向,从整体角度来剖析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内容,在中国画校本课程中实现单元教学,教师应当从单元整体的方向着手,提炼与筛选单元中的知识,选取知识重点精华,加强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为课堂教学增添更多趣味性、灵活性,成为课堂教学一大亮点,还能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引导学生从欣赏、分析、探索、创作、表现等不同视角来感受中国画的多角度美。
(一)临摹为主,实物写生
众所周知,在传统中国画教学中,基本上都是采用临摹的方式呈现,通过观赏、认真分析名师佳作,从模仿开始,逐渐摸清自己的方式和风格,可见这样的学习方式容易使学生思维受限。在初中美术中国画校本课程中,打破了这一教学模式,将临摹与写生共存,教师会根据所学知识创设相应情境,带领学生从多个角度来观察事物,临摹与写生的本质就是情与境的统一。临摹的过程主要解决造型,是为了能够从各个作品中和作者的绘画手法中获取丰富的经验;而写生的过程是实际消化的过程。初中阶段的部分学生已具备扎实的绘画功底,掌握了基本绘画技能,对临摹已经游刃有余,但是临摹训练仅限于一种思维、一个角度,而写生可以说是捕捉对象的过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采用临摹方法与技巧,并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法,通过观察和分析设计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例如,在进行写意山水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会要求学生先进行临摹,通过临摹来掌握写意山水画的基本构架和了解,采用山水画勾线的方法与技巧,简单地皴画山体的结构,临摹后再开展山水画的创作,并融入自己的感悟进行二次加工。
在中国画校本课程教学中,所用的教材是教师按照每个学生的实际学情、绘画特点、个性等方面精心甄选的,每个学生的临摹教材都有不同,比如传统人物线描、变形线描、花鸟线描等多种类型的书籍,每当有新书时,学生都迫不及待地翻阅,同时也会担心绘画难度。教师会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敢于下笔。在开展临摹练习时,教师应当深入浅出为学生分析线描的疏密、刚柔、曲直、穿插等变化,以及画面的构图要领,并为每个学生纠正、改画,使其能够更加直观地发现自身问题,深切领会线条的表现力。通过临摹练习,学生一般在完成两三幅作品后,都能够独立完成作品。另外,教师会将学生的作品认真挑选,把一些优秀、突出的作品进行展示,作为一种激励的方式,让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更加浓郁。
(二)创设环境,注重实践
中国画校本课程事实上如同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层层递进,不断丰富学生的体验过程。开展校本课程中,教师可以打造一个文化校园,借助学校周围的环境,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性,并通过组织实践活动来丰富内容,呈现出新颖、多样的校本课程,让学生能够真实感受到美术创作的快乐,沉浸在中国画的创作中。这不仅在课堂上有所体现,还能延伸至校园生活中,并成为学校一大特色,带给学生更多新鲜感和喜悦感,充分发挥美育育人的关键作用。
(三)明确目标,学生主体
美术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在艺术创作中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但如果教学方法老旧、单一,会导致学生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其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在中国画校本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根据教学内容来创设不同的教学模式,营造一个宽松、生动、愉快、开放的校本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激发学生对中国画学习的兴趣及热情,制订新的教学目标,提升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在大单元视角下,课程的价值取向已从知识为中心逐渐转变为学生全面发展上,始终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要求转变教师以往的角色,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倾听者等,并根据实际情况来随时变换角色。而校本课程的研发、建设、教学活动策划、实施等都是对美术教师自身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一种考量,教师占有主导地位,学生占有主体地位,主导地位就主要体现在校本课程的设计、风格、教材编写、课时安排、教学形式等多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把握教学方向,运用正确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优化内容,关注反馈
在选择中国画校本课程内容时,应当结合自然、生活、社会实践等活动内容,通过多方面渠道来获取课程资源。在此要强调的是校本课程不应该只停留在一本教材上,学校需要将校内与本地资源进行融合,如街边公园、校园风景等,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为学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学习空间。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在于学生的体验感和反应程度,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说学生的反馈是校本课程的一个关键环节。学生可以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相长,让师生共同成长。
校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要进一步优化,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学习,为每组学生发放一株梅花,结合诗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开启国画大赛,让学生体会梅花傲雪斗霜,高洁不屈的精神品质,教师会引导学生的作画技巧和手法。随后会展开各个小组的比拼和讨论,有的小组绘画“红梅赞”、有的小组绘画“卜算子咏梅”、有的小组绘画“梅花”体现出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意境。同樣的景色经过不同风格笔墨挥洒,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学生再通过相互欣赏作品,进行学习和评价反馈,进一步感受到了国画的魅力,从而也感受中国文化的精髓,提升了个人文化修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中国画校本课程成为新的目标、新的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当全力打造一个优质的美术课程,注重文化交流,关注学生的实际学情,培养学生美术技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艺术素养。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理念,积极思考、深入学习、开展实践,从而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全方面综合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雪. 在校本课程中开展中国画教学的思考[J]. 吉林教育,2018(23):85-86.
[2]李石. 依托校本课程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J].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06):18.
[3]童晓霞. 浅谈初中美术国画课校本课程的实施[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 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 2016:520.
(责任编辑:张涵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