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2024-01-20赖服岩
赖服岩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体育校本课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锻炼及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校特色的体育项目及活动顺利开展,强化学校的体育课程,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体育;校本课程
1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1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全面发展
体育活动丰富多样,并不是只有单一的跑步、跳远等项目,如足球、排球、跳绳、沙包等运动形式。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性格特点不同,通过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丰富的体育活动,使其自主选择体育活动及项目,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特定体育项目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起点,应当重视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在新课程标准下,对小学体育校本课程进行开发与研究,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教师应在不断研究学生的运动能力和适合的体育项目时,通过专业体育教育与体育知识的讲解,不断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从而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
2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措施
2.1校内课程拓展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小学体育教师在已有的课程和教材的基础上,对体育活动及体育项目开展的方式和做法进行科学合理的改编,让体育课程内容随着学生的成长进行不断加深,从而更加顺应小学生的身體发育与成长。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小学体育教师依据学校的地域环境、学生的运动喜好、学校运动场所规模等因素,开展具有特色或者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
2.2校外活动选择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小学体育教师结合学生的身体情况以及个人意愿等向学生推荐合适的校外活动运动项目。同时,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的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小学体育教师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教学和校内活动,积极参与社会体育活动和社会体育项目。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是对已有课程的改编与拓展,而且是对校外活动以及课间活动的开发与选择,并可以跨越年级的限制进行体育活动及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当依据学生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这样才能真正完善小学体育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信.厦门市小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厦门:集美大学,2022.
[2]彭萍.基于运动技能发展的小学足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中小学班主任,2022(10):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