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梳理乡村特征,助推乡村振兴

2024-01-20金卫东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3年6期
关键词:旅游发展

金卫东

(宁夏固原市第二中学)

乡村是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也叫农村,即乡村(农村)是以农业用地和农业人口(农民)居住为主的地区,乡村聚落是指乡村地区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简称村落。

一、思维导读

通过思维导图我们要解决与“乡村即乡村聚落和乡村振兴”相关的学习内容中学什么、怎么学和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见图1)。

图1

二、乡村聚落

(一)乡村聚落空间形态

乡村聚落用地空间形态特征是指乡村聚落在空间上的整体分布形态,是在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即由自然环境、建筑组群等物质要素与文化等非物质要素复合叠加而成。依据乡村聚落在用地空间形态特征上的差异一般可分为集聚型、组团型和分散型三类。随着村落的发展,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了简单的分化,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往往形成了住宅由此向外环绕分布的村落内部空间结构。

通过生态移民和修建居民点,改变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由分散型向集聚型转变,促进乡村振兴,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减少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便于管理和提供服务,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例1】(2022年湖南省选考,6~8题)某地(图2)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图3),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据此完成6~8题。

图2

图3

6.该地易发山洪,主要是因为

( )

A.水流汇集快

B.年降水量丰富

C.河道较弯曲

D.地质条件复杂

7.从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推测该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

(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8.该地形成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有利于当地

( )

①降低暴雨的频率

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③抑制土壤盐碱化

④减轻山洪带来的危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6.A 7.A 8.C

【解题思路】读图2可知,该区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主要是组团型的,用地结构特征为“山—林—田—村—水”的空间格局,充分体现了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生存智慧,体现了“山—林—田—村—水”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体现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也蕴含着丰富的美育思想。

山洪一般是由暴雨引发的,通常在山区沿河流及溪沟形成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的一种自然灾害,故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降水。

第6题主要考查该山区易发山洪的主要原因,读图2可知,该区域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且多暴雨,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后迅速汇集,即水流汇集快,使河流水位暴涨,容易形成山洪,故A选项正确;年降水量丰富只能说明河流的补给量大,如果地形平坦,河床落差小,河流水位也比较稳定,不易形成山洪,且该区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并不丰富,故B选项错误;如果河道较弯曲,河流流速较慢,则不易形成山洪,且图示区域河道比较平直,故C选项错误;地质条件不是引发山洪的主要原因,故D选项错误。

第7题主要考查村落空间分布特征,从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看,a处村落位于山脊前缘,与c处和b处的村落相比,a处村落地势较高,离河流有一定的距离,便于防洪;与d处村落相比,a处村落距河流较近,取水方便,故该题的正确选项为A选项。

第8题主要考查“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的生态功能,这是当地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利用当地土地资源的智慧结晶。读图3,从该区域用地结构的空间格局看,农田位于人工林之下,人工林涵养的水源可滋养农田,村落靠近河流,便于取水,从而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②正确;人工林位于坡度较大、相对光秃的山体之下,利于截留从山体滚落或水体搬运的石沙和保持水土,可减轻山洪带来的危害,④正确。故该题的正确选项为C选项。暴雨频率是由形成暴雨的水汽、上升气流和大气结构决定的,与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关系不大,且图3所示区域正好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地带,而“山—林—田—村—水”的空间格局也无法阻挡东南季风,故无法降低暴雨的频率;土壤盐碱化一般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的地势低洼或低平、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而该区域位于半湿润的山区。

(二)乡村地域文化和乡村景观

乡村地域文化是在特定区域范围内形成的,能体现区域环境特征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景观,传统乡村景观是区域环境的“名片”,对区域环境具有指示作用。乡村地域文化是当地居民顺应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和趋利避害的智慧结晶,深深地打上了当地地理环境的烙印,也能体现当地居民的社会组织形态和精神追求,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例如,独特的黄土高原孕育了中华民族文化中一个独具个性的文化体系——黄土文化,其独特的聚落文化景观就是黄土窑洞。当地缺乏建造房屋所需的木材,而黄土高原地区因黄土深厚、松散、直立,降水量较少,人们便顺应山势,修建了冬暖夏凉的黄土窑洞,形成了独树一帆的黄土窑洞景观,延安精神和延安红色文化就形成于陕北的黄土高原地区。

例如,2017年全国卷Ⅲ第1~3题以一帧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剪纸作品的江南水乡(图4)为情境,主要考查图中剪纸作品所反映的景观在我国主要分布的地区、图示景观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和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长江三角洲地区因地形平坦(地势低平),降水丰沛,河网稠密,当地居民为顺应自然,修建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景观,例如,江苏的周庄和苏州园林、浙江的乌镇等,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江南水乡文化,蕴含着人地协调的思想和浓厚的美育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代表性的地方戏种为越剧。

图4

三、乡村振兴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包括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组织振兴,不同区域的乡村都承载着其所在区域的地理特征,乡村振兴就是合理开发利用区域资源,促进乡村持续健康发展。

从地理学的角度看乡村振兴的意义,即乡村振兴利于发挥乡村区位优势,促进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利于发展乡村经济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利于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利于改善乡村景观,完善基础设施,构建生态宜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利于青年农民返乡务农,即“城归”,平衡人口分布,解决“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和培养能驾驭现代农业的农民;利于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等。

【例2】(原创试题)【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嘎拉村坐落在苍翠的群山之中,距林芝市区约12千米,沿318国道分布,临靠尼洋河,桃林总面积约270亩(1亩≈666.7 m2),被誉为“林芝桃花第一村”,是“林芝桃花文化旅游节”的主场地,每年3月至4月,吸引了不少游客。嘎拉村利用“旅游+”的发展模式,让村民吃上了生态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请你为嘎拉村做大做强生态旅游提出可行性建议。

【答案】利用藏域风情,与周围村庄协作开发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提高旅游资源种类、数量和集群状况,延长游客停留(旅游)时间,拓展旅游季节;加大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硬化村中道路,改善卫生环境;植树造林,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发展观光采摘业;加强宣传,合理收费,提升旅游品位和知名度;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命题意图】该题以西藏嘎拉村“桃花节”为情境,主要体现嘎拉村依据区位优势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向“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变,这是乡村振兴的主要举措,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该题主要考查依据区域特征出谋划策的能力。

【解题思路】依据材料可知,嘎拉村旅游资源较为单一,旅游季节性较强,游客停留时间短,所以要利用藏域风情,与周围村庄协作开发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提高旅游资源种类、数量和集群状况,延长游客停留(旅游)时间,拓展旅游季节;通过发展观光采摘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宣传、规范收费、从业人员培训等,为游客创造更加优美的旅游环境,提升品牌形象,发展生态旅游,吸引更多游客,增加旅游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四、学法指导

有关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试题,其命题规律一般是精选某个乡村,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呈现情境,对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主要考查该乡村的地理环境特征、贫困的原因、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村落空间形态及成因、村落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探究发展模式和对该发展模式作出评价、乡村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乡村振兴的措施、乡村规划的评价和意义等。从试题材料和设问中体现了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也体现了地理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增强了学科间知识的迁移和整合。

从产业的角度讲,乡村以农业生产为主,实施乡村振兴,就是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农业基础,转变发展模式,促进第二产业(农产品加工)和第三产业(乡村旅游业,如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采摘农业、智慧农业等)的发展。学习方法如下:

(一)解读乡村地理环境特征

从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两个方面进行解读,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气候(降水、热量、光照、温差、气象灾害等)、水文、土壤、地形、植被、地质、自然资源等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包括耕地、人口、市场、交通、经济、科技、国家政策、饮食文化等特征。

(二)分析乡村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农业选择的区位分析,包括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依据乡村区位条件,探究农业发展方向,即依托科技,优选良种,提高品质;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大宣传,形成品牌;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生产和经营多样化;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加大生态振兴,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接试题材料和设问,要抓住主导因素、主要因素和限制性因素,对接产业特征或植物习性,批判性地分析和解答问题。

(三)探究乡村发展模式的形成和转变

依据乡村区位发展条件,探究适宜该乡村的发展模式;因发展条件(区位因素)的变化,为适应市场和促进发展,探究乡村发展模式的转变。

例如,2019年全国卷Ⅰ中的第1~3题所反映的乡村发展模式的转变,即从“村村冒烟”转变为“抱团飞地”的发展模式,促使其转变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用地紧张和市场竞争增强。该题主要考查“村村冒烟”的空间分布特点,即从20世纪80年代到2016年,该县村办企业空间布局分散;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的主要作用是缓解建设用地紧张和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的发展理念是城乡统筹创新。

(四)深入实践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室内、野外和社会的真实环境下,通过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所以通过考察、实验、调研、研学旅行等方式深入乡村,撰写调研计划,设计调研内容、方法和步骤,能够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研读乡村地理特征,分析乡村发展条件,探究乡村发展瓶颈,提出乡村振兴策略。

例如,2023 年全国高考甲卷第43题以“窑洞养牛”为研学情境,以调研活动为方式获取信息,将乡村振兴与旅游地理知识有机融合,为甘肃省平凉市设计与窑洞养牛相关的旅游产品,为甘肃省平凉市的乡村振兴(旅游发展)出谋划策。

(五)关注地理热点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搜集有关乡村振兴的热词,探究该热词与地理学的融合之处,研究对乡村振兴的意义。例如,精准农业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体系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其中的“3S”技术、农业科技和定量化控制光热水肥等,既节约了资源,又促进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精准化方向发展,这与高中地理倡导的理念不谋则合。

为了体现地理学科特点和新高考的考查要求,高考试题必然会关注地理热点,体现乡村振兴,命制能体现地理学科时代性和贴近生产、生活的地理试题,将有用的地理渗透于地理教学和考试之中,通过精选乡村振兴的案例或情境,主要考查与乡村聚落空间形态、乡村地域文化、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等相关的地理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有条件,可通过研学旅行,将学生引入乡村,实地考察,用地理视角探究乡村发展中存在的地理问题,用地理知识提出乡村振兴的可行性措施,不断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

猜你喜欢

旅游发展
我们一起“云旅游”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小A去旅游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旅游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