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地理试题四维研究及备考启示
——以2023年广东省选考为例

2024-01-20李金国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3年6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试题考查

李金国

(江苏省镇江枫叶双语学校普高部)

2019年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研制、出版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高考评价体系》)及其说明,其中的“一核”突出了高考的核心功能,“四层”提炼了考查内容,“四翼”明确了考查要求,同时还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等,是指导高考改革和命题工作的一种崭新的多维立体评价模式。近年来,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的指导下,全国各地新高考地理试卷改革创新,凸显出许多共性特征。本文以2023年广东省选考为例,从试题立意、情境创设、考查内容、设问方式四个维度,对高考试题的新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并基于此研究得出备考的相关启示。

一、《高考评价体系》下2023年地理试题特点分析

(一)素养立意为本,核心价值引领

根据《高考评价体系》要求,高考试题要“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从而推动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在教学和考试中的落实”,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业水平划分的依据,也应是高考命题立意的方向和主要抓手。

2023年广东省高考地理试题的命制,以《高考评价体系》的“一核、四层、四翼”为指南,立意高远、深刻,始终以素养立意引领命题,从适当内容的选择,到合理问题的设置,以及恰当考查形式的拟定,都能紧扣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这四大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确保了试题立意的方向性和层次性。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素养立意下2023年广东省选考试题特点分析

续表

(二)情境材料鲜活,呈现方式新颖

情境是承载试题内容、实现试题立意的重要载体。核心素养应通过学生在应对复杂、真实、开放情境时的外在表现加以推断。2023年广东省选考题的情境设计,遵循了《高考评价体系》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一是根据考查内容、考查目标,创设不同类型的试题情境。全卷16道选择题和3道非选择题,共设计11个试题情境,其中“生活实践情境”类型5个,“学习探索情境”类型6个,既考查学生学以致用、关注和解决社会生活与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考查其研究性学习和探究能力。二是根据《高考评价体系》“四翼”的要求,创设的试题情境具有层次性。三是试题情境的真实性、复杂性、学科性和典型性强。尤其是3道非选择题,属于复杂情境活动,情境材料都主要来源于学术期刊的地理专业研究论文,设计的情境真实、开放而复杂,旨在考查学生通过复杂的认知活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调动和灵活运用地理知识和能力应对复杂问题的水平,以及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创造性思维品质,从而达到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情境创新下2023年广东省选考试题特点分析

续表

(三)遵循“四层四翼”,优化内容结构

1.呈现“经典”内容,夯实学科必备知识基础

学科必备知识是地理学科基本概念、原理、规律、技能、思想和思维方法,这些经典的内容是新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新旧地理教材共同的内容,是地理高考永恒的考点,它们也是形成地理核心价值、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基础。

2023年广东省选考回归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加强了对这些经典“内容”的考查,如3,4题考查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产生的天气变化过程,属于新旧教材中都共有的“常见天气系统”相关知识的呈现;5,6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再如17(1)小题,要求分析该县适宜龙胆草大规模种植的自然地理条件,考查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这一经典人文地理内容的理解,考查学生认识区域自然环境的基本地理思想方法。第18题更是通过3个设问,综合考查了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背斜、向斜的成因与形态、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灵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深入融合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很好地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对高考“基础性”“综合性”和“必备知识”的考查要求。

2.呈现“新增”内容,实现高考核心功能

考查内容对接《课程标准》、新教材,稳中有新,更加全面。注重对《课程标准》“课程内容”部分中新增“内容要求”的考查,较好地实施了教考衔接、引导教学。例如,第13,14题,以青藏高原上草毡层及其景观图为情境材料,设置2道小题,涉及影响土壤有机质、水分变化的因素、人类不合理活动对土壤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第19题,以日本海为背景,考查上层、下层海水的性质、运动及其影响因素,对应《课程标准》中新增加的“1.8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搭建复杂的情境载体、设置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实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学科德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呈现“创新”内容,提升思维认知能力

《高考评价体系》指出,高考要通过试题考查学生的关键能力,包括知识获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认知能力。《课程标准》也强调教师组织教学中要注重开展学生的思维结构评价。2023年广东省选考较好地呈现了《课程标准》新增关于思维发展的内容,以此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批判性思维等的发展。例如,《课程标准》对地理“综合思维”核心素养水平3的要求:能够结合给定的复杂地理事象,综合各要素,系统分析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时空综合维度对其发生、发展和演化进行分析,给出合理的地域性解释。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核心素养考查要求,第18题设计试题时进行了创新,一改以往直白式地考查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以巴音河流域这一学术材料创设试题情境,第(1)题“分析图11a中布赫特山西南麓山前区域发育较大面积沙丘的主要成因”,更多地要求关注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侧重考查思维结构中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即展开发散思维,从图文情境材料中挖掘多个要素,构建合理的因果逻辑关系。第(2)题“如图11b所示,巴音河河道所在区域地下水含水层明显较厚,且在河道以内出现地下水溢出。请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形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以及第(3)题“指出巴音河出山口段河道硬化对下游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并说明理由”则是巧妙构思,创新设问视角,在考查思维“关联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考查“拓展结构”,抽象认识向斜、背斜、断层等地质构造,与冲洪积扇等地貌、河流水文、水循环主要环节等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深层次考查了学生调动所学知识,灵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如,第19题第(2)题,设计成开放性试题,思路、观点可以不同,答案不唯一,属于劣构问题,可更好地考查批判性思维、思辨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多维度多层次设问,凸显思维性和开放性

在试题命制中,设问处于核心和关键地位,它集中体现着命题立意,决定着考查方向和目标。要想实现试题设问的思维性和开放性,就必须使试题设问在反映学科本质的基础上更加灵活开放,如通过多样化的数据统计图表增加试题的探究性和开放性。基于核心素养立意以及地理学业水平质量水平能力要求,新高考试题的设问方式,依托复杂的情境,向着多层次、小切口、多维度的方向发展。

2023年广东省选考题的设问,遵循《高考评价体系》要求,充分体现了核心素养立意,与问题情境、地理学科任务、参考答案形成良性结构,并体现了多维度、开放性、多层次的典型特征。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多维设问下2023年广东省选考试题特点分析

二、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高考地理试题备考启示

(一)构建整体知识网络,夯实必备知识基础

首先,要按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安排进度,开足开齐新授课,杜绝“开快车”、追赶进度、“抢跑”和过分拔高难度等现象,避免为了增加复习时间和力度而无限制地缩短新授课时间,“压缩饼干”式的教学既会导致学科基础不扎实、不系统,又使学生丧失了学习探索的过程,进而难以形成应对复杂情境问题的敏锐感知和能力。其次,应当注重在新情境、新问题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拓展和运用。再次,《高考评价体系》的“综合性”强调融会贯通,所以备考中要注重大单元教学设计,注重知识“点”“线”“面”结合,使学科知识在同一层面横向交互融合,不同层面纵向融会贯通,构建起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学科知识整体网络。

(二)变革教学方式,注重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培育

高考试题的改革,经历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如今“素养立意”的过程,为适应新高考要求,地理教学要从关注知识获得走向关注能力、素养提升;从“死记硬背”“机械刷题”“题海战术”走向解决真实问题;从注重分数结果走向关注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要从变革教学方式开始,积极引导学生在真实复杂情境下发挥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运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全面综合发展学科素养水平。

就教学层面,要重视问题教学,问题教学以问题为线索,以创设问题情境为开端,围绕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的发展。要积极探索主题教学、基于情境的大单元教学、基于地理实践的项目式学习等创新的教学模式。问题性、实践性、探究性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地理现实问题,进而促进思维能力、探究技能以及学习品质的提升;就评价层面,要积极探索表现性评价路径,注重思维能力、情意、价值观领域的评价,其中思维能力的评价,可以采用思维结构评价的方式,阅卷时可研究如何克服传统的“采点给分”的弊端,改革为“采意给分”,以便更好地评价学生答题表现出的思维结构和水平。

(三)加强地理图表教学,提升信息转换能力

近年来,各地高考地理命题的情境材料主要来源于学术论文、生活生产实际,情境设计、信息呈现具有多样化、创新性的特点,不仅注重材料文字信息与图像信息的结合,而且图像类型多样,主题特点鲜明,思维含量提高,通过图文信息载体,巧妙设计问题,从多视角、多层次深化对地理图表信息获取、加工、分析和整理等能力的考查,加大了审题难度,提高了图文信息提取与转换能力的要求。因此,一方面应将图表判读训练渗透在平时教学和高考一轮复习中,培养良好的读图习惯;另一方面,在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时,增加图表判读专题,通过专题强化复习,进一步提升读图分析技巧和能力。

(四)契合《课程标准》要求,精心改编和命制试题

研究发现,近年来各地新高考地理试题在试卷结构、题型、分值分布、试题特点、考查要求等方面改革力度较大,如何更好地适应新高考?首先,师生平时要增强高考试题的研究意识;其次,教师要关注主流学术期刊论文,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焦点区域;再次,领会《课程标准》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对照学业质量水平3,4(分别对应于阶段性等级考、高考)标准,利用上述获得的真实、鲜活的新情境材料,来创设复杂的生活实践情境或学习探索情境,设计地理“新”问题,从而提高师生改编、原创试题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对主干知识的迁移延伸能力。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试题考查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