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雾化麻醉联合环甲膜穿刺麻醉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有效性探究

2024-01-20李霞尚国政

健康之家 2023年21期
关键词:有效性

李霞 尚国政

摘要:目的 探讨用雾化麻醉联合环甲膜穿刺麻醉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雾化吸入麻醉,观察组采用雾化吸入麻醉联合环甲膜穿刺麻醉,比较两组应激指标、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过声门、操作2 min后及操作结束,观察组SBP、HR和R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雾化麻醉联合环甲膜穿刺麻醉法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且麻醉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雾化麻醉;环甲膜穿刺麻醉法;有效性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是临床上用于肺部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而术前麻醉的效果直接影响着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能否顺利开展[1]。目前临床常用的麻醉方式包括雾化吸入、局部滴药、口鼻咽部喷雾和环甲膜穿刺等。但传统的麻醉方式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不良症状,且容易损伤患者鼻黏膜,导致出血,影响麻醉效果[2]。雾化吸入麻醉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但需要特殊的器具,且吸入麻醉时间较长,患者配合度较低;环甲膜穿刺麻醉也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但容易增加患者的恐惧感,且存在出血风险。研究发现,采用雾化吸入麻醉联合环甲膜穿刺麻醉能够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3~4]。本研究旨在探讨用雾化麻醉联合环甲膜穿刺麻醉法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有效性。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18~56岁,平均(37.52±2.85)岁;ASA分级Ⅰ级28例,Ⅱ级20例,Ⅲ级2例。对照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19~56岁,平均(37.58±2.77)岁;ASA分级Ⅰ级27例,Ⅱ级20例,Ⅲ级3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检查标准;知悉本研究内容;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存在药物禁忌证;伴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对麻醉不耐受。

1.2 方法

术前,两组均禁食、禁饮4 h左右,并在术前30 min予以肌肉注射0.5 mg阿托品、0.05 mg/kg咪达唑仑、6 mg麻黄碱,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促进患者双侧鼻腔黏膜的收缩,并给每位患者安置多参数监护仪,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如血氧饱和度、心率水平等。两组在支气管镜经过声门后与麻醉效果结合,再经支气管镜活检孔注入利多卡因,整个过程中的用量需<15 mL。

对照组采用雾化吸入麻醉:给予患者吸入2%的利多卡因5 mL,嘱患者用嘴深吸入,用鼻呼气,在平静呼吸时进行间断的深呼吸,麻醉时间10~15 min。

观察组采用雾化吸入麻醉联合环甲膜穿刺麻醉:首先,进行雾化吸入麻醉,步骤与对照组相同;待雾化结束后,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头向后仰,消毒患者环甲膜部位(位于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中间的正中线上的柔软部位);选择6~7号注射针头和5 mL注射器刺入环甲膜,深度1~1.5 cm;当进针存在空落感时回抽气泡,注入2%利多卡因5 mL;指导患者坐起轻咳,使麻醉能够扩散至下呼吸道内。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应激指标:包括AD(肾上腺素)、NE(去甲肾上腺素)、CRP(C反应蛋白)。(2)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患者声门开放良好,当镜体进入后无咳或偶咳,视为显效;患者声门开放良好,插镜较顺利,轻度阵咳3~5次,视为有效;患者声门不开放,或存在恶心反射情况,插镜存在难度,明显阵咳7~8次及以上,存在轻微躁动,但未出现憋气、紫绀等情況,视为较有效;患者声门难以开放,或伴有恶心症状,插镜困难,伴有躁动、剧烈阵咳情况,并且出现憋气、紫绀等情况,视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较有效。(3)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应激情况比较

观察组应激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支气管镜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常常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随着接受该项检查的人数不断增加,术中麻醉受到临床广泛重视,并且对检查能否顺利进行具有一定的影响。若麻醉方式不恰当,容易增加患者痛苦,并出现一系列的不良症状,如心率加快、严重低氧、剧烈咳嗽、憋气等,导致操作风险增加[5~6]。因此,需要选择适宜、有效的麻醉方式,降低麻醉风险,提高麻醉效果。

目前,临床常用的麻醉方式包括超声雾化吸入法、局部神经阻滞法、气管滴注法、环甲膜穿刺法和手助式喷雾法。其中,作为常用的麻醉方式,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主要是由于利多卡因能够在雾化作用下形成一种气溶胶微粒,并随着人体呼吸送入呼吸道内,最后在各级支气管黏膜、声门以及咽喉部位沉积而起效。但研究发现,多数患者使用雾化麻醉后存在一系列的不良症状,如阵咳、憋喘、恶心等,主要是由于雾化吸入过程中受到患者呼吸的影响,部分药液弥散至空气中,抵达呼吸道的药量不足50%,导致药效未能充分发挥。此外,导致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的原因还与雾化吸入的操作技巧差、患者年龄偏大等因素相关[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应激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采用雾化麻醉联合环甲膜穿刺麻醉法优于单一使用雾化麻醉法。究其原因可能为:环甲膜穿刺能够使药物准确、快速地作用于主支气管后壁、隆突以及分叉部位的咳嗽感受器神经末梢,并在气管和隆突的机械感受器处集中,从而对咳嗽中枢产生抑制,减轻插镜过程中的机械性刺激反应,发挥显著的麻醉效果;还能改善患者的应激状态,且术中无须追加用药[8]。而雾化吸入麻醉一般需要特殊的器具,且用时较长,多数患者呼吸深度不足,导致麻醉效果受到影响。通过将上述两种方式进行联合应用,能够发挥最佳的麻醉效果,且安全性更高[9]。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多种患者对于麻醉知识不了解,治疗配合度较低。因此,医护人员在进行操作前需要耐心向患者解释气管镜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知患者使用此种麻醉方式的优势和安全性,并示范治疗操作的动作要领,从而提高患者配合度[10]。

综上所述,雾化麻醉联合环甲膜穿刺麻醉法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且麻醉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吕云落,沈妍,张媛,等.超声引导甲状舌骨膜与甲状舌骨肌间隙阻滞用于支气管镜检查的效果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2022,28(9):60-65.

[2]李洪图,张珂,张娜,等.右美托咪定联合喉罩置入在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安全性研究[J].中国医药,2021,

16(10):1548-1551.

[3]彭锦贵,李巍立,钱丽芳,等.可视化术前宣教联合改良利多卡因含漱法局部麻醉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2,33(7):891-894.

[4]董文泽,张丽伟.雾化吸入表面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1,43(21):3246-3249.

[5]孙颖新,谈敏,杜春玲,等.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聯合可必特、布地奈德雾化对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耐受性的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22,39(6):380-384.

[6]冯家钢,方利洲,苏志华.达克罗宁联合利多卡因、咪达唑仑和芬太尼复合麻醉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21,26(10):1530-1534.

[7]吴强,刘民强,林静,等.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静脉麻醉中的观察[J].广东医学,2021,42(9):1048-1051.

[8]姚四一,吕雪彩,王苗苗,等.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观察[J].北京医学,2022,44

(7):586-589.

[9]武娜,贾苗,李立,等.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联合异丙酚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作用[J].国际呼吸杂志,2022,42

(11):846-850.

[10]张秋娣,何骞,周军,等.麻醉医师参与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的两种清醒镇静方案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J].实用医学杂志,2022,38(14):1819-1824.

猜你喜欢

有效性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论新形势下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有效性的提升
翻译的政治性与有效性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