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中下游地区民间文艺资源的发掘与整合

2024-01-20祝鹏程

曲艺 2024年1期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地区吴歌民间文艺

祝鹏程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民间文艺资源既有着共性,又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各地在民间文艺资源的挖掘开发和整合上,可以展开进一步的合作。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这一区域在相关资源的挖掘、整合和研究上,有着丰富的合作经验,本文将对相关的历史加以梳理,并探讨相关合作的成功所在,进而展望未来可以展开的合作。

浙江、江苏、上海(以下简称“两省一市”)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核心区域,有着丰富的民间文艺资源。它们风格相近,表现形式各有特色。如果三地能通过交流和合作,联合挖掘民间文艺资源,对于推动长江中下游地区文化和社会的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保护同一个文化环境中的共同遗产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民间文艺资源有着相似或相同的特征,这些地区分布着丰富的吴歌、宝卷、评话、弹词等民间文学与曲艺艺术。改革开放后不久,各地的民间文艺家协会就认识到,协作发展有利于这一地区民间文艺资源的搜集整理工作及学术研究的整体性。因此,当时就充分利用研讨、调研、采风等形式开展活动,一方面是展开跨区域民间文艺资源摸家底的普查工作,另一方面是对共享的民间文艺资源展开共同研究与探讨。下文对相关的实践做一定的梳理。

首先是成立吴语民间文学协作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批有识之士认识到开拓民间文艺研究新领域的必要性。1981年冬,第一次吴歌学术讨论会在苏州召开。苏州民间文学工作者在会上提供了他们搜集记录的长篇叙事吴歌《五姑娘》,引起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和重视。一个挖掘、普查长篇民歌的活动在长江三角洲地带展开。两省一市吴语民间文学协作区在本次会议上成立了。

吴语民间文学协作区在长江中下游民间文学研究中有积极的意义,意味着这一地区的民间文学研究和调查不再是个别爱好者的个人活动,而是有了组织作为后盾,是有领导有计划的收集和研究。如1984年5月,30余位学者在组织下到江浙沪的交界地带——江苏的吴江、浙江的嘉善、上海的青浦调查访问歌手。协作区还在1985年成立了吳歌学会以协作推进民歌的搜集研究。在跨省协作过程中,江苏省的吴江县、巫溪县、南通县、吴县及苏州郊区,浙江的嘉善县、平湖县、湖州市,上海的奉贤县、青浦县等地,陆续传来了好消息,《白杨村山歌》《贩桃郎》《花子街》《魏二郎》《孟姜女》《朱三与刘二娘》《倪家私情》《小青青山歌》《白蛇公子》《张大姐出嫁》等长篇叙事吴歌先后被挖掘了出来。

对《白蛇传》传说和孟姜女、梁祝故事的探讨、研究是吴歌学会工作的亮点。《白蛇传》在江苏省镇江市、浙江省杭州市都有流传,因此协作就显得尤其必要。1984年4月11日至18日,江苏、浙江、上海的民间文艺研究会在杭州联合主办了首届“白蛇传”故事学术讨论会。30多位与会者根据新挖掘出来的材料,分别从哲学、历史、宗教、伦理、美学、民俗等角度,对《白蛇传》传说展开研究。会议文章结集为《〈白蛇传〉论文集》,由浙江古籍出版社于1986年10月出版。1986年6月,孟姜女故事学术讨论会召开。此前,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上海分会已将在1984年公开征集到的《孟姜女》资料编辑为《孟姜女资料选集》(第一辑)。1987年12月,梁祝故事学术讨论会在宁波举办,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北、吉林等地的学者50余人参会,对《梁祝》传说的起源、流变、现实意义、文学价值,及其与交叉学科、旅游等的关系做了广泛探讨,提交论文26篇。

成立十余年间,吴语民间文学协作区先后召开了6次吴歌学术讨论会、两次“白蛇传”学术讨论会、三次梁祝故事讨论会、一次孟姜女故事讨论会,成果极为丰硕。除了上述会议,时任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上海民俗学会会长的姜彬先生还积极发动两省一市学者协作展开民间文学调查,对这一地区的区域民间文学、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展开了系统调查,出版了《吴越民间信仰民俗——吴越地区民间信仰与民间文艺关系的考察和研究》《稻作文化与江南民俗》等著作,产生了广泛影响。20世纪90年代初,由日本学者福田亚细男带队的中日两国民俗学者民俗文化考察队伍,也对上海、江苏、浙江地区的民间文化进行了细致调查。

这一系列调查和研究有效开拓了民间文艺研究的领域,在短篇吴歌之外,发掘出了一系列独特的长篇吴歌,以及一系列吴语地区的民间文学与俗文学,使长篇吴歌、《白蛇传》《孟姜女》《梁祝》传说和新故事等民间文学成为当时全国民间文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同时,一批中青年研究者和民间文学工作者在协作调查的过程中涌现,成为了民间文艺研究的“生力军”。此外,通过跨地域的协作,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民间文艺资源有了有效的交流,各地的协作也得以加强,地域文化的一体性也得到了强化。

吴语民间文学协作区一度在长江中下游民间文学资源挖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可惜的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一协作机制没有继续下去。而在新时代着力树立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恢复相关协作,强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民间文学资源发掘与整合是应有之意。从目前来看,有部分机构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展开了相关实践。如2021年10月,浙江的《山海经》杂志社携手上海《故事会》杂志社、《上海故事》杂志社和江苏的《乡土?野马渡》杂志社,共同成立长三角故事联盟。联盟启动后,将充分整合各家杂志社作家故事资源,相互促进,进一步扩大故事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当然,这些还远远不够。

在后续的发展中,长江中下游地区还可以在民间文艺资源的发掘与整合上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合作。

(一)加强规划性,在区域全局观的视角下展开民间文学的整理和研究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间文学资源,这些历史和资源散布在民间大众中和各类中国古代典籍中,此前尽管已经有了一定的搜集,但限于当时的认识和技术,搜集是不完全的。各地有必要在同类型民间文学的搜集上加强协作。如对于宝卷、神歌等仪式性的民间文艺的搜集,对于了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民众信仰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要积极发展地方政府与专业学术团队和文化机构合作的调查形式,由政府提供调查条件,由学者等专业人士主导调查,并展开跨省、多点的调查。如北京大学的陈泳超教授借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太湖流域民间信仰类文艺资源的调查与跨学科研究”之机,深入田野调查,对江苏各地的宝卷、浙江海盐的神歌已经展开了考察,其学生也对南通的童子戏展开调查。跨地域的调查,能够揭示出长江中下游地区信仰类民间文学的整体状况。

在搜集到多点的民间文学材料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展开对照与比较,在跨地域的比较中,充分揭示这一地区民间文艺知识中的整体性特点和地方性差异,从而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民间文学有全面了解。

(二)在非遗申报和保护上加强协作

民间文艺是重要的非遗资源,保护性申遗是确保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民间文艺有着普遍的类同性和共享性,其申报主体虽然是某地区的某机构,但是其生成及活动范围却不隶属于某一个地区,而是吴越地区民众共有的文化财富。所以,吴歌、宝卷等表现形式及《孟姜女》《白蛇传》《梁祝》等故事资源的申遗和保护应置于互相协调、共同申报和保护的跨地域的文化框架下,避免出现互相争抢的局面。上文提到的两省一市在相关传说上的协作调查和会议组织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如为了首届“白蛇传”故事学术讨论会的召开,浙江省民间文艺研究会陆续征集编印了《〈白蛇传〉资料索引》《〈白蛇传〉故事资料选》《〈白蛇传〉歌谣曲艺资料选》三册。江蘇省民间文学工作者协会与江苏省民间文学工作者协会镇江分会编印了《〈白蛇传〉资料本》。这些材料的编印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推动两地在《白蛇传》资源开发上的双赢。

显然,在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地区,非遗保护的协作合则双赢,斗则两败俱伤。因此,后续的合作中,有必要加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非遗保护统筹性,在整体性的地域文化中推动非遗保护,促进非遗保护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发展。

(三)重视对民间文艺旅游资源的协同规划

与开发长江中下游地区文化具有相似性,这一区域的旅游资源是一个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的系统,如何让这个系统的民间文学资源能够整体地、有机地、协调地得到保护和开发,这是一个挑战,需要加强协同规划与开发。

比如,《白蛇传》传说遍布江浙,镇江和杭州是传说的核心地,杭州是许仙与白蛇相恋和白蛇被镇压的地方,镇江是白蛇水漫金山的地方,两地的距离并不是很远,而且在景观的主题上具有鲜明的关联性。那么,能否推动合作,将相关景点串联起来,都整合到“《白蛇传》之旅”之下,进行主题性的旅游线路和旅游内容的规划?在这个名目下,进行景观的资源整合和旅游规划,把口头传说、景观(如杭州西湖三塔、断桥、雷峰塔、镇江金山寺)、生活实践(比如饮雄黄酒、逛传统药店),以及与之相关的土特产等不同种类的资源整合起来,打造发展出稳定、统一的旅游形象。这样,不仅会增加游览的文化内涵,还通过跨省旅游拉长了旅游的时间。旅客对旅游地文化的接受度和利用度决定其旅居生活的质量和时长。这种跨地区的旅游,可以过夜、吃饭,增加了游客消费。

长江中下游在民间文艺资源的挖掘和研究上曾有着非常好的经验积淀,在此后的发展中,相关方面应该继承这些经验,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广泛团结和吸纳多领域、多主体、跨区域的民间文学工作者和开发者,加强跨地域的协作,探寻长江中下游地区民间文学融合和交流的新路径,携手推动民间文学事业持续发展,为这一地域的社会和文化的协同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性。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

(责任编辑/马瑜)

猜你喜欢

长江中下游地区吴歌民间文艺
郑一民新作《河北民间文艺史》研讨会在京召开
电影《醉吴歌》圆满杀青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子夜吴歌·冬歌
江南音一曲,传唱千年
市场与权力:“民间文艺”批判
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异常年降水及大气热源分布特征
青藏高原春季土壤湿度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短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感党恩爱核心 喜迎十九大”全区民间文艺汇演
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次短时大暴雨天气的中尺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