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何叫他“小先生”?

2024-01-20赵连甲孙立生

曲艺 2024年1期
关键词:河南坠子小先生走亲戚

赵连甲 孙立生

赵连甲(简称赵):近些年,见到你发表许多与曲艺相关的人物介绍。实话实说,在一个吹捧远远大于批评的时间段,它们也不乏“吹喇叭”“抬轿子”的嫌疑——包括你在文章里称师亚峰“小先生”。

孙立生(简称孙):我先后发表过两篇文章论述师亚峰:第一篇文章发表时,他刚刚18岁,获得了全国“山东快书英雄会”一等奖;后来他又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的新人奖,让我愈发觉得他富有可圈可点之处。

赵:我今年88岁了,师亚峰是这些年始终没有与我中断联系、交往为数不多的年轻人之一。我心底喜欢并珍惜他近年在曲艺舞台上的表现。因为打心里呵护他,才不主张对他过于鼓励或夸张化的表扬。称他“小先生”,我担忧对人才没有“棒杀”而是“捧杀”。

孙:这些年,总觉得剧场效果与艺术教化之间失于平衡。难得,师亚峰的节目,具备些让它二者相对和谐的品质。有一回他参加一次非常重要、正式的曲艺比赛,在台上他并没有大多选手那种紧张,上台他甚至还非常巧妙地使用了一段与前边演出有衔接的垫话,从而引发观众的笑声与掌声。他起码心底重视与现场观众交流,知道“观众为何而来”,力求用轻松去点燃观众更多的轻松。让观众在适应后,让其自己有所感悟、联想,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教化,这本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曲艺艺术规律。当发现不少曲艺人过于或单纯强调庄重、煽情而顾此失彼,所以我生发出“借他说人”的念头。我觉得曲艺首先心底具备师亚峰这种尊重与适应观众曲艺审美情趣的意识。

赵:老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曲艺艺术的审判官不仅仅是观众,内行也非常重要。行家能确定一种表演、一个节目的真假美丑,就是它符合不符合这个行当的独有规律。换句话说,有的表演虽然受到观众欢迎,但它已经超出了说书的规律范畴,而成为一种非驴非马的“四不像”。师亚峰的山东快书虽没有凸显过多的流派特点,既没照搬高(元钧)流派的“快书戏做”,也没有像杨(立德)派山东快书的“娓娓道来”。他的表演更没有过多“拉架子”的程式化痕迹,但他却始终显现曲艺为观众说故事及其“说法中现身”的个性。

孙:一个称职的曲艺家必须富有“既打外还打内”的能力,从这样的视角看,师亚峰难得保持了这样的意识与素养。

孙:中国艺术必须是一个“创造者”,即他的专业高度与“创造性”应该息息相关。一个成功的从艺者,其综合素养是成就其专业高度的基础。

赵:马季不仅擅长书法,亦会唱京剧,他甚至扮演过《苏三起解》的崇公道。你敢说李润杰的快板书没有西河大鼓、相声的影子么?从事艺术不是贪大求全,但要融会贯通、厚积薄发。

孙:我不仅看过师亚峰演唱的豫剧,还看过他演唱的二人转与河南坠子及其表演相声。他与妻子演唱《小两口走亲戚》的视频,成为我讲座引用、播放的长久性视频。

赵:由王宏编剧、范军等主演的方言剧《老汤》与《老街》,我都有幸看过。看节目单知道师亚峰在其中亦担任重要角色,但是演出很长时间我竟然没有“找到他”。为何?师亚峰没有盲目凸显自我,而是与剧中的人物融为一体。欣慰,他似乎懂得深入角色不抢戏,而是本本分分地诠释、演绎剧中的“我”。这,看似容易,其实非常之难。

孙:师亚峰的牡丹奖获奖作品《面子》,切入点很“刁”,但本质却是家长里短、人情世故中“要面子者往往丢面子”的人性。

赵:许多抗日题材的曲艺作品,不少是宏大叙事、直白叙述。师亚峰却以河南坠子艺人乔清秀、乔利元的经历为原型,写的一段河南坠子《乔派往事》。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若为老百姓写作品,就要富有老百姓的情感。所谓守正创新,与老百姓密不可分的情感才是“正”也是“新”。

孙:师亚峰与妻子演出的河南坠子《小两口走亲戚》,就是一段小两口在走亲戚的二人语境里,你来我往的谈笑风生。我在其中体味到中国曲艺接地气的优秀传统之魅力。

赵:如此说,你称他“小先生”旨在肯定他在曲藝人才队伍里的“标杆价值”么?

孙:非也。师亚峰当初引起我关注的时候才18岁,至今他早就成为孩子爹了。称他“小先生”,并不存在恭维与献媚,只是觉得他当时的表演与他作品都有“先生”的“引领”价值。说到家,“先生”与“老师”差不多,本质上它就是个中性词,只有永远遵循“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者,才永远无愧于“先生”的称谓。

赵:对艺术及其学习,是艺无止境、学无止境而“盖棺定论”的事情——对师亚峰而言,活到老、学到老的“韧劲”对他最重要。

孙:这些年,师亚峰似乎安于不红不紫、不紧不慢、不亢不卑、不抑不扬,就是靠一场场演出、一件件作品去实现自己循序渐进的提升。这,反而赢得了我对他“后劲儿”的信任。人生与从艺,都是“马拉松”而非“百米冲刺”的认识。从这样意义上看,我们没必要把师亚峰当成一个“人才标杆”,因为他还年轻,距离马拉松的终点还很远、很远。对于他来说,您老与我皆是“师亚峰加油队”的成员,无非是给他助威、呐喊的同时,也帮助他总结与梳理下“行程”罢了。

赵:研讨并非下结论。是不是“先生”,得需要师亚峰用一辈子的坚守与作品去印证。

(责任编辑/邓科)

猜你喜欢

河南坠子小先生走亲戚
新媒体视野下河南坠子说唱艺术的传播路径研究
走亲戚
河南坠子在高校传承发展探研
上学就像走亲戚
河南濒危曲种的曲目现状及审美价值
浅谈河南坠子的传承与发展
走亲戚(外一首)
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与“小先生”教学法
新课导入方法例谈
“小先生制”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