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的论视域下浅析外交文本中的显化翻译策略

2024-01-20黄麟珏

校园英语·月末 2023年8期
关键词:目的论翻译

摘 要:外交文本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口,也是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桥梁。成功的外交文本翻译有助于目标受众理解中国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推动对外交流合作。显化是翻译活动中无法避免的现象。本文基于翻译目的论视角,从词汇和句子层面探究显化策略在外交文本翻译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目的论;外交文本;翻译;显化策略

作者简介:黄麟珏,南宁理工学院。

一、引言

随着“走出去”战略不断深入,中国对外合作交流日益增多,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外交文本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口,也是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桥梁。外交文本作为一种特殊文体,在语言、内容、风格上具有独特性。准确和妥善的外交文本翻译在传递国家治理现状和外交政策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推进中国话语体系建设,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二、目的论和翻译显化

(一)目的论

德國学者Hans Vermeer提出的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核心。Vermeer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在翻译过程中,源语言服务于目的语。目的论侧重翻译目的,强调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目的论的三个原则为目的原则(Skopos rule),连贯性原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性原则(Fidelity rule)。目的原则是翻译活动中遵循的首要原则,指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行为,即“目的决定手段”。连贯性规则,也称语内连贯,即译文在交际情境下具有意义,要通顺流畅,被读者理解接受。忠实性原则,也称语际连贯,指译文应忠实于原文。目的论是经典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二)翻译显化

法国学者Jean-Paul Vinay和Jean Darbelnet于1958年首次提出“显化”这一概念。显化(explicitation),也称明晰化、明示,指译者在目标语中将源语当中隐含但可从情境或语境中推断的信息明晰化的翻译策略。Vinay和Darbelnet认为,显化产生的原因是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存在差异,并且受到语境或者情境因素的影响。显化被许多学者认为是翻译的共性,也是翻译研究领域研究最为深入广泛的概念之一。匈牙利罗兰大学Klaudy教授根据显化产生的原因,将显化分为四类:强制性显化、选择性显化、语用显化和翻译内在的显化。显化作为一种翻译策略,具体表现为原文中隐含的人称代词、句间逻辑、情感态度、文化内涵等信息在翻译中通过增译、解释和复原等方法得以明晰化,其目的是方便译文读者理解。

三、外交文本中显化策略的使用

外交文本翻译要确保绝对的准确性,同时充分考虑译文的可读性与可接受性。成功的外交文本翻译有助于国家形象的树立,有助于目标受众正确理解中国的方针政策,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对外交流合作。本文从词汇和句子层面探究显化策略在外交文本翻译当中的具体运用。

(一)词汇层面的显化

翻译活动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还要关注两种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差异。外交文本中的中国文化特色词汇屡见不鲜,在处理此类带有政治色彩的文化负载词时,译者为了将其中包含的文化信息准确传达给译语读者,常常需要采用显化策略,明示其包蕴的文化信息,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解释补充,否则将会对译语读者造成理解障碍。

1.数字缩略词。

例1:向着共建“五大家园”坚定前行

译文:taking solid steps to build a peaceful, safe and secure, prosperous, beautiful and amicable home together

例2:联手打击“三股势力”

译文:combating the forces of terrorism, separatism and extremism

例3: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译文:We will enhance confidence in the path, theory, system and cultur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uphold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core position in both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Party as a whole as well as the authority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and its centralized, unified leadership.

例4: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译文:acquir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decisive significance of establishing Comrade Xi Jinping's core position in both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Party as a whole and establishing the guiding role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数字缩略语常常是将一些冗长复杂的信息整合而成,此类词语言简意赅,使用频率高,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具有较强的中国文化特色和时代感。这些词汇包含中国特色文化与方针政策,译者须认真体会其中的内涵,选取恰当的翻译策略,以达到外宣和交流的目的。例1中的“五大家园”指的是中国将与东盟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例2中的“三股势力”由上合组织做了明确定义,指代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例3中 “四个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两个维护”指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数字缩略语信息量大,内涵丰富,直译必然无法让不熟悉中国国情与文化的外国读者理解。为弥补由于直译产生的误解与信息缺失,译者在翻译中必须要通过增补信息,显化其意义。这样的做法遵循了目的论中的目的原则和连贯性原则,避免了信息缺失,使目标文本读者能够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

2.社会文化词。中国历史悠久,加之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许多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词广泛流传,它们有些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的是社会思潮下产生,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中国特色词汇简洁生动,内涵丰富,数量庞大,用途广泛,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形成的文化空缺,汉语中的特色词汇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对应表达。在这样的情况下,译者可以采取内涵显化,即把原文本字面所隐含的意义用清晰明确的目的语传达出来。当原文文化中所指涉的与目的语文化中所指涉的不一致时,为了目的语读者准确理解原文含义,信息翻译应直白易懂,必要时需要将原文外显化。

例5:事实一再说明,中美之间脱不了钩,断不了链。

译文:What has happened proves time and again that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cannot decouple or sever supply chains.

本句原文中的“脱钩”“断链”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不难理解,“脱钩”一词原指火车车厢挂钩脱落,后引申为事物的联系中断,在当前语境下意为两国脱离联系,“断链”一词意为排除在供应链之外。因此,译者选择使用“decouple (分离,隔断)”一词表示脱钩,并在翻译“链” 时增补了信息,译为“supply chain”。通过将原文隐含的信息明晰化,将信息准确传递给了译语读者,符合了目的原则。

例6:坚定做和平的稳定器,不做冲突的鼓风机。

译文:...and stood firm as an anchor of peace instead of fan-ning the flame of the conflict.

本句中的“稳定器”和“鼓风机”两个表达使用了比喻修辞。如果译者直接按照字面意义翻译,使用如“stabilizer”和“air-blower”这样的词汇,那么可能会造成目的语读者误解或者不解,准确、清晰地传达原文的内涵。此处译文将“稳定器”处理为“anchor of peace”,可以传达出支持和平,维护和平的意愿。“鼓风机”一词处理为“fanning the flame of the conflict”,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形象化的表达。此处的译文处理遵循了目的原则和连贯性原则,将原文外显化,清晰明确地表达了原文的内在含义,同时保证了译文的可读性与可接受性。

例7:我们将乘党的二十大东风,全力做好总体设计和服务保障……

译文:We will seize the momentum following 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spare no effort in strengthening overall planning and providing good services...

“乘东风”,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表达,在中国文化中比喻革命的、进步的推动力量或气势。如果译者不明示词汇的文化信息,保留原有意象,那么译文将很难被读者理解。对于这种带浓厚本土特色的形象表达,译者在翻译中可以削弱甚至消除其修辞功能,由此取得信息显化的效果。此处译文处理为“seize the momentum”,清晰明了,直白易懂,达到了翻译的目的。

(二)句子层面的显化

1.无主语句的显化。强制性显化是不同语言的句法结构和语义差异造成的。在本文选择的研究材料中,强制性显化来自英汉句法结构差异,译者在翻译时将汉语中缺失或隐含的语法成分补充完整,以保证目的语符合语法规范。

例8:二是反对阵营对抗和零和博弈……三是奉行开放的区域主义……四是开展真实亲诚的团结合作……

译文:Second, we have continued to reject bloc confronta-tion and zero-sum competition... Third, we have followed an open regionalism... Fourth, we have promoted solidarity and cooperation with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based on sincerity, real results, amity and good faith...

漢语中的无主语句十分常见,本例中三个句子中的主语“我们”均未出现。而英语具有严谨的主谓结构,除了祈使句,其他句子不能够缺少主语。为保证译文语法正确,译者一般要根据具体语境,对主语进行补充,或者使用被动语态。在英译时,主语的显化程度较高,其中主语“we”使用频率较高,以第一人称发出的呼吁,最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通过补充主语“we”,将省略的主语显化,遵循了目的论中的连贯性原则,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语法规范,从而确保了可读性。

2.逻辑显化。逻辑显化由英汉两种语言自身的特点造成, 主要体现在言语和信息之间的连接上。逻辑显化指的是通过在译文中使用适当的词语、词组或者衔接手段,使不同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明朗化,目标文本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容。

例9: ……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不断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理念制度的理解认同。

译文:... tell engaging stories of the CPC,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and of build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so as to steadily increase the world's understanding and recognition of the Chinese path, visions and system.

原文中“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与“不断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理念制度的理解认同”之间没有衔接词,译者需要斟酌原文,认真剖析,才能看出二者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讲好这些故事,最终目的是增进国际社会的认同,由此应该使用“so as to”引导目的状语,将原文隐含的逻辑关系显化。这样的处理方式符合了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清晰地展现出译文的逻辑,更好地传达原文信息。

四、结语

外交文本旨在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的观点立场和方针政策,传达中国对国际问题以及国际关系的认识和外交思想,展示中国的外交姿态。外交文本翻译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因此译者应该充分考虑目标文本读者的需求,尽可能传递原文内涵,实现最优交际效果。在外交文本中适当采取显化翻译,在处理包含文化信息的中国特色词汇时,译者应充分理解原文意图,明示原文隐含的信息;在句子层面,根据语境增补主语和连接词,明确句子的逻辑主语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以上显化手段,使译文表达更贴近译语读者的思维,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最终达到跨文化沟通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Reiss K, Vermeer H. Ground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M]. Tubingen: Niemeyer, 1984.

[2]牛卉.汉英交替传译中的显化现象研究:以李克强总理记者招待会为例[D].内蒙古大学,2016.

[3]周忠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的翻译显化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1(8):43.

[4]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5]王雪明.基于信息型文本的汉译英显化策略体系建构[J].上海翻译,2021(5):63.

猜你喜欢

目的论翻译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西安高校简介翻译探究
从“目的论”三大法则谈外宣中古诗修辞的翻译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翻译功能目的论视阈下的科技文本翻译——以认知无线电翻译为例
目的论视角下的影视剧字幕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