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

2024-01-20杨德龙

经济 2024年1期
关键词:新质生产率生产力

杨德龙

2023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事实上,“新质生产力”这一表述并非第一次出现,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就曾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中财办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时,对“新质生产力”的內涵给出了进一步的阐述:“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理解新质生产力。

一是新质生产力所包含的要素与传统的生产力理论相同,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大要素(后两者组成生产资料),但三大要素的具体内涵有所改变。首先,对于劳动者的要求更高,要求劳动者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或掌握和应用新质生产力,这离不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目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达到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全民族素质稳步提高。其次,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也离不开新生产资料的发展。数据正在成为新的生产资料,并深刻改变现有生产关系。2023年8月21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印发<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将财政部在2022年12月1日起草的征求意见稿转为正式稿,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数据将正式变为经济资产。

二是从量变到质变,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三新经济”已接近我国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不变价定基指数,1978-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增长了近44倍,年均增速高达8.8%。过去四十多年我国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一个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大国,2022年我国制造业占全球份额为30.5%,比美国和欧元区的总和还高0.7个点。我国还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有220多种工业产品我国的产量占居全球第一。量变引起质变,新兴经济在我国GDP中的占比正在逐步提升。国家统计局将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归类为“三新经济”,包括9个行业大类、63个中类、353个小类。2022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5%(未扣除价格因素,下同),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高1.2个百分点;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7.36%,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新质生产力在对外部门也有所体现。根据海关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新三样”产品(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合计出口7989.9亿元,同比增长41.7%,占我国出口比重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达到4.5%。拉长时间来看,“新三样”产品出口值已连续14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国际市场份额遥遥领先。

三是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全要素生产率是和单要素生产率相对而言的,顾名思义,单要素生产率指产出与单一要素投入之比,全要素生产率指产出与综合要素投入之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在2021年发表的一篇工作论文的数据,1978-2020年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36.6%,低于资本要素的贡献44.1%,但高于劳动要素贡献。从趋势来看,全要素生产率在2002-2007年间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贡献率达到45.1%;此后逐步下降,2008-2012年为33.1%,2013-2020年为25%。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二是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前者依赖于科技创新,后者依赖于制度改革带来的红利释放。具体而言,既需要支持科技创新的发展,如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也需要深化改革开放,如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

四是要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新质生产力是从供给侧出发的概念,在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这一概念的背景是要求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但需求侧管理也不容忽视,要注意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中央财办解读经济工作会议时指出“部分新兴行业存在重复布局和内卷式竞争,一些行业产能过剩”。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产能利用率来看,新兴行业的供需失衡和产能过剩值得警惕。2023年三季度末,计算机和电子设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6.5%,电气机械为77.8%,医药制造业为72.7%,汽车制造业为75.6%,这四个行业产能利用率分别比2017-2019年均值要低3.4/1.2/5.0/4.2个点。产能利用率=实际产出/生产能力,当产能利用率大幅低于历史均值,往往意味着相关行业存在大量闲置产能。因此站在当下,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要注意处理好供给和需求的关系,防止出现供需失衡和产能过剩。

五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遵循“先立后破”原则。针对2024年经济工作总基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先立后破”也适用于具体的经济工作领域,特别是在破旧立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先立后破”,“立”就是要加快培育新增长点、推动新动能见实效;“破”就是要将目光放长,做好新旧模式之间的衔接和切换,以结构性改革解决长期问题。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而言,不可操之过急,在新质生产力充分发展起来之前,对旧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不能采取“一刀切”“硬着陆”的方式。比如在能源转型方面,新能源是新质生产力的体现,但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如果期望于毕其功于一役,就可能会引起能源安全等风险问题。

猜你喜欢

新质生产率生产力
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先锻造新质思维
新质动员力量建设与运用浅析
国外技术授权、研发创新与企业生产率
构建训练伤一体化防治模式 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质增效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基于体系仿真试验床的新质作战能力评估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固定成本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分布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