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DEF0模型的农产品流通数字短链模式构建
2024-01-20何程成黄迪闭圆勤
何程成 黄迪 闭圆勤
摘 要: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大数据、区块链、5G技术等数字技术手段不断赋能农产品流通,但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仍面临着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备、数字流通人才短缺、数字化程度低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农产品流通数字短链模式的概念建模问题,提出了农产品流通数字短链模式构建的IDEF0模型,在分析农产品流通数字短链模式构建的基础上,运用IDEF0模型对农产品流通数字短链模式进行从总体到局部各数字平台的描述,农产品流通数字短链模式的构建为农产品流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完整的系统,对构建农产品流通数字短链模式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数字经济;数字短链;数字平台;流通经济
本文索引:何程成,黄迪,闭圆勤.<变量 2>[J].中国商论,2024(02):-016.
中图分类号:F323;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1(b)--05
1 引言
《“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根据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转型阶段面临的数据要素流通不畅、流通信息交互存在阻碍、冷链物流数字化水平低等问题,提供了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包括完善区域物流服务网络、健全冷链物流设施体系、提升物流专业化水平、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建设高效畅通的流通体系等。本文基于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依托大数据、区块链、5G技术等现代数字技术手段赋能农产品流通,建立农产品流通短链,有效解决传统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存在的壁垒。农产品流通短链模式的构建,通过建立流通数字化信息共享平台,整合信息资源、构建协同工作机制,减少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损耗、环节冗杂、审核复杂和磋商介入等现象,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农产品供应短链研究通过构建CSA流通体系,有效降低流通成本,间接诱发生产者、雇佣者收益,进而推进关联产业发展,进一步说明提高国内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提高食品安全、降低流通成本意义重大。农产品流通数字短链模式通过引用数字技术,创新完善农产品智慧物流,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数字化服务平台,突破数据壁垒,确保各环节的顺畅衔接,提高农产品产销灵活度与流通流畅性,加快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体系建设,是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有效途径。
2 我国农产品流通面临的困难
2.1 数据要素流通不畅
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流通仍存在流通不畅的问题。一方面,农产品流通高质量数据较少,数据要素供给不充分,数据的权属界定和相关机制并不完善,导致大部分数据应用方很难将高价值数据投入数据要素市场;另一方面,数据要素流通不畅,在传统的农产品流通环节存在数据壁垒,对农产品流通造成很大的影响。
2.2 流通信息交互存在阻碍
我国农产品流通领域存在信息交互渠道不畅通、信息不匹配、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导致供销信息滞后,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信息平台存在区域差异,部分地区数字化普及率不高,不能实现实时提供有关农产品交易量、需求量、价格变化等信息,无法精准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新兴的数字通信技术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应用不够灵活,难以对农产品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变化做出准确预测。数据持有方对持有数据的价值和价格并无特别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数据在流通过程中,数据持有方拒绝将数据要素化处理,导致农产品流通信息交互不畅。
2.3 冷链物流数字化水平低
我国冷链物流起步相对较晚,冷链物流体系发展水平层次较低,无法对农产品的流通提供有效支撑。农产品冷链加工技术不完备,不能对入库的农产品进行及时预冷,导致农产品失去最佳保鲜时间。农产品仓储方面,数字基础设施较落后,中小企业未实现物流一体化、一站式的农产品流通模式。
3 农产品流通短链的IDEF0概念模型构建
农产品流通短鏈指数字技术的使用和数字交易的特性使得佣金中介机构的审查中间环节得到减少,强调整个流通链条的“短”,促进消费者和生产者点对点交流和直接交易,削弱加价中间商作为中介机构的作用。本文围绕生鲜农产品流通产业的发展瓶颈展开研究,试图建立以农产品流通路径为基础的农产品流通数字短链,借助新兴数字技术,以生产、流通、消费为单元,搭建农产品流通数字共享平台,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为农产品质量提供保障,提高产品溯源能力。本文采用IDEF0模型构建农产品流通短链模式,分析如下。
3.1 IDEF0模型
IDEF0模型是用来表示一个系统功能及其联系的结构化分析法,以图形化及结构化的表达方式对复杂系统进行描述、分解和限定,用单位盒子表示独立系统,构架箭头连接线作为系统与外界的交互途径,分别为输入、输出、控制和机制。强调自顶而下有控制地、逐步地展开细节,全面地描述系统,且通过建模来理解一个系统。以初始模块(盒子)为主体,分解成几个子模块,每个子模块次级分解,直到可以细致地描述该系统为止。子模块与主体模块的关系等价,子模块忠实地代表父模块,以完整输出的方式映射主体模块所包含的信息。IDEF0模型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采用方框和箭头等简单的图形符号描述系统的活动和数据流,描述活动受到的约束条件及实现机制清楚地反映了系统的功能。(2)采用严格的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建立系统功能模型。顶层确定系统范围,采用抽象原则,再有控制地逐步展开有关活动的细节,有利于逐级理解系统各部分的关系。IDEF0模型起初主要用于企业流程,但现在也广泛应用于医疗、军事、社会管理等领域。因此,本文结合农产品流通短链模式构建IDEF0模型,有效地、逐级地展示流通短链。
3.2 建立农产品流通数字短链IDEF0模型的A-0图
农产品流通数字短链IDEF0模型的核心是基于农产品流通的路径。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农产品流通数字短链是以数字技术取代恶意磋商的现象,是结合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环境建立的数字营商环境。生鲜农产品流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路径研究中提出通过构建数字技术信息平台的智能交易网络,打造生鲜农产品流通一体化链条,在流通环节各节点进行模拟、监测、判断和预测,提高生鲜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如果要想达到这种状态,就必须突破时空分离的壁垒,及时对农产品的生产、分销和用户的需求、个性偏好进行数据收集、共享、分析和匹配反馈。农产品流通短链的创新点是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流通路径,其IDEF0总体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在物联网、大数据、5G技术等数字技术创新成果的辅助和数字人才的支持下,本文对农产品生产的供给和需求情况进行分析;在数字监管的制约下,保障输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农产品和供应农产品的安全性,也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农产品种类,减少了流通环节审查所需的征信、审查等中间环节,提高流通效率,使市场集中度提高,趋向多元化发展。
3.3 建立农产品流通数字短链IDEF0模型的A0图
根据IDEF0模型的A-0图,按照流通模式,将农产品流通数字短链向下分为3个子系统,即农产品生产平台、流通平台、消费平台。A0 图是在A-0关系图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流程细分,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流通数字化背景下农产品短链模式的流程。农产品流通数字短链的流程可表述如下:在生产平台上,生产信息和消费需求输送到生产平台,在安全原则、绿色原则及相关农业政策的限制下,生产平台对农产品进行生产和加工。在流通平台上,利用数字政策,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专业的数字人才和数字环境,建设数字流通平台,对生产端的农产品进行统一调配,运输农产品。在消费平台上,消费者通过移动支付平台支付订单,订单完成(见图2)。
3.4 建立农产品流通数字短链IDEF0模型的A1图
如图3所示,农产品流通数字短链的生产平台A1被分裂成两个部分:种植生产和加工。种植生产指农产品的产品源头;加工是指农产品产出加工的过程。在数字经济创新成果的支持下,可以对以往农产品销售数据进行筛选分析。一方面,根据消费者偏好,模拟出符合市场消费的最优决策;另一方面,结合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品种、成熟度、消费理念),得出最优进入市场策略,融合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进行农产品生产。同时,生产企业可共享生成的数据库信息资源进行柔性生产,合理高效地利用共享数据资源,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灵活性。农产品培育种植方面,积极引入数字技术:在产前,利用大数据对耕地、气候、水利、农用物资等农业资源进行监测和实时评估;在产中,利用GPS、遥感技术、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对空气温湿度、风向速度、光照、土壤等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在产后,利用AI智能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对农作物进行加工,经过分选分级、预冷、包装等流程,生成可以储存、流通的农产品。
3.5 建立农产品流通数字短链IDEF0模型的A2图
农产品输出环节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为解决农产品保鲜时长短的问题,在流通平台加入了仓储管理系统。农产品流通数字短链的流通平台主要分为三个子系统,即仓储管理系统、流通中心系统和配送管理系统。如图4所示,农产品经过加工后运入仓库中储存,在仓储原则的制约下,根据农产品与市场的关系,把仓储分为产地仓和协同仓,产地仓主要针对当前区域内农产品有需求的顾客,协同仓适用于产地区域外对该区域农产品有需求的消费者,两者相互协同,为不同顾客提供精准的供货方案。倉储建设的核心是加强保鲜设施建设,确保农产品的新鲜度。顾客订单信息和农产品信息输入流通中心系统,受订单处理原则和流通原则的调控,流通中心利用互联网系统对订单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优化物流运输路线、改善物流运输方案、提高物流工具运输效率、降低物流交易成本。配送系统根据流通中心发出的指令进行配送,该配送系统拥有相当完善的冷链物流链,理论上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农产品的新鲜。为保证整个流通系统的高效性,生产企业(农户、合作社)需与流通企业签订数字合约,约束各自的流通行为。
3.6 建立农产品流通数字短链IDEF0模型的A3图
农产品由配送系统配送后,农产品追踪系统利用物流信息平台和各项货物扫描技术(如条形码和 RFID 等)对农产品物流信息进行追踪和反馈。当配送完成的信息反馈至货物追踪系统后,消费者通过移动支付平台支付订单,订单完成。消费者从下单到收货的整个过程被上传到消费者平台,为下次生产者生产提供依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和5G通信技术,把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完全数据化,再次推动农产品流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见图5)。
4 结语
本文针对当前农产品流通面临的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备、数字流通人才短缺、数字化程度低等问题,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提出了全新的思路。通过IDEF0模型进行系统建模,在生产、流通、消费环节搭建数字平台,再对每个平台进行细分,最大程度地利用现代化数字技术,推进农产品流通数字化转型,打造农产品流通数字短链模式。该模式对未来我国农产品流通的探索具有借鉴意义,但仍需进一步进行实践和优化,因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
第一,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为农产品流通数字短链环境中的生产平台、流通平台和消费平台的应用提供基础保障。一方面,我国可以对乡村开设精准专项资金的投入,针对数字基础设施落后的区域进行优化,保障乡村数字技术的正常应用;另一方面,吸引龙头企业和资本进行产业融资,扩大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扩大农村物联网的覆盖面。
第二,提高数据共享的效率。当前,我国涉农数据仍存在获取困难、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流通过程中也存在数据共享限制的制约。而数字化赋能农产品流通体系,通过消除信息“鸿沟”、 发挥数字技术价值,为绿色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高带来积极影响。(1)数据分析和监测农产品生长环境。在农产品流通数字短链模式的生产平台中应用数字技术;(2)拓扩宽数据共享领域。在保障数据共享安全、合法的前提下,对相关领域的数据采取整体开放式共享,提高涉农数据的有效配置;(3)加强原始数据的处理和优化。利用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汇总,优化涉农数字服务系统,提高数据资源整合度。
第三,完善数字监管体系。农产品流通数字短链模式的机制运转中,数字平台和数字营商环境各领域都需要法律法规来保障数据共享的合法性、安全性。目前,我国数字监管体系仍存在立法体系不完备和技术水平不高、行为界定困难和事后执法失效、管辖边界不清和主体参与度低诸多制约因素。为此,要完善数字监管体系,提升数字监管水平,引导我国监管体制与平台经济的正向互动效应。
第四,打造复合型数字人才。在数字技术赋能管理体制和技术支持方面,亟需数据处理、需求整合、质量监测、风险预警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1)积极引导具有数字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开展数字化技能的培训与指导;(2)针对目前数字经济发展环境,鼓励高校培养农科大学生的数字思维和数字技能,为数字化农业提供复合型人才,为农产品流通数字短链模式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金赛美.新阶段农产品流通面临的主要困难与解决途径[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8):63-64.
闫晓鹏.我国农产品流通经济发展瓶颈及策略探析[J].商展经济,2023(10):17-19.
李红卫.农产品CSA流通体系的经济效应分析:基于供应短链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19(9):135-138.
赵海荣.农产品流通数字化赋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J].中国商论,2023(16):51-54.
吴佳佳.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2(31):106-108.
濮方清,马述忠.数字贸易中的消费者:角色、行为与权益[J].上海商学院学报,2022,23(1):15-30.
甄泽璠.生鲜农产品流通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研究[J].河北企业,2022(1):60-62.
陈禹六. IDEF 建模分析和设计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杨维霞.数字经济驱动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路径研究[J].现代化农业,2023(1):46-49.
李龙,蔡振军,丁竹.农产品流通模式优化路径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14):115-117.
王春燕,赵长盛,东莎莎,等.农产品流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国果菜,2019,39(5):50-53.
祁让坤. 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现代化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1.
曾亿武,马长江,李丽莉,等.直播电商与农产品上行价值重构:机理与实现路径[J].农业经济问题,2022(2):108-117.
敖成兵.Z世代消费理念的多元特质、现实成因及亚文化意义[J].中国青年研究,2021(6):100-106.
韩国莹,刘同山.信息通信技术能否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来自北京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证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3,44(1):108-118.
張旭梅,吴雨禾,吴胜男,等.互联网环境下生鲜实体店全渠道转型路径及机理研究:基于百果园2008—2018年纵向案例研究[J].软科学,2020,34(3):129-136.
王静,云建辉,陈蕊.数字化赋能绿色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路径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2(12):33-36.
任保平,李婧瑜.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制约因素及实现路径[J].学习与实践,2023(2):24-33+2.
郑彬睿.数字平台经济监管困局与破解路径[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7(1):147-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