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机理与治理进路

2024-01-20李安辉杨国庆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李安辉 杨国庆

(1.中南民族大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中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一、问题的提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基础性、整体性、系统性的工程,既需要顶层设计的推动,又需要基层实践的落实,既需要着眼深远目标,也需要在微处发力。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人口流动态势的增强,社区逐渐汇聚了多民族成员,成为各族群众生产生活与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场所,是落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实践场域。

目前,学界关于社区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较为丰富,主要涉及以下三个研究方向:一是民族互嵌型社区视域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学界按照“民族互嵌社区建构—促进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理路,将民族互嵌型社区建构作为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例如杨鹍飞[1]、王世靓[2]、平维彬[3]等认为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手段。二是社会治理视野下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哈正利提出:“力争有效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体系嵌入到治理主体思想、治理制度结构、治理技术创新和治理制度完善之中。”[4]社区是我国治理体系的基础单位,蒋慧[5]、马伟华[6]等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社区治理存在诸多关联,二者应进行紧密地结合与发展。三是地方经验视角下社区实践研究。如温士贤[7]、卞成林[8]、于晓陆[9]等关注不同地区的社区实践,并从中寻找优秀的价值、经验与启示。

尽管学术界在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有着积极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关于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仍有进一步的深化空间:第一,应从整体性视角审视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往往与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相互联系,不能仅仅局限于民族工作范畴;第二,着重审视地区差异,客观认识社区的地域性、多样性与复杂性,发掘、总结不同地区的经验与路径;第三,关注现今社区实践的局限困境及归因分析,理性反思影响社区工作实践的阻滞因素,突出对策研究。基于此,笔者以H省多个社区为研究对象,探讨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机理,分析目前存在的困境,并提出进一步优化的路径,为该议题提供案例借鉴和实践参考。

二、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机理

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践过程中具有多主体性、多层次性,并且与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社区建设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社区流动人口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另一方面,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涉及“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10]等维度,包含社区人居环境打造、社区文化服务、社区群众组织建设等多个内容。相比于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等社区工作,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要求更高,涉及范围更广。这就决定了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参与主体、作用空间的全面性和广泛性。因此,以参与主体为立足点,以作用空间为切入点,可以总结出五种实践机理。这五种实践机理相互联系,共同推动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化。

(一)空间共聚推动社区环境和居住格局建设

社区作为各民族成员共同的生活场所,承载着空间方面的意义,而空间对人际、群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空间条件影响乃至决定着族际之间接触互动的频度、深度、持久度、稳定度。共同的生产生活空间催生了族际交往互动的必要,也创造了族际交往互动的可能。”[11]笔者调研的H省多个社区对空间互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有较为深入的认识,依托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工程和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机制,积极打造共享型社区环境和互嵌式居住格局。

一方面,以社区各族群众为主体,建设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区环境。社区在环境建设方面以各族群众为对象,以互嵌为指向,以共享为目标。例如,HJH社区工作人员提出“大社区”概念,进行资源整合,依托周边高等院校,为社区各族群众开展卫生整治、医疗服务等活动,建设了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区环境;CZB社区以“工作统筹、部门共建、责任到人、资源共享”为理念,以服务社区各族成员为目标,联合辖区内的多个单位,做好垃圾分类、卫生清洁、绿化整治,推进社区人居环境建设。

另一方面,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能力,探索新型工作方式,推动社区各族群众的空间互嵌。H省在各市县以及社区建立少数民族服务中心、服务站和服务窗口;在全国率先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联合在省内多个城市建立新疆工作站;在各城市建立了新疆、甘肃、青海等流出地与流入地少数民族服务管理协作机制,探索了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得来、留得住、能受益、可持续”的就业创业优秀经验。目前,H省共建有526个重点社区少数民族服务站和服务窗口、153个少数民族联系点,吸引外来流动人口,将“流动”变为“定居”,建构互嵌式居住格局。

(二)文化共享增强各民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感

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培育和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中华文化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议题和基础性内容。“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2]随着人口迁移流动与民族互嵌格局形成,各民族的文化交融越发频繁、持久与深远。社区文化服务功能是促使社区场域内民族文化交融的主要抓手。

1.建立各民族共享的文化交流中心。社区文化交流中心是推动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物质载体,为各民族群众了解中华文化与加深中华文化认同奠定了重要的物质空间基础。笔者调研的H省多个社区积极发挥文化功能,整合社区资源,打造社区文化交流中心,鼓励各族群众进行文化上的交流融合。例如,KJY社区打造了650余平方米的“一站式”文化交流中心,中心内部设有多功能活动室、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等;MD社区建设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文化墙,举办宣传中华民族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文化标识的图片展;YX社区打造民族文化街、非遗文化展示馆;CZB社区建设民族文化长廊;等等。

2.举办多民族文化活动。社区以“小活动、大团结”为目标指向,通过举办多类型的民族文化活动,引导各族群众广泛参与,在文体活动中加深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度与认同感。例如,JDK社区开展民俗节庆活动,进行民族文化艺术展示;CB社区举办“庆元宵·猜灯谜”、趣味运动会、合唱比赛、“红色引擎工程”文艺汇演等80余场各民族共同参与的活动;LG社区在重大民族节日时,开展“民汉一家亲”联谊会、读书会等互动活动;YX社区发掘、组织社区内的民族手艺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表演与教学活动,举办编草鞋、豆干制作等民族技艺展演,表演龙船调、灯歌等民族歌舞。

3.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的当代体现[13],也是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14]因此,社区尤其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培育,力图将其作为社区各族群众的精神指引。例如,KJY社区、LG社区和JDKL社区在社区空闲地带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栏;CZB社区向社区各族群众发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手册。

(三)经济互利夯实共享发展的物质基础

经济物质联系在社区诸多实践机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利于建立各族群众之间相互受益的经济关系,进而提高社区各族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是社区在民生层面的重要目标,也是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任务。这一任务的达成需要社区发挥沟通协调、经济管理等功能,创立系统的工作制度,激发社区经济的内生活力,发掘潜在的主体资源。

1.建立走访慰问、结对帮扶制度。JDL社区设立走访慰问制度,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时,对社区内的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少数民族困难户进行走访慰问,提供必要经济帮助;KJY社区开展社区企业结对帮扶、捐资助学、扶贫帮困等活动,为社区内的少数民族群体提供较为完善的服务。

2.帮扶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立足社区。CB社区考虑到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的特殊饮食习惯,向辖区内多户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家庭提供一定的补贴;近几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从事个体工商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产生了较强的冲击,HJH社区想方设法为一些受到疫情影响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商铺提供财物支持;JDK社区发挥社区协调能力,动员辖区各单位帮扶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寻求商铺经营点或务工场所。

3.合作发展经济。CZB社区成立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其中集体占股30%,个人占股70%),合作社坚持以“做大做强集体经济,提高股民红利收入”为宗旨,在2020年向各族股民分红11.87万元;YX社区依托社区民族文化资源,联合旅游公司,组织社区各族群众从事文化旅游业,提升社区人员的就业率与实际家庭收入。

(四)社会共治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民族团结是国家认同的生命线,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的主导叙事。”[15]社会共治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笔者调研的H省多个社区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积极发动社区内的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社会事务,寻求社会治理的“最大公约数”。通过成立社区志愿服务队、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发挥下沉党员的社区服务功能等手段,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提高社区服务质量,从而加强民族团结,铸牢社区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成立社区志愿服务队。CZB社区发挥社区党委的号召力与凝聚力,整合辖区内的人员资源,成立兼顾社区治理与民族团结进步的志愿服务团队。该志愿服务团队目前的人员规模已达160余人,按照参与人员的兴趣、职业、特长等因素分为7个小队,分别负责政策宣讲、应急救援、爱心扶贫助困、文体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等志愿服务工作。

2.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SHT社区按照“挖掘典型、树立典型、宣传典型、依托典型”的路径,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汪明菊为中心,充分整合社区资源与人员,开办具有纠纷调解、卫生整治等功能的“汪明菊工作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建社区服务品牌。

3.发挥下沉党员的社区服务功能。SCL社区根据下沉党员的职业、特长,立足社区各族群众的实际需求,成立小区参议团、政策宣传团、志愿服务团、维稳团、帮扶团共五个团队,发挥下沉党员的社区服务功能,提升社区服务质量。

(五)心理共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树立社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理共识与认同是社区推进相关实践的重要旨归。宣传教育是引导各族群众达成心理共识的重要手段。

1.社区运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手段,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举办宣讲会、设立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评比先进等是社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常见措施。如,AJGJ社区利用发放民族团结宣传资料、设立相关宣传专栏和展板等途径,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加深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理认识与认同;SSHY社区以宣传专栏、大型墙绘、展板、横幅、楼道文化等形式,普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内容。

2.社区不断丰富宣传教育内容,增强各族群众的心理认同。社区将国家政策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民族历史文化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纳入宣传教育,不断增强社区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牢固树立“四个共同”和“四个与共”的理念。

三、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阻滞因素与归因分析

社区是一个“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实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项顶层设计,仍需基层社区的传达与实施。前述社区立足于自身场域的独特性,发挥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等功能,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社区实践,确实具有现实性、必要性、创新性和重要性。然而,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仍存在进一步改进拓展空间:第一,缺乏相关机制保障,导致社区在具体的工作实践过程中出现“没法干”“不知道怎么干”“不知道干什么”的现象;第二,工作实践缺乏创新性,这极大地影响了实际工作的效果,需要进一步的突破;第三,社区群众对相关工作和活动的参与主体性欠佳,反响平淡。系统考察社区的具体实践,结合社区各族群众的相关反应,可以发现,目前制约社区工作实践的阻滞因素主要包含宏观设计、中观操作和微观个人三个层次。

(一)宏观设计:缺乏明确可行的指导规划

近年来,党中央从宏观设计出发极力倡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其作为我国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这一举措目前已经初现成效,但是,宏观设计不能取代明确可行的指导规划,后者存在的不足仍是影响该项系统性工程进一步推进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1.缺乏明确的任务指引,基层社区存在“做什么”的疑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项宏观设计,其主要对象是全体中华儿女,涉及内容较为宽泛。对于基层社区而言,如何处理宏观设计与具体操作之间的关系是一件颇具挑战性的任务。调研过程中,大多数社区干部坦言:“我们知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被安排多次参加培训讲座,但是那些讲课内容只是告诉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背景、意义等大方面的内容,没有给我们讲应该怎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社区工作结合。”这一问题的存在导致基层社区在面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宏大命题时,很容易出现不知道“做什么”的疑问。

2.缺乏具体的实践指引,基层社区存在“没法做”的情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项全局性工作,以实践有效为最终旨归。但是,由于宏观设计并不等同于具体的实践路径,导致基层社区在面临这一宏大命题时,有时会出现“没法做”的情况。调查中,一些社区干部和民族宗教干部都或多或少表达了对这一情况关注:“上级领导多次开会强调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基层社区,但是又没有明确告诉我们怎么做,我们就像盲人摸象,只能边干边摸索,有的时候害怕犯错误,就简单应付一下。”这种“盲人摸象”“简单应付”心态体现出由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实践指引有待进一步具体化,从而导致基层社区在进行此项工作时存在无力之感,这严重制约了其在社区层面的推进与发展。

3.缺乏具体的考量指标,基层社区存在“做成什么样”的问题。具体的考量指标有两层内在含义:一是可以进一步丰富实践指引;二是可以树立明确目标,回答“做成什么样”的问题。目前,由于缺乏具体的考量指标,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流于形式、相互推诿的问题。

(二)中观操作:具体实践存在失准

立足社区场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而是与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等相互联结交织的存在,这集中体现在中观操作层次。社区工作者在中观操作层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工作实践是中观操作层面的重要考察对象。

1.工作主题不突出。从理论与现实入手,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与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等相结合,依托后三者的基础,铸牢社区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同于或附属于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等工作。在基层社区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具有明确的工作主题、工作内容与工作体系,而不是点缀于社区其他事务中。调查发现,大多数社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项附属工作。一些社区工作者认为:“我们更在意社区稳定、社区建设这些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归根到底还不是为了让老百姓舒服。”虽然这一说法在某种程度上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也反映出工作主题不突出的问题。

2.工作对象不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象是全体中华儿女。现今,基层社区大多沿用旧有民族工作的习惯,认为民族工作是针对少数民族的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象只是少数民族,而不包括汉族。这种错误认知导致社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过多地关注少数民族,将汉族排除在外,严重制约了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发展。

3.工作内容有待进一步突破。由于社区资源限制、社区工作者禀赋差异等原因,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内容还存在拓展的空间。调查中,大多数社区的工作内容主要为政策话语宣传、民族文化展演、民族风俗介绍等,没有结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和社区特色内容开拓创新,存在工作内容重复、亲民性较弱等问题。

(三)微观个体:主动参与意愿较低

微观个体是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主体。一方面,微观个体是主要的接受主体,他们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度、接受度和认可度是衡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效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微观个体是重要的参与主体,他们对相关具体事项的参与度,深刻影响着社区工作实践的结果、成效。

1.个人意识左右个体的参与意愿。调查中,部分居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话语、概念与实践并无太多关注,他们认为:“这和我们没什么关系,这些事情都是高层事情,我们都是平头老百姓,我们关注或者不关注不重要,我们在日常交往的时候也不会去问别人是什么民族。”可以发现,社区居民在个体意识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相关事项视为与他们实际生活脱离的宏大概念,进而降低了他们对相关工作或活动的参与意愿。

2.工作家庭羁绊影响个体参与意愿。除去个体意识之外,工作与家庭的羁绊也是影响个体参与意愿的重要因素。工作与家庭是现代社会中个体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两极,对于个体观念、意识等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调查过程中,一些中老年人表达出家庭对于他们的牵绊,这种牵绊使他们降低了对其他事务的参与意愿,“我们平时都要在家里带小孩,没有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对于一些青年群体来说,工作是影响他们参与意愿的主要因素,工作对于个人空闲时间的挤压,以及对个体精力、体力的消耗,使得他们无暇关注相关的社区事务。

四、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治理进路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1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然成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我国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坚定回应。社区作为我国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场域。在社区的具体实践过程中,除了依托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等有效基础,从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施策外,更应完善机制保障、创新工作实践、激发个体参与意愿,破除阻滞因素,提升工作的成效水平。

(一)加强机制保障,订立指导规划

强有力的机制保障是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基础,社区相关工作的范围、层次、程度、效度均需要在机制保障基础上得以优化推进。机制保障主要是以指导规划的形式呈现,其中涉及任务指引、实践指引和考量指标三个部分。通过三部分内容的统筹协作,构成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支撑。

1.制定明确的任务指引。一方面,应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指示要求,参照各中央机构颁布的相关意见文本,确立具体的任务目标。另一方面,应立足社区实际,全面了解社区人口、范围、基础建设等情况,设置明确可行的任务指引,妥善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2.出台具体可行的实践指引。当前,社区层面仍存在“没法做”“不知道怎么做”“不敢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实质是缺乏具体可行的实践指引。因此,国家层面应出台相关的实践指导规划,为基层机构的实践提供保障;地方政府层面应以上层实践规划为蓝本,结合地方实情,进行分解、细化、补充,为实践规划赋予因地适宜的地方性和可操作性。社区层面应将上级政府指示纳入具体实践,立足社区实际,综合考虑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情况,构建新时代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岗责体系。

3.订立详细的考量指标。有关部门应从共筑精神家园、共同繁荣发展、共享美好生活、促进民族“三交”、强化民生“三感”、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等角度,设置考察实践进度的规定指标,作为衡量、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参考标准;社区应依据规定指标,结合自身实际,设置衡量自身工作的自定指标。

(二)提高实践能力,改进工作内容

社区层面的工作实践对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社区有必要对现有工作实践进行完善与提升,在工作主题、工作对象、工作内容等方面进行改进与提升,助力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突出工作主题。客观而言,在社区工作的现实情境中,不存在某种专项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作混杂的合理性。在新时代各族人口快速流动的背景下,社区工作者应认真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意义等内容,重视其在社区层面的深远意义。同时,社区层面应组建相关的工作小组或工作专班等相应机构,划定明确的工作责任体系。

2.拓展工作对象。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象为全体中华儿女,而不仅仅局限于少数民族。在社区层面的落实过程中,应将社区各族群众纳入工作对象,引导社区内的汉族和各少数民族树立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创新工作内容。其一,挖掘典型实践经验。发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秀现实案例,并进行宣传推广,增加工作内容的亲民性。其二,发挥地方文化资源平台的优势作用,搭建互通渠道。充分借助博物馆、城市人文景观、历史遗迹、旅游景点、红色革命遗址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举办相关的娱乐文体活动,在基层社区中妥善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要求。其三,运用新媒体数字平台,创新工作内容。社区应适应社会信息化趋势,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地扩充民族工作内容,铸牢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完善宣传教育体系与常态化机制,激发群众的参与意愿

在微观个体层面,个人固有意识和工作家庭羁绊制约了个体对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参与意愿。就激发个体参与意愿而言,完全改变个人意识或完全消除工作家庭对个人的羁绊是不现实的。但是,通过创新宣传教育手段,进而激发个体的参与意愿仍是具有高度可行性的策略。

1.加强宣传教育,促进个体思想观念转变。针对社区群众的相关错误认知进行纠正和改进。一是要通过座谈会、宣讲会、入户访问等方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确指向和深刻内涵传递给社区各族群众,引导他们树立正确观念。二是引导各族群众将个体生存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相联系,打通中华民族共同体等宏大概念与个体生活的交互关联。三是社区宣传教育与多种社会宣传教育力量的有效协同。社区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应走进党史馆、革命纪念馆等爱国教育基地,让各族群众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五史”的学习中,从思想深处自觉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

2.调整宣传教育方式,增加宣传教育内容的趣味性、娱乐性。鉴于当前多数社区群众受到工作与家庭的羁绊而缺乏参与意愿,需要对宣传教育的方式与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与优化。一方面,应将宣传教育与网络数字媒体相结合,提升宣传教育的便捷性、高效性。另一方面,将以文字、语言为载体的宣传教育内容转化为漫画、动画、娱乐视频等形式,增加宣传教育的趣味性、娱乐性,提升社区各族群众的参与意愿,进而在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