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性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中国行动
2024-01-19贺东航
贺东航
(复旦大学 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上海 200433)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发展在时间序列上呈现出先后次序,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历史上发展观的一次重大革新,二战以来的全球发展观在时间序列上经历了从“增长理论”到“发展理论”再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进程,这一进程伴随着人类对于现代化发展认识的持续深化。高质量发展的新表述在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被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也跳出了经济领域,向外扩展至经济社会的全部方面,高质量发展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关于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虽然可以在时间序列上从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发展两个层面进行文献回顾,但是如此展开的文献综述不免陷入二者独立分割的困局中,忽略了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联系,因此,本文基于二者的关联条件,以“经济社会”为主题词,切入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研究之中,从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领域变革、高质量发展与经济社会领域变革两个部分展开本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是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领域变革。学界聚焦了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的不同领域,首先,在经济发展方面,国内学者聚焦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多个领域,例如人口质量红利和产业转型为中国经济奠定了持续增长的基础[1];经济增长方式逐渐从高耗能、低效率的发展模式向依赖科技创新、人力资本积累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2];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激活乡村人口资源,充分整合乡村内外部资源,投入乡村生产经营,实现农民持续增收致富[3];绿色金融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4];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有助于推动我国产业升级改造,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5]。国外学者则聚焦于更为具体的经济发展中的某个行业或领域,例如发达国家日益严格的环保立法规范,给皮革行业造成了巨大压力,随着国际社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作的努力,循环生物经济方法在应对皮革行业废弃物管理方面的挑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6];随着对可持续规划的日益重视,公路决策者需要将重点从制定成本效益高的公路方案转向制定更加全面的可持续公路方案,并包括纳入可持续性的三个组成部分,即经济、环境和社会公平[7]。人们普遍认为市场机制是激励可持续创新发展的核心,然而可持续水稻种植创新在不依赖市场机制的情况下发展和推广,目前已被全世界数百万农民采用[8]。其次,在社会发展方面,国内部分学者关注了不同的社会议题,例如老龄化社会与可持续发展,二者密切相关,可持续发展是应对老龄化社会题中应有之义[9];科学素质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10];而性别失衡后果和风险在不同人群中累积与扩散,影响着社会可持续发展[11];中国乡村社区衰落的表现及其社会根源在于生态、生计和生活危机[12]。最后,在如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学者认为要在伦理范式上遵循循环经济伦理[13];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协同机制;借鉴“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范式,推动乡村生态、生计和生活的“系统性恢复”与可持续发展;通过社会投资转向推动脱贫向可持续模式转化[14],推动实现文化产业发展与人、社会和自然的精神关系协调统一[15]。国外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与国内学者相似,都聚焦于更为细致的社会发展领域,例如通过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绿色计算技术的创新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6];个人旅游体验在旅游可持续性和自然亲和力对法国受访者社会参与倾向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而对加拿大魁北克受访者则没有起到中介作用,这些发现对可持续性和自然保护研究具有一定理论启示,也对旅游业和公共政策制定者具有实践价值[17];邻里可持续性在过去几年中成了重要话题,对社区的社会可持续性进行评级不仅受到其所涉及的当地背景的高度指导,而且取决于人们对该概念本身的理解和采纳程度[18]。
二是高质量发展与经济社会领域变革。学界聚焦了高质量发展与经济社会的不同方面。首先,在经济发展方面,国内研究者们分析了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与方法,认为数字经济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探究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9],民营经济、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金融改革、对外开放、低碳经济等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另外七个关键抓手[20];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对FDI影响高质量发展具有调节效应,应充分发挥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对高质量外资的吸引作用[21];环境规制显著地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22],且无论是城市层面还是企业层面,企业家精神也推动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企业高质量发展[23]。其次,在社会发展方面,国内学者们倾向于剖解社会的领域与空间结构,研究某个领域或者区域的高质量发展,例如认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共同富裕[24],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的核心目标[25];县域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县域经济、生态环境、社会交往、精神文化、政治等五个领域的发展都达到较高取值水平的一种发展状态[26],“东北振兴”新机遇要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27]。最后,在如何实现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上,必须要有社会政策为其构建稳定的社会环境,通过社会政策来提升人力资本和国内消费等方面的支持,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28]。此外,国外还没有学者对高质量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研究,一些国外期刊文章也主要是国内的研究者们基于中国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进行的多方面研究的成果。例如研究长三角地区绿色金融融合发展,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9],应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分析地震灾害引发的社会生态微观系统中的个体生命、财产、信息和生活保障安全,以及社会生态中观系统中的社会生产、社会秩序、信息交换、社会供给和社会情感变化[30]。
由此可见,当前关于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国内研究文献呈现出时间序列的前后次序,由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特色的制度性词汇,所以国外研究文献关于高质量发展与经济社会的文献缺失,而国外对于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的研究更为微观,多为定量研究,且以地区性案例、行业领域案例作为支撑。然而关于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割裂了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联系,没有充分阐释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逻辑关联,且缺失国内与国外的生动案例,难以从可持续性视角窥探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性困境,由此而导致的理论与实践脱嵌问题也影响了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过,学界与业界以经济社会为主题的文献研究与实践探索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勾连起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发展两大主题,为研究二者之间的逻辑关联提供了条件。因此,要从经济社会切入剖解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联系,贯通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发展,推动二者互动共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迈向新的阶段。
二、可持续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20世纪后期,全球性事件的爆发突破了地域的界限,风险的跨域扩散与传导也成了世界不同国家、民族与地区的普遍共识,诸如环境事件、资源短缺、全球变暖、生态退化、人口剧增、贫困疾病、社会公平等问题,不仅仅停留在20世纪,而是蔓延至今,且叠加着21世纪世界大变局下衍生的金融风暴、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等,无形中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在此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的发展更加需要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发展要迈向高质量,而不再是低水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普遍性定义并未形成,人们目前所熟知的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已经重新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内涵。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未来的人类需求与特定的价值观,更是具有丰富的衍生物,对此吉丁斯(Giddings)等指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可以形成不同的“衍生物”[31]。这一提法也被政府机构、私营企业、社会和环境活动家所采纳。而斯庞博格(Spangenberg)的研究则强调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受各种利益和意识形态影响的概念的重要性,这些因素在不同国家背景下塑造了其解释和实施政策[32]。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在不断外延,且与不同国家的社会经济条件、意识形态、传统文化等密切相关。“十四五”时期中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就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要求,也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要求,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总而言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落到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要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得以充分展现,可持续性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引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拓展与深化。
一是可持续性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可持续性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其中最突出体现在资源环境方面。从资源和环境的角度来看,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的研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议题[33],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这意味着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环境可持续性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尤其是针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改进后的碳足迹模型更加全面和精确地衡量了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从而补充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在碳排放方面的不足,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具有重要作用[34]。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在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长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以可持续性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由此可见,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需要,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得到保障,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得到改善,即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是可持续性彰显了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指向,只有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才能保持高质量发展的长久性。高质量发展指的是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人民福祉、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协调一致,实现更高水平、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可持续性无疑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覆盖了经济、社会、人民福祉及生态环境等不同领域,同时也兼顾了效率、公平与安全等原则,彰显了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与现代社会演进,各国政府与企业都致力于寻求实现经济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指经济增长速度的提升,还包括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速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此种发展模式有助于实现可持续繁荣,为人类创造更美好更高质量的生活品质,所以可持续性也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追求的共同目标。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深受各国学者关注,不断向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研究领域扩展,可持续发展也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可持续发展理论最初提出应该遵循公平性、持续性及共同性原则,在学者们研究不断深入与丰富的情况下,进一步将可持续发展遵循的三大基本原则发展为六大基本原则,即补充了时序性原则、发展原则及质量原则。其中新纳入的质量原则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高度吻合,主要指经济社会的发展应该充分重视可持续性与质量提升,经济、生态、区域、产业等只有以高质量的标准促进发展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充分体现了可持续性是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指向。
三是可持续性和高质量发展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与互动,二者相辅相成,高质量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进阶版本。可持续发展侧重于事物发展数量和质量的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反面是不可持续发展,即发展只存在于短的历史时段之内,不能向着事物发展的更高形态转化。高质量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向着发展质量的更高形态转化,高质量发展面向的基本问题更为深入,也更加微观细致。更高的形态并不意味着可持续和高质量之间是割裂的,或者二者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相反,二者只是时间次序上的差异,可持续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而高质量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深化与飞跃,一言蔽之,高质量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高级形态。新时代十余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十余年:一方面,只有坚持可持续性,才能保证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创造新的价值,持续提升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的质量;另一方面,只有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有效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经济社会形态。以城市发展为例,城市是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场所,虽然它具有地域性,但是可持续性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标准与重要目标,而城市发展可持续性也要适时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到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研究中的重要交叉科学问题,也是“未来地球”研究的重要课题[35]。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也要遵循可持续城市理念,在空间结构优化、交通结构优化等对城市发展具有根本性、持久性影响的关键问题上持续发力[36],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产业结构、交通结构以及能源结构的高质量布局与优化,推进新时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的案例也从侧面展示了可持续性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此,可持续性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三、可持续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行动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往往被视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这样不免忽略了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区别,也不利于完成与可持续发展的勾连。社会高质量发展区别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社会的基本属性,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发展也不同于经济发展,所以笔者在这里将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社会高质量发展拆解开来,以中国为案例,分析中国在进入新时代之后的行动和成效。
(一)可持续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举措
本部分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消费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对外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层面对中国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努力进行考察。见图1所示。
图1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模块示意图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在开发5G网络、建设数据中心、优化人工智能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特别是在进入新时代后,数字技术生产力加速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转化出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数字经济发展成为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环节,在充分发挥制度优越性的前提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突破一些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瓶颈的手段。以贵州省为例,贵州省原本是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典型代表,而近年来大数据产业的科技革命使贵州省实现了区域性的经济奇迹,成了运用数字技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贵州省通过发展大数据产业,带动政府服务优化和社会治理能力的数字化转型,为当地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进而激发了市场化活力,促进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数字经济打破了时空界限,能够实现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数字经济的协同作用。同时,数字技术能级的提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思想理念、组织模式、产业运行规则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诸如物联网、数字金融、共享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经济正在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经济的重点表现为从“刺激消费规模”到“供需结构均衡”再到“消费牵引供给”的发展链条,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定强大动力。2012年进入新时代后,为了推动消费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从供给、需求、环境、能力、升级、转型、模式、格局、配套、机制等层面进行了努力:发展文化和旅游消费,扩大升级信息消费,培育壮大智能产品和智慧服务等消费新业态;推广绿色有机食品、新能源汽车、绿色家装等绿色消费;创新消费业态和模式,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场景,促进商业、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跨界融合;利用电商优势健全了消费品流通体系,补齐“最后一公里”生活服务短板[37];作为新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含命题[38]等。
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粗放式的经济发展途径是实现我国经济指数型增长的条件。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效益问题日益突出,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张关系逐渐凸显,中国逐步转变发展方式,走上了追求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明确了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互不冲突的。只有在经济发展中兼顾生态保护,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出生产潜力并且保留发展后劲,进而创造出高质量产品。在进入新时代的十余年间,中国在发展高质量的绿色经济中,坚持的宗旨是人的价值尺度和自然规律的真理尺度。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绿色服务等产业,以构建绿色产业链为抓手,开辟绿色经济新业态,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赋能。在全社会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在过去10年间,健康与天然原料成为中国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重要因素,约60%的消费者在购物时会习惯性地查看食品成分,在健康与生活方式相关物品上的支出大大增加了[39],高质量的绿色食品产业规模在中国稳步扩大[40],形成了供求适配、绿色高效的国民经济大循环[41]。
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积极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从粗放式贸易中走出来,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积极参与国际投资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与沿线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产业集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领域的合作[42]。值得一提的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不断提高对外投资质量和水平,优化对外投资结构,加大对制造业、服务业、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投资力度[43]。通过国家间的资本往来提升国内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即通过对外经济投资,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对领先技术的加速模仿,实现模仿后的追赶,通过投资来源国的通过技术溢出提高了中国国内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在反向技术溢出的作用下提升了国内产品的高质量发展[44]。
(二)可持续性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方案
社会高质量发展囊括很多内容,而教育、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以及区域协调几大方面无疑有利于充分彰显社会高质量发展,且教育、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以及区域协调都与可持续发展深度勾连。同时,可持续发展在社会层面的高质量发展更重视软件提升,包括基于程序和规则、制度与机制的优化,本部分从教育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区域协调等方面对中国在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上的努力进行考察。见图2所示。
图2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模块示意图
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能够满足不同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需求的教育结构体系[45],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完善了职业教育体系,厘清了各级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46];健全了灵活开放、多元高效的高等教育体系与制度;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教育政策层面,建构了创新性的教育政策体系,包含教育质量体系、教育组织变革、教育保障机制、教师队伍、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学生资助,教育扶贫体系等政策体系。新时代的高等教育政策强调内涵式发展,表现为加快“双一流”建设,打造教育强国[47]。在教育关怀层面,中国将教育关怀主要聚焦于个体的健康成长与全方位发展问题上,表现为从临时性关怀到制度性保障的转变,从基本受教育权救助向综合性关怀转型[48],并采取将乡村教育发展与智能技术融合的方式,为乡村教育教学赋智、资源赋值、治理赋能[49]。
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同样贯穿于公共服务领域。中国正在全面提升公共服务供给保障能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50];完善了基本民生保障制度体系、教育体系和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对基本民生底线不断筑牢兜实,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全面提升,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51];建立了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制度和标准体系,明确了国家向全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底线范围和质量要求[52];推进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了对基层、农村、边远地区和困难群众的支持力度,缩小了城乡区域人群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53];丰富了多层次多样化生活服务供给,支持生活服务与公共服务衔接配合,满足公民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服务需求[54];扩大了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推动重点领域非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化发展[55]。
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中国在进入新时代后,充分运用数字技术赋权,扩展公众参与场景,将协商民主、参与式民主、全过程民主引入社区治理,赋予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审议权、行动权,使其有机会参与社区事务议事和决策,增强社区自治能力[56],使之成为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57];丰富参与手段,提升了社会治理的系统化、精细化与人性化;结合区域社会治理发展的实际,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58];把法治精神灌注到社会治理实践中,构建了社会治理的法治保障;借助有效的法治赋权,解决了在社会治理中所面临的法律限权、法律缺位、法律滞后、法律保障不足等系列问题[59]。这些举措大大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技术含量,技术已经全方位嵌入社会治理格局之中,全方位地赋能社会治理,提供社会治理问题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促进了社会治理的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性演进[60],将技术、制度及法治等赋权于社会治理中,实现了数字红利、政策红利与发展红利的再分配,提升了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促进社会治理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61]。
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建立了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包括建立区域战略统筹机制、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深化区域合作机制、优化区域互助机制、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等[62]。针对区域协调发展的突出短板与薄弱环节,中国更加注重省际交界区域的协调发展,推动小尺度、跨区域、相对精准的省际交界区域合作[63],并逐步构筑了区域利益发展框架,即国家利益、区域利益与地方利益之间差异化与协同发展。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和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64];构筑了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格局,实现了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部分均等化[65];通过政策精细化、措施精准化的要求,重构国家区域政策的基本框架,以服务面向全域共富的战略举措[66];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节约集约的原则,加快城市群建设,优化城市布局和结构,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城市的活力和魅力[67]。在城乡协调方面,中国已经构建基于“元素-产业-空间”的城乡“互动-融合-协同”发展格局[68]。
四、可持续性与高质量发展的挑战与解决路径
从高速度发展到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渡期。这不仅是因为发展有惯性力量的作用,把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素融入各级决策者的理念和经济社会能动者的行为中也需要一段时间的调适,而且国内外形势往往会面临一些急需处理的突发重大问题。 为此,本部分将分析新发展阶段面对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一)可持续性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
当前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涉及经济、社会、生态、国际等多个方面。
经济方面。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69]。但是当前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70];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转型,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消费结构和供给结构失衡问题仍然存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亟待加强[71];此外,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市场化改革和法治建设还有很大空间,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还需要完善[72]。要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社会方面,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虽然取得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在文化和观念上,一些干部和民众尚未完全理解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导致理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影响了发展理念的普及,也对社会和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挑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仍未真正深入人心,提高公众意识的宣传努力还不够。此外,确保这些理念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得到有效实施的法律和政策的支持系统还未完全构建。
生态方面。虽然经过多年生态整治,我国蓝天、碧水、净土的环境已经形成,但还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目标。由于悠久的历史、巨大的人口数量和高速经济发展导致的高强度资源开发,我国仍面临着资源枯竭、能源短缺、污染严重等问题[73]。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亟须补齐的短板,如源头预防的约束力尚未充分发挥,过程控制中排污许可证与其他环境管理制度的衔接有待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还不够严明[74]。
外部环境方面。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治理体系和规则面临挑战,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国际经贸合作受阻,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面临冲击,国际贸易投资持续低迷[75],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封锁威胁科技创新和产业安全。同时,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低碳转型成为全球共识和趋势,国际上要求中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承诺。中国既要以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去创造发达国家所需的物质财富,同时还要担当起属于中国经济的生态责任和国际义务,遵守新绿色贸易规则[76]。因此,中国是在夹缝中寻求现代化。
(二)可持续性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实现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一是质量提升路径。质量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最基本的决定因素。中国经济必须从提升质量上下功夫,从数量时代转向质量时代。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只有大力提高发展质量,才能解决好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以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经济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只有实现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顺利完成工业化、实现现代化。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因此,要坚持“质量为先”,将质量突破作为经济由大变强的关键予以重点推进,引导经济把转型升级的立足点真正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形成以质量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品牌、信誉,增强国际竞争力[77]。
二是创新驱动路径。加快科技创新和转化,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78]。特别是要打造科技创新平台,解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存在的堵点难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指将科研机构或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或服务,是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协调,提高源头创新能力和水平,并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对接平台,促进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打造多元化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79]。
三是开掘新业态经济路径。如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80]。具体来说,数字经济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数据为资源、以网络为平台、以智能化为特征的新型经济形态,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共享经济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将闲置的资源、空间、时间等进行有效配置和利用,实现供需双方的互惠互利的新型经济模式,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绿色经济是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基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的新型经济形态,增强环境友好型竞争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81]。这些新兴领域的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方向,能够提升高质量经济和社会发展可持续性。
四是区域空间协调优化路径。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们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平衡和协调,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后劲,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具体来说,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等特点来制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实现区域间的合作互补、优势互换、共同发展,形成区域间的联动效应和整体效益,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格局。在城乡融合发展层面,则以城市为引领,以农村为基础,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支撑,推进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形成城乡居民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实现城乡间的互利共赢、共同富裕,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公平正义、人与人相互尊重的现代化社会[82]。
五是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路径。构建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它能够促进经济全球化和多边合作,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具体来说,要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导向,以双边、多边、区域等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的开放方式为手段,实现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层次和效益的全面提升。扩大国内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促进国内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激发国内经济的活力和动力,形成国内经济的开放循环和高质量发展。增进与各国和地区的贸易投资和技术创新,形成与各国和地区的利益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83]。
六是优化法治体系路径。优化法治体系能够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利益,化解社会不稳定,维护社会的秩序和安全,规范政府的职能和行为,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推动法治国家建设[84]。推动公平正义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和民族团结,提升国家的凝聚力和认同力。具体来说,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各群体的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待遇。同时,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突破口,改善公共服务,增强社会的福利保障,实现各地区、各行业、各群体的协调发展、共享发展、可持续发展,形成社会和谐稳定和进步文明[85]。
七是高质量教育赋能路径。发展高质量教育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它能够促进人才培养和创新驱动,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具体来说,发展高质量教育是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教育公平为基础,以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教育创新为动力,以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实现教育的普及化、均衡化、多样化、国际化。发展高质量教育能够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各类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需求,调动教育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教育的生命力和活力[86]。发展高质量教育还包括以科学素养为基础,以创新成果为导向,实现教育与科技、产业、社会的深度融合。发展高质量教育还要以文化创造为核心,以文化交流为动力,以文化繁荣为目标,实现教育与文化、民族、世界的广泛互动互鉴,促进教育多样性和教育的包容性,构建人才强国和教育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87]。
总的来说,我们通过对中国行动的分析,强调了中国不仅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更注重其质量与效益,也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公平、绿色、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这种综合性的发展路径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未来发展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