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大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思路探索

2024-01-19王旭萍赵然平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3年9期
关键词:教学思路探索

王旭萍 赵然平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将新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到课程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在更系统的视角领悟和践行精神指示,对于大学生更精准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二十大精神融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需要立足当前实际,从多维视角探索分析更为科学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二十大精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思路∣探索

二十大精神的深度学习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积极将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与各课程的教学相融合,能够让学生从多维角度去解读,也能让学生真正将二十大精神读“活”。尤其是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与二十大精神相结合,不仅能让学生以历史眼光去认真分析和领会二十大报告精神,还能让学生去深度思考二十大精神在历史维度内散发的光芒。

一、二十大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要求

(一)守好政治立场,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要将二十大精神真正地渗透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教学过程当中,要做到的是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正确方向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更是深刻领会二十大精神内涵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在大学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必须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真正地将党的领导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近现代史纲要老师要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思路,要有坚定的信仰,要有大局意识和家国情怀,要确保二十大精神和课程教学相融合的过程中“不变质”,要让二十大精神内涵在课堂上变得更丰满。

(二)占领网络阵地,创新史纲教育呈现方式

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要贴合大学生的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现实,特别是要抓住移动互联网这一载体,让互联网成为二十大精神的宣传阵地。借助数字化技术的加持,将二十大精神进课堂的方式变得更加灵活,能通过全新的呈现形式吸引大学生的主义,激发学生在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上的学习热情。

(三)打造建设在线精品课程,提升教学水平

老师要切实将二十大进课堂作为今后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并立足具体实际,打造精品课程。更高质量的课程不仅要求教师能完全准确地将二十大的精神实质与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内容相融合,还要求教师能够借助更具感染力的教学形式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保证学生能准确地从近现代史纲要的角度分析解读二十大精神,尤其是要学生能从历史维度分析二十大报告中的一些新提法,帮助学生明确不同的提法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

(四)完善教学方法,充实课堂

二十大精神要高效地融入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必须加大力度创新教学形式,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面对的大学生都思维活跃、思想超前,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要切实转变教学思路,引进更能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形式,比如借助数字化技术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甚至还可以在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选择影音资料,丰富课堂呈现。

二、二十大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纲要课程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二十大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贴合

为了确保二十大精神能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贴合,必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阐明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吻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渊博精深,包含着多种基本思想,如天地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一体、厚德载物、亲仁善邻等,这些思想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类社会观、品德观,与中国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高度契合。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的西方文化,为了存活和发展,必须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不忘初心、牢记宗旨”的精神,这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的核心思想之一。在讲述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史学意义时,必须深入挖掘伟大建党精神,明晰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赢得历史发展新胜利的力量根源和精神基因。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可以使二十大精神更加灵活、生动、内涵丰富,更好地呈现给学生。

(二)注重对课堂的整体把握

切记要将报告中的每一项内容与课程教学相贴合,从全局的高度去深刻把握,做到“瞻前顾后”。比如在导言部分的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怎样才能把会议精神很好地反映到中国近现代历史纲要课的教育之中,首先就是要给他们说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的共同诉求,也是我国百年历史中的核心准绳,特别是在中国近代史中,始终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作首要重任并为之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核心指引统摄整个历史课程体系,也为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依托。

(三)从多维角度对比分析

二十大精神与中国近现代纲要课程的深入融合,要确保从多个角度深入对比和分析,将报告内容放在具体的历史阶段去分析,才能更精准地把握会议精神的实质。在二十大报告的第二章内容中,要科学地将我国在近现代所采取的各种救国救民的办法渗透在报告内容当中,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到今天踏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一路上的各类探索经历过失败和磨难,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咬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任务迎难而上。在这一章的学习中,也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史学主题与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加以分析,深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促进中华民族辉煌的必由之路”的重要性的意识,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解,从多维度理解“马克思主义行”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中的“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全面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祖国等重大原则的把握。

第三章的知识内容其实和第二部分的内容基本相同,應注意本章融入的关键内容是要把辛亥革命的努力和失败的重大历史问题和中国式现代化思想加以研究,从而发现现实局限性,以便更深入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促进中华民族巨大振兴的必由之路”这一规律性认识,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行”的认识,深化对“坚持共产党主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特点,是对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先进制度所需要掌握的重要基础的认识。

关于二十大报告中的第九章,在将其融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这样几点:一是要正确阐释二十大报告中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在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尤其是改革开放至今多年研究和经验基石上,通过十八大至今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性重大突破,我们党顺利推动和开展了中国式现代性。”二是要正确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与主要原则。中国式现代化是由党所带领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的,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道路,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出中国式社会主义性质的规定性特征,既体现在党的领导这个基本特点上,又体现在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互动健康发展、人与自然环境和睦共处、走上和谐文明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点上。三是要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战略步骤设计的角度,引导学生加深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整体的理解,引导学生从全局的观点看问题。四是要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显著成绩来看,坚持推动创新,坚定不移抓住创新的准确发展方向,以深化人们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代之间的坚持与发展的相互关系的深刻认识,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要把握的重大原则的认识。

三、结语

本文分析了二十大精神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相融合的具体路径,从课堂教学的基本着力点、课堂教学要求、课堂整体教学策略等层面分析了怎样才能让二十大精神在高校的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上落地生根,既关注到了学生对报告精神的深度解读和践行,又关注到了学生历史思维的建立和家国情怀的培养,为二十大精神在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扎实推进提供了积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赵付科.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思考[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2(12):75-82.

[2]金文斌,侯汪礼.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2):1-6.

【基金项目:河北省张家口学院教学改革项目“二十大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思路探索”。】

(作者单位:张家口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思路探索
中职学校《工程制图及Auto CAD》课程教学思路探讨
初中语文教师理解性阅读教学思路及创新方法的研究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设计
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