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4-01-19郝琛

中国食品 2024年2期
关键词:食品数字生产

数字经济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更是一种全新的经济运作模式。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日益成熟,食品产业正经历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制造的转型,不仅为食品产业带来了高效、智能的生产方式,还提升了食品安全监管的精准度和速度。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经济及食品产业的基本情况,然后分析了数字经济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价值,最后提出了食品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策略,以期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一、数字经济概述

数字经济是一种基于数字计算技术构建的经济形态,核心在于数据资源的使用和数字技术的应用。具体而言,数字经济指的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知识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有效应用为驱动力,促进社会各领域的生产性活动和组织形式发生根本性变革。数字经济强调信息技术在经济活动中的核心作用,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并衍生出一种新型的经济运作方式,这种方式以网络化、平台化为特征,强化了经济活动的虚拟性和全球性。

从产业结构调整到经营模式创新、从企业竞争方式到市场需求变化等,皆受到数字经济的影响。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传统产业通过引入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管理等方式,实现了效率的显著提升和成本的有效降低。而新兴的数字产业,如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动了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产业间的融合趋势愈发明显,产业界限逐渐模糊,渐渐形成了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新产业生态系统。可以说,数字经济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促进了企业经营模式和市场环境的根本变革。

二、食品产业发展概述

食品产业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多样化的产业链,覆盖了从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到餐饮服务等一系列环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体系,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食品产业既包括了大量中小型企业,也有少数的大型集团企业,反映了食品产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食品产业从原材料的生产、收集到食品的加工、包装,再到分销、零售和最终的消费,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每个环节都对食品的质量、成本等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食品产业链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食品加工更加高效和安全;供应链管理的数字化,提高了食品流通的效率和透明度;而消费者对健康的日益关注,则推动了有机食品和环保包装材料的发展。

比如,引进先进的生产线和自动化设备,可以实现原材料处理、食品加工、包装等环节的高效率和精准度,不仅减少了人为错误,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引进智能系统,能够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预测和解决潜在问题,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和灵活性;引进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培育出具有特定营养成分或适应性更好的作物品种,不仅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能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稀缺等挑战;引进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生产风味各异、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和饮料,还有助于食品的保存。

三、数字经济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价值

1.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在生产管理方面,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食品企业能够对生产过程进行更加精准、高效的控制。比如,物联网技术可以监控生产线上的设备状态、原料消耗程度和产品质量,实时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人工智能可以基于大量数据进行学习和预测,优化生产配方、控制加工条件,自动调整生产流程以应对原料变化或市场需求的波动,提高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增强企业对复杂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

2.提升食品安全与质量。数字技术可以从建立追溯系统及优化食品质量检测手段两方面,提升食品的安全与质量。食品追溯系统的建立主要基于区块链、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它们能够实时记录和追踪食品从生产、加工到分销和零售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在生产和物流过程中使用带有RFID(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容器和产品,可以实时监控食品的运输和储存条件,如温度和湿度,确保食品在整个供应链中的质量和安全。

在食品检测方面,数字技术可以提高检测的智能化水平,通过使用机器视觉技术快速检测食品的色泽、形状和大小,自动识别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并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对食品样品的图像和数据进行深度分析,识别微小的缺陷或污染,甚至在早期阶段预测食品的变质风险。

3.增加消费者黏性。通过大数据分析,食品企业可以更精准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预测市场趋势,科学指导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比如,通过分析社交媒体数据、在线购物行为和消费者反馈,食品企业可以发现潜在的市场机会、定制个性化的营销信息、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增加消费者黏性,提升消费者体验和品牌忠诚度。

四、食品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策略

1.引入智能制造系统。食品企业引入智能制造系统需要经历多个步骤:第一步,对现有生产设备进行升级和改造,引入自动化机械和机器人,实现高速、精准的操作,减少人工干预,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一致性。第二步,将集成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应用到生产系统中,安装传感器和追踪设备来收集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如温度、湿度、速度等),并利用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工具对这些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对生产流程的智能优化和实时监控。第三步,开发或引入集中控制系统,以实现对整个生产流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第四步,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练操作新的自动化设备,掌握并运用数据分析结果,提高对智能化生产系统的适应能力。第五步,定期检查设备和系统,更新软件和硬件,并根据生产数据和反馈不断优化系统性能。

2.引入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技术。区块链技术具有数据不可篡改、安全可靠、开放性等特点,食品企业应搭建专门的区块链平台,确保所有相关方都能接入该平台,并在每个关键节点设置数据采集点,如使用智能标签或RFID技术自动记录和上传数据,记录下食品从田间到餐桌每个环节的数据,使食品的每一步流通都可查询、透明且不可篡改。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可以通过扫描产品上的二维码,获取该产品的全链条信息,包括原料来源、加工过程、检验结果等,从而做出更为明智的购买决策。

除了区块链技术,物联网技术在食品企业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在生产环节,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集成各种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比如,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可以确保食品加工环境符合所需标准,防止食品因环境变化导致品质下降,并分析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对生产流程进行精细调整,通过改变加热温度或混合比例,优化产品质量。在供应链管理环节,物联网技术可以利用GPS追踪和温度监控设备,实时追踪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的位置和状态,确保食品在适宜的条件下储存和运输,减少食品损耗,提高物流的效率和透明度。通过分析供应链数据,企业还可以优化库存水平,减少库存积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实施智能客户服务。客户服务可以使用聊天机器人和自动化响应系统达成,模仿人类对话,即时回答客户的查询,解决常见问题,如订单状态、产品信息、配送查询等。此基础上,通过加入自然语言处理(NLP)和机器学习技术,这些聊天机器人会更加智能,能够提供更准确和个性化的回答,显著提高客户服务效率,在非工作时间提供持续的客户服务,增强客户满意度及品牌忠诚度。此外,智能服务系統还可以通过不断优化算法以提高服务质量,基于客户过往购买的食品类型和频率,推荐相似或相关的新产品,或是提供特定节日和事件的特别优惠。

综上,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食品产业通过在原材料的生产、收集,食品的加工、包装、分销、零售以及最终的消费等方面应用各种数字技术,可以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食品产业带来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运营模式,并提升消费者体验,促进食品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郝琛(1994-),男,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人力资源、行政管理、艺术管理。

猜你喜欢

食品数字生产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食品造假必严惩
答数字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数字看G20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Сварочное Проμзвоσсmво(《焊接生产》)2012年第5期要目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