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食品工艺学的建设与实践

2024-01-19杨协力刘丽莉程伟伟贺家亮肖枫

中国食品 2024年2期
关键词:工艺学食品思政

杨协力 刘丽莉 程伟伟 贺家亮 肖枫

河南科技大学的食品工艺学课程自1983年创立以来,经过40年的发展,成功获得了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的评定,201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1年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河南省混合式一流课程”和“河南省课程思政样板课”等称号,同时获得“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一等奖”。

食品工艺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乳品工程3个专业的核心必修课,也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一流专业的重要支撑课程,已经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开设了13个学期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将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线下实验等多种教学方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多元化的立体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提供了灵活性和便利性,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选择学习。同时,线下实验和互动讨论等教学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不仅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还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和交互机会,促进了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本文主要对河南科技大学的课程思政样板课食品工艺学的建设与实践过程进行了综述。

一、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情况

根据河南科技大学的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教学团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學,旨在使学生不但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具有家国情怀,热爱祖国和人民。多年来,食品工艺学课程一直致力于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中,经过多年的实践,总体的建设情况如下:

1.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方法,编织“点-线-面”的思政网。教学团队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将思想政治培养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将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引领融入到“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为了提升课程思政的内在动力,教学团队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采用课堂教学、线上自学和线下讨论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巧妙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中,使学生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知识内容。同时,教学团队突破时空限制,从教学准备、教学开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全程渗透课程思政。

教学团队以项目设计流程为主线,通过解构和重构课程内容,凝练出课程不同的项目,并结合课程知识点有效融合课程思政元素,形成“点-线-面”(点:课程思政元素点;线:每个项目中的思政点串联成线;面:课程所有项目全部思政点的组合)的课程思政网模型。

2.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要想将课程思政与食品专业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关键在于寻找适当的结合点,并以恰当的方式建立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需要教学团队充分挖掘食品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并找到适宜的结合方式,将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课程内容中,充分发挥其育人的主要渠道作用,以实现立德育人的目标。比如,教学团队深入剖析食品专业课程中蕴含的伦理和社会责任,引导学生思考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等伦理和社会责任问题,引导学生明确理想信念,激发学生对食品行业的热爱和责任感。近两年,教学团队构建课程思政案例库15余个;参编江南大学出版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类课程思政案例指南》思政教材1部;2021年,河南科技大学的食品工艺学课程获得了全国食品学科党建联盟食品学科“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二等奖。

3.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大纲的指导作用。将课程思政的内容引入课程的教学大纲,构建思政融入课程的课程目标体系和考核方式(图1),可以在对学生知识和能力进行评价的同时,也对课程思政的教育成效进行评价。通过深入挖掘食品工艺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教学团队将知识点作为媒介,对传统的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不仅仅是简单地增加思政内容,更重要的是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的核心知识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也能接触和思考思政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食品工艺学的专业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怀和创新能力。

4.创新性提出“五度一融合”的课程思政育人教学模式。教学团队在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五度一融合”的教学模式,即思政内容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体现课程思政的“宽度”;思政内容与实践相结合,体现课程思政的“高度”;思政内容与时事相结合,体现课程思政的“热度”;思政内容与考核相结合,体现课程思政的“深度”;思政内容与学生成长相结合,体现课程思政的“温度”。通过这“五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性卡脖子技术等与专业内容融于一体,取得了显著的教学育人效果。

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情况

在教学实践中,教学团队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种教学手段:

1.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相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采用案例分析、问题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等,通过这种显性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教师还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社会实践、提供思政资源和信息、建立学生自律机制等隐性思政的方式,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实现立德育人的目标。

2.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共建。除了传授知识的第一课堂,团队教师还通过实验、实习、实训等第二课堂,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食品工艺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师利用学院的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和实验室平台,鼓励学生加入教师科研活动,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科技创新中,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变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评估与反思。团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了思政教学评价体系,通过考试、作业、实践报告等多种形式,全面评价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思想政治素质。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教学团队定期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反思和调整,从而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质量。实践发现,在2021-2022-2学期,学生平均成绩提高了7.83分,学生普遍认为食品工艺学课程多角度提升了他们的能力和素质。此外,课程思政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食品工艺学课程的整体满意度达到了98.76%,反映了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可和肯定,证明该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促进其综合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三、课程下一步建设计划

1.不断优化课程建设。在尊重食品工艺学课程自身建设规律的前提下,教学团队致力于实现课程的基本功能,如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同时,积极挖掘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注重发掘其德育作用,并持续优化课程思政建设。

2.搭建课程思政交流平台。教学团队利用当前的省级和校级虚拟教研室平台,积极组织或参加课程思政建设相关活动(如典型经验交流、专家报告、教学观摩、教学培训、教学工作坊、教学沙龙等),分享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资源,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先进经验和做法,构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形成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

3.组建高水平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为了高质量完成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任务,必须要有一支教育理念先进、教学科研水平高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这个团队要具备强大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注重团结协作和勇于创新,能够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思政教育。为此,我们将持续推动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积极组建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特别是在食品类专业形成“食品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努力打造成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4.建立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建立综合指标系统,用于评价课程思政的效果。这一系统将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和细化,紧密围绕学生这一核心,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和多个角度评价课程思政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基金项目:河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课程思政背景下地方高校食品类专业核心课程的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2021BK049);2021年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食品工艺学;食品工艺学A一流课程(13150015);2022年度河南科技大学本科研究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22年省级研究生质量提升工程项目——《食品科学专题》研究生优质课程项目(YJS2023KC13);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2019〕-JKGHYB-0064);河南省本科高校2023年度产教融合研究项目。

猜你喜欢

工艺学食品思政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脑工终结时代的来临:通用人工智能机器生产工艺学批判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工艺学》课程改革探索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食品造假必严惩
藏族工艺学的历史渊源及其相关藏文伏藏文献概述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