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经审工作质量的研究与思考
——以吉林省为例
2024-01-19孟晓红齐冬辉
孟晓红 齐冬辉
(中国人民银行辽源市分行,吉林辽源 136200)
工会经审工作是工会经费审查工作的简称,主要内容是指各级工会经审委员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相关条款对本级工会和下级工会经费、资产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合法审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工会应当根据经费独立原则,建立预算、决算和经费审查监督制度”。工会经审工作是工会一项重要工作,是确保工会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工会核算水平的保障。同时,也是工会财务工作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工作机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多年来,各级工会为了完善经审工作,推进工会经审规范化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为保障工会各项资产安全和规范工会经费的收、管、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另一方面,也通过经审工作的监督与规范作用,有效推动工会财务核算体系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一、经审工作对提升工会财务核算水平的实效性分析
近几年,吉林省人民银行系统各级工会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工会经审工作水平,加强工会规范化建设,切实提高工会核算水平。一是多次开展精准培训,打造优秀经审团队。2018年以来,吉林省分行多次组织举办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的工会经审财务工作培训班、聘请中华全国总工会、省总工会等专业审计人员对全辖工会经审工作人员及财务人员进行精准培训,增加财务、经审人员与全总和省总专家相互交流研讨机会,积极探索更为标准、全面、科学的工会经审工作,努力在全省打造一批高素质的工会经审干部队伍。二是及时完善工作内容,使经审工作更具适应性。结合新《工会会计制度》应用及新版《工会财务经审系统》的上线,不断完善更新经审工作方式与方法,各年度不断修改与完善《吉林省人民银行系统工会经审工作方案》,使辖内工会经审工作适应新制度、新系统上线带来的新工作、新问题。三是科学规范工作流程,使经审工作全面覆盖。建立了年审全辖工会覆盖面达100%的吉林省工会经审工作流程,并不断修改及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印发了《吉林省人民银行系统工会经审规范化建设考核办法》等相关文件。有效提升全辖工会经审的整体工作水平,对全省工会财务起到了有效辅助、监督、提示等重要作用,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审工作“强化式”督促,规范财务人员职业操守
工会经审工作内容中包含经审回访(或回头看)项目,亦是对上次经审出问题的整改和落实情况进行再次确认,能够有效纠正工会财务人员对规章制度理解偏差导致的错误,同时,在后续工作中着重避免出现重复性错误,逐步规范工会财务人员的职业操守,提升工会整体核算水平。例如:2017年以前,在全省经审过程中,各家市州中心支行工会(现在改为市州分行)工作委员会的财务处理中,对于银行经办手续费和账户管理费等,普遍存在使用基层工会专用的其他业务支出核算的错误现象。2017年后,通过几次经审检查,全省人民银行系统工会已杜绝了错误使用该项科目的现象,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决算工作的准确程度。
(二)经审工作“交互式”审计,提升财务人员制度水平
工会经审过程中,对于每个问题都会与工会领导与财务人员直接沟通与解释,同时,亦能将各单位工会部门的优秀做法进行交流,这也是工会现场经审与其他外部审计不同之处,直接沟通交流一方面可以更为直观地拓宽经审工作人员和被经审工会财务人员工作思路,另一方面使工会经审人员汲取被审计单位工作经验和优秀做法,使被经审单位财务工作人员通过审计出的问题加深各类规章制度的理解程度,起到了相互促进与提高的作用,对规范各级工会财务人员的整体核算水平起到了助推作用。例如:几年前,全省各级工会对于支出项目审批过程中只局限于工会主任(主席)“一支笔”,认为工会主任(主席)在原始凭证上签字即可,而削弱了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的审批手续。近几年,通过全省工会全面经审的开展,辖内各级工会已全面开展工会经费管理使用全过程审批,既有工会主任“一支笔”审批,又有事前签报单审批,还有召开工会委员会集体研究审批,全省人民银行系统工会经费支出体系正朝着完善、科学、规范标准迈进。
(三)经审工作“周期性”提示,强化财务人员底线思维
由于工会经审工作的开展频次是按年度开展的,这种经常性的审计对于工会财务人员起到了事后监督的作用,因此,要求工会财务人员在工作中要坚持底线思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党风廉政建设相关规定以及工会经费“八不准”规定,强化工会财务人员作风建设,在工会经审的管理使用方面,有效形成监督关口,各级财务人员能够主动管起来、主动防起来,进一步防范财务风险。几年来,通过有效的经审监督与保障作用,吉林省分行工会及辖内各市州分行工会均顺利地通过多次大型的外部审计和巡视巡察。
(四)经审工作“多角度”开展,确保工会资产安全
近几年,随着工会经审工作的不断完善,工会经审工作已由单纯的工会财务经审上升到工会资产管理和工会预算管理的全方位经审,2017年以来,随着中华全国总工会《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至2021年新版《工会财务制度》的出台,工会财务制度的不断更新迭代使经审工作项目的深度和广度已得到有效地拓展,吉林省分行工会在不断完善《吉林省人民银行系统工会经审工作方案》的基础上,对经审内容也适时地进行了更新,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清查表》等工会资产严格审计,确保工会资产和行政资产账目明晰,全面保障了工会资产的安全性。
二、当前工会经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新《工会会计制度》实行以来,工会经审工作对工会财务工作的提高也起到了有力地推动作用,但随着工会职能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各级工会经审工作也需要不断深入、完善,经审工作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具体表现在:
(一)经审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
工会经审工作要求问题定性准确,要求对所有经审发现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制度规定。但目前的制度与规定存在不够细化、无法对问题直接定性的问题。例如:《关于加强工会经费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切实管好用好工会经费的通知》中第三点严格工会经费预算管理中有如下规定:强化预算监督和财务监督,强化事前和事中监督,建立健全覆盖所有工会经费和财政补助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并未规定如何强化预算监督、如何强化事前和事中监督等措施,如何区分事前和事中监督与“一支笔”监督等相应的事项,另外,对于“谁组织、谁奖励”原则制度中未明确规定,“工会采购签订合同的标准”“签订合同”前由单位出具的“法律意见书”等规定均无工会相应制度,工会经审人员在经审过程中难以将问题如实定性。例如:对吉林省辖内某基层工会审计过程中发现,该工会端午节购买节日慰问品(食品类),未与商家签订采购合同,经审组无法找到相应的文件规定,但又必须将此类做法提出,于是事实确认提供的文件依据中只能是笼统地依据《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中三十二条:建立严格的经费开支程序和授权批准制度,明确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做到申请、经办、证明、验收、审核、签批等经费开支手续完备,原始凭证合法有效,相关附件齐全。无法使查出的问题给予具体的定性。
(二)经审人员履职能力差异性明显
工会经审委员主要为兼职,在日常工作中对各项规章制度的理解不同,审计审查的尺度宽窄不一。一是不同组的经审成员(组长、主审和组员)履职业务能力的差异性影响整体工会经审工作质量。例如:某工会经审委员会派出的三组经审小组,两组经审工作开展的比较细致,有理有据,且经审材料齐备,而第三组由于业务能力较差,容易造成经审工作开展时间长,而且问题查找不充分,不具体,资料留存与经审工作规范化还有差距等,从而影响了整体工作进度与质量。二是对于经审人员普遍兼职,对工会制度的连续性缺乏足够的了解,对新情况新问题用旧制度对标,就会影响经审工作的实效性。
(三)工会经审检查模式有待完善
《中国人民银行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第四项审查审计第19条规定:对所属下一级工会每年审计比例达到1/3以上,由提供的审计报告确认。根据此规定,此项制度规定了工会经审工作是一项常规性工作,常规性的经审工作性质造成了针对性和目的性不强,易使经审组认为只是为了完成工作而经审,从而忽略了工会经审工作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由于工会经审检查主要是现场检查为主,非现场检查方式方法用的不多,也不利于提升经审工作质效。
三、提升工会经审效能的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工会经审工作存在的问题,现提出建议如下:
(一)细化经审制度建设,提升经审工作规范性
《工会会计制度》出台后,建议结合工作实际出台更高级次和应用更为广泛的《实施细则》,越高级次的《实施细则》应用范围就越广,在《实施细则》内需针对合同签订、会签标准等内容进一步细化标准,便于经审检查统一标准,确保经审检查的规范性。
(二)加强经审业务培训,强化经审干部履职能力
针对经审干部兼职普遍化的情况,为提升经审干部工作水平,必须从提升经审干部履职能力入手,通过现场和非现场培训的方式和常规培训和经审前重点培训相结合,加强对新《工会会计制度》及工会经费各项补充规定的宣传解释和培训,进一步提升经审干部的业务能力,压实审查责任。
(三)完善经审检查方式,提升经审工作效能
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利用对所属下一级工会每年审计比例达到100%以上标准开展常规经审工作的基础上,建议通过报表数据、系统数据(目前工会信息管理系统的财务经审模中已实现原始凭证照片的导入功能)、常规工作质量等方面探索实施非现场审计,并通过非现场审计提供的线索指导经审组开展有针对性的常规经审工作(如:通过非现场经审发现线索怀疑某下级工会存在**问题,需现场经审核实,则可通知经审组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经审工作),使工会财务工作完全在工会经审工作监督之下开展,有效推进工会财务工作更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