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为乡村振兴赋能:推进粤北地区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2024-01-18苏李杰谢伦晞
苏李杰 谢伦晞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乡村“空心化”问题变得愈发突出,乡村经济及社会发展也面临着重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成为帮助农民实现职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在分析粤北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成效的基础上,发现粤北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面临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基地发展水平不平衡、基地管理不规范、市场化运作不足、多元化发展受阻等困境,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加大投入、统筹兼顾、协同共管、拥抱市场、拓宽思路的对策,以期为推动粤北地区劳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粤北地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乡村振兴
文章编号:1674-7437(2022)11-0165-04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 文章标识码:A
乡村劳动教育以劳动实践为基础,通过发挥农村自然、人力和文化资源,弘扬传统文化和鼓励参与农村劳动实践,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农村地区实施乡村劳动教育不仅有助于发扬本地文化,促进农业生产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可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新精神,吸引更多人才回到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因此,推广劳动教育、建设实践基地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需要注重加强实践基地的管理与服务,提升农民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有力支撑,而劳动教育基地是實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支撑。
1 粤北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成效
通过调研发现,近年来,五座粤北城市(包括梅州市、河源市、清远市、韶关市和云浮市)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这些地区的企业、合作社、村民组织、农村合作社等已被认定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同时,还建设了多个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夏令营和科技农场等,提供更多的劳动教育实践机会,丰富学生的参与方式,这些优秀企业和特色基地也吸引了众多中小学生参与。
梅州市,劳动教育基地的建设得到广泛推进。例如,认定了五华酱菜合作社、司门岗蚕桑园和黄金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和合作社作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生可以参与酱菜制作、蚕桑养殖、果树种植等实践活动,学习相关技术并了解现代农业经营模式。此外,梅州市还建设了多个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和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提供先进设备和实验室,使学生能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学习,培养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这些劳动教育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实践平台,对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河源市,在劳动教育基地建设方面采取多种措施。首先,和平县的丰收果蔬合作社被认定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生可以参与果蔬种植、采摘、包装等活动,全面了解农业生产过程。其次,龙川县的赤石村也是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生有机会参与农田耕种、畜禽养殖等农村劳动,培养劳动精神与实践能力。此外,东源县的神木蜂蜜企业提供与蜜蜂养殖、蜂蜜加工相关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学习养蜂业知识与技术。另外,河源市还积极打造夏令营和科技农场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假期期间参与农田劳作、手工制作等活动,并结合现代农业技术,培养科技创新意识。这些劳动教育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劳动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
清远市,劳动教育基地的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例如,西江文化旅游区、水晶莲花茶厂和青少年农业科技实践基地等成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生可以参与景区管理、茶叶栽培、农田作业等实践活动,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劳动精神、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此外,清远市还认定了许多社会组织、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等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覆盖多个领域和行业。通过这些劳动教育基地的建设,学生能参与实际工作和生产活动,提高专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清远市努力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平台,促进他们全面成长和发展。
韶关市,劳动教育基地的建设得到重视和推进。示范企业如金源食品有限公司和广东顺德食品有限公司已成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生可参与食品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等实践活动,学习食品加工技术与管理知识。此外,韶关市内还举办劳动教育夏令营和劳动教育体验日等活动,让学生参观企业、参与实际劳动与社区服务,并与优秀企业员工互动交流。这些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的职业视野,培养了实践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为未来的就业与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韶关市努力推进劳动教育基地的建设,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
云浮市,劳动教育基地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云城区和秀屿乡的农业示范园区成为认定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生可以参与农田作业、种植、养殖等活动,学习农业知识和技能,增加对农村经济和农产品市场的了解。此外,龙堤湾草莓生产基地和广东韶关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也作为特色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吸引了中小学生的参与。学生可以参与草莓种植、采摘、加工等活动,并学习农业科技和农产品市场营销的知识。云浮市努力通过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和特色基地,提供多样化的劳动教育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为他们的综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粤北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困境
粤北五座城市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注重结合本地实际、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完善规划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活动吸引人们积极参与等,但基地规模、设施、教育资源等方面还存在差异和提升空间[2]。
2.1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粤北地区农村基础设施不足,其中交通不便、水电供应不稳定、软硬件设施不完善和管理机制不科学等问题,成为阻碍乡村劳动教育基地发展的重要因素。基地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缺乏交通枢纽和客流量,使得基地的运营效率受到很大影响。同时,水电供应不足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设计和实施不足,软硬件设施资源不足,会影响基地的教学和治理效果。管理机制不科学,运维不严格和不细致,也会对基地的运转产生不利影响。为了促进乡村劳动教育基地发展,需要通过加大政府投资和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管理机制,提高基地的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3]。
2.2 基地发展水平不平衡
在粤北地区的乡村劳动教育基地中,存在着基地规模大小、发展水平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基地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这些差异表现在实践基地规模、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服务水平和投入产出比例等方面。一些较小的基地缺乏完善的办公和教育设施,而较大的基地则拥有更为完备的配套设施和专业的师资力量。由于资金和人力资源的短缺问题,很多基地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的局面,产生的教育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经济收益和财务状况的不同,也是导致基地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2.3 基地管理不规范
劳动教育基地的不规范管理表现为管理机构设置、职责划分和流程不规范、资产管理、教育培训及科学规划等方面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管理机构设置不统一、职责分散、工作流程混乱所致的管理效率低下、基地资产管理不规范、教育培训的组织不规范、缺乏科学规划和先进技术支持等。由此,需要通过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健全制度和考核机制、规范管理流程等措施,加强资产管理和教育培训、制定科学规划、增强先进技术支持等方面的能力来实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2.4 市场化运作不足
劳动教育基地需要一定的市场化运作以保障可持续发展,但是在粤北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中,存在市场推广不足、市场营销手段单一、客户维护不足及服务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表现包括:缺乏多样化的宣传方式、服務和推广手段过度依赖传统方式、缺乏完善的客户反馈和投诉机制及客户档案和跟踪机制、缺乏服务标准化的管理体系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基地在各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限制了其能力吸引更多资源和人才投入到当地的乡村振兴计划中。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基地需要拓展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创新服务和推广手段,建立完善的客户反馈机制和服务标准化的管理体系,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提高客户维护和发展的能力,从而促进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2.5 多元化发展受阻
粤北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多元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包括:缺乏与其他行业和地区的交流和合作、实践活动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参与者的需求、以及缺乏对本地特色和优势资源的挖掘和开发,从而限制了实践领域的拓展和多元化发展。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重视加强其他行业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加强实践多元化和深度,同时,也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区的资源和特色产业,以提供更具有本地特色的培训项目和实践活动。同时,还需要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为农民学员提供现代化农业和先进技术的深入了解,以更新传统的劳动技能和知识。因此,解决这些问题是粤北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多元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3 粤北劳动教育基地发展受限的成因
粤北劳动教育基地的发展面临多方面挑战,例如农村基础设施滞后、乡村基地发展不平衡、管理不规范、市场化运作不足以及多元化发展受阻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政府投入不足、地区财力和管理能力不足、经济收益与财务状况差异、管理机构不统一、资产管理不规范、教育培训的组织不规范、缺乏科学规划和市场营销策略等因素。
3.1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成因
该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由政府缺乏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利益较低、财力和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等原因所致。同时,基地所在地农村人口稀少,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农村经济无法对基地提供足够支持。此外,管理模式缺失科学性,管理机制存在缺陷,对基地的日常管理和运营质量造成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制约了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劳动教育基地的发展。为改善此局面,需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基地的服务水平和教育质量,以促进乡村劳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3.2 基地发展水平不平衡的成因
一是在粤北地区的乡村劳动教育基地中,基地规模存在差异,部分基地规模偏小、缺乏配套设施和优秀师资,难以满足其多样化的教学需求,而有些基地规模相对较大,配备了完备的办公、教育和实践设施。二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基地面临着资金和人力资源短缺的挑战,教育资源无法得到合理配置和积极利用,而规模较大、管理较好的基地则获得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此外,基地之间的教育服务水平不同,规模较小的基地面临各种服务质量方面的挑战,缺乏政策支持和投资扶持,而规模较大的基地则能提供比较系统、完整的教育服务。三是经济收益和财务状况的差异也是导致乡村劳动教育基地发展不平衡的因素之一。基地在运营中能否吸引更多的客户,提供更好的教育培训、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状况,取决于基地的资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策略。综合上述各方面因素的作用,导致了粤北地区乡村劳动教育基地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3.3 基地管理不规范的成因
一是在粤北地区的乡村劳动教育基地中,部分机构的管理设置存在规范不足、职责界定不明、工作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导致管理混乱、效率低下。二是部分基地的资产管理存在不规范情形,导致基础设施缺乏保养和维护、设备质量普遍较低,对基地的设施老化和教学水平的下滑带来了负面影响。三是一些基地教育培训组织缺乏规范,如培训方案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缺乏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等问题,影响了培训效果和学生习得成果。四是缺乏科学的规划方法,难以发挥基地的潜能并满足不同需求,制约了后期的发展。五是基地缺乏先进技术支持,基础设施和教育培训技术过于单一,缺少新型科技的广泛推广与应用,对基地的发展、进步产生了制约。
3.4 基地市场化运作不足的成因
针对粤北地区乡村劳动教育基地的机构营销问题,存在宣传方式单一、推广手段缺乏创新、缺乏完善的客户反馈和投诉机制等问题。服务标准化管理体系不完善,难以满足农民对个性化、定制化服务的需求,制约了基地在乡村振兴计划中的发展。根本原因是管理理念和营销策略不够先进、不够多样化,以及市场及客户需求的把握不够精准和及时。此外,缺乏市场化运作,阻碍了基地的推广和发展,限制了其吸引更多资源和人才投入到当地乡村振兴计划的能力。因此,对基地机构营销的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3.5 基地建设多元化发展受阻的成因
一是缺乏与其他行业和地区的交流和合作,视野狭窄,限制了基地的知识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动力的提升。二是实践活动单一,缺乏多元性和深度,无法满足农民学员多样化和现代化的学习需求。三是缺乏本地特色和优势资源的挖掘和开发,无法提供具有本地特色和竞争力的培训项目,限制了实践领域的拓展和多元化发展。这些问题的共性在于管理理念和發展思路不够多元化和创新,缺乏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和市场感知。
4 粤北劳动教育基地建设破局之策
粤北地区乡村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解决。政府应加大投入、资源整合和政策支持力度,建立行业标准和管理规范,加强分类评定和评估。个人和基地管理者也需要积极参与和改进,提高教育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基地还需加强软硬件建设、多元化教学活动和创新服务内容和管理模式,制定新型收益分配机制以吸引更多投资和资金,增加收入来源。同时,加强基地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和交流,以及挖掘本地特色和优势资源,扩大知识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促进基地可持续发展[4]。采取这些措施可以为粤北地区乡村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能量。
4.1 加大投入
政府应大幅度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快其建设速度,包括交通运输设施、水电供应设施等。粤北地区应加强农村资源整合,整合资源将有利于提高基地的经济效益并增强管理机构的实力。基地管理机构应构建健全的管理机制,建立严格的设施运行、安全和日常维护制度,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同时,学校还需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联系,及时了解政策法规和行业动态,开展高质量的劳动教育和推广宣传。基地应加强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提高用户体验。同时,通过创新服务内容和管理模式,挖掘基地的潜在价值,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教育和培训水平。提出新型收益分配机制,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金,为基地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同时,通过租借设施或提供服务等方式,增加基地的收入来源,提高经济效益。
4.2 统筹兼顾
为解决粤北地区乡村劳动教育基地发展水平不平衡的问题,需要从教育资源配置、管理机制、配套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具体措施。政府应根据基地规模和教育资源配置差异,采取相应合理的资源整合与配置方式。同时,政府需要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管理规范,加强对基地的分类评定和评估,提高基地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服务质量。此外,政府可以加大基地建设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基地之间合作交流,促进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对教师和管理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基地的教育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4.3 协同共管
个人和基地管理者的积极参与是推进乡村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5]。个人应参与培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同时也应主动反馈培训效果提出建议。基地管理者则需要严格遵守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注重培训质量和多元化活动。基地应积极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共同推进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加强基地管理和服务,建设完善的机制和规范流程,优化资产管理和设施水平,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制定科学规划,推进先进技术应用。只有多方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激发劳动教育的力量。
4.4 拥抱市场
为推进粤北地区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市场化运作,应从多个方面深入建设,包括建立多样化的宣传推广机制、提高服务标准化水平、加强客户反馈和投诉机制、推进市场化运作、改善管理理念和营销策略等。这些措施需要政府、基地管理者和其他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只有通过市场化运作,基地才能发挥其潜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因此,我们要注重市场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宣传策略、制定差异化定价和收费策略等,不断提升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4.5 拓宽思路
为改善粤北地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多元化发展,一方面需要建立与其他行业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机制,通过开展合作项目来拓宽基地的知识结构,提高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实践多元化和深度,包括通过多元化的实践项目满足不同参与者的需求和深化实践项目的内涵提高其质量;同时需要挖掘和开发本地特色和优势资源,包括通过政府支持来开展调研和布局规划,推广具有本地特色的培训项目,以及加强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5 结束语
加速推进基地建设,有效发挥劳动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已成为粤北地区乡村经济健康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迫切任务。因此,深入研究粤北地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现状和问题,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推进均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了粤北地区乡村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并为粤北地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规划实践提供破局之策,以促进粤北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徐建平,徐继芳.建构精细化劳动教育模式的探讨及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2): 69-71.
[2]黄岳峰.探究“劳动教育+”模式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0(3):5-14.
[3]丁永亮.乡村劳动教育实践的价值观思考[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1),51-54.
[4]丁永亮.建构新型乡村劳动教育理念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47(16):126-128.
[5]伍丽琴,李红英.乡村振兴视域下劳动教育的现实价值、困境及路径探索[J].山西农经,2021(06):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