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州特色文旅小镇发展的路径与前景分析

2024-01-18马红波李杏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特色小镇数字技术

马红波 李杏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面临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社会落后等问题日益突出,乡村振兴成为一个十分关键的议题。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地域特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重要方向。常州地区在长三角地理位置的优势下,充分发挥地区文化资源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通过新媒体宣传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特色小镇的繁荣发展。社会各个领域应继续合作,共同致力于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以实现文化传承和地方经济的双赢。

关键词:文旅中轴;特色小镇;数字技术;影像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常州市第十九届社科课题“常州文旅中轴战略下特色小镇的数字影像设计与应用研究”(202300422)研究成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面临的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日益突出,乡村振兴已经成为一个十分关键的议题。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地域特色文旅小镇发展成为一个重要方向。本文深入分析了常州地区的特色文旅小镇发展现状,特别是将目光聚焦在两湖创新区。该区域地处城市文旅发展中轴,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但是在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文化IP挖掘不足、文化资源分散、缺乏系统性设计等问题,特别是在新媒体应用方面相对薄弱。基于此,在地域特色文旅小镇发展分析中,提出完善基础设施、深度挖掘文化IP资源、充分运用互联网和现代新媒体等具体措施。其中,虚拟现实技术被强调为推动文化传播和旅游体验的创新手段。还主张通过数字化影像建立可操作的评估模型,为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支持。同时,强调新媒体的重要性,以宣传推广特色小镇,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特色小镇的发展创造更多机会和条件,实现文旅融合的目标。

一、常州特色文旅小镇发展背景

在长三角地区,常州具有“一点居中、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米字交汇、左右逢源”的地理区位优势,是一座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串联苏南、浙北、皖南区域联动发展的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在此基础上,常州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业发展,以“532”发展战略为中心,出台了《两湖创新区总体概念规划》《常州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常州市文旅休闲明星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等围绕新经济、新文旅、新消费的区域政策。

2022年11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提出到2026年的行动发展目标:“到2026年,三维化、虚实融合沉浸影音关键技术重点突破,新一代适人化虚拟现实终端产品不断丰富,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虚拟现实在经济社会重要行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產业集群,打造技术、产品、服务和应用共同繁荣的产业发展格局。……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含相关硬件、软件、应用等)超过3 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 500万台,培育100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打造10个具有区域影响力、引领虚拟现实生态发展的集聚区,建成10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其中特别提出,鼓励一二级博物馆、具有条件的旅游活动场所设置沉浸式体验设施设备。该行动计划提出,以虚拟现实核心软硬件突破提升产业链韧性,以虚拟现实行业应用融合创新构建生态发展新局面,以虚拟现实新业态推动文化经济新消费,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常州特色文旅小镇发展现状

常州作为吴文化和齐梁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2021年,常州提出了“两湖创新区”概念——位于江苏滆湖与长荡湖之间,跨金坛区、武进区、钟楼区和溧阳市。两湖创新区地处城市发展文旅中轴,区域内历史文化遗址众多,具有良好的文化资源开发基础。常州“532”发展战略、《常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征求意见稿)等的提出,将贯彻落实两湖创新区发展作为重要举措,“湖湾经济”即将成为开启常州新一轮腾飞的龙头牵引和强劲引擎。两湖创新区地处大运河文化旅游带,有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东方盐湖城闲养度假区、金坛茅山风景名胜区等明星景区,其本身就有着丰富的文旅资源。其中,金坛茅山风景名胜区以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而著称,目前已经形成以“旅游+康养”为特色的休闲度假产业格局。

常州市对长荡湖特色小镇提出了“生态创新区、最美湖湾城”的总目标,以及新城市、新产业、新人才的战略定位。课题组围绕常州地区以上战略发展规划,以常州长荡湖地区的特色小镇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课题调研过程中,重点围绕两湖创新区建设中的长荡湖地区展开田野调查和相关研究。

长荡湖地区文化资源遗留较多,但是由于湖区周边沿线分布分散,没有进行很好的挖掘和开发,在目前的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文化IP挖掘不充分、文化资源散点分布、缺乏系统性设计与规划等明显影响地区发展的现实因素。特别是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文化IP产品的研发与推广方面还比较薄弱,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IP,而且当地营销主体缺乏品牌经营理念,营销手段和营销战略规划都相对落后,在文化运营的深度与广度方面存在不足,还依然停留在传统水产湖鲜等农产品上,品牌效应和影响力有限。

三、常州特色文旅小镇发展的路径与前景

(一)路径

第一,继续完善环湖周边的基础设施,努力形成环湖步道、徒步露营休闲湿地、滨湖景观带、特色生态体验区、新型环湖生态农业综合体等新业态模式,体现常州水乡特色风情,深挖旅游产业链,增加环湖旅游的广度。

第二,深度挖掘与开发文化IP资源,研发特色文创新产品。长荡湖隶属常州地区,应该充分整合常州地区优秀的高校资源,实现地方、政府、高校三方共建,形成“政-校-企”联合开发服务地方的模式,充分挖掘环湖周边乡镇的特色农业资源和文化资源,开发一系列能够深度体验当地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长荡湖地区的数字化发展。对城乡融合建设中的常州地区小镇进行特色文化梳理和旅游资源整合的研究与分析,并进行具体的小镇视觉识别系统设计,针对长荡湖地区特色农副产品和文化旅游资源,分别进行宣传推广、包装、历史建筑形象IP的设计再创造,从而促进长荡湖地区乡村振兴文旅的可持续发展。以长荡湖柚山村为例,目前虽然进行了美丽乡村的建设开发,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但是在区域品牌的建设和开发上,由于缺乏新媒体运营的助力与设计思维,当地的区域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营销理念与现代旅游产业有一定差距,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品牌形象的树立。

第三,充分运用互联网及现代新兴媒体,结合长荡湖地区的自身定位,研究制定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形象推广方案。同时,积极提升创新开发能力,建立联合开发、成果共享的多方运营模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新闻、社交、直播、电商等方面的软件层出不穷,新媒体对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利用新媒体助力地域特色乡村的发展,促进城乡融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让更多农民享受到发展成果,成为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探究融合新媒体助力地域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路径,提出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有利于指导和促进地域乡村振兴的发展。融合新媒体助力地域特色小镇不仅具有推广传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地域发展等多重意义,而且具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长期利益。搭建涵盖文旅发展的全行业的特色数字艺术设计平台,推进复合技能型乡村人才特色培养模式建设。

(二)前景

在社会实践运用、服务决策需求上,为了帮助管理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对历史文化村镇进行价值评估,正在深入开展长荡湖地区历史文化村镇可持续发展及保护的“价值模型”研究,以及基于交互设计的长荡湖地区历史文化村镇“分享模型”研究。该部分研究将成为本课题的延续,相关研究成果随着研究的深入将陆续产出。本项目通过资源整合利用进行平台推广,利用新媒体与数字化手段,从品牌打造、经济创收、文化宣传的角度,构建常州地区的特色乡村数字化建设策略,有助于推动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文旅的产业联动发展模式,为城乡融合旅游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为数字化城乡融合建设提供经验。

全面梳理长荡湖地区历史文化遗址,积极研究全面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新模式。课题组建议开展与历史文化遗址的联名合作,举办与世界接轨的创意文化城市活动,并以新闻报道、纪录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助推长荡湖特色小镇文化形象的建构和传播。

要运用数字艺术等科技手段,为区域内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上阮花鼓戏、金坛刻纸的传承发扬、内容创新提供技术支持。依托西太湖影视产业基地、环球动漫嬉戏谷等数字文化产业基地,拓展文化非遗传承、文艺演娱互动、文创国潮时尚等文化交流活动的新场景,以满足居民和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要充分发挥两湖创新区历史文化名人效应,加强培育城市名人文化。同时,开发保护两湖创新区的红色文化遗产,打造红色文化资源品牌。

四、结语

常州地区在长三角地理位置的优势下,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和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着力发展特色小镇,充分发挥了地理优势,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该地区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特色小镇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特色小镇的文化传播和旅游体验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游客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景观和历史遗址,提高自身的文化体验,这也有助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宣传。相关部门和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特色小镇打造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吸引更多游客。

特色小鎮可以创建虚拟博物馆和展览,展示本地的历史文物、艺术品等。这样的虚拟空间可以随时随地被访问,无须实际到达特色小镇,为远程游客提供了参与文化活动的机会。文化教育项目:特色小镇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文化教育项目,例如虚拟历史课程、文化工作坊等。这些项目可以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提供有趣且具有教育性的体验。虚拟艺术和表演:特色小镇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虚拟艺术展览和表演,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文化娱乐体验。

新媒体的宣传和推广在特色小镇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特色小镇可以将自己的美丽风景、丰富文化和独特魅力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相关部门和企业应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提升特色小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特色小镇不仅仅是旅游业开发的一种方式,更是文化传承和地方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为特色小镇的发展创造更多机会和条件,实现文旅融合的目标。通过挖掘文化资源、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宣传推广、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培训等多个方面的努力,常州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将迎来更大的成功,为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EB/OL].[2023-08-16].https://www.miit.gov.cn/zwgk/zcjd/art/2022/art_4727e21ec77d4563ae5a89

518db9a273.html.

[2]蔡炜,万小珍,张宇熠,等.常州:潮起“两湖”向未来[N].新华日报,2022-05-12(1).

[3]曹如中,李心茹,吴蝶,等.长三角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生态位实证测度研究[J].丝绸,2021(11):58-66.

[4]李丽莎.新媒体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策略研究[J].环球首映,2021(4):136,138.

[5]徐萌.乡村振兴背景下“短视频+”文旅融合创新路径与策略研究:以丁真走红为例[J].新媒体研究,2021(13):86-89.

[6]姚利权.新媒体助力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实践[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3):54-56.

[7]罗光华,宋昌.数字经济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研究与实践:以广清农业众创空间大数据平台建设为例[J].新一代信息技术,2022(3):90-92.

[8]吴宇轩,郭金平.“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讨:以湖南通道县为例[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3):5-6.

[9]刘萍萍,邢晓婧,陈珊珊.基于“人口-产业-土地”视角的乡村振兴策略研究:以眉山市太和大道地区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2 209-2 220.

[10]张炜.新媒体直播助力乡村振兴的策略探析:以《大美首邑·四季闽侯》乡村振兴文旅直播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2(17):65-67.

[11]程波俊,赵宇琛,刘媛,等.新媒体视域下影像志助力“文化+”旅游业态:以山阳县漫川古镇为例[J].旅游与摄影,2022(22):100-102.

[12]何嘉玥.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的策略研究: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磨岗岭村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1(22):103-105.

[13]谭云明,黄瑜娜.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选择研究:以湖南株洲地区为例[J].中国出版,2021(4):38-41.

作者简介:

马红波,博士,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创意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文化产业。

李杏,硕士,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文学翻译。

猜你喜欢

特色小镇数字技术
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与发展探索
德国名镇哥廷根的建设对中国特色小镇创建的启示
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特色小镇”切莫成为“房地产小镇”
数字化技术在高校博物馆中的应用
舞蹈创作技术的运用与研究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