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视野下看中国古代建筑的营建

2024-01-18陈含嫣杨毅诚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人与自然礼制传统文化

陈含嫣 杨毅诚

摘 要:中国古代建筑承载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时代的缩影,讲述着当时的文化和审美形态。建筑因人的生产活动而产生,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建筑的形式也在改变。纵观中国古代建筑的营建,它们呈现出和而不同的形态。中国古代建筑蕴含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在建筑的选址、选材、设计、营建过程中几乎都有所体现。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蕴含的古代先民的文化观、自然观,以及社会观等,可从人类文化历史脉络中,探寻中国古代建筑的社会形态及建筑文脉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传统文化;礼制;人与自然

中国古代建筑最初的形成便承载了古老的中国文化,可以说它们几乎同步发端与发展,有着弥久的文化传承及稳定的系统。从世界范围来讲,没有第二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并持续至今,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都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当然,也没有一个国家的建筑群体空间能像中国建筑群体空间组织一样,集雄伟壮丽与深幽雅致于一体,拥有独特的空间形式语言。

中国古代建筑并不像近现代建筑这样,是由一些具有个性化的建筑师或建筑团队经过理性的思考、反复的揣摩而创作出的建筑作品。可从以下方面论述中国古代建筑的形成:一是受文化观念的影响;二是能根据地理、气候、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因素因地制宜和因材致用;三是受社会的礼制、宗教信仰和尊卑有别的阶级观念的影响。人类经过时代的演进和变革,创造了各个时代的文化。中国古代建筑是我国灿烂的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现实性价值。

一、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文化观念

建筑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活动需求,还要满足人的种种精神活动需求。建筑是人们活动的主要空间场所,人们决定建筑形式营建的同时,建筑的空间形式也制约着人们的活动。由此,中国古代建筑也就反映出中国古代的文化内涵——天地合和与宇宙秩序。古代先民力求在建筑空间组织中表述自己的理想追求。

(一)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中国古代建筑在空间的布局和组织方面,始终追求一种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方形是最规整的形状,方形建筑单体便于进行组合排列,从而形成均衡、统一又富有变化的空间;圆形建筑则拥有绝对的对称性。或许与先民早期的日、月崇拜有关,方与圆便一早就出现在我国的文化中,例如始祖伏羲持规(代表正圆)、女娲持矩(代表方形)。方形与圆形大量出现在我国古代建筑的建造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天坛和地坛。《周髀算经》云:“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物有圆方,数有奇偶。天动为圆,其数奇;地静为方,其数偶。此配阴阳之义,非实天地之体也。”又云:“圆规之数,理之以方;方,周匝也。方正之物,出之以矩;矩,广长也。”[1]可见,中国人自古为人处事就讲求“规矩”,意合方圆也。

(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建筑不僅是人类聚居的场所、生产活动的物质载体,还是凝结了时代艺术与文化的集合体。任何建筑都必定处于自然环境之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是先民对客观世界的整体认识,其目的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三家都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在建筑的营建过程中,注重对自然的直接因借及与山水环境的生态契合,建筑材料就地取材,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典园林审美思想的核心和宗旨。

(三)阴阳五行的堪舆学说

“堪,天道也;舆,地道也。”[3]堪,指天文,舆,指地理,堪舆学即探求天地自然运行之道的学问。风水在古代建筑中的运用体现出人们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的思维观念,也不失为一种美学观念,是在整个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已久的生存智慧。其目的是追求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古代先民在风水观念的影响下,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建筑美学。在中国古代建筑的选址、布局上,尤其注重对环境的选择,追求藏风聚气,讲究来龙去脉。在自然之中,山水最为关切,所以山水形式成为古代先民选址的必要条件之一。“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成了先民建筑选址的文化观。

此外,空间方位的观念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也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强调坐北朝南;有东之青龙、西之白虎、南之朱雀、北之玄武四神兽空间方位;平面布局突出一个中心及围绕中心对称排列的“四方”;等等。在中国古代建筑的营建中,这些文化观念都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制。

二、中国古代建筑与自然

建筑学与大千世界的辩证关系,归根到底是集中了建筑的空间与形式的创造[4]。《管子·承马》云:“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5]任何一栋建筑都不可能脱离环境而孤立存在。万物皆系统,现实世界的整体是由人、自然和社会三大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6]。自然分为原生自然和人造自然,由于人的非凡能动作用,建筑从自然生态系统中挣脱而出。建筑作为人造自然中复杂、高级的一部分,脱离不了人的实践。然而人的实践是社会的实践,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实践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

(一)自然地理环境——传统建筑的因地制宜

建筑的营建最早是出于遮风雨、避敌兽的目的,所以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建筑的形式。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具有不同的气候环境和自然资源,因此形成的建筑形式、结构材料、施工工艺也不同。在史前时期,我国北方以穴居为主,这是因为北方海拔相对较高,气候干燥且寒冷,风沙大,所以当地人们为适应北方的气候,挖土为穴而居之。而长江流域一带的河流、沼泽密布,水位高,当地人们为脱离潮湿的地面,便以巢居为主。巢居是干栏式建筑的雏形。考古资料表示,在“十二桥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了底层架空、楼上而居的干栏式建筑,能达到防潮避水、适应环境的效果。这是人的本能需求,也直接影响了建筑的形式。建筑的整体布局会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衍生出一些适应性的改变。

(二)自然资源环境——传统建筑的因材致用

在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建筑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建筑材料的使用。建筑材料的出产情况直接左右了建筑的形制和发展。例如史前时期,北方人以穴居为主,是因为当地气候干燥、风沙大、土层厚的环境特征;长江流域一带的人们多为巢居,是因为当地夏日多雨,植物茂盛,主要建筑材料为木材,因此长江流域的木结构技术较为发达。此外,我国其他地区也能体现传统建筑的因材致用,如:在我国华东地区的福建,当地人以生土为主要原料,配上竹木做墙骨,以此完成建筑的营建;我国云南竹木资源丰富,因此在建筑建造上以竹木为主、砖石为辅;内蒙古地区因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量少,缺乏建筑材料,然而畜牧条件良好,因此该地区的建筑形式以羊皮覆盖的蒙古包为主。我国地域辽阔,南北东西地区的自然地理、资源环境条件相差较大,这也使我国各地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与艺术形态。因此,和而不同的建筑形式是在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材致用建造而成的,既源于自然,又顺应了自然。

三、中国古代建筑与礼制

距今3 000多年的周朝制定了严格的礼制,规定了各种等级秩序。《周礼·考工记》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其中就包括了对城邑布局形制的规定,后世的帝王为维持自身统治,承继了这种等级思想。凡都城的营建,必以此为基准:“国都最高,侯都或州、府、郡、治次之,县城又次之。同时,这些不同等级的城市布局形制,既有高低等级的差别,又有由上而下、一脉相连、体现一个文化系统的血肉关系。”[7]《周礼》的存在使得历代帝王以礼治国的政治制度和家族的血缘、谱系等宗法观念一直延续,体现了“以礼为本”在我国古代社会文化观念中的崇高地位。

(一)礼制下的空间方位

纵观中国历史,不论朝代怎样更迭,中国古代建筑总体上的形制、结构未出现大的改变。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观念即礼制观念的延续。天子以礼治国,“南面为君”,子民“面北称臣”。“王者必居于天下之中,礼也。”“中”就是核心,只有核心才能涵盖周围或辐射周围。天子居中才足以象征四面统一,天下归心[8]。因此,中国古代城邑的规划大多将皇都位于城邑中部。中国古代建筑的营建首要依据是礼,在礼的基础上又与空间方位、自然环境相结合。在整体的社会文化观念下,中国古代建筑形成了中心、向内的营建意识,也形成了“择中而立”的礼序。例如北京的四合院,在该类建筑中的天井、中庭的布局设计,以及室内的堂屋和祠堂的布置上,对“择中而立”的礼序皆有体现。此外,“择中而立”的礼序还以遵循中轴对称布局为主,而且多追求坐南向北。中国历史上对“礼”的传统观念的遵循,促使了中国古代建筑呈现和而不同的建筑形态。探索传统礼制对古代建筑空间方位的影响,是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与社会文化之间关系的纽带。

(二)礼制下的数字空间图式

古代建筑的数字空间图式体现在象数体系中。在象数中,将双数称作阴数,单数称作阳数,并认为“九”是“阳数之极”。例如《周礼·考工记》对王城形制的论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其中对“九”极为推崇。九是阳数中的最大者,象征天。九开间的形式在中国古代都城的营建中呈现最多。因要保持正中开门的特征,其开间数必须是奇数,所以在九的基础上增加一开间只能是十一。正所谓“尊卑有分上下有等,谓之礼”。中国古代建筑以间为单位,由于受礼制的制约,中国传统的民居在清代以前不得超过三开间。《唐会要》至《明会要》:“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以上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对礼制的遵从及对我国民居建筑的影响,包括建筑体量、用材、开间、室内布局、细部装饰等,几乎渗透建筑营建的各个方面。

四、结语

人、自然和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系统,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构成有机整体。建筑承载了一个时代的语言,是一个时代的文化与各地区、各民族根据自身的特点逐渐发展演变而来,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中国古代建筑不仅表现了空间观念,同时也表现了时间观念,体现出历史的发展轨迹,是社会文化、观念形态的物质载体[9]。中国古代先民对于自然、人、社会有着系统的理解与认识,因此不能片面地去分析,或以西方美学视角去看待、阐释中国古代建筑。对于建筑文脉的延续与发展,需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去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整体文化观,进而理解其精神内涵。

建筑由于自然地理、宗教信仰、地方民俗,以及营建者的经济实力、文化价值倾向的不同,建筑组群布局呈现多姿多彩的变化。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式语言,表述了丰富而深刻的中国古代观念,这种形式或语言很有价值,因为它能直观地表述出抽象的语义和深刻的哲理[10]。中国古代建筑语言讲述了中国古代文化观念,是中国先民对于宇宙的思考。梁思成先生说:“建筑是人类一切造型创造中最大、最复杂、最耐久的一类,所以它能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11]本文从文化、社会、自然方面探析中国古代建筑形制的成因。希望通过对建筑文脉的探究,发掘和厘清传统建筑营建中的历史文化,以此视角来看中国现代建筑的文化性。

参考文献:

[1]周髀算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5.

[2]道德经[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5:71.

[3]刘安.淮南子[M].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4:12.

[4]吳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26.

[5]管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22.

[6]孙彩玉,苏海冬.从中国传统民居看人与自然[D].成都:西南民族大学,2004.

[7]郑孝燮.留住我国建筑文化的记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33.

[8]郑孝燮.留住我国建筑文化的记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48.

[9]沈福熙.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7.

[10]沈福熙.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

[11]梁思成.梁思成文集: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07.

作者简介:

陈含嫣,四川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设计与建筑理论。

杨毅诚,四川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人与自然礼制传统文化
从《太常因革礼·庙议》后妃袝庙问题看北宋的礼制运行
《红楼梦》宴饮描写中礼制与人情的二元共生关系探析
切实做好防沙治沙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三月庙见”说平议——兼谈对古代礼制的理解方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