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并举”背景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探究
——以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为例

2024-01-18高瑞霞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五育并举五育德语

高瑞霞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上海 200083)

2018 年9 月10 日,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 “五育并举”重视人才培养的全面化,顺应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 本文以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德语系创建的课外学习小组为例,通过梳理和总结其实践经验,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实施路径。

一、“五育并举”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之意义

2019 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发布,其中指出:“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 ”[2]德智体美劳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只有实现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的平衡和激发,才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和综合素质, 使他们具备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挑战。

(一)“五育并举”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作用

“五育并举”对于学生学习动机有很大影响。 首先,“五育并举”可以培养兴趣和激发学习动机。 通过全面发展,学生有机会接触和参与不同领域的学习和活动,可以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而激发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当学生对某个领域或活动感兴趣时,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且更有持续学习的动力。 其次,“五育并举”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去学习,避免单一化的学习模式。 这样的多样化学习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加学习的乐趣,有助于学生发展多元的能力和才能。 最后,通过在不同领域的全面发展,学生可以不断获得成功的经验和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肯定。 当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时,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对学习挑战,不怕困难,更愿意尝试和探索新的学习领域。

总之,“五育并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学习目标和方向,激发学习动机,不断追求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

(二)“五育并举”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必要性

“纵观人类历史,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 ”[3]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 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简称为上外贤达学院)作为民办高校与时俱进,致力于培养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的人才。 该校开设的德语课程应该是世界上最难学的小语种之一。 德语语法规则繁多,名词的性(中性、阴性、阳性)和数(复数)没有任何规律可言却又至关重要,是后期所有语法学习的基础。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德语中的框架结构:听德国人说话要耐着性子听到最后才能知道动词是什么。 一个句子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都要进行不同变化,一些复杂的语法规则往往让有的学生感觉是“天书”。 而学生在大二的德语学习尤为关键,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即将面临德语专业四级考试的挑战(简称为“德语专四考试”)。 “五育并举”方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帮助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并自觉地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调整学习方法,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价学习效果, 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促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跟上社会和职业发展的变化,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 总之,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不仅关乎学业,还涉及学生的就业。

二、“五育并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之实践

上外贤达学院德语系近几年来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以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例如,建立学生导师制,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及时沟通,协助处理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辅导员抓学生生活劳动,首先从宿舍抓起,从小事抓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任课教师培养学生为国家为社会服务所需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系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劳动知识与技能;最后院系培养学生乐于为他人服务奉献的劳动精神,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公益服务经历,比如参加崇明马拉松比赛、公益献血等,涵养服务他人、奉献社会、报效国家的劳动情怀,脚踏实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面,将以上外贤达学院德语系创建的课外学习小组为例,探讨在“五育并举”的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以促进民办高校学生“智”的发展。

(一)课外学习小组的创建

每个班的精读教师和辅导员联手创建课外学习小组, 密切关注班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随时沟通,确保学生能够正常有效地学习。 根据班级人数的多少,班级被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5-6 名成员组成,小组成员都是强、弱、中结合,以形成一个有利于互助学习的团队。 每个小组指定一名负责人, 小组成员之间通过相互背诵课文、相互听写、共同完成练习、互相解答疑惑、组织小型对话等方式,来巩固所学知识,学习和讨论有效的学习方法,旨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以及

共同进步。 小组内部以强带弱、分工合作、共同学习、 互相鼓励和支持或者展开内部的学习小竞赛;而小组外部通过定期组织竞赛等方式激发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力,班级之外则在年级层面或者院系层面参加各项竞赛以提高班级或者德语系的凝聚力。德语系安排学生从周一到周四进行早晚自习,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和辅导员的住校优势,做好早晚学生自习的考核和监督工作,以保障课外学习小组正常运行。

课外学习小组的部分活动成果通过第一课堂得以展示。 例如, 综合德语III—IV 每周共开设10节课,分三次上课,每次每个小组必须推出一位同学做3—4 分钟的德语课前报告。 题目由学生自拟或者教师指定。 几乎每位同学隔一周都要做一次课前报告,平均每位同学一个学期要做8 次左右的报告。 同学们由最开始不情愿被动地准备报告到后面变成习惯性主动准备,学习兴趣得到逐步激发。 除了课堂上的口头报告之外,教师每周给学生做1—2次默写或者每周布置学生撰写(学生单独撰写或者合作撰写)一篇作文。 每个月精读教师进行一次年级月考,教师及时批阅学生的相关作业,随时了解学生个人、小组乃至整个年级的德语学习情况,以便根据学生表现及时查漏补缺。 教师加强课程的实践环节,把授之以鱼转化为授之以渔,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二)课外学习小组的实践

确定小组目标:学生个人或者小组共同确定学习目标,首先制定一个短期目标,例如一个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可以是某一单元的深入学习,或是某一技能的培养, 或是某一个语法点的巩固复习,等等;然后确定一个中期目标,例如一个学期期末考试某门课成绩要达到多少分;最后确定一个长期目标,例如一个学年或者两个学年计划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是否准备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或者德语专四考试等等。 教师为每位学生以及学习小组制作学习档案,采用各种形式的考核,如笔头测试、口头测试、撰写小论文、第二课堂竞赛活动等,确认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是否达到了设定的目标。 考核成绩或者活动成绩可以作为学生平时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更好地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展,同时也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支持, 总结哪些方式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适合培养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形成竞赛创意数据库。

定期组织学习活动: 每个小组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定期的学习活动,如讨论会、研讨会、学习分享等,同时邀请上外或者同济的专家对我们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 除此之外,小组内部成员之间也定期安排组内比赛,或者教师组织班级内部学习小组之间的各种比赛活动,例如单词拼写大赛、朗读比赛、辩论大赛等。 表1 以德语21 级为例展示学生在大二整个一学年参加第二课堂的情况。

表1 “综合德语”系列课程第二课堂(以21 级为例)

除此之外,加强校企衔接,真正利用好校企合作平台,了解各行业、企业、岗位的具体职业道德标准和岗位要求,在日常的课程设置中得以体现并通过课程传递给学生。 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学习毕业和就业的有效衔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评估和激励

评估分为教师评估、 学生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考试成绩、作业质量、小组合作能力以及第二课堂的表现对学生以及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思考如何利用评估结果为学生或者学习小组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支持。 学生通过写学习日志、反思报告、自我评分表等进行自我评估, 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自己的学习优势和不足,并制定改进计划。 同伴之间通过互相评论打分或者小组讨论对彼此的表现进行评估,以便帮助同伴了解自身的优点和改进的方向。 不管是教师评估、学生自评还是同伴互评都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督促学生个人或者每个小组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和活动安排。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参与度为小组成员设立一定的激励机制,例如每学期评选出优秀学习小组,或者给予学习成果突出的小组成员奖励和表彰。 挑选小组内部优秀的学生,实施“腾飞项目”、“精英计划”,鼓励优秀学生参加各级竞赛,引导他们追求卓越,取得高的绩点,为未来的考公、考研、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此外,德语系充分发挥德语外教语言方面的优势,利用德语角帮助成绩突出的学生准备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各类赛事。 课外学习小组德智体美劳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动机。

三、“五育并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之成效

教辅联动,创建课外学习小组,充分利用课外学习时间,以突破第一课堂在教师授课时间和学生学习收效上的局限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形成一种积极的集体学习氛围,其学习效果的提高通过学生的期末成绩和德语专业四级考试成绩的变化得以衡量。 虽说学生成绩的变化受到生源、教材、任课教师、班风、学生智力、学生学习兴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积极正向开展课外学习小组进行第二课堂活动最终和学生期末成绩和德语专四成绩的提高乃至学生智力的提升之间具有正相关。

(一)期末成绩(以综合德语II、III、IV 以及德语词汇学与构词法I、II 为例)

综合德语I 是零基础课程,综合德语II 为综合德语I 的后续课程,相对来说综合德语II 的德语学习难度加大,后期的综合德语III 和IV 难度逐渐递升,考试难度也逐渐加大。 表2 展示21-2 班综合德语II-IV 期末考试成绩各项数据的变化。

表2 综合德语II-IV 期末考试成绩情况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虽然综合德语系列课程的难度逐渐加大,考试内容难度也相应加大,但是整个班级的综合德语系列课程平均成绩却稳步提高,及格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标准差越来越小。 这说明学生之间的差距逐渐变小,第二、第三、第四三个学期的最高成绩基本持平,但是因为学习内容难度或者试卷难度的关系,个别数据偶有小小出入,例如及格率从第二学期的60 变成第三学期的50, 到了第四学期又提高到72。 纵观所有数据,该班综合德语II-III 期末考试成绩各项数据都有了较大变化。

除了精读课之外,其他连续性课程的期末成绩也显示了变化。 表3 以21-2 班第三和第四学期开设的德语词汇学与构词法I、II 为例,展示自课外学习小组创建以来该门课程成绩的变化。

表3 德语词汇学与构词法I 和II 期末成绩情况

通过德语词汇学与构词法I、II 课程期末成绩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平均成绩、标准差、最高成绩和最低成绩都有了提高,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的差距变小,通过强中弱组合的课外学习小组的活动对于提高比较弱的学生的成绩有很大帮助。 其中仅有及格率这一项数据有了下降,原因之一可能为学习难度加大,考核内容也变难,个别同学知识掌握不是很扎实发挥不够稳定造成的。

其他在第三和第四学期连续授课的课程,例如德语写作I、II 和德语阅读I、II 等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和综合德语II、III、IV 系列课程以及德语词汇学与构词法I、II 课程的期末成绩所呈现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创建课外学习小组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有着积极影响。

(二)德语专四成绩

除了期末考试成绩之外,另外一个直观的数据为德语专业四级考试成绩。 近几年来,我系德语专四通过率从2019 级有史以来最低的9%(2020 和2022 年间因疫情受网课影响) 上升到2020 级的20%直到2021 级的37%,呈逐渐回升趋势(图1)。

图1 近几年来德语专四通过率数据

就上外贤达学院德语系的学生而言,学习积极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顺利通过各科考试,尤其是和他们的毕业息息相关的期末考试以及德语专业四级考试。 积极参与课外学习小组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从而有利于学生在期末成绩和德语专四成绩方面的提高。 虽说学生成绩的提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但是课外学习小组的创建,“五育并举”这只“无形的手”和学生期末成绩以及德语专四成绩的提高具有正相关。

结 语

在“五育并举”的背景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建课外学习小组,以推动学生“智”的发展,为“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教融合、美育熏陶、劳动促进融合育人的五大体系”[4]的发展奠定基础,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五育并举五育德语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哲学“专业德语”教学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