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药学类专业毕业生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现状调查
——以山西药科职业学院为例

2024-01-18郭敏娜樊圣丽张玮玮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药学中医药毕业生

郭敏娜,樊圣丽,张玮玮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五千多年文明的结晶。中医养生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体现中医药文化的精神内核,在维护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生存性需要逐步向发展性需要转变,养生需求逐渐增多,中医养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然而,国内中医养生机构有100多万家,从事中医养身保健工作的人员仅2 000 多万,远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养生需求[1]。大多数从业人员专业性不强,对中医养生内涵的认知不足或理解片面,甚至未接受过培训、未学习过专业知识,提供的养生健康信息来源复杂、虚实难辨、良莠不齐[2],致使群众获取的中医养生信息质量无法保证,健康需求难以满足。

2023年4月,《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出台,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内容、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人员等进行规范。《“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也提出,鼓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可见,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满足人民健康需求,迫切需要大批具有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的专业人才。高职中药学、药学和中药制药专业学生是医药服务行业的主力军,是弘扬中医养生文化、普及中医养生保健方法的一线力量。他们的中医养生健康意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的分析评价能力、理解应用能力,即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3],对提升人民健康素养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对我院中药学、药学和中药制药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了解其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现状,为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提高高职药学类专业学生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对我院2022 届中药学、药学、中药制药3 个专业的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学生自愿参与本调查,每个ID 只能作答一次,不涉及答题者的隐私信息。共收回问卷1 008 份,剔除无效或缺失数据过多的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99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9.11%。

1.2 研究方法

高职院校学生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即一般资料和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量表。一般资料包括性别、专业、本人健康状况,家中有无慢性病患者,是否学过中医养生课程以及是否认可中医养生文化等。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量表由张睿等[3]编制,包括对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的认知能力(5 个条目)、对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的获取能力(11 个条目)、对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的评价能力(11 个条目)、对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的应用能力(7 个条目)和信息道德(2 个条目)5 个维度36 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非常同意”至“非常不同意”分别计5~1 分,总分36~180 分,得分越高说明学生中医健康信息素养水平越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以(±s)表示。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相关因素对毕业生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的影响。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毕业生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量表得分情况

毕业生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量表总分为44~180 分,平均为(130.02±16.73)分,各维度均分为维度总分除以所含条目数,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对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的认知能力、对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的获取能力、对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的评价能力、对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的应用能力和信息道德,各维度得分见表1。

表1 中医养身健康信息素养量表各维度得分情况(±s)Table 1 Scores of various dimension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Information Literacy Scale(±s)

表1 中医养身健康信息素养量表各维度得分情况(±s)Table 1 Scores of various dimension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Information Literacy Scale(±s)

维度条目数/个5 11 11对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的认知能力对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的获取能力对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的评价能力对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的应用能力信息道德总分7 2 36得分19.82±2.58 39.64±6.32 39.31±6.37 24.89±4.16 6.19±2.33 130.02±16.73均分3.96±0.52 3.60±0.57 3.57±0.58 3.56±0.59 3.18±1.16 3.61±0.46

2.2 毕业生中医养身健康信息素养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毕业生中医养身健康信息素养量表得分在专业、是否学过中医养生课程和是否认可中医养生文化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毕业生中医养身健康信息素养水平的单因素分析(n=999)Table 2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the leve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graduates(n=999)

2.3 毕业生中医养身健康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以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量表总分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自变量赋值见表3),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检验水平α入=0.05,α出=0.10。结果显示,专业、是否学过中医养生课程和是否认可中医养生文化对毕业生中医养身健康信息素养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中药学专业毕业生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水平显著高于药学、中药制药专业毕业生(P<0.05);认可中医养生文化的毕业生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水平显著高于不认可或者不确定的毕业生(P<0.05);学过中医养生课程的毕业生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水平显著高于未学过的毕业生(P<0.05),见表4 。

表3 自变量赋值Table 3 Assignment of independent variables

表4 毕业生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Table 4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graduat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information literacy

3 讨论

3.1 药学类专业毕业生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调查显示,高职药学类专业毕业生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量表总分为(130.02±16.73)分,与中位数101 分相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对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的认知能力维度得分最高,说明毕业生关注中医养生知识、认识到中医养生对健康的作用、了解中医养生知识的重要性、愿意运用中医养生知识预防和治疗疾病以及意识到自身对中医养生知识的需求,有利于其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积极宣传推广中医养生健康知识及技术。

毕业生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的获取能力、评价能力和应用能力维度得分依次递减,暴露出其盲目求知、对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甄别意识不强和能力不足,专业技术运用欠佳的问题。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部分学生明白自己的中医养生健康知识需求并能通过互联网、报纸、期刊、电视节目、教师、专家和亲朋等途径获取中医养生信息。当遇到同一主题检索到不同观点的中医养生知识或者中医养生知识中存在的不实描述时,半数以上的学生不知如何对其进行筛选和评价。可见,学生在获取中医养生知识的过程中并未提高自身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本次调查发现,64.50%的毕业生能将所学知识或生活经验与中医养生知识相结合,结合季节、食物的寒热属性和自己的体质等选择日常饮食;仅有5.60%和5.10%的学生掌握基础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太极拳、太极剑、气功、五禽戏等)和专业的中医养生技术(推拿、刮痧、拔罐、艾灸等)。由上述结果不难发现,学生的中医养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相对较高,中医养生技术掌握程度相对较低,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结论相符[4-6]。

3.2 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研究结果显示,专业、是否学过中医养生课程、是否认可中医养生文化是药学类专业毕业生中医养身健康信息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

3.2.1 完善专业培养体系 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学专业毕业生的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水平较药学和中药制药专业毕业生高。这可能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以及学习氛围不同有关。2022年,教育部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简介》明确了高职中药学专业培养目标,即掌握扎实的中医药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信息素养;专业课程无论是专业基础课程还是专业核心课程,均应紧密围绕中药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设置。药学、中药制药专业培养目标尚未涉及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仅增加中医药概论和中医学基础课程作为补充,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视程度不高,加之没有系统性学习和实践应用,导致学生对所学中医药相关知识无法内化吸收,中医养生理论知识和技能应用效果不佳。此外,中药学专业学生获取中医养生知识的渠道更多、相关课程师资力量更强、班级和系部中医药学习氛围也更浓。

因此,在专业人才培养上,药学、中药制药等中医药相关专业应转变观念,提高对中医药文化的重视程度。一方面,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中医药相关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中医养生健康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等。鼓励非中药专业教师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倡导健康养生方式,并在授课过程中适当引入中医养生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中医药的精髓和魅力。另一方面,结合专业特色,利用现有资源,通过中医养生志愿服务、中医养生系列讲座、中医养生社团活动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中医养生知识的兴趣,营造良好中医药学习氛围。

3.2.2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研究结果显示,学过中医养生课程的毕业生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水平高于未学过的毕业生,说明学生在校内外接受的中医药理论及实践教育对培养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具有促进作用。中医养生课程内容涉及唯物辩证法和整体协调观等哲学思想,蕴含协调平衡健身养生的道理和方法,是中医药文化的精华。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不仅能增加健身养生知识、方法,建立健康的养生思维,同时还有助于促进自觉养生健身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提高自身健康素养水平。

高职药学类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可将中医养生课程设置为通识类课程,普及中医养生健康知识。课程内容上,除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和养生健身法的原理、原则与方法外,还要注重对中医养生健康知识的运用和技能训练。比如,根据人群特征,选择适宜的中医养生方法;根据学生需求与兴趣,安排针灸、按摩和推拿训练。课程考核不单纯以卷面成绩为准,侧重于学生能否将中医养生健身诸法灵活运用于学习、生活和药学服务过程。同时,结合课程内容,聘请专家、医师和教练等兼职教师,开设中医理论、养生保健知识与实践等讲座,八段锦、太极拳等中医养生保健功法培训,组织学生开展与中医养生健康服务相关的课题研究和课外实践,丰富中医养生课程内容,将中医养生健康知识和技能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3.2.3 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 研究结果显示,认可中医养生文化的毕业生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水平相对较高。说明毕业生对中医养生文化的认可度会影响其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中医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养生文化的认可度低,本质上是对中医药文化缺乏自信的表现。文化自信是一种自觉的心理认同、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文化心态,具体表现为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坚定信念和情感依托,以及在与外来文化的比较与选择中保持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可与信赖[7]。中医药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医药文化生命力的高度认同,对中医药文化价值的坚定信念,对中医药文化发展前途的坚定信心。

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一要形成文化自觉、文化认同。人们对中医养生文化不认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医养身行业市场不规范,有关中医养生的书籍、电视节目、网络媒介、广播平台乃至文化产品等形式数量庞杂、优劣难辨、真假难分,甚至还有“假大师”,导致老百姓望而却步。究其原因,是没有专业人员对其内容进行审核和查验。高职药学类院校可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组织专业教师和人员编写中医养生健康手册并制定健全的中医养生文化产品审核机制,对投放到各平台的中医养生相关产品进行严格核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学生正视中医药文化的特色优势与不足,充分展示中医药的特色,提高学生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与认同度。二要加强宣传,坚定信念。发挥学生社团、学院报刊、校内文化墙以及网络、新媒体在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让中医药健康养生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价值,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三要积极融合,创新发展。鼓励师生将所学中医养生知识和技能与自身兴趣、爱好、特长融合,推出中医养生歌、药食同源快板、四季保健茶和五行保健图等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作品,给师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彰显中医养生文化的魅力。

综上所述,高职药学类专业毕业生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对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的获取能力强、甄别和评价能力较弱,中医养生技术运用能力有待提高。专业、是否学过中医养生课程和是否认可中医养生文化是影响药学类专业毕业生中医养生健康信息素养的主要因素。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完善专业培养体系,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帮助学生将中医养生健康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猜你喜欢

药学中医药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最“叛逆”的毕业生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