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改革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
2024-01-18郭佳宝钟卫权陈炳霖
郭佳宝,钟卫权,陈炳霖
(徐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人民对健康的认知水平和追求也在逐步提高。康复医学作为一门改善和提高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学科,在促进全民健康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意见的通知》指出,要加强康复医疗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康复治疗专业作为康复医学的主要分支,承担着系统、规范培养康复治疗人才队伍的重要任务[1]。截至2021年,全国共有849 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康复治疗相关专业,其中本科303 所,专科546 所,涉及20 多个专业[2]。受软硬件条件的制约,各院校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如何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目前各院校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影响我国康复治疗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课程质量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抓手和根本保证[3],是专业建设的基石,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4]。在一流本科教育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要求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5]。由于我国康复治疗教育起步较晚,绝大多数高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在政策要求和内部需求驱动下,全力推进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已成为康复治疗专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众多的康复治疗教育工作者在专业课程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不同时期对专业课程改革方法、实践路径、教育成效等开展了研究,但从宏观上来全面分析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改革研究热点及趋势的较少。本研究采用CiteSpace 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量化分析,总结康复治疗教学改革研究热点,为探究康复治疗未来发展方向做好铺垫[6]。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数据来源于CNKI 数据库,以主题(SU)字段进行检索,详细检索策略见表1。检索时间范围为2002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
表1 检索策略Table 1 Retrieval strategy
1.2 文献筛选
共检索到文献969篇,手动剔除研究内容与主题无关的文献、研究对象是非康复治疗专业学生的文献及非课程改革的文献(如“课程体系建设”“专业课程设置”“实习”)478 篇,最终纳入文献491 篇。
1.3 数据处理
将上述检索得到的文献以“Refwork”“XLS”格式导出,“Refwork”导出文件以“download_**.txt”命名后导入CiteSpace 软件进行格式转化,将转换后的文件放入“data”文件夹[7]。运行CiteSpace 软件,时间跨度(time slicing)设置为2002年1月至2022年12月,时间切片(year per slice)设置为1,节点类型(node types)分别设置为“作者”(author)、“机构”(institution)、“关键词”(keyword),其他选择默认选项。运行软件后对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和突现分析,探索研究热点。以“XLS”格式导出后,采用Excel 软件统计相关数据。
2 结果
2.1 年度发文量分析
文献发文量的变化可反映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国内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改革研究的历年发文量变化趋势见图1,近20年来,相关研究发文量整体呈稳步递增的态势,其中2018年和2022年的发文量较前一年有明显的提升。
图1 国内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改革研究的历年发文量Figure 1 Number of publications on the course reform of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China over the years
2.2 作者及机构分析
分析作者发文量及总下载量等发现,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作者为华北理工大学的马素慧和吴庆文、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王尊和王磊、浙江中医药大学的李霞(见表2)。
表2 国内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代表性作者情况Table 2 Representative authors of research on course reform in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China
为统计发文机构时不出现重复统计的情况,单位是大学附属医院的文献计为对应大学的。经统计,较有代表性的机构为首都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见表3)。
表3 国内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改革研究机构统计Table 3 Statistics of domestic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ourse reform research institutions
2.3 来源期刊分析
对来源期刊进行统计发现,491 篇论文发表在150 种期刊上,其中《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37 篇)、《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36 篇)、《卫生职业教育》(35 篇)是发表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改革研究文章最多的3 种杂志,仅《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护理学研究》是北京大学核心数据库期刊。
2.4 高频关键词分析
通过CiteSpace 软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现分析,有助于分析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改革研究热点,为后续开展研究提供参考。
2.4.1 高频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共现是文献中关键词出现的频次与关键词间相互关联所形成的网络,共现图谱中环绕每个关键词的节点年轮直径越大,表示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多[8]。节点年轮间的连线表示两个关键词间具有共现关系。部分节点外沿有深色圈,代表这一节点的中心性高。中心性是用来刻画节点在共现图谱中重要程度的度量指标,一般中心性>0.1被认为是重要节点[9]。如图2所示,共有301 个节点,411 条连接线。“教学改革”节点年轮直径最大,其次是“教学”“教学方法”等。结合中心性结果,“教学方法”是最显著的高频关键词(中心性为0.20),以“教学方法”为中心,周围与之相连线的节点较多,呈现复杂的共现网络,其中包括“翻转课堂”“实践教学”“教学效果”等。
图2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Figure 2 Keyword co-occurrence knowledge graph
2.4.2 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是对某一研究领域在一段时间内的研究热点进行分类汇总。关键词聚类结果显示,聚类模块值(Q 值)为0.689 2,聚类平均轮廓值(S 值)为0.892 1,提示聚类结构显著[10]。主要聚类关键词包括“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课程思政”等。关键词聚类时间线知识图谱显示,2015年前课程改革相关关键词包括“双语教学”“概念图”“临床思维”“工作坊”等(见图3)。而近年来,课程改革相关研究开始聚焦于“翻转课堂”“课程思政”,此外,“思维导图”“线上教学”也是研究热点。
图3 关键词聚类时间线知识图谱Figure 3 Keyword clustering timeline knowledge graph
2.4.3 高频关键词突现分析 通过CiteSpace 软件对纳入文献关键词的频次进行突现分析,可以评估某段时间内频次变化较大的关键词。通过突现分析可以得出以往研究热点与当前研究热点的差异性信息。结果表明,“翻转课堂”的突现强度较高,“康复护理”“社区康复”突现时间较长,“翻转课堂”“课程思政”是近年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见图4)。删除“教学”“康复治疗”等与主题一致的关键词,根据关键词频次、中心性和突现强度整理出10 个关键词(见表4)。
表4 国内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改革研究关键词频次、突现强度及中心性(Top10)Table 4 Research on keyword frequency,emergence intensity,and centrality of course reform in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China(Top 10)
3 讨论
3.1 代表性作者及机构情况分析
分析作者发文量、第一作者总被引数及总下载量结果,获得较有代表性的作者信息,如华北理工大学的马素慧,分析其发表文章的关键词,主要涉及“康复治疗专业”“临床思维”“运动疗法学”等,作者以运动疗法学这门课程为主开展系列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涉及改良的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11-12]、病例导入式教学法[13-14]、同伴交互式网络协作学习法[15]、辩证思维教学法[16]、美国物理治疗师学会的临床实用模式[17]等,着重关注学生创新意识、临床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的培养。
此外,研究机构发文量能反映出不同机构对该领域的贡献度。结果发现,研究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改革的主要群体中,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的整体发文量较综合性高校及其附属医院多。从研究机构上看,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对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改革研究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研究机构地区分布来看,研究核心力量集中于东北、华北、华东、西南地区的医学院校,中西部高校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区域分布失衡。
3.2 “翻转课堂”和“课程思政”是研究热点
结合高频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现分析结果,近年来,“翻转课堂”“课程思政”是研究热点。“翻转课堂”2017年出现,2020年开始突现,并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翻转课堂已成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18]。区别于传统教学,翻转课堂要求学生提前学习,将课堂时间用于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19-20]。2018年,有研究者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不同学科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进行分析,共纳入198 项研究,近3.4 万名学生,涵盖大学(174 项)、中学(21 项)及小学(3 项)3 个阶段[21]。结果显示,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领域相关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康复治疗专业相关课程,如康复工程学[22]、物理治疗学[23]、康复评定学[24]等,均对教学有积极意义。
“课程思政”是突现强度排名第二的关键词。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我国高等教育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了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2020年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宏观政策指导。在此背景下,康复治疗专业研究人员迅速开展了相关课程思政的课程改革研究。彭娟娟等[25]基于CBL 教学法,从教师观念转变、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等方面构建了临床康复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殷樱等[26]构建了“一中心”“双激励”“三结合”“四融入”的神经康复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通过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有助于康复治疗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3 我国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3.3.1 研究主题和热点呈现以“教学方法”为中心,内容多样的态势 结合关键词中心性,最显著的高频关键词是“教学方法”,表明过往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改革研究的重点是围绕教学方法展开的。“翻转课堂”“实践教学”“教学效果”“课程思政”等关键词的中心性值尽管不高,但反映出研究人员对不同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实践,这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但相关研究局限在对教学理念的讨论上,缺乏持续、跟踪的应用性研究。以“课程思政”为例,研究多集中在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中,缺乏对应用成效的评价,这需要引起重视。此外,直观反映课程改革效果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也较少,纳入的文献中仅3 篇与形成性评价有关。因此,后续研究中还需着眼于此,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多维度的评价方式、师生反馈机制,以全面评价学生课堂内外的学习成果,客观反映课程改革成效。这也有助于通过自评、他评的方法以评促教、以评促改,不断提高康复治疗专业教学质量。
3.3.2 作者和机构分布广泛,整体分散且缺乏合作 对发文作者进行分析,发现具有广泛性和分散性的样态特征。研究人员主要是高校的专任教师及其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师,总体研究力量较薄弱,缺乏学术带头人,未能形成强关联、强学术影响的研究团体。研究人员所在机构间缺乏联系,未能形成跨学科、跨区域的研究组织。研究结果显示,除“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总括性关键词具有较高的中心性值外,其他关键词的中心性值均偏低,这可能与研究人员、研究机构相对分散有关。目前,我国开设康复治疗专业的院校师资储备、培养模式等有较大差异,导致教育质量参差不齐[1]。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各院校应继续促使教师进行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以康复医学会等学术组织为纽带,加强区域内优势学科院校和薄弱学科院校间的合作,提高薄弱学科院校课程建设的积极性,通过跨校联动实现共育共赢。
3.3.3 研究演进上呈现出受政策驱动的趋势 从发文量可以看出,2018年和2022年我国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改革相关研究的发文量较前一年有明显的增长。分析这两个时期的教育政策,2018年,《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提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2021年,《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康复医疗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这体现了政策对研究人员课程改革积极性的驱动效应。在此背景下,教师开始探索将思政元素融入康复治疗专业相关课程的路径。根据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和突现分析发现,“课程思政”自2020年开始成为研究热点,且强度较大,这体现了政策对研究人员课程改革方向的指导效果。可以看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课程思政”将持续成为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改革的焦点。2023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强调,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和基础学科专业建设。加强新医科建设要瞄准医学科技发展前沿,大力推进医科与理科、工科、文科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27]。在此背景下,康复治疗作为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特点的学科专业,在未来课程改革中应挖掘自身优势,从“康复+互联网”“康复+工程”“康复+心理”等方向出发,探索创新“康复+”的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培养出能解决康复治疗领域难点问题和引领学科发展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28]。
4 总结与启示
本研究以CNKI 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对国内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改革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近20年,国内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改革研究的发文量整体呈平稳增长趋势。2018年、2022年发文量明显增加,可能与“金课”建设和相关政策导向有关。在整体的发文量中核心期刊占比较少。(2)从发文贡献分析发现,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的整体发文量较综合性高校及其附属医院多;中西部高校的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区域分布失衡;不同作者、机构间没有形成密切的合作网络。(3)从研究主题和热点来看,呈现出以“教学方法”为中心,内容多样的态势,其中,“翻转课堂”“课程思政”的关注度较高。
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改革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开展后续研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从研究内容来看,未来需要加强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改革方法的多维探索,加强对课程改革效果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做到以评促教、以评促改。(2)从研究群体来看,优势学科院校与薄弱学科院校应加强合作,通过整合优势教育资源推进区域内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改革,构筑基于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3)从研究演进来看,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改革受政策的引导较为明显。未来应聚焦于新医科建设要求,探索符合“康复+”的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高质量的康复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