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铸魂,坚守初心,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2024-01-18邵小桃
邵小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之大计,教育为本!高等学校承载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涉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根铸魂,是立德树人的关键,任重道远。培根,是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培人生之根;铸魂,是通过教育来打磨学生的性格和品质,铸民族之魂。广大教师要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中可以培养学生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素质、社会责任、创新意识、辩证思维的思政元素,并进行充分的备课和设计,将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知识的传授中,厚植家国情怀,全面提高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学生成才成人的引路人。
一是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礼记·学记》有载:“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是通过自己正确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传授”知识的。如果不能做到“正己身”,又何谈教书育人呢?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时代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明底线、守规矩,加强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二是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深入挖掘课程背景、发展史,古今对比和中外映照,以及国之重器、大国工程等创新成果中所蕴含的使命感、责任感、爱国精神、奋斗精神、开拓精神。譬如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高铁事业的领先,“两弹一星”元勋等众多领域的广大科学家的无私奉献、爱国情怀等,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国家发展历程的艰辛,国家的繁荣来之不易、党的领导英明果敢,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奋发进取心。
三是培养科学精神,启发创新意识。教师是教学内容的示范者、认知过程的设计者、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在课堂上,教师不但要讲解相关知识“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更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强化辩证思维,培养探索精神。杨振宁博士对中国科技大学的同学们提出:“要有科学的直觉意识去创造,用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奋斗,以扎实的知识力量去克服困难。”在介绍科学家的学术水平、成就和贡献的同时,应重点介绍他们献身科学、不断创新、求实严谨、坚忍不拔、不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及科学家品质。
四是关心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责任意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面对正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青少年,教师的思想观点和道德、作风等势必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应当肩负起培育学生精神成长的初心使命,培养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关心学生的心理发展、健全人格,完成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每门课程都有相应的伦理价值规范,让学生知晓本专业所应遵循的价值观念、伦理原则和行为标准,做到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总之,教师要坚守初心,以学生为中心,面向未来,全面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坚持专业与思政相结合,潜移默化,培根铸魂;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行动自觉,全程跟进,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