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对财务重述的影响

2024-01-17李银萍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24年1期
关键词:财务报告管理层负责人

李 正 李银萍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1)

一、引言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呈现高发态势。 据统计,在2004-2009 年之间,我国每年平均有20%的企业发布各类补充更正公告(戴亦一等,2011)[1]。 “康美”“星星”等公司以财务重述为由进行财务舞弊,使监管部门以及投资者更加重视上市公司财务重述问题。财务重述是上市公司修正前期财务报告差错时,对以前公布的财务报告进行重新表述的行为(于鹏,2007)[2]。 财务重述向投资者传递出财务报告质量低下的信号,同时带来了许多不良的经济后果。 对比未发生财务重述的企业,当企业发生财务重述时,往往会面临着负向的资本市场反应(李世新、刘兴翠,2012)[3]、财务信息风险增加(Barniv 和Cao,2010)[4]等问题。 财务重述有碍于资本市场信息披露质量,是中小投资者及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内容(何慧华、方军雄,2021)[5]。 因此,探析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影响因素,从源头遏制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对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王守海等(2010)[6]认为,高水平的内部审计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财务报告的质量。 审查和评价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是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内部审计负责人作为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关键人员,在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审查和评价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那么内部审计负责人的非正常变更是否会降低企业的财务报告质量? 这一问题鲜见相关研究。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回顾

现有文献研究主要体现在关于财务重述的动因分析方面,多从高管团队、独立董事等角度进行。 高管男性比例及高管团队的规模能够对财务重述存在正向影响,而高管的年龄对企业财务重述存在负向影响(何威风、刘启亮,2010)[7]。 财务总监的财务专长与会计信息质量显著正相关,且能有效降低会计差错发生的概率和频率(王霞等,2011)[8]。 有媒体从业背景的董事会秘书能够减少企业财务重述的发生(赵群等,2023)[9]。 对于独立董事而言,其财务专长(Agrawal 和Chadha ,2005)[10]、政治联系(修宗峰、陈美芝,2019)[11]、是否本地任职[11]、前后任关联度(窦欢等,2021)[12]等因素也对企业的财务重述造成影响。 王兵等(2014)[13]研究了内部审计负责人特征与公司盈余质量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内部审计负责人的年龄越大、学历越高,其抑制向上操纵盈余行为的效果越显著。 但是,上述研究中还未涉及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对企业财务重述的影响。

(二)研究假设

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指引》的规定,内部审计部门需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监督检查。 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与公司的财务报告的质量关系密切,需要对财务报告的编制、出具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审核。 内部审计负责人作为内部审计部门的领导者和决策者,需要对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质量负责。 而内部审计负责人的非正常变更则为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质量带来了不确定性。 赵震宇等(2007)[14]将非正常变更界定为“工作变动”“辞职”“个人原因”“非到期解聘”“违规或犯罪”等当事人的管理行为或决策行为影响其职位变动的情况。 “退休”“死亡”“任期届满”则是当事人“不可抗力”带来的职位变动因素,因此,界定为正常变更(潘越等,2015)[15]。 本文参考以往学者的研究将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定义为除了退休、死亡、任期届满之外,在任期届满之前,发生的内部审计负责人变更现象。

内部审计负责人职位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十分重要,若将内部审计负责人转为公司其他岗位,则会损害内部审计的客观性与独立性,由此带来更大的会计风险(Christ 等,2015)[16]。 如果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之后离开原企业,将产生离职成本和替换成本(Kreitner 和Kinicki,2018)[17],例如,新任内部审计负责人需要时间来熟悉内部审计工作、重塑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氛围、修改原有的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筹划和实施内部审计工作等;人事部门需要考察、招募合适的内部审计负责人。 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中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做出了高质量、高要求的规定,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审计、会计、财务、税务、经济、金融、统计、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法律和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以及与组织业务活动相关的专业知识”,对于内部审计负责人的要求比普通的内部审计人员更加严格,这也增加了企业寻找新任内部审计负责人的难度。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与内部审计负责人没有发生非正常变更的企业相比,出现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的企业,发生财务报告重述的概率更高。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中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董事会公告、内审负责人变更公告中收集上市公司2013-2019 年之间发生的内部审计负责人变更的具体信息。其余数据均来自CSMAR 数据库,其中衡量财务重述的两个变量“是否财务重述”和“企业发生财务重述次数”选取企业未来一期,即2014-2020 年的财务重述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同时剔除了因会计政策变更导致企业发生重述的样本,其余变量的样本数据选取区间为2013-2019年。

在数据收集整理完成后并对数据做如下处理:(1)剔除内部审计负责人因死亡、任期届满、达到退休年龄而发生变更的样本;(2)剔除金融行业的样本;(3)剔除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的样本;(4)剔除数据缺失的样本;(5)为避免异常值的影响,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了上下1%的Winsorize 处理。最终得到观测值5506 个,利用Stata17 进行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回归分析。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

本文以中小板上市公司是否发生财务重述和发生财务重述的次数为被解释变量。 Resdum 为是否发生财务重述,发生财务重述取1,否则为0。 Resnum 为发生财务重述的次数。

2.解释变量

本文通过手工整理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负责人的非正常变更情况为解释变量,公司发生了内部审计负责人的非正常变更,则Abturnover 取值为1,否则为0。

3.控制变量

参考以往文献,本文选取如下可能影响企业财务重述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总资产收益率(Roa)、财务杠杆(Lev)、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Prop)、董事会规模(Board)、公司盈亏状况(Loss)、审计师是否来自四大(Big4)、公司上市年限(Age)。 此外,本文加入了年度虚拟变量year 和行业虚拟变量industry,用以控制年度和行业效应。 具体定义如表1 所示。

表1 相关变量定义

(三)模型设定

为进一步探讨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与财务重述之间的关系,本文在结合上述理论分析后,建立如下模型来验证本文假设: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 报告了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是否发生财务重述”Resdum 的均值为0.249,中位数为0,说明发生财务重述的样本占总样本的24.9%。 “发生财务重述的次数”Resnum 的均值为0.298,中位数为0,Resdum 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Resnum 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0,且其标准差分别为0.433、0.555,说明样本公司在不同的时期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存在一定差异。 从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Abturnover 的分布来看,Abturnover的均值为0.066,说明样本企业中发生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的企业占总样本的6.6%,发生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的频率较低,其标准差为0.248,表明样本的分布较为合理,不存在较大差异。 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与以往文献对比,均在常规范围内。

表2 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相关性分析

表3 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其中,右上角为spearman 检验,左下角为pearson 检验。 如表所示,解释变量“企业是否发生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Abturnover 与被解释变量Resdum和Resnum 的相关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且均为正相关关系,本文假设得到了初步验证。

从控制变量来看,除董事会规模Board 与财务重述的两个指标未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外,其余控制变量均与Resdum 和Resnum 存在较强相关性,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控制变量选择的合理性。

(三)回归分析

为避免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本文的实证分析采用了White 异方差稳健标准误。 表4 为财务重述的两个指标与企业内部审计负责人是否发生非正常变更的回归结果,其中列(1)(3)为只控制行业和年份效应的情况下,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与财务重述的关系,列(2)(4)为加入各控制变量之后的情况。 通过表4 列(1)可以看出,在只控制年份和行业的情况下,Abturnover 与Resdum 在1%的水平下显著正相关,Abturnover 的系数为0.390(t 值为3.20),列(2)在加入控制变量后,Abturnover 与Resdum 同样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Abturnover 的系数为0.353(t 值为2.88);同样的,列(3)在未加入控制变量时,Abturnover 与财务重述的另一指标Resnum 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t 值为3.19;在列(4)中控制了企业财务特征、公司治理特征之后,Abturnover 与Resnum 表现为在1%的水平下显著正相关。 说明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增加了企业财务重述的发生概率,验证了本文假设。

表4 回归分析结果

(四)稳健性检验

1.倾向得分匹配检验

由于内部审计负责人没有发生非正常变更和发生非正常变更的样本存在系统性差异,这将会导致样本自选择偏差带来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来缓解内生性的影响。首先,将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样本分为处理组和控制组;其次,选择产权性质(Soe)和主回归中的所有控制变量作为匹配变量,按照1 ∶3 近邻匹配进行有放回的匹配;最终得到1 308个样本。 倾向得分匹配后的平衡性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均值不存在显著差异,各变量标准差的平均值均小于5%,且所有t 值均满足匹配后不显著,通过了平衡性检验。对匹配后的样本重复模型(1)的回归,表5 的结果显示在进行倾向得分匹配后,Abturnover 的系数分别为0.317、0.095,t 值分别为2.25、2.45,Resdum 和Resnum 与Abturnover 均在5%水平下显著正相关,表明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能够促进企业财务重述的发生,结果与主回归结果一致,说明主回归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健性。

表5 PSM 回归结果

2.Heckman 两阶段检验

考虑到企业内部审计负责人的非正常变更可能存在自选择问题,这可能导致估计的结果存在偏误。 本文采用Heckman 两阶段回归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第一阶段,选择Probit 模型,在现有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加入产权性质(Soe)、经营活动现金流比率(Cfo)作为解释变量,估计企业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的概率,得到逆米尔斯比例IMR;第二步,将估计得到的逆米尔斯比例IMR 作为控制变量纳入第二阶段的回归方程,以控制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的选择偏误,重复模型(1)的回归,最终得到如表6 所示的回归结果。 通过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第一阶段中,Soe 系数显著为负,说明非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负责人更有可能发生非正常变更。 IMR 在第二阶段的回归结果是显著的,说明样本存在一定的自选择问题,Heckman 两阶段的使用是有效的。 此时,Abturnover 与Resdum、Resnum 均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t 值分别为2.86、2.74,均与之前的结果一致,表明文章结论的稳健性效果较好。

表6 Heckman 两阶段结果

3.替换回归模型

财务重述的发生大概率会给企业带来不良的经济后果,考虑到公司的长远发展,绝大多数企业会尽量避免财务重述的发生,在本文的样本数据中,企业进行财务重述的次数(Resnum)为零的样本大约占50% ,当被解释变量出现大量零值时,数据呈现截断特征,会导致估计量的不一致。 为了更好地验证结论,本文运用Tobit 模型对自变量Abturnover 和因变量Resnum 进行回归。 表7 的回归结果显示,在未加入控制变量时,Abturnover 的系数为0.385,且与Resnum在1%水平下显著,t 值为3.46,加入控制变量后,Abturnover 的系数为0.335,仍与Resnum 在1%水平下显著,进一步论证了本文结论的可靠性。

表7 Tobit 模型下的Abturnover 与Resnum 结果

(五)考虑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后空缺时间对于财务重述的影响

关键岗位的空缺会增强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蔡宁伟等,2016)[18]。 在本文选取的样本中,部分企业在内部审计负责人发生非正常变更后,短期内就聘请新的内部审计负责人,部分企业在空缺1 年左右进行聘请,而有的企业则长期保持着空缺状态,时间长达3-4 年之久。 内部审计负责人作为内部审计部门的关键人员,在变更后保持着长期的空缺,致使内部审计部门缺少领导和监督、审查,降低了内部审计部门的客观独立性和职能的有效性,由于缺少“主心骨”的存在,损害了内部审计计划的制定、实施等效果,降低了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进而可能促进了企业财务重述的发生。

为此,本文探讨内部审计负责人发生非正常变更后的空缺时间对于企业财务重述的影响。手工收集整理内部审计负责人发生非正常变更后至聘任新内部审计负责人之间的间隔时间(gap),并以gap 的行业均值来衡量时间间隔的长短,将间隔时间高于行业均值的情况赋值为1,反之为0,生成变量Highgap。 加入主回归的所有控制变量,重复模型(1)的回归。 通过表8 的回归结果可以得到:在加入控制变量前后,Highgap 与Resdum、Resnum 均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这表明了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后的空缺时间越长,越能够促进企业财务重述的发生。

表8 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后的空缺时间长短与财务重述

(六)考虑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对于不同类别财务重述的影响

目前,上市公司中的财务重述情况较为复杂,而内部审计负责人的非正常变更以及变更后职位空缺的时间对于不同类型的财务重述情况所带来的影响也不同,当内部审计负责人刚发生非正常变更后,由于缺少内部审计负责人的监督、审查,出现工作疏忽的概率加大,尤其是当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后仍保持长时间的缺位,则可能导致内部审计的部门职能不能正常发挥,对于财务报表中的关键错误也未能发现,更有可能成为管理层盈余操纵的“帮凶”,致使企业财务重述情况的发生。

本文中参考杨明增和曹惠泽(2017)[19]的做法,将企业的财务重述情况分为经济型财务重述,技术型财务重述和负盈余型财务重述,分别用哑变量ReE、ReT、ReN 表示,若符合相应的分类条件则ReE、ReT、ReN 为1,否则为0。 表9 的结果显示Abturnover 和ReT 在1%的水平下显著正相关,表明内部审计负责人的非正常变更能够促进技术型财务重述情况的发生,而Highgap 和ReE、ReN 和ReT 分别在1%、5%水平下显著正相关,说明当内部审计负责人在非正常变更后空缺的时间越长,不仅会促发技术型财务重述,更有可能导致经济型与负盈余型财务重述的发生。

表9 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与不同类别财务重述

五、进一步分析

前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能够促进企业财务重述的发生,但是,在不同的情境之下,企业内部审计负责人的非正常变更、非正常变更后的空缺时间对于企业财务重述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仍需我们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本文从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事务所是否为国际四大等角度探究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与企业财务重述的关系。

(一)管理层持股比例不同的情境下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与财务重述的关系

管理层是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者,由于管理者与所有者的利益目标并不一致,管理层出于自利行为,可能会在财务信息上做文章,以获得更高的声誉和名望,而管理层持股将管理层变更为股东的身份,实现了公司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趋同,能够激励管理层提高公司治理的能力,增强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报告质量更高(逯东等,2014)[20]。 因此,管理层持股比例较高时,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对于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较小。 而在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的情况下,管理者与所有者的利益目标并不一致,管理者在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时有机可乘,操纵财务报告的概率加大,从而导致财务重述概率加大。 因此,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的情况下,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对企业财务重述的促发作用更强。

将管理层的持股比例按其中位数将企业划分为高管理层持股比例企业组和低管理层持股比例企业组。 在管理层持股比例不同的情形下,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以及空缺时间与企业财务重述进行回归。 结果显示,相较于管理层持股比例较高的一组,在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时,本文的变量Resdum 和Resnum、Abturnover 和Highgap 均在1%水平下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及非正常变更后的空缺时间对于企业财务重述的促进作用在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时表现更强。

(二)事务所规模不同的情境下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与财务重述的关系

企业聘用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财务报告质量。相较于非四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较大,拥有良好的品牌效应,出于声誉机制,其更注重维护其品牌形象,从而注重提高其审计质量,除此之外,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拥有专业的审计系统、成熟的审计技术和较高行业专长的审计人员(辛清泉等,2014)[21],使得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质量得以保障。 当企业聘用非国际四大的事务所进行审计时,企业的外部审计质量降低,外部监督弱化使内部监督机制的压力更大,内部审计负责人发生非正常变更时,对于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也随之增加。

本文根据事务所的规模,将事务所分为国际四大组和非国际四大组。 在事务所规模不同的情形下,企业内部审计负责人发生非正常变更,以及变更后空缺时间与财务重述进行回归。结果显示:在事务所规模为非国际四大组时,Resdum 和Resnum、Abturnover 和Highgap 均呈现出1%水平下的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了在企业未聘请国际四大进行审计时,企业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以及非正常变更后的空缺时间更能导致企业财务重述的发生。

六、结论

本文实证分析发现,在解决了内生性问题,样本自选择问题以及更换实证模型后,企业内部审计负责人的非正常变更与企业财务重述仍然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内部审计负责人的非正常变更促进了企业财务重述的发生。 在考虑了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后所造成的内审负责人空缺时间长短带来的影响后发现,当内部审计负责人空缺的时间高于行业均值,更可能促进企业财务重述的发生。 在此基础上,通过区分不同类型的财务重述发现,当内部审计负责人发生非正常变更时,更可能促进技术型财务重述发生,而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后职位空缺的时间高于行业均值,则更可能促进经济型和负盈余型财务重述的发生。 通过进一步的区分不同情境发现,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对企业财务重述的促进作用在企业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聘用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下表现得更为显著。

本文从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这一微观视角展开分析丰富了企业财务报表重述影响因素领域的相关研究,拓展了学术界对于内部审计负责人相关研究的领域,对于提高学术界对内部审计负责人的关注度、对于企业界建立内部审计负责人聘用的长效机制、在内部审计负责人非正常变更之后,要及时补充新任人员,具有一定的经验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财务报告管理层负责人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财务报告目标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核安全文化对管理层的要求
国家会计学院负责人名录
中国自行车协会 第九届理事会负责人
财政部修订印发《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
高级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对公司债务杠杆的影响
金属加工~(热加工)原名《机械工人》读者服务卡
导师负责人制的建立及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