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丰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2024-01-17谢洪义潜山市天柱山林场安徽潜山246300
●谢洪义(潜山市天柱山林场 安徽 潜山 246300)
马尾松生长迅速,木材产量高,而且板材质量较好,是优质的建筑、工业生产原料,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栽培马尾松不仅能创造经济效益,还能改善生态环境。潜山市位于安徽西南部,温湿的亚热带气候十分适宜马尾松的生长。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潜山市大力推进林业生产,马尾松成为潜山市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改善了生态,也推动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1 马尾松苗木培育技术
1.1 生长地选择
马尾松喜光喜湿,是一种阳性树种,适生条件为海拔800 m以下,年均气温12~22℃,年降水量800 mm以上的地区,对于土壤要求较低,喜酸性土壤,pH值4~6的山地红壤、黄壤、黄红壤、黄棕壤最适合,一些山石砾土、黏土及岩缝中也能生长,但盐碱土质、积水不渗的地块不适合马尾松生长,所以选择育苗造林地时以光照好的阳坡地块为宜。
1.2 选择良种
育苗造林时要尽可能以适地适树为原则,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良品种,常见品种有“皖马抗1号”“皖马抗2号”“皖马抗3号”“皖马抗4号”“皖马抗5号”等。这些品种都是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精心培育的品种,除了具有生长快、成材好等特点,而且在降低松材线虫发生概率上也有较好的表现,具有优秀的抗性,林分发病率可降低70%以上。再加上造林时采用阔叶树种进行块状、片状或带状的镶嵌混交的措施,安徽省淮河以南松材线虫病疫区和非疫区通过造林实践,证明优良品种抗病明显。
1.3 扦插育苗
一般在每年5月中旬进行采条,母树选择2~5年生的优良无性系马尾松壮树,在阴天采集1年生的木质化春条。如果晴天采条,可在早晨或傍晚采割。采条完成后,扎成捆,然后将采条基部浸在清水中,吸足水分,避免采条缺水干枯,然后将其剪成8~10 cm的插穗,并用0.1%的多菌灵溶液浸泡消毒30 min,然后取出进行扦插。
扦插基质可以采用发酵的松树皮、椰糠、黄心土、浮石按体积比2∶2∶4∶2均匀混合,可以将基质装入无纺布育苗袋并置于育苗盘中,淋透水,然后再用0.1%多菌灵+0.5%高锰酸钾的混合液喷洒基质进行消毒,控制基质含水量在65%左右,扦插时在基质上打3~5 cm深小孔,小孔株行距5 cm×5 cm,然后将插穗插入孔内,再轻压插穗基部,使基质与插穗完全接触,促进生根。
扦插后1周左右便可生根,经过培育,第二年2~3月便可起苗进行大苗培育,起苗时剪去过长根系,将苗木根系平展,然后再放在20 cm×22 cm大规格无纺布袋中继续生长,第三年便可以出圃造林,随起随栽[1]。
1.4 嫁接育苗
嫁接育苗可以选择地径1~2 cm的2年生马尾松苗木作砧木,生产不常采用1年生马尾松实生苗,但可将其移植到苗床或大规格的无纺布袋中,在新圃地按50 cm×50 cm的株行距移栽,经过1年生长便可用来作砧木。接穗可以在10年以下树龄的优良无性系马尾松母株上采集,要选择主干通直、长势良好的无病害马尾松母株,从母树上采集直径0.4~0.7 cm、长度15 cm的枝条,一般在2月中下旬采穗,采后要马上进行接穗制作,随采随接,可根据当地的生产条件采用劈接法、切接法、腹接法。嫁接后要用50%的遮阳网做好防晒,避免水分蒸腾过快,影响成活,9月时可去掉遮阳网。3年生(2年砧木)裸根苗便可以起苗造林。起苗前要浇透水,7 d后水分渗干便可以带土球起苗造林,保持根系完整,提高成活率,如果采用容器苗,去除遮阳网后便可以进行造林,相对成活率较高[2]。
1.5 苗期管护
1.5.1 松土除草每年春夏都是杂草生长最旺的时期,加之苗圃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杂草生长更快,与马尾松幼苗在水分、养分方面形成强烈争夺。松土除草能增加土壤透气性和渗水性,减少杂草的抑制作用。根据杂草生长情况,可以每14 d进行一次松土除草,保持苗地干净,利于幼苗的生长发育。
1.5.2 及时浇水结合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在每年3~8月适时灌水,确保土壤的含水量能满足幼苗的生长需要。如遇连雨天气,要及时排水,避免苗地积水出现浸泡苗根的情况。
1.5.3 合理施肥幼苗进入速生期,对养分需求不断增加,应适时追施氮磷钾肥,补充土壤养分,在6~8月间,可以每隔14 d施肥1次,亩(约667 m2,下同)施硫酸钾复合肥20 kg,连施2次,同时叶面喷施0.5%的复合肥3次,8月后停止追肥。9月去除遮阳网后再喷施0.3%~0.5%的磷酸二氢钾2次。另外,苗期视苗木生长情况可每隔7~14 d喷淋1%的波尔多溶液或5%的石硫合剂以预防猝倒病。
2 栽植造林
2.1 林地选整
在造林地选择上要结合马尾松的生长特性进行造林地选择,可参考育苗生长地的选择条件。地块选定后,在造林前一年冬季先进行林地清理,将一些杂灌、树根、树枝等清理干净,再进行整地。平坦地块可采用机械全垦,进行深度20~30 cm的翻耕;坡度在15°~25°的地块,可以采用带状整地,保留2 m宽的自然植被带,按带状方式整垦;坡度在25°~35°的山地,采用块状穴整,挖70 cm×70 cm×50 cm的“品”字穴,也可按50 cm×50 cm×40 cm规格进行穴整。整地时要求达到土壤细碎、平整,林地清洁,根据土壤肥力适当施加农家肥或混施适量的过磷酸钙。
2.2 移苗定植
移栽时间一般在每年的2~3月,起苗宜选择阴天或雨后晴天,起苗后将苗放在遮阴处进行优选,要求苗木充分木质化、根系完整、芽势饱满、无病虫害,同时要求无机械损伤,长势健壮,按苗木标准使用一、二级苗进行造林。栽植穴在整地时挖好,挖穴时表土和心土要分开堆放,以便回填时使表土归心,再填心土。栽植时,将苗木竖直立于穴中,将根系充分舒展后回填表土,轻轻踩实,再覆盖松土,栽植过程中避免窝根,要使根系尽可能舒展,踩实后不要再提苗,避免损伤根系,最后浇透定根水。回填完成后,围绕苗根筑成高于地面10 cm的圆土堆,既能保持土壤水肥,利于根系生长,又能防止积水沤根。
2.3 密度控制
马尾松的造林密度要结合立地条件和生产目标来确定。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块,初植密度要大一些,亩植120~240株为宜,后期再进行适当间伐;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块,因土壤层较厚,肥力偏中上,可以适当进行稀植,满足马尾松快速生长的需要,亩植120株为宜,适合培育大径材或脂材两用林。而用脂林密度一般亩植80株为宜[3]。
4 抚育管理
4.1 幼林抚育
幼林抚育的关键技术要点是做好除草、松土扩盘、施肥等工作,马尾松进入快速生长期做好抚育工作,才能促进其生长发育。造林定植第一年,要及时进行除草扩盘,不进行松土,避免损伤苗木根茎,并根据苗木长势合理施肥。在除草、扩盘时不要触动苗根土壤,宜浅不宜深,深度在10 cm以下。遇到倾斜苗要扶正再培土,保持正直。造林第二年,要进行2次抚育,第三年抚育1次,以除草、施肥为主,第四年如果林分郁闭,则可不抚育,如仍未完全郁闭,则当年抚育1次,促使林分丰产加速郁闭。
3.2 成林抚育
造林5~6年后,松林郁闭,抚育管理转为以修剪为主,每年进行冬季修剪,将枝干下的枯枝剪除,要避免伤及主干和活枝,之后每3年修剪1次,连修2年定型,修剪时要用快刀进行“轻修”,刀口与枝干平齐,不可伤树皮,通过修枝调节林分,集中营养促进主干和主枝发育,利于丰产。造林8~20年,郁闭度达到0.9以上时,开始间伐。第一次间伐强度为林分材积的10%,同时修枝。10年后间伐强度为20%~30%,保持林分郁闭度在0.7左右[4]。
4 病虫害防治
4.1 马尾松赤枯病
4.1.1 病状此病害是由枯斑盘多毛孢真菌引起,主要对幼林新叶产生危害,受害叶初为黄褐色段斑,后变为棕红色,最后叶片有灰白和黑点出现,最后导致针叶弯曲或折断。每年4月下旬菌实体产生孢子感染扩散,6~7月为病发高峰,严重时导致幼苗枯死,雨水较多的年份发病率高。
4.1.2 防治加强林地及水肥管理,清理病枝残叶,阻断侵染源头,提高抗病力;采用抗生细菌农丰菌制剂,亩用原菌液140~400 mL进行喷雾可有效防治此病害,相对安全而且无污染;在6月上中旬用含30%硫黄的“621”烟剂11.25~15.00 kg/hm2各放烟1次;采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在早春5月初进行喷雾防治,每月1次,连续2~3次。
4.2 马尾松毛虫和松材线虫
这两种害虫是危害马尾松的主要害虫,松毛虫在3~4龄幼虫时取食马尾松叶片,会吃光叶片,导致松林成片枯死,影响成材。松材线虫是马尾松的毁灭性虫害,一旦感染松材线虫,会导致松林大面积枯萎,受害树木针叶变黄褐再变红褐,最后针叶萎蔫,直至整株枯死。松材线虫主要通过昆虫松褐天牛传播。
对于马尾松材毛虫的防治,一方面要通过营造混交林,降低虫口密度,同时加强抚育管理及林地清理,合理水肥,提高树势;另一方面要做好捕食天敌的保护工作,通过增加天敌的数量控制虫源,如人工投放松毛虫赤眼蜂、寄生蜂、寄生蝇等;做好生物防治,在每年3月底通过在林间释放白僵菌菌液或白僵菌高孢粉进行防治,效果良好。
对于松材线虫的防治,一方面在造林时选用高抗性品种,加强抚育,及时清除病死树,对病株进行无害处理,杀死线虫和传播昆虫,减少松褐天牛的数量;另一方面要营造复丛林,降低发病;通过生物防治,在林间释放白僵菌防治传媒昆虫幼虫,也可以在天牛羽化初期和盛期喷洒50%杀螟松200倍液进行杀灭[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