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绿色梦:新时代中国故事的影像传播
2024-01-17杨芷郁
杨芷郁
(东北大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土地荒漠化一直是地球的难题,中国境内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是世界上受荒漠化、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几十年来我国坚持开展荒漠化防治取得成效,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沙退人进”的重大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2021 年我国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联合国防治荒漠化领域最高荣誉——“土地生命奖”,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中国特色的治沙之路成为讲好中国防沙治沙故事的现实可能。讲好防沙治沙中国故事,不仅有利于弘扬塞罕坝精神,而且能够号召大家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也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大型生态纪录片《大漠绿色梦》(以下简称纪录片)紧扣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想,讲述了中国治沙方案草方格、塞罕坝机械林场、三北防护林工程、沙漠治理库布其模式的案例故事,展示出新中国成立70 多年以来在防沙治沙过程中取得的瞩目成绩。该片自播出以来,引起广泛关注,具有极高的时代价值,成为讲好防沙治沙中国故事的传播样本。
一、借助影像讲好中国防沙治沙故事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1]。讲好中国故事,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举措。纪录片通过影像更为直观地讲述了三代塞罕坝人用50 多年时间,将荒僻的高岭改造成世界最大人工林海的生动故事,不仅弘扬新时代塞罕坝精神;而且通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统治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号召人们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弘扬新时代塞罕坝精神
伟大精神不仅源于人民,而且源于实践。塞罕坝地处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在辽、金时期作为皇帝狩猎之所的千里松林,因历史原因退化为高原荒丘。半个世纪以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面对当时恶劣的环境,在荒漠上攻坚克难、甘于奉献,用青春和热血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三代塞罕坝林场人听从党的召唤,用一片赤诚忠心扎根荒原,涌现出无数个持之以恒植树造林的先进人物和催人奋进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不仅生动诠释了伟大的塞罕坝精神,而且成为全国人民在新征程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纪录片《大漠绿色梦》第二集以塞罕坝奇迹为主题,通过画面加解说式、访谈加解说式及客观记录式等方法,深入挖掘人物故事背后丰富的精神内涵,从而多维度地体现出塞罕坝三代建设者深沉的家国情怀,以及深厚的生态文化和精神文化。片中讲述了陈彦娴和同宿舍姐妹们响应国家号召卷起铺盖,坐上大卡车奔赴塞罕坝种树,凭借着不气馁、不服输的精气神,在物质和技术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扎根荒原一辈子的动人故事。从青春少女到年迈古稀的老人,一代代的塞罕坝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高尚品格,努力践行着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长眠于塞罕坝马蹄坑的共产党员王尚海是塞罕坝林场的第一任党委书记,片中记录了他当年放弃舒适的生活,携妻带子举家上坝,在育苗成活率低的情况下用实际行动让群众安心留在坝上,一辈子牢记初心使命,带领群众攻克了引种、育苗、造林、修复等技术难题的感人故事。不仅如此,纪录片通过塞罕坝林场群众在护林、瞭望、绿化、旅游、养殖产业中的鲜活事迹,论述新时代背景下塞罕坝机械林场开展了“二次创业”,最终以集体名义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的典范。新时代的塞罕坝精神不仅是荒漠变绿洲的核心密码,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力量。
该纪录片以故事化叙事方式,通过温情表达诠释出塞罕坝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淋漓尽致地展示出塞罕坝人直面困难、以苦为乐的艰苦奋斗历程,成为推动国家和个人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由此引起观众的广泛共鸣。全片力求提炼塞罕坝精神的思想精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持续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滋养。
(二)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发展的大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就是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荒漠化的综合治理。
《大漠绿色梦》第一集以中国魔方草方格为主题,讲述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在腾格里高达百米的流动沙丘上,畅通无阻60 多年的故事。片中记录了国外专家预言:包兰铁路“存活”不了30 年就会被沙漠淹没的情况下,中国科研人员和中卫人民开始了治沙的科研攻关。人们利用麦草扎成1 米×1 米面积的网状方格抗沙,找到了削平高大沙丘的办法,破解了世界性难题。片中人物亲自讲述中国科学院专家治理沙丘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进程中,科研团队人员通过研究草方格固沙技术,使包兰铁路基本摆脱了流沙的威胁,阻止流沙危害铁路,展现了科研人员在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下,锲而不舍地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路。由此,麦草方格也成了世界治沙领域的成功案例,被称为中国魔方,该技术也在全球推广。片中通过案例阐释了在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下,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思想。
《大漠绿色梦》第四集选取“三北”防护林工程的案例,讲述了如何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进而提高土地承载力,促进区域绿色发展的故事。实践证明,三北防护林工程在几代人的持续奋斗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保持水土、发展沙漠经济、改善民生、脱贫致富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下,形成的独特治沙模式和经验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成功典范。通过纪录片我们了解到,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不仅培育出新疆、延安等沙地区先进治理典型,而且涌现出一大批亲近沙漠、治沙防沙的先进人物,他们创造了全民植树造林、植绿护绿的生态工程,在我国北疆筑起抵御风沙、护农促牧的绿色长城,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这些真实的案例通过镜头更为直观、生动地成为讲好防沙治沙中国故事的鲜活素材。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大家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必将激励更多人们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中,积极探索一条适合我国的生态发展之路,肩负起持续建设美丽新中国的历史重任。
(三)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中国方案来自中国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中国防沙治沙取得明显成效。在久久为功的治沙进程中,中国治沙人以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为宗旨,实现向世界传播“沙中寻绿”到“绿中看沙”的绿色治理范本,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出中国方案。纪录片中讲述三北防护林体系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标志性工程,经过几代人40 多年的治理,在生态、经济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效益,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环境保护500 佳先进单位”,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同时,我国防治荒漠化的经验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影片中通过中科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站长李新荣讲述,让我们了解到国内所有的防沙治沙材料的思想源头基本是来自沙坡头,在国外影响非常大,在马里共和国、埃及、沙特阿拉伯、蒙古国等国家示范推广。
同时,“对症下药”是关键。我国在防治荒漠化进程中,一直坚持依据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态特点因地制宜、科学推进、适地种树。纪录片第四集围绕共筑绿色长城的主题,讲述赤峰市按照低覆盖度栽种模式的要求,按照当地自然植物覆盖度,选用当地造林植树,配置成行带式模式,既能防风固沙,又能保证林木的正常水分供应,促进土壤微生物修复,形成生态变化的良性循环。赤峰市坚持运用低覆盖度造林技术取得成效,成为我国防沙治沙的一个样板,为世界其他国家有效治理沙漠提供了可遵循的原则。沙漠也有它的文化,精准治理、提高治沙技术科技含量始终是我国荒漠化治理遵循的原则。纪录片通过镜头讲述中国治沙防沙的真实故事,涌现出一批批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创新者,他们传递着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追求。实践证明,我国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沙漠治理征程中,一直保持荒漠化和沙化面积持续双减少,为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树立了标杆,向世界展示了新时代的中国形象。
二、中国防沙治沙故事影像传播的路径探析
2021 年5 月31 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3]。以真实性原则为特征的纪录片作为国际传播的重要途径,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载体。然而,讲好中国防沙治沙的故事并非易事,要扎根中国文化、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在原始影像和真实呈现的传递过程中,注重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不仅讲述中国故事,而且着眼于人类社会的共同关切,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一)扎根中国文化,立足中国现实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广为传颂的名言警句。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无论面对多么严峻的危机,都敢于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取得胜利。中国防沙治沙的故事本身就是一部中国人迎难而上的奋斗史。因此,要讲好中国防沙治沙故事首先要扎根中国文化。纪录片用6 集篇幅展示新中国成立70 多年来中国人民在治沙过程中的种种艰辛,用一个个真实故事呈现出中国人民与荒漠化的博弈过程,通过镜头把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始终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通过原始影像和真实呈现传递着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取得具有中国特色的治沙成就,凝聚着人们对荒漠化生态环境治理的集体记忆,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共同期盼。
同时,讲好中国故事,一定要立足中国现实,奔着现实问题去,才能讲好在具体实践中解决问题的现实故事。因此,纪录片中故事的传播力,不仅来源于民生焦点的主题,更得益于打动人、有说服力的题材。“十三五”期间,我国坚持科学防治、综合防治、依法防治,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1000 多万公顷,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130 万公顷,四大沙地生态整体改善,石漠化程度持续减轻。从中国魔方草方格、塞罕坝奇迹、给沙漠锁边到共筑绿色长城、库布其模式、沙里淘金,6集生态纪录片让观众看到了中国防沙治沙过程中,无数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战胜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让观众们感受到中国人民在认识、利用、保护大自然过程中的坚定信念、勇气和力量,这些一个个真实故事不仅在讲真情、讲真理的叙事过程中打动人们,而且让观众共同看懂中国治沙精神是如何形成的。
(二)坚守人民立场,注重人类共情
随着国内国际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越来越引起全世界人类的关注。在中国深刻生动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自然生态纪录片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趋势,具有强烈感染力的生态故事成了纪录片的追求目标。其一,新时代生态纪录片不仅要注重生态环境的展示,更要倡导将人物、事件的现实故事引入其中,通过叙事方式的不断推陈出新,以人民的立场来讲述人民群众自己的故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才能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大漠绿色梦》第六集讲述中国人民从防沙治沙到沙里淘金,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生态之路。片中讲述位于敦煌市向西约20 公里处的敦煌光热电站,利用敦煌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推进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发展,使得太阳能被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清洁电能,成了戈壁滩上“种出的太阳”,也被称为“超级镜子发电站”,沙子最后惠及千家万户的故事,让观众惊叹不止,大幅提升了收视率。纪录片在深刻剖析人与沙子如何和谐相处过程中,生动诠释出一批批中国防沙治沙人坚守人民立场,让生态增绿、百姓增收的感人故事。片中我们看到中国人民用行动奋力书写一幅业兴、民富的动人画卷,谱写了防沙治沙人与沙漠斗智斗勇的新篇章。
其二,讲好防沙治沙的中国故事要注重用人类共情来打动人心,要通过中国立体、真实、全面的防沙治沙故事,展示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对世界环境保护、人类生存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进而达到人类的共情和共识,才能建立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片中通过讲述中国走出的这条治好沙、管好沙、用好沙的“沙产业”发展之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纪录片通过真实影像和镜头让观众们看到中国防沙治沙进程中惠及人民的福利民生事业,从而引起观众们的共鸣,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
(三)坚持守正创新,呈现真实再现
融媒体环境下讲好中国防沙治沙故事,要以真实再现的表现手法坚持生态纪录片的守正创新。首先,生态纪录片要坚持题材守正、观点守正、政治守正。只有来源于大众关注的题材才能讲出更具有感染力、更具有影响力的故事。《大漠绿色梦》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聚焦中国沙漠生态,记录河北、宁夏、陕西、内蒙古、新疆、甘肃等沙漠化严重地区的治理情况,记录治沙英雄们对大漠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付出,传递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价值追求,展示中国防治荒漠化的决心和理念,为世界沙漠化治理提供实践和理论遵循。与此同时,生态纪录片要坚持技术创新、表达创新、传播创新。《大漠绿色梦》选取记录了中国治沙领域的成功案例,注重从影像风格、叙事特点、现实故事、历史背景等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讲解,解读国家政策的同时普及了沙漠常识,唤醒人们对国家“荒漠化”问题的高度关注,《大漠绿色梦》英文版在中国国际电视台和深圳卫视国际频道分别播出,借助具有国际传播力的主流媒体平台面向全球播出,赢得了观众更为广泛的关注和共鸣。
影像是全世界共同的视觉语言,以镜头为媒,可以更为直观、生动地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纪录片《大漠绿色梦》在发时代之声的同时,一以贯之的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展示出中国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的防沙治沙之路的决心。同时,借助影像的媒介更为生动塑造了鲜亮的中国形象,向世界传递着防治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从而引发广泛关注,成为生态纪录片影像传播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