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广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与文化传承

2024-01-16刘芊芊莫敷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32期
关键词:木构竹签鼓楼

刘芊芊,莫敷建

(广西艺术学院 建筑艺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9)

侗族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 以其独特的纯木质结构而著称,无需一钉一铆,采用复杂而严密的穿斗式木构架结构,以 “竹木结构”“卯榫结构”和精美的雕梁画栋为标志。侗族民居、鼓楼、风雨桥,都蕴含着深厚的侗族精神与文化内涵,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社会功能。掌墨师作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的核心人物,无需绘制图纸和制作模具,通过实尺工具丈杆和竹签及墨师文标识传承这一技艺,学徒们在实际建造中学习营造技艺。然而,在现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口传身教”“实践中教学” 传统的教育模式[1],使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巨大危机。本文旨在深入探索广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和文化内涵,推动传统与现代建筑技术的有益融合,为保护与传承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有力支持。

1 侗族木构建筑的文化特征与价值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地处侗族聚居区的中心地带,是中国最大的侗族聚居区,同时也是中国侗族建筑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因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江县地势陡峭多山,相对封闭,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少,是侗族木构建筑中保存最完整、数量最多的地区,有108 处侗族风雨桥、159处鼓楼,以及大量的侗族传统民居建筑群。这些建筑反映了侗族木构建筑的丰富历史,其形式多样,包括鼓楼、风雨桥、寨门、萨堂、凉亭、井亭等。侗族木构建筑是由侗族工匠自主设计、组织和建造的产物,“掌墨师” 是侗族建筑艺术的创造者和重要传承人。侗族建筑以掌墨师主持建造,榫卯为主要结合方式,用模数制作为尺度设计和施工工艺[2],以确保建筑整体性和精准度,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2006 年,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鼓楼是侗族建筑的代表,涵盖了历史、宗教、艺术、法律、习俗、节庆和社交活动等多个领域,以其独特的形象和多元的社会文化功能成为侗族文化的象征。鼓楼常设在村寨中心,前方为举行传统仪式的广场,四周围绕着干栏式民居。鼓楼的平面形状表现出各种偶数形状,如四边形、六边形或八边形。檐层和楼层的布局极具象征意义,檐层多而楼层少,檐层数量总是奇数[3],这象征着可变性、生命及独特的特质。鼓楼建造时掌墨师根据方位来记录每根立柱的名称,垂直的承重构件称为 “柱”,水平受力的构件称为“枋”,其主梁也称为 “排枋”;按照方位称为方、欠、角,“欠” 常为次梁,也称为 “穿欠”。“手” 也称为 “挑手”,位于最下面的一层挑手称为 “抬栌”,在鼓楼中连接大柱与边柱、瓜柱,是最重要的大木作构件。鼓楼屋顶的坡面斜度称为 “分水”,指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的比值。另一重要的侗族建筑风雨桥分布在村寨边缘,以其独特的设计而著称[4]。侗族建筑在建材选择上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主要有杉木、石材、竹子、桐油、白土等。杉木在侗族文化中被视为 “神树” 和“庇荫伞”,其蓬勃向上的精神也象征着整个村寨的繁荣,也反映了侗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敬[5]。

侗族木结构整体采用榫卯结构,凿榫穿孔、穿梁接拱的方式相互交叉,形式多样。根据访谈了解了掌墨师在不同建造物中榫卯使用的频率,吊脚楼营造中多使用扣榫、半榫、排榫(龙头榫);在鼓楼、风雨桥营造中多使用公母榫、扣榫、半榫、排榫(龙头榫)、燕尾榫、十字榫、三合榫等。此外,鼓楼的细部也饱含着丰富的文化象征,如封檐板、横坊、墙壁上的彩绘,表现了侗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6]。鼓楼的结构元素包括雷公柱、主承柱和檐柱,反映了一年四季和十二个月,寓意着 “日久天长”。鼓楼不仅是侗族建筑的卓越之处,更体现了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深厚的文化传统。

侗族建筑的营造方式需要掌墨师运用一套独特的实尺营造工具和标识系统。实尺工具丈杆被称作“匠杆”,是以掌墨师身体作为尺度的参照物,用于转换比例和尺寸规划,反映了在侗族建筑建造上与人体尺度有关的结构方法,为侗族建筑赋予与人生命息息相关的意义。营造是一个综合活动,涉及技术、艺术、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是以手工生产为基础的技艺,不仅凸显了侗族的独特品质和民族个性,也反映了侗族人民在建造、居住和创作理念上凝聚着他们的创作手法和实践经验。

2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2.1 墨师文标识系统的功能及应用

侗族因缺少独立的文字体系,掌墨师采用汉字简化书写方式,创建了独特的符号标识。掌墨师在木材上绘制符号和墨线,成为建造的重要标识系统,这种标识也被称为 “墨师文”。因此,掌墨师通过标注识别构件的类别、位置和数字。这一标识系统只使用有限的字符,可以涵盖构架内的主要构件名称,常见的标识字符包括:类别字符,如柱、瓜、方、欠、克欠等;位置字符,如上、下、前、中、后、金、檐、角等;层数数字,如一、二、三、四等[7],通常用屋檐层数加构件名称来表示所在位置,例如一手、二手、二方、三方等。标注词定位丈量,标注符号斜叉号意为半通榫,表示开榫洞深度为柱子半径;圆圈意为全通榫,表示开榫洞深度等于柱子直径。但由于掌墨师在各地师承不一,其所用墨师文亦有差别,给辨认墨师文带来困难。图1 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代表性传承人杨求诗、杨云青师傅的墨师文。

2.2 实尺营造工具丈杆和竹签的应用原理

丈杆是实尺营造中的第一把 “实尺”。将复杂的立架构架体系简化为二维平面,建造中掌墨师会根据建筑的层数、开间、层高、柱子的数量等设计好的建造比例,来计算整个建筑的立柱高度,再按照特定的顺序准确地转化为尺寸刻度和符号标识并刻画在一根足够长的竹子上制成建造工具[8],被称为 “丈杆”也称为 “排匠杆”(见图2)。每根丈杆是以建筑中最高柱为基准,从高处向下推算,包括楼层高度、柱子间距、檐角、柱子高度、构件位置、卯口位置等。以鼓楼建造所使用的丈杆为例,先从鼓楼顶部加檩条的位置算起,按顺序向下计算标记。在丈杆上方,用墨师文和墨线将各个竖向信息的实际尺寸记录下来。其中,制作丈杆常用的掌墨词有 “手、方、克、欠、克欠、台六” 等,其余各构件则根据丈杆上的标注尺寸进行制作。如果建筑太高超出一根竹子,掌墨师会把多段竹子并在一起,形成一根丈杆。丈杆的长度对建筑物的结构型式、受力关系、建筑物外观及内部尺度等因素均有较大的影响。另外,侗族木构营造技艺中部分构件有固定的尺寸,会与特定的模数比例相关,其数值范围受鲁班尺的控制,如1 手等于210 cm,欠和克等于15 cm,并在某些功能部件上加以满足吉凶祸福之需。这一方法既表现出复杂的建筑技艺,又表现出传统的智慧。

图2 掌墨师制作实尺工具丈杆和竹签

竹签是实尺营造中的第二把 “实尺”。竹签的功能是对已标注的各构件的横、纵两个方向上的卯口尺寸进行测量,便于开榫制作与卯口尺寸相吻合的构件和榫头。其开榫口尺寸必须遵循 “大进小出” 的原则,意为进榫的尺寸通常大于出榫的尺寸。通常竹签宽度约10 mm、厚度约2 mm、长度为200—400 mm之间的竹片,其长度大于柱子的直径,便于掌墨师手持操作。根据上文的墨师文和符号,在竹签上先 “讨”后 “交”,也称 “讨尺寸”,做相应的标注。“讨” 是把制作好的卯口定位线及长、宽、深、中线所有尺寸量画在竹签上;“交” 是把竹签上的尺寸量画到枋上,并依其制作榫卯[9]。竹签上的标注有卯口大小、位置、构件名称及所处层数等信息。同时,由于木料生长属性的不规则,每个卯口形状、大小和位置都略有差异,故一根竹签只能标记一个卯口。因此,一座木构建筑通常需要几百甚至上千根竹签。

掌墨师制作竹签(见图2)分为以下步骤:(1)准备多根竹签、墨笔、直角尺,将竹签逐一放入需要标注的卯口中,以便快速标注;(2)将直角尺插入榫洞紧贴卯口内侧,并与柱身成直角,掌墨师左手水平持竹签,将竹签深入榫洞,直到竹签的顶端与直角尺的边缘齐平,右手持墨笔进行标注;(3)一根竹签标注一个卯口的全部尺寸,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记录,正面标注卯口内上下面的位置和柱子中线的位置,左侧面标注卯口的高度,右侧面标注卯口的宽度,背面标注卯口的深度,尺寸标记完成后在竹签正面用墨师文标注所在位置。掌墨师完成竹签制作后,其余工匠师傅依据竹签的标记,开榫制作与其穿插对应的构件。

综上所述,侗族木构建筑丈杆和竹签的使用既是一种实用的实物记录手段,又是一种建造实尺的重要手段,实现了对木材天然特性的处理。结合掌墨师的墨师文,建立一套无需图样的精细节点构造标识系统,这不仅保障了整个建筑的稳定和美观,还突显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方法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3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仪式与文化象征

侗族传统中开工仪式和上梁仪式是非常严谨的仪式,代表着对工程的美好祝福。建造开工前,由掌墨师和风水先生选定动工的 “吉时” 日期,依据侗族木构建造的祭祀传统,鲁班作为所有木匠的祖师爷,是在开工仪式前必须隆重祭拜的人物[10],以表达对先辈祖师的感恩之情。当木构建筑的主要结构框架已经立架完成后,便会举行上梁仪式来安装大梁和祈福。在仪式开始前,首先要遵守侗族的传统习俗进行祭礼准备,精心选择食物,其一碗米要 “三桶三抓”原则,即用三个竹筒依次从米缸中舀一杯倒入碗中,再从米缸中抓三把米放入碗中。此外,生鱼最适合选鲤鱼或草鱼,不做其他处理。祭祀所使用的人民币要以数字3、6、8 组合并放入米碗中。这些仪式在不同地区可能会略有差异。本文以传承人杨云青师傅营造团队的做法为例,阐述仪式流程,详见图3 所示。

图3 营造仪式流程

开工仪式由掌墨师主持举行。祭礼准备包括:施工材料有大柱、木马、墨斗、墨水、角磨机、斧子等;食物材料有米一碗、成年活公鸡一只、生鱼一条、肉两斤(半生)、酒一瓶、酒杯、筷子等;相关材料还有稻穗、祭祀纸钱、人民币、香、火柴、仪式供桌、盘子若干。而后,仪式的场地布置按照传统要求,将大柱首尾由两个木马支撑,按正东正西朝向摆放,树根朝向西方。祭祀物品摆放在桌面相应位置,两把稻穗置于地面与供桌相邻。

上梁仪式在侗族木构建筑立架完成后,由掌墨师和风水先生共同主持。祭礼准备包括:施工材料有梁、斧子、墨斗、刨子、尼龙绳等;食物材料有草鱼两条、成年活公鸡一只、熟鸡一只、熟肉两块、米一碗、酒两瓶、酒杯、碗、筷子等;相关材料还有稻穗、梁粑(糖果可代替)、祭祀纸钱、人民币、香、火柴、仪式供桌、盘子、毛笔、墨、侗布、吉祥花、鞭炮、彩线等。仪式的场地布置,将梁首尾由两个木马支撑,梁的首尾捆绑尼龙绳,供桌正前朝向摆放,祭祀物品依次摆放在桌面相应位置;两把稻穗置于地面与供桌相邻。

侗族传统建筑的营造仪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实践,在掌墨师的主持下,通过参与祭祀仪式,旨在获得人天、人地关系的认可。侗族特有的意象、隐喻认知依托仪式得以表达,如仪式中的象征物草鱼、鸡肉和糖果,表达对工程顺利的美好祝愿,突显了侗族人民祈求神灵庇佑的心愿。这些仪式连接着侗族社会群体,既是技艺的继承,也是对侗族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承。

4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挑战与可持续发展

侗族木建营造技术传承是通过口头相传、言传身教来实现的,其传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家庭遗传,将传统的手工技艺由直系血脉群体所继承;另一种是师徒相传,属于一种经验的传承,以契约的形式存在,教学时间根据师傅和徒弟的能力和领悟力而异。这两种传承方式使得掌握精湛技艺传统技艺的人数有限,截至2021 年1 月,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共有35 人,其中54 岁国家级2 人,自治区级3 人,市级8 人,县级22 人;按学历分为中小学学历29 人,大部分人教育背景有限,在认知和创新方面存在局限性[11],造成技艺未被充分记录和系统化传承的问题。同时,传统营造技艺自身具有复杂性和较高的技术要求,需要多年的实践和悟性,侗族木构建造技术仍遵循 “拜师学艺” 的继承原则,36 岁之后才正式 “入门”;在传承过程中,“人品” 方面的规定较多,继承途径较为封闭,无法满足当今社会与市场的开放需要[12]。此外,传统营造技艺从业者的待遇较低,工作较辛苦,缺乏吸引力,青年一代更倾向追求其他行业的机会,导致传统技艺传承队伍的不稳定[13],使得侗族木构建造技术在传承过程中出现了后继者数量持续下降和老龄化现象,造成传统营造技术的流失和濒临灭绝的危险。

现代建筑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需求等各方面发生改变,对传统建筑的发展和传统建造技术的继承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对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研究多以口述史为基础,重点关注其口头传授、设计手稿等方面,并从掌墨师和学徒的面授教学实践中发掘其非遗文化。科技的进步促使运用数字化技术对侗族传统技艺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和传承,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场所、技艺制作流程等内容更加直观地展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与传承,推动传统技艺的可持续发展。

5 结束语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延续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传统,不仅在文化上形成了符号化的连接与标识,还承载了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价值。这是侗族传统建筑保护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需要加大保护力度,依托现代数字可视化的技术进行永久性的保护与传承。

猜你喜欢

木构竹签鼓楼
山西发现一口2000余年前的大型木构水井
竹签,算筹
木构的味道
鼓楼颂
山西蒙元仿木构墓葬文化特征研究
会“动”的竹签
竹签陀螺站起来
Land of the Dong Minority
竹签陀螺站起来
侗寨鼓楼传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