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地图文化发展:地图形态泛化与地图内涵专业化

2024-01-16白江涛毛腊梅潘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32期
关键词:内涵文化

白江涛,毛腊梅,潘威

(1.西安地图出版社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54;2.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云南昆明 650091;3.中国测绘学会边海地图工作委员会,北京 100045)

地图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历史长河中逐渐成长的文化硕果之一[1-3]。地图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种集中体现方式。传统地图学是研究地理对象和社会经济活动等的空间分布及运动规律和关系特征的技术科学,其研究和表达的对象是地理空间和人文社会空间组合而成的二元空间,已无法引领和指导当代的地图实践。随着信息与通信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进入了地理空间、人文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相融合的三元空间。地图的科学性、实用性、文化性和艺术性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其折射出的价值观是没有变的[4-7]。

丹尼斯·伍德(美)认为,地图并非与文化分离,相反,它是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地、毫不费力地进入这种文化,这就是一种地图的文化[8-9]。地图文化是一种物化的文化[10],它以地图为载体,以物质的或虚拟的形态将人的意识融入其中。而地图本身是以人的意识、观念为指引,塑造的文化现象或文化产品。从价值论的角度看,地图的本质内涵和实用价值都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基质。也有学者提出了 “类地图”“泛地图”“准地图” 等概念,这些都是对新时代对地图的补充和拓展。郭仁忠等认为进入新时代以来,地图制图的目的、人员、对象和环境等均发生巨大变化,地图的类型、空间对象、表达维度、地图角色等呈现出显著泛化特征,并从地图学研究的角度出发,梳理了泛地图的对象空间理论、表达维度模型,以及表达机制与方法,构建了能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的地图学理论框架。王家耀等认为地图哲学思维对地图学创新发展有引领作用,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地图学必将沿着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整体化方向快速发展,地图学再度崛起是时代之大势[11]。

新时代,地图承载的多样化文化属性已然被人们所普遍接受和喜爱。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知识的富集、类地图体系的逐渐形成,地图内涵专业化现象凸显。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泛化形态的地图产品已走进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Kraak 基于Robinson 的地图理论,将地图宽泛地定义为 “地图是环境的视觉表达”[12],其所指的 “环境”是一个更为泛化的对象空间,包括了室内的与室外的、思维的与具体的、地理的与非地理的、有形的与无形的、静态的与动态的、持续的与瞬时的,地图的泛化表达趋势已经显现。

由于地图内涵专业化和地图形态泛化加速了地图文化的发展,地图文化发展在进入新时代后面临极大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将 “地图文化” 定义为地图创作者所传达的价值观、情感表达、精神追求、审美情趣等元素的抽象综合。从文化学角度认识和研究地图,对开拓地图思路,充分发挥地图在人类社会文化领域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1 “地图文化” 与 “文化地图”

“地图文化” 是以 “地图” 修饰 “文化”,是指向精神层面的。地图呈现的内容或偏重于自然景观,或偏重于人文景观,在其制作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融入人们的价值观,都会折射出一种地图文化。任何一种合理呈现某种文化的地图所传递的文化知识或精神都是 “地图文化”。“文化地图” 是以 “文化” 修饰 “地图”,是指向物质层面的。“文化地图” 是一种专题地图,是表征某一类或某几种文化状态或文化过程的地图,是地图制图、设计、艺术、文化等多学科融合的产物。“文化地图” 重在表征人文景观或文化产品状态或过程。因此,虽然每幅地图都蕴含一定的文化,但并不是每幅地图都能称为 “文化地图”。

“文化地图” 是以表达文化现象、文化内涵与人文感受为设计目的,从地图所表征的信息内容本身出发,选择适合的信息构建形式、视觉转化方法、地图形态等进行地图设计的。文化地图是某种地图文化的具象表达,地图文化是文化地图精神实质的集成。

例如,《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赋存环境图》传达的是文化遗产的赋存环境概貌。再如,西安地图出版社编制出版的《遇见长安》,传递的是西安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都是典型的文化地图,也有效传递了相应的地图文化。西安地图出版社开发的《浪漫曲江》(见图1)《活力浐灞》(见图2)等创意地图和文创产品都是文化地图的具体案例。另外,也有一些基于地图的数字文创或移动文化地图产品在服务老百姓的生活。图3 是西安地图出版社在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国家文化旅游科技融合重点工程的指导下开发的 “初遇长安” 小程序,为老百姓提供了一个轻量级的西安历史文化移动学习和互动交流的平台。

图1 浪漫曲江[审图号:西S(2020)001 号]

图2 活力浐灞[审图号:西S(2021)014 号]

图3 初遇长安(地图文化小程序截图)

2 新时代地图文化的特质

新时代地图文化的内涵有所延伸和扩展,文化地图的形态也极其丰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专题地图、普通地图和特种地图。从某种角度看,地图文化和文化地图是依托地图传达知识和精神的不同形态。地图文化是以地图为载体的 “意识形态”,文化地图是以文化为附加值的 “物质形态”。

从地图文化呈现的方式和传播渠道看,地图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依附于地图相关的技术、材料和传播方式的发展。新时代地图的呈现方式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阅读者的状态看,有移动阅读、静态阅读等;从载体形态看,有网络、纸媒、电子产品等;从阅读方式看,有视觉阅读、听觉阅读、互动阅读和沉浸式阅读等;从地图文化的内涵看,有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知识成果等;从用途看,有教学地图、家装装饰地图、办公和办公用品地图、玩具地图产品等。

总的来说,新时代地图文化主要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四个自信为责任,凝练和传播科学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

3 新时代地图形态与内涵的演变

3.1 地图与准地图

在地图被认知和应用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各式各样用于满足某些特殊用途的类似地图的产品,然而这些类似地图的产品在国际上未曾有过统一的名称。例如,德语地区称它们为kartenverwandte Darstellungen,法语地区称它们为paracarte,英语地区称它们为map-like presentations。中文教科书里也曾将它们称为边缘作品。孟丽秋于2006 年提出将它们定名为准地图。准地图和地图之所以相似,是由于它们也是采用某种投影变换在一定的比例尺范围内符号化表示地理目标,也对地理目标进行一定的综合。同传统地图相比,地球仪、鸟瞰图、交通线路图、地貌晕渲图等都属于准地图。有些准地图单幅地图内还存在多重比例尺[13]。

新时代,随着数字地图学的发展,准地图在表现风格、应用范围以及数量上已经超越了严格意义上的地图。地图设计者往往会利用地图和准地图的互补性,采取地图与准地图互相嵌套、互相叠加等手段设计地图。新时代,地图使用者普遍接受了地图和准地图经常性的互相过渡或互相切换。地图和准地图已然相互依存,没有了严格的主次之分。新时代的地图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地图,还应包括所有准地图。

3.2 类地图体系的构建[14]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体量急剧增加,对信息表达的直观性、全局性、针对性等要求凸显。对传统的 “非空间化” 和 “类空间化” 的空间化或时空框架表达的需求也日益增强。随着新时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技术的进步,信息的传递趋向真实准确,地图从业者只要将属性信息定位于地图上,就能精确地反映其空间分布情况和时空变化特征。但从某种角度看,这似乎也在 “约束” 信息表达,传统地图精准刻画的表达方式导致很多深层次的内涵关系不能直观传递。类地图的出现是在准确传递有效信息的基础上打破这种约束,让表达于基础地理要素之上的要素之间的关系拥有相对自由的空间进行合理的信息归纳和表达,从而更容易获得新知识、新见解。

类地图体系是新时代地图发展的趋势。类地图的显著特征是以地图内涵为主题对地图做了抽象概括,其根本目的是从格局观、关联观、因果观的视角深刻揭示地图内涵的关系格局,促进深层信息的传输与挖掘,以便理解地理现象、揭示要素关系、凸显空间结构、传递空间和属性格局信息(见图4)。

图4 类地图抽象综合路径

类地图不是对每一单个要素的精准描述,而是对多个相关要素所构成的内联系和空间格局进行无损表达。类地图打破了传统地图的表达方式,不拘泥于地图的传统定义,是传统地图的向内延伸。类地图通过抽象概括和时空信息模糊等手段,利用地图语言实现所传递信息隐性内涵的深层次表达,是一种广义的地图表达,是一种时空信息可视化范式(见图5)。

图5 类地图典型案例:西安市轨道交通图

3.3 泛地图概念的形成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融媒体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原本地图制作的专业技术壁垒,地图开始从科学研究、行业应用等专业领域逐步走向大众化、社会化服务[15]。地图的表现方式得到极大丰富,呈现出显著的泛化特征,同时也彻底改变了标准地图特征的重要性。数字化、大众化、智慧化驱动了地图表达形式的泛化。就地图的可视化形式而言,其高精度、实景化与抽象化、示意性的两极化现象,也映照了泛地图表达的写实性与写意性。写实性强调可视化结果与表达对象的 “形似”;写意性强调可视化结果与表达对象的 “神似”,注重地图的使用价值,聚焦于地图主题,以直观、简单的可视化方法,表达关键信息,使读图更高效[16]。

4 地图形态泛化:地图载体和地图形式的泛化

地图形态泛化是使用习惯驱动下的形态多样化现象,但是这种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过剩趋势。例如,幼儿地图使用纸质地图或开发一些适合幼儿的融媒体地图产品足矣,既经济健康,又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但实际上因为成人的使用习惯的转变,很大一部分幼儿地图产品出现了电子化移动阅读的趋势,这种趋势显然是无益的。再如,某些文化要素机械性地和地图生拉硬拽地结合,导致对文化传播起反作用的地图产品层出不穷,呈现了一种无效或低效的文化地图。

本文认为,地图形态的多样化应该是在对文化深度认知的基础上,如确有必要,也确有需要以地图的形式传播文化知识,可考虑用合适的地图形态实现文化的传播。例如,红色文化的发展其实和时间、空间、人物、时间紧密相关,如果能将其和地图融合表达,将极大提升文化阅读的效率和整体观等。例如,要阐明文化遗产在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赋存环境问题,就可以利用DEM、遥感影像或其相关衍生产品等现代测绘成果展示自然环境概况,融合区域人文环境,以地图的形式表达,可以清晰判断其赋存环境概貌。例如,小比例尺地图的全局性效果较好,但是细节表达不足,为了方便实用,可以将必要的细节单独编制地图以融媒体的方式发布,既方便阅读又不增加图片载负量,阅读形式还可以是语音或视频等新媒体方式。

5 地图内涵专业化:地图表达内容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地图内涵是指地图所承载的文化和知识,这些文化和知识通过科学设计、合理规划后用地图表达,能直观有效地展示地图承载专题内容时空状态和时空变化规律等。所以,地图研发人员在开展地图研编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其合理性和实用性。如果为了做地图而做地图,就背离了研发人员用地图传递知识文化的初心。

本文认为,需要且有必要借助地图时空表达优势展示某个区域的文化或知识时。一是地图研发人员要通过合理的地图设计实现专题信息的地图可视化效果和信息传递;二是所要表达的专题内容需要相关专家的把控;三是地图设计者要和专家达成一致的思想认识,要准确理解和把握专家反馈的专业知识。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图” 若仅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地表示出来,那其合理性远不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分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和其发展变化的过程综合表达。再如,历史地名相关的地图,若仅是将历史地名在地图上表达,其信息传递的完整性远不如将历史地图和现代叠加,将历史地名和现代地名对比表达,若能将地名故事、地名来历等相关知识以融媒体的形态承载,也将是有效的增值服务。

6 思考

在跨界、跨媒体、跨平台等合作日益频繁的新时代,在新媒体、富媒体、融媒体等表现手法日益成熟化、普及化的新时代,地图文化发展中面临的地图内涵专业化和地图形态泛化问题已然成为地图从业者的新课题。究其本质,地图形态泛化是为了更形象、更贴近地表达地图文化所蕴含的文化实质,地图内涵专业化是人类知识和文明进步成果的一种重要体现形式,是不可阻挡的。

但是,地图形态泛化是真实需求还是哗众取宠,地图内涵专业化是滥竽充数还是锦上添花,如何在坚守内涵专业化的基础上科学地推动形态泛化进程,需要地图创作人员和相关研究人员深思。同时,也要求地图从业人员,一方面坚守和传承传统地图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艺术性原则,另一方面逐步规范化地图外缘的扩展与变化,推进地图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7 结束语

地图文化是一种地图基础和理论深度融合后的知识表达方式,是人们对地图这种产品的文化属性的认知与理解。这种认知和理解可以是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但绝对不是机械性嫁接或者拼凑组装的,它应该体现在两个流程:一个流程是设计阶段的顶层指导,这个阶段需要我们在地图文化的理论体系指导下做好地图设计,包括地图内容的组织、可视化形式的设计、产品形态的设计等。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不要掉进模板式陷阱,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这也是文化的现实指导价值所在。另一个流程是成果包装与宣传阶段的文化符号凝练,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将文化符号具象化、特色化和主题化。我们按照地图文化的指导,结合实际需求和目标,设计完成的地图产品叫文化地图,那么这个地图所呈现的文化是什么,以什么样的地图符号去传递和表达这种文化信息,这是我们在完成地图编制时必须思考和提炼的,这个流程既是对此前工作的检查,也是对后续工作的指导。总之,地图文化的呈现需要跨界、跨行业的融合,但是我们要注意文化本身的特征,脱离文化的地图文化不能称为地图文化,缺乏文化指导的地图也不能称为文化地图。

猜你喜欢

内涵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谁远谁近?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