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花似歌
——林俊生艺术展

2024-01-16陈铿广州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3年11期
关键词:广州美术学院画室国画

◆陈铿(广州)

俊生的画室堆满了画,有油画、国画,足见他的勤奋。俊生几乎每日早起,像许多老广一样先去饮茶,看看当天的报纸,然后准点到画室画画,几不间断;俊生纯净、质朴、勤勉、低调,待人以诚,视画如命,所以深得大家的尊敬与喜爱——人缘极佳。

在俊生的画室里,看着一摞摞笔墨老辣的画作,我感叹不已。他问我给他八十岁的艺术展起个什么名字,我脑海里不禁弹出:“如花、似歌”……

谁会想到这是俊生的真实年龄。在大家的印象中,他永远是蹦蹦跳跳的充满活力,永远带着由衷的微笑。或许是由于年轻时当过海军养成了守时、守诺的习惯,所以他就更得到大家的信赖。

画品即人品。

俊生生长于珠三角的东莞乡村,孩童时当放牛娃就爱在地上写写画画,心生了日后当画家的梦想。这一理想之光从未熄灭,无论是后来读书、当工人、当兵、做设计师,他都坚持没有放下画笔,甚至下海经商做展览广告设计,也没有离开“美”的领域。上世纪80年代,他先后于羊城书画美术学校与广州美术学院工艺设计系毕业,获得工艺设计师职称,直到六十岁时,虽然事业功成名就,但他却选择了全职画画,重回广州美术学院读油画系高修班,成为嵌在美院高修班的“最牛钉子户”,履行他对艺术的竭诚与执着。结业后,2011年他又远赴意大利特劳蒂大师油画培训班学习,次年,又踏上了俄罗斯大地,在列宾美术学院夏季油画进修,回来后,又到广州美术学院城市学院油画写意班学习至今。此外,他热爱大自然,常常外出写生,在大自然中找寻灵感,从未疲倦……

这是俊生纯粹的精神追求,远比物质获取带给他更大的幸福。艺术旅途上,俊生收获了不少佳作。著名油画家郭润文这样评价他的创作:“他的画篇幅不大,笔里行间却透着纯净的情感,一种质朴的、对生活的热爱。民居、弯弯小道、几株小树、夕阳西下时升起的一缕炊烟,给观者的感受中蕴藏着宽厚的温暖情怀。一个经历过生活磨砺的人,对生活及生命的理解是宽宏而深厚,面对一棵小草、一株野花却能生出生动而雅致的审美情趣,定是内心善良而真挚的人。或许通过这样的理解,我们才能体会到俊生长期以来那么热情奋斗的根源。”油画大师戴士和更直言:“林俊生的造型和色彩朴实有力,注意捕捉对象最有特点的意味。随着学习过程中能力的增强,他笔下能描绘出生活更多的细节、更微妙的色彩。这是表现能力的提升,更是观察能力的提升。”而著名油画家李金明在专业技法上对俊生的油画更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林俊生运用了俄罗斯式的写实基础,吸收了当代欧洲的某些油画语言,融合了‘伊维尔罩染’技法,笔画中并不时流露出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之妙……”

扎根传统、融汇中西,这是俊生一直以艺践行的宗旨。由于他从东方艺术中吸取无尽的养分,游走于水墨与色彩之间,所以他的水墨厚重、色彩斑斓,他的油画空灵,充满诗意;又由于他纯朴乐观的天性,在他心目中一切皆可入画,入画皆赋予浪漫的诗性表达,所以,他的画面、他的笔下,才那么的如花似歌。

如今,已是收获之年的俊生已拥有自己的个人艺术馆,馆里国画、油画精品迭出,不由更让人对他至真至诚的艺术追求产生由衷的感慨与敬意。

如花似歌,是俊生八十画展的主题,更是他写意人生的生动写照。

愿所有的我们,都生如夏花,温润如歌……

幽兰 国画 林俊生

不许秋风多管束 竟随春卉斗芳菲 国画 林俊生

自笑一身混是胆 挥毫依旧爱狂风 国画 林俊生

能白更兼黄 无人亦自芳 国画 林俊生

梅花枝头春如海 国画 林俊生

牡丹四条屏 国画 林俊生

一骑红尘妃子笑 国画 林俊生

南国琵琶树树香 国画 林俊生

猜你喜欢

广州美术学院画室国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老鹰画室
第一批孩子慧智画室随笔
国画欣赏
吕学晶作品
广州美术学院创新包装研发联合课题作品选登
创意画室
国画等